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河县
释义

§ 基本概况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部,整个版图宛如一只奔兔。总面积538平方公里,地理特征可概括为“一川两山,一路两河”,即中部广通河沿线为川区,南北为山地,兰郎公路纵贯全境,广通河、洮河流经辖区,水能资源相对丰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广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全县辖3乡6镇,102个行政村,2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8万,占总人口的9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85人。总耕地面积19.2万亩,人均0.93亩,山旱地占70%。县内矿产资源贫乏,旱灾、雹灾等自然灾害频繁,是国列、省列的扶贫开发重点县。

广河县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回、东乡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7.9%。这是广河县人口构成的一大特色。境内文物古迹较多,有著名的齐家文化遗址和马家窑半山型文化遗址,以及蕴藏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群,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县内遍布530多处伊斯兰教清真寺和拱北,集中国古代建筑与阿拉伯建筑风格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

广河县地理位置优越,县城东距省会兰州市100公里,西距州府临夏市50公里,兰临高速公路紧邻而过,全县乡乡通油路,目前正在加快建设通村、通社油路,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广河县商贸流通活跃,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素有走南闯北、四海经商的良好传统,全县有3万多人长年在全国各地从事商贸流通,县内三甲集镇是全省乃至西北地区较大的皮毛和茶叶集散地。全县现有(2007年)各类市场24处,其中综合市场5处,专业市场19处;有个体户1701户,从业人员2729人。2006年羊毛吞吐量达3万吨,牛羊皮吞吐量达500万张,皮毛交易总额达4.65亿元,茶叶交易量近2000吨,交易额达6000万元。

广河县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全县现有(2007年)民营企业1306家,拥有固定资产3.6亿元,流动资金2.1亿元,从业人员1.28万人,已稳占县域经济的“半壁河山”。广河县又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甘肃广河经济开发区是省政府命名的全省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具有独特的区域政策优势。

§ 历史沿革

1919年设宁定县,1953年改置广通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1956年改为广通县,1957年改广河县。县名来源于广通河名。 广河县

2000年,广河县辖2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镇、三甲集镇、祁家集乡、排子坪乡、水泉乡、南山乡、庄窠集乡、官坊乡、买家巷乡、阿力麻土东乡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9742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35527三甲集镇34290祁家集乡27344排子坪乡16022南山乡8651水泉乡16286庄禾集乡20034官坊乡7481买家巷乡19787阿力麻土乡12006

2004年,广河县辖5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镇、三甲集镇、祁家集镇、庄禾集镇、买家巷镇、排子坪乡、南山乡、水泉乡、官坊乡、阿力麻土东乡族乡。

2007年,撤销排子坪乡,设立齐家镇。(此外,南山乡似乎已并入三甲集镇,具体情况待查)

§ 自然资源

广河县地处黄土高原丘岭沟壑地带,平均海拔1800米。境内除中部广通河谷冲积阶地地势平坦外,其余地区则丘陵密布,沟壑纵横。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6.4℃。 广河县

境内有十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驰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齐家文化,都首先发现于本县。1997年全县工农业生产总产值4.7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87亿元,农业总产值0.86亿元,财政收入13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0元,农村贫困面由1996年的18.7%下降到13.7%。

全县国有工业企业10家,固定资产原值达1860万元。“太子山”牌磨粉机获省优产品称号,年产1997台,畅销省内外。

兰郎公路横穿县境42.5公里,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 地理位置

广河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部,东与定西地区临洮县隔河相邻,北靠东乡族自治县,西接和政县,南连康乐县。位于东经102°23′ ——103°51′、北纬35°25′一35°28′之间。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538平方公里。整个版图宛如一只奔兔。广河县居于陇西黄土高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 广河县均海拔1953米,最高的西南部大疙瘩,海拔2620米;最低的东部三甲集镇五户村,海拔1800米。境内除中部广通河谷冲积阶地地势平坦外,其余地区则丘陵密布,沟壑纵横。广河县有两条较大的河流——广通河、洮河。广通河古称“大夏水”,由西向东流贯广河县腹地。

气候

广河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春夏温和,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6.4C,最高气温32.6℃,最低气温一21,6℃。平均降水量493,5毫米,蒸发量1257毫米。全年无霜期142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56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31.94千卡/平方厘米。

§ 地域文化

广河县境内有着十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驰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齐家文化都首先发现于本县。县内广泛分布的古文化遗址和丰富的出土”文物,吸引了中外考古学家纷至沓来,使广河县成为甘肃最著名的考古区之一。广河县辖2镇8乡、102个行政村、1120个村民小组,1999年末全县有人口194310人,其中回族118095人,占总人口的60.7%、东乡族71955人,占总人口的37.1%、汉族4036人,占总人口的2.1%、其他民族224人,占总人口的0.1%。

§ 经济资源

经济概况

广河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6.4%,耕地面积20.60万亩,人均耕地1.1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人均0,5亩,60%以上是旱地。农业基础薄弱,产量低而不稳,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旱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稳定粮播面积,优化种植业结构,依靠科学技术,加大农业投入,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塑料地膜覆盖和日光节能温室,间作套种等,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小麦、玉米、洋芋为主要粮食作物,胡麻、油菜为主要经济作物。

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767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5656万元,较上年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8118万元, 较上年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3898万元,较上年增长14.1%。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7:25.8:49.5调整为23.1:26.8:50.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总量少;二是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单一,链条较短,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仍然滞后,民生方面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四是教育、医疗卫生、计生、城建等方面基础薄弱,大中专毕业生等社会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五是财政收支矛盾和资金调度困难,缺乏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生产型项目和财源型项目;六是商贸流通的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培育滞后,特色产品缺乏品牌效应,竞争力不强。

农业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做大做强后续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35947.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2%,实现农业增加值23806.0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19.53%。

年末耕地192855亩,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17470亩,比去年同期增长3.23%。在总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面积为169000亩,比去年同期减少1.05%。其中:夏粮面积19500亩,比去年同期下降12.56%;秋粮面积149500亩,比去年同期增长4.18%。经济作物面积22500亩,比去年同期增长40.6%。在经济作物中油料面积16000亩,比去年同期增长6.67%;药材6500亩,比去年同期增长65%。粮食总产达63409.92吨,同比增长6.04%,其中:夏粮总产量5951.56吨,比上年下降11.74%;秋粮产量57458.36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3%。

畜牧业不断壮大。全县把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旱作农业后续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投入资金243万元,采取政府引导、奖励扶持和“投牛还犊、投羊还羔”等扶贫养殖模式,走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大搞养殖的路子。全县新发展养殖小区6个,规模养殖场35个,养殖专业村2个,规模养殖户320户;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4597.69万元,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完成造林3.4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5万亩,啤特果经济林2000亩,花椒经济林1000亩;贯通南部五乡镇的“绿色通道”125公里;完成封山育林围栏工程32.5公里,封育荒山1.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4.1%。

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实施了小沟、马浪、河滩、上王家、武家坪、红庄、王家沟、张家等8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新修水平梯田10000亩,人饮水窖达到11060眼。积极实施“一池三改”工程,2300户群众用上了新型能源。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9875千瓦,增长5.93%;农村用电量2474.87万千瓦时,增长18.99%,化肥施用量6338吨,增长1.3%,农用地膜684.2吨,下降8.25%。

乡镇企业生产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乡镇企业总数1314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4357人;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47600万元,增长15.6%;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36710万元,增长16.3%。

劳务输出成效显著。,2008年有劳务基地32个,输转劳务人员5.3万人(次),培训劳务人员2.27万人(次),创收2.4亿元,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8443万元,实现增加值1547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19.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7065.4万元,实现增加值10047.9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0.3%和70.4%。

建筑业和房地产协调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32万元,房地产完成217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河北新区建设和康临高速广河段的强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349万元,同比增长212.7%,其中:城镇建设投资完成751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5%,农村投资完成5196万元(主要是农村私人建房、能源建设和农机具的购置),同比增长25.8%。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公路建设盛产显著。全年完成广河县客运量10.52万人/次,客动周转量392.8万人/公里,增长7.4%;完成货运量114.3万吨,货运周转量41975万吨/公里,增长8.6%。年末共有营运车816辆,其中客车51辆,货运车816辆。全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32项171公里,全县通油路、水泥路的村达到8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8.5%。

邮电通讯业突飞猛进。全县邮政电讯业务收入达到70万元,较上年增长14%。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互联网宽带用户1147户,同比增长11.19%,宽带网络业务发展迅速。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67万户,增长4.24%。各类手机用户达到5.1万户,增长15.9%,电话普及率30.96部/百人。各种报刊订阅量达到21300份,其中杂志1200份。

商贸流通

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08年,第十五届“广洽会”的成功举办,有力的拉动了商贸流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75万元,较上年增长17.5%,其中:县的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33万元,增长25.1%,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42万元,增长9.4%。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17237万元,同比增长22%;住宿餐饮业完成4185万元,同比增长21.6%;其他行业零售额完成3253万元,同比下降5.2%。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税收平稳运行。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完成493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86%。当年未发生财政赤字,并减化历年财政赤字425万元,广河县目前财政赤字为零。

金融机构存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519万元,较上年增长39.9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7645万元,较上年增长39.38%。金融机构贷款为38590万元,较上年下降13.44%。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保费收入348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08万元,寿险保费收入4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64万元,其中:财险给付金额252.3万元,寿险给付金额11.7万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两基”达标验收为目标,投入资金1735万元,维修扩建中小学校26所,实施了各学校校园“五化”建设,狠抓控辍、劝返、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25所,在校学生46858人,其中:小学学生32832名,初中学生12326名,高中学生17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7%,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95.6%,巩固率98.8%。全县共有教师2231人,其中:小学教师1549人,中学教师433人。2008年,全县小学六年级双科合格率达72.2%,高中招生五科合格率达24.2%,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录取率达48.3%,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科技建设稳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开展了“科普之春”、“科普宣传日”等活动。开展宣传活动及各类技术培训班27场(次)。引进农业新品种41个,引进推广各类先进实用技术30项。全县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得到重视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全县有文化馆1广河县所,博物馆1所,陈列各类文物2200多件;公共图书馆1所,各类藏书25000多册。全县有线广播放大站62个,电视覆盖率达到87%;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2158座,其中村村通59座;有线电视入户3860多户,转播节目34套。实施有线电视城域网光纤改造和“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不断扩大。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总投资1821万元的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56万元的庄禾集、官坊、齐家、阿里麻土四所卫生院已完成主体工程;建成村级卫生所(室)61个,覆盖率达到60%,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全县卫生机构13个,其中:县级医院1所,乡卫生院9所。共有医疗床位23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81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实施,共有18973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17%,受益参加农民16854人,受益金额1351.51万元。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县总人口218661人,其中:男108869人,女109792人。在总人口中:汉族人口5692人,占总人口的2.6%;回族人口122417人,占总人口的55.98%;东乡族人口90410人,占总人口的41.35%;其它少数民族人口142人,占总人口的0.07%;乡村人口202161人,占总人口的92.44%;非农业人口16500人,占总人口的7.56%。全县人口出生率16.6‰,死亡率为6.26‰,自增率10.34‰,计划生育率94.7%。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41元,同比增长19.15%;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货币收入达到19681元,较上年增长17.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85元,较上年增长10.19%。农民人均占有粮289.99公斤,同比增长4.5%;全县低收入人口减少7200人,绝对贫困人口减少1500人,农村贫困面下降到5.52%。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和失业保险全面启动,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新增城镇就业1157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9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79个,安排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49(户)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以内。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贫困户的参保率也逐步上升。全县城镇参加低保1582户、4073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06.3万元;农村贫困户参加低保5141户,20975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06.8万元。筹资208万元,为1万多户困难群众发放生活必需品。下拨地震救灾款62.4万元,解决了179户重建户和532户维修户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 文化风情

气势磅礴的伊斯兰建筑

精美绝伦的穆斯林砖雕艺术

§ 齐家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上游地区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1924年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首先发现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900年。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共发现遗址350多处。居民经营农业,种植粟等作物,使用骨铲、穿孔石刀和石镰等生产工具。饲养猪、羊、狗与大牲畜牛、马等。制陶业发达,双大耳罐、高领折肩罐和镂孔豆等为典型器物。已出现冶铜业,有铜刀、锥、镜、指环等一类小型红铜器或青铜器。住房多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屋内地面涂一层白灰面,光洁坚实。氏族公共墓地常位于居住区附近,流行长方形土坑墓,有单人葬,也有合葬,以陶器与猪下颌骨等为随葬品。出现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子。这表明当时男子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女子降至从属境地。反映出当时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

广河县齐家坪遗址

齐家民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民族,他曾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巨人,统领过这块广袤的地域,其文化光辉灿烂,在中国新石器晚期延续1000年左右。后来融入商文化而消亡了,使今天的人们看到其精美绝伦的陶器、玉器、铜器而赞叹不一,着实叫人神思向往这古老的民族,贪恋这块神奇的宝地。 广河县

上世纪二十年代古老华夏民族的面纱被人揭开,裸露出了周口店北京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一系列原始文化。这个撕开面纱的人就是瑞典的安特生博士。虽然他在《甘肃考古记》中把齐家文化的年代错排在仰韶文化的前面,引起后来不少纷争,其影响更为广泛深刻。安特生(1874·7·3——1960·10·29)瑞典人,1901年取得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1914年时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兼瑞典地质调查所所长的安特生被中国政府邀请来华担任农商部矿政顾问,为北洋政府寻找铁矿和煤矿,但连年军阀混战,使其三年寻矿举步维艰,后受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考古著作《丝绸之路》的影响,他两眼紧紧盯上了浩如烟海的华夏文化。他要在中国史前考古领域掀起一场革命,改写中国的史前史。1921年,安特生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遗址而震撼当时的科学界。又在河南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他还认为,中国早期文化应在黄河上游。1923年的春天,安特生从兰州出发,一直在陕甘青三省地区进行野外考古。以兰州为中兴,半径400公里的范围内搜寻。一天安特生在兰州的一货摊上见到一件装烟渣的彩陶罐(图一),问及摊主,说是从临洮得来。于是他前往临洮,沿洮河一路南下,在县城10公里的洮河西岸发现了一种新文化,被他命名为马家窑文化。1942年4月23日安特生沿洮河抵达西岸,在广河发现了半山类型文化,在齐家坪发现了齐家文化,并推测了文化的绝对年代。以不可辩驳的实物击破了西方考古界沿用的中国无石器时代的理论,开辟了中国史前文化研究的广阔前景。后来他写出了《中华远古之文化》《中国史前史研究》《远东地质学与考古学研究》《河南的史前史遗址》等,还写了黄河上游文化的《甘肃考古记》。安特生是较早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学者之一。当时由于受到方法论和考古资料的局限,曾对中国史前文化的分期问题作过不正确的判断,又曾主张中国文化西来说。后来他对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观点有所纠正,曾强调中国从仰韶文化经过商代直到今天,在人种和文化上是连续发展的。总之,安特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上是有很大贡献的。在甘肃宁定发现的齐家坪遗址,在中国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页。 齐家坪出土的陶鸡

齐家坪遗址位于洮河西岸台地上。2006年11月9日,去采访广河南山学校时,我们绕道三甲集,顺洮河西岸南行西上坡,近排子坪镇政府,问路于一位开铺子的老人,他很热亲的说:“向南,不远就是齐家坪,我给你们带路。”进村,迎面是一块广河县人民政府立的石碑,碑上部写:“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齐家坪遗址。”下部为遗址简介:“齐家坪遗址在广河县排子坪乡齐家坪村,位于洮河西岸二级台地上。1924年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于此而得名,是甘肃省仰韶文化之后的重点发现。主要蕴藏为灰层、居室地、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部分陶器曾加过国内外展览,内涵极为丰富,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村里来了人,几位群众围了过来,问及遗址地点,言在村东南,于是我们来到村南,群众向下指着,那是一块由西向东、由高向低缓延的台地。遗址“东至台地边缘,西至山岭,南至庙沟,北至二郎庙沟。宽约400米。”当年,安特生发掘地经上世纪平整土地等因,具体地点现难以确定,只是一个大概。我们又往南绕过一条沟,对着齐家坪遗址,拍了几张照片而返。由于时间的关系,未来得及搜集口碑资料,留下了一点遗憾,也留下一份牵挂。 齐家坪出土的玉琮

翻阅有关资料,1943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到过甘肃宁定县作过发掘调查。他说:“我们居然找到了齐家文化期的墓葬。新发现的结果,不仅对于齐家时代的埋葬风俗及人种特征方面,供给新材料;并且意外的又供给地层上的证据,使我们能确定这文化与甘肃仰韶文化二者年代先后的关系”“可以证明甘肃仰韶文化是应该较齐家文化为早。”齐家坪遗址是晚于仰韶文化遗存的另一种不同于仰韶文化系统的文化遗存。并指出:安特生对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问题的基本论点,建筑在“单色陶器”早于“彩色陶器”之上,从我国考古学的新资料中证明这样的理论是错误的。1975年,甘肃文物队对齐家坪遗址又一次进行了大面积考察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畜牧次之,兼及狩猎,人们已过着比较稳定的生活。主要是种粟,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其次是骨器。齐家文化的畜牧业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动物骨骼可知,家畜以豕为主,还有羊、狗、牛、马等,六畜基本齐全。从出土的野生动物骨骼可知,鼬、鹿、狍等是当时狩猎的主要对象。制陶业比较发达。陶器多系手制,一般采用泥条盘筑法。陶器多为素陶,胎质精细,器形多样,还发现有陶鼓、陶铃、陶埙等乐器及各种动物雕塑像。在居址与墓葬中,普遍发现有陶、石纺轮与骨针等纺织工具,有器物上有似麻布纹的痕迹。冶铜业的出现是生产上的一项突出成就。青红铜器有刀、锥、凿、泡、铜饰等。齐家坪遗址出土的铜斧,长15厘米,宽3.5厘米。一端有长方形的孔,并附有一对小钮,是齐家文化铜器中最大的一件标本。齐家坪遗址还出土了一面铜镜,直径6.03厘米,厚0.2厘,中央附有一桥状钮,镜面有光泽。齐家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甘肃省博物馆展厅玉器展柜中有齐家坪出土的玉琮,琮致密温润,古朴素雅,入目心悦。齐家人崇尚素洁,以素为美。这如同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错采缕金”是一种美,“初发芙蓉”更是一种美,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崇尚之风。安特生对甘肃新石器晚期的玉器很惊奇,他说:“最足引人注意者,莫如仰韶期之墓地中,发见曾琢磨之玉片及玉瑗数件,其形质吾人常认为来自新疆和阗者也。解说者谓甘肃石铜器时代过渡期之民族,与新疆似有贸易上之联络,但就吾人所知,仰韶期之民族,缺乏金属,则彼等竟能作脆薄如瑗、坚靱如玉之器物,宁不足怪也。”还有齐家坪人以白灰用来隔潮,这在建筑史上是一大进步。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房屋中遗迹中有很多居住面上的白灰面延伸到竖穴上,残高达0.3米--0.4米,居住面长达4到6米,宽达3到5米,半地穴房屋和平地起建的房屋的四壁和居住面,同时用白灰面和草泥土构成。也发现居住面上有两层或多层白灰面的现象,间距一般为5厘左右,下层白灰面较厚,上层较薄。这种现象可能是原有居住面损坏后,在上面又用草泥土填平,再敷一层白灰面的痕迹。“综合上述数种特点。可知过渡期之民族,其生存之道,大都仰给农业。村落遗址之广阔,文化层之深厚,凡此皆示其居住之悠久。设非务农为本,则殊难以自存。且陶器上之绳纹及格纹,则示当日有纺织植物之培养。村落遗址豕骨之多,则示当日蓄豕之繁。此等施设,若非农业之社会,当不克维持者也。”另外,在齐家坪遗址分别发现了8人和13人同坑墓,内仰身者似为墓主;其余人骨架有的有头无身,有的头骨和躯体分别埋葬,也有的三、四个头骨放在一起,对这类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墓主人的殉葬者,一种认为是当时日趋频繁的部落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说明氏族社会正在崩溃,开始向奴隶社会过度。

齐家文化玉器

齐家文化玉器,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已伴随着齐家文化的发现而面世了,不过,比起对红山玉器、良渚玉器乃至石家河玉器、含山玉器来,对齐家文化玉器的认识与重视,似与这发现的历史和它应有的地位还很不相衬。 广河县

这方面,从两个例子可得到说明。一个例子是,直至近年出版的玉器著作,还认为齐家文化玉器的种类只有十几种,其功用主要是工具和礼器两类。所见发表照片则多为较简单、粗糙的玉石器。一个著名博物馆的玉器陈列馆,在年内才为之设立一个专柜,仅陈展了玉琮、玉璧、玉刀三件玉器。另一个例子是,不少业内人士包括一些玉器专家,还不怎么认识齐家文化玉器,因此多将它们分别归入“良渚玉器”、“龙山玉器”、“新石器时代”或“夏商”时代的玉器;面对一些精美的齐家文化玉器,或感到惊讶,或表示怀疑。甚至,还有博物馆的业务干部将一些难得的齐家文化玉器精品斥之为伪作,而将其拒之门外。

实际情况是,齐家文化具有产生大量精美玉器的背景和条件。考古学上的齐家文化,为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而得名。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陕西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宁夏部分地方,其年代在距今四千年前后。此前,学术界公认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二,一是有一群独具特征的陶器,二是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还有一批独具特色的玉器,其内涵之丰富,品种之繁多,工艺之精美,令人折服。当为齐家文化乃至西北原始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何以如此?因为,在齐家文化前面有丰富多彩、极富特色而历经一千多年发展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先民们的原始手工业不仅有制陶、木作、纺织和石器制造,而且生产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同时,还创造了陶祖(男性生殖器)、人形、动物形陶塑、陶制房屋模型和成组人物舞蹈绘画以及用墨笔书写的上百种符号等等。在马家窑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齐家文化,怎么不会比马家窑文化“更高、更强”呢!还因为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内外均有十分丰富的玉矿,古人说的“昆仑玉”,今天我们说祁连山玉等,就在这里。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下,齐家文化先民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玉器,便是很自然的了。

另一个实际情况是,近年来出土了大量的齐家文化玉器。目前在甘肃、青海等地所见博物馆、文物单位收藏的齐家玉,主要有琮、璋、璧、璜、钺、刀、多璜联璧和斧、锛、凿、铲等。不久前,甘肃静宁博物馆清理一座齐家文化土坑墓,出土了三件玉琮、四件玉璧,都十分精美,被称之为“七宝”。

广河县

在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内,尤其甘、青境内,据了解,比起上述收藏的齐家玉来,近年还出土有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美的齐家文化玉器。其器类在三十种以上。除了常见的品种之外,发现有许多新的品种。如礼器玉琮,除形制各异、大小不等的素面纹琮外,还有竹节纹琮、弦纹琮,更有在琮的一端、射孔之上装饰有或牛、或羊、或熊、或虎等浮雕纹饰的兽首或兽面纹琮、人面纹琮或琮形器。兵器有戈、矛、刀、钺、戚,个别的兵器上还嵌有一枚或几枚绿松石;装饰品有各种玉佩饰、坠饰、发箍等。更有值得我们惊讶的是,在收藏家和古玩店里先后见到数件圆雕玉人立像,性别有男有女,尺寸从十几厘米到超过半米高不等,古朴而生动,有的雕像在各器宫部位嵌有多颗绿松石。这类雕像或许是作为膜拜的对象而制作的。还有各种多孔形器,许多多孔形器雕成扁平的鸟形、兽面形或鸟兽变形图像。众所周知,这中间的许多珍贵品,目前都收藏于各地的古玩收藏家手中或古玩店里。

齐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是甘肃、青海本地的玉,还有新疆和田玉。有人估计大约是7与3的比例,即百分之七十是本地玉,百分之三十是和田玉。在齐家文化圈内的甘肃临夏----榆中境内的马寒山和酒泉等地,有墨绿色、艾青色、豆绿色玉材以及属蛇纹石鸳鸯玉和试金石类黑色石材。陇西的鸳鸯沟即出鸳鸯玉。齐家文化玉器中的工具类如斧、锛、凿等,便主要选用本地玉,一部分工具还直接选用接近石质或玉内含有较重石质的材料。但齐家文化玉器已有相当数量是由新疆和田玉制成。一般说来,礼器类的琮、璧、环、璜、钺、刀、璋等,都选择玉质滋润、色泽纯美的本地玉或和田玉。和田玉的发现与运用当早于齐家文化,但大量用来制作礼器和部分工具,当始于齐家文化。

从大量的齐家文化玉器观察,其加工工艺有切割、钻孔、琢磨、打磨、抛光等工艺。玉材切割以片切为主,用片状无齿锯切割玉料,在少数玉器上可以看到切割或两面切割的痕迹。玉器的钻孔,一面钻、两面钻都有,从一些大玉璧的孔(“好”)璧的斜坡面上可以看到单面钻遗留的螺旋纹痕迹,而玉琮的琮孔(“圆中”)一般采用两面对钻工艺。“砣”可能是当时主要的切割用工具。玉器的琢磨、打磨、抛光工艺,采用了“区别对待”的方法:琮、璧等玉礼器,制作精细,琢磨抛光后几乎不留任何切割、磨磋和抛光痕迹,整件玉器表面精致、漂亮;刀、璋等多数玉器,只经过一般的打磨、抛光加工;一部分玉制生产工具,少有打磨抛光,有的还部分保留有切锯痕迹或石皮。

因此,齐家文化玉器的特征,就其总体来说,可用玉材上乘、品种多样、器形美观、制作精致、大气凝重二十字来概括。据对数以百件计的齐家玉的观察,初步可说齐家文化玉器具有以下特征:

1、齐家玉用材区分明显,玉礼器多选用本地出产的优质玉材,并部分使用了和田玉;兵器和饰品玉仅部分选用和田玉;工具用玉主要采用甘肃、青海的本地玉,如临夏----榆中地区玉矿材料和酒泉玉。 广河县

2、齐家文化玉器以工具类和礼器类居多,器形尤其是玉礼器中许多作品的器形,形制巨大,如大玉琮、大玉璧、大玉璋、大玉圭、多孔大玉刀的尺寸,不少都超过已知同类礼器的尺寸。高和直径超过二三十厘米的玉琮,长达六七十厘米的玉璋、玉圭、多孔玉刀,直径在三四十厘米的玉璧,不乏其例。由于追求玉材作品的最大化,在一部分大型玉器上还保留有石皮。

3、齐家玉的制作,从选材、切割、钻孔、琢磨、抛光,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玉作工艺,带有明显的作坊生产规模。不同的用玉工艺不尽相同。特别是许多玉礼器由于用材较好,不少采用玉质好、硬度较高的和田玉,器形形制较大,制作精细,通体磨光,无论是素面无纹的还是有装饰纹样的,都显示出浑圆饱满、凝重大气的风格。

4、齐家文化早期玉器,品种较单调,多素面无纹;晚期玉器,出现许多鸟、兽形图案和多孔扁平玉器,玉琮或琮形器上出现兽面纹(饕餮纹)、人面纹和牛、羊、虎、熊等兽首纹浮雕装饰。由于圆雕、透雕、浮雕、浅浮雕、线刻以及嵌绿松石等工艺的运用,使玉器造型和装饰更加美观与多样性和艺术化。

5、齐家文化玉器琢磨精细,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厚厚的黄土将玉器保存的较好。虽历经四千年之久,但皮壳、色沁十分漂亮,色泽变化十分丰富,给人以皮壳陈旧、包浆饱满、光泽静穆、色沁艳丽的视觉感,有的器物包浆下可见切割线及打磨痕。沁色有单色、复色之分和轻重之别,单色沁多,复色沁少,色沁天然生成,过度自然柔和。

目前,本人已知齐家文化玉器,数量即在千件左右,其中有许多前所未见的新品和精品,更有许多特点和自身的发展轨迹。它的成就在中国古玉文化发展史上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首先,齐家文化玉器是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时代上也同齐家文化一样,出现在中国原始社会晚期,跨越到文明之初的夏代前期。从其形制和制作工艺观察,齐家玉有明显的早晚之分,早期玉器器形较单一,多素面无纹,器形不甚规圆,器壁厚薄不匀,内缘或外缘常有带齿细刃;晚期玉器器形多样,构思大胆,器形无论大器还是小件器多制作精致,许多器物采用了浮雕花纹装饰,有的器形则从造型上加以变化或嵌错绿松石作为装饰,从齐家玉器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它的形成与发展、变化历程。

其次,从齐家玉上的兽面纹似可看到有良渚玉的痕迹,但却较良渚玉的兽面纹粗犷;器形上似可看到龙山文化的影响,如礼器的琮、璧、璋、钺、刀等,甚至形神具似,但总体说,却较龙山文化玉器形体大,器类多,凝重而内涵更加丰富。 广河县

我们看到,齐家玉有许多东西完全属于齐家人自己的创造。特别是玉礼器最为突出。一是玉礼器在玉器中数量很大。目前我们虽还无法计算出它在玉器中的比例,但琮、璧、圭、璋和多孔刀等是齐家玉中的常见之物。二是玉礼器品类齐全。较红山、良渚和龙山文化的玉礼器而言,齐家玉礼器和类礼器的种类是最多的,除圭、璋、琮、璧之外,还有似琥(《说文》:琥、发兵瑞玉,为虎文。齐家玉中的虎头形玉雕,即为琥之原型亦未可)、羡(一种不规圆、边侧作牙形的璧,亦称“璧羡”)的瑞玉,以及瑗、环、璜、钺、戚(玉戚,为舞器)、刀和璇机等。可说齐家文化玉礼器已显现出了“三代”礼器的部分规制。又如,齐家玉中的多种兽首琮和兽首琮形器、纵目人面琮、竹节纹琮、弦纹琮等都是自己特有的东西,而将“纵目人面琮”上之纵目,看作是三星堆纵目人面形器的早期形制也未可。究其根源,马家窑文化蛙纹彩陶罐,蛙的嘴就是用罐口来替代的。或许纵目人面琮和各种兽首琮、兽首琮形器的造型,可从马家窑文化找到根据。

齐家玉的大多数圆雕,比较追求形似,后期更加追求神似。真正写意的则多为动物类,如羊、兔、马、牛、猪、熊、蛙、蝉等,有的虽然只表现动物的头首部分,却仍然生动不已。

综上,以为齐家玉,因齐家文化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原的西北,受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的一定程度影响是必然的,但又却是有限的。齐家文化玉器,无论是正式发掘出土品、采集品,还是早年、近年收藏品,都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点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齐家文化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特征之一。它的技术、文化和艺术含量,是中国文明起源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可宝贵的因子。

青玉五孔刀长468毫米,宽94毫米,厚4毫米。该玉刀有乳白色沁斑,刀背钻有五孔,为典型的齐家文化玉器。而白玉五孔刀长404毫米,宽86毫米,刀背厚3毫米,刀刃厚1毫米。这把玉刀已出现钙化斑点,刀背上有五个圆孔,从厚度仅1毫米的刀刃不难看出其做工极其精细。

在古代,玉刀一般作为礼器,它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收割的象征。其形状大致有两种,一种就是王女士收藏的这种,为扁平的长方形,一侧为刀背,一侧为刀刃;另一种则做成了带柄的形状。就齐家玉器来说,不仅有五孔刀,还有三孔、七孔等。

今年4月,央视鉴宝栏目曾介绍过一把镶有绿松石的齐家五孔玉刀,专家估价为80万元。饕餮纹兽面佩。这件兽面佩为白玉,高28毫米,上部宽46毫米,下部宽38毫米,厚19毫米。这件兽面佩大部分已经钙化,出现褐红色沁斑,整个纹饰流畅,刻兽面纹、云雷纹,上部有孔,为古人佩带物品。另一件是绿松石兽面佩。这件兽面佩高23毫米,宽22毫米,厚11毫米,表面有黄褐色沁纹,刻兽面纹。

齐家玉器总体上可用“玉材上乘、品种多样、器形美观、制作精致、大气凝重”二十字来概括。具体而言就是:用材区别明显,玉礼器多选用本地优质玉材,并部分使用和田玉;兵器和饰品玉仅部分选用和田玉;工具玉主要采用甘肃、青海的本地玉。

齐家文化玉器以工具类和礼器类居多。玉礼器形制巨大,如大玉琮、大玉璧、大玉璋、大玉圭、多孔大玉刀的尺寸,不少都超过已知同类礼器的尺寸。齐家玉的制作带有明显的作坊式生产。用玉不同工艺不尽相同,使得玉器造型和装饰更加美观、多样性和艺术化。齐家早期玉器,品种较单调,多素面无纹;晚期玉器,出现许多鸟、兽形图案和多孔扁平玉器。齐家玉琢磨精细,虽历经四千年之久,但皮壳、色沁仍十分漂亮,色泽变化十分丰富,给人以皮壳陈旧、包浆饱满、光泽静穆、色沁艳丽的视觉感。

齐家玉器,龟背洛书河图?玉质地方玉.宽9厘米,长9.5厘米。说是八卦有点牵强,可仔细一看,确是象八卦,在龟的中心为一直径约0.6厘米的圆孔与周边共计八个直径0.4厘米小圆孔用线条相连。小孔相互相连组成图案之外形.另有两个孔分上下与中心孔垂直相连,上孔与边缘两小孔组成等边三角形。下孔也与边缘两小孔组成等边三角形,并与中心孔各组成一个大等边三角形.除上面两小孔外,各孔都有线条与中心孔相连,但此图形,孔与面所构成的三角形和整个图形所含奥妙令人费解。传说伏羲时代,有神奇龙马出自黄河,背伏河图,又有神龟出自洛水,背上有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上的阴阳点而画八卦,很可能是齐家先民用来占卜的。齐家文化广场

齐家文化广场

齐家文化广场是一个招商引资项目,由广河县陇黔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该项目总投资4080万元,占地面积18.36亩,总建筑面积28640平方米,包括广场主体工程和商住工程。建成广场1处,占地7000平方米,其中硬化面积2000平方米;7层商住楼3栋,建筑面积21840平方米;12层饭店1座,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1处。是一处集文化、商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广场。

齐家文化广场地处县城中心黄金地段,市场潜力巨大,商业前景广阔,对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带动全县商贸流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地方特产

蝴蝶楼中看芍药

蝴蝶楼中看芍药

端阳前后,是河州看芍药的最好时节。

河州地区,栽花种草由来已久,所培育的牡丹、芍药堪称一绝。享有“袍罕花称小洛阳”的美誉。

河州花卉首推牡丹,次称芍药。可能是河州人有偏爱,家家户户,几乎都种牡丹、栽芍药。端阳时节,芍药盛开,人们互相邀约,观赏芍药,走街串村,沉浸在一片芳香氤氲之中。

蝴蝶楼,位于大夏河旁,袍罕川里,占地40顷,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为二层“山”字楼阁、状如蝴蝶,故名。园内广植各种花卉,尤以芍药最多,是河州看芍药的好去处。这里的花园格局气势博大,恢宏,具有大西北浑厚、古朴的特点。园子周围密匝匝的钻天杨和蓝天白云遥相呼应,把开阔、深邃、粗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园内种植有梨、桃、杏、苹果等果树,将观赏价值与经济效益结合了起来。看来,设计者是颇有些经济头脑和艺术匠心的。我们沿着夹道古柏森森的小径,向里面走去。迎现一座五间转七格局的迎客堂,格子门窗彩绘一新,红柱绿棂,造成一种庄重、静穆的情调。绕过迎客堂,援石径向前,便有一排龙盘虬结的李子树,已是“绿叶成荫子满枝”了。

轻轻推开园门,便有一股清新、高雅、馥郁的香风迎面扑来。转过屏风,偌大一个院子里,花光摇动,容容冶冶,万紫千红,撩人心绪。一层红光,一层紫雾,一抹月色,一抹艳霞,变幻着,摇动着,使人眼花撩乱。真有一种“寺门尚远花光来,漫天锦绣连云开”的意境。那花香汇成一股情浪,直向人送来。浓浓淡淡,时断时续,一浪一浪地冲击着人们的心扉,不由人翘起鼻子一嗅,再嗅,感叹“天公斗巧乃如此,令人一步千徘徊”。我们踏着夏雨刚洗过的砖铺花径,凝神赏花,上百丛芍药,100个品种,上百种姿态,无一重复,无一雷同。一株株仪态万千,娠娜多姿。一朵朵花儿如鲛绡,似雾彀,像薄绢,赛锦缎。翡翠般的叶子泛着碧油油的色彩,阳光洒在上面形成一个个晶莹光斑。造化的巧手,种花人的匠心和汗水,在这里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据介绍,芍药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古书上记载:“芍药著于三代,风雅所流泳也,今人贵牡丹而贱芍药,不知牡丹初无名,依芍药得名”。的确,花中之王牡丹还是靠芍药起家的,它的原名叫木芍药哩!

蝴蝶楼的芍药种类繁多,天下名种荟萃一园。紫色的如乌龙探海、墨紫献金;红色的如大红袍、红云映月;粉色的如胭脂点玉、粉玉楼;黄色的如黄金轮、锦带围;白色的如白玉冰、青山卧雪,等等。真可谓一花一性情,有的热烈,有的含蓄,有的娇羞,开得如火如荼。就拿“墨紫献金”来说,黑红墨紫的花瓣间展露出灼灼金丝,像一双双粗壮的手把千滤万淘而得的黄金沙,奉献给人间,可谓无私无畏,率真朴实。“红云映月”开得喷喷薄薄,何等的热烈,何等的朝气蓬勃,大红大紫的花瓣捧着一轮光亮通红的朝日,显示无尽的生命力,给人以力量。“胭脂点玉”浑圆的花瓣上生出千叶细瓣,瓣点上很得体的点染着胭脂,恰似浓妆淡抹的倩女,在地毯上翩翩起舞。“青山卧雪”更是令人倾倒,不同凡响。碧玉般的花心,长在雪山样的花朵上,凝重端方,皎洁如玉……每一丛花都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片叶在阳光下倾诉内心的喜悦。那些蝶呀,蜂呀,嗡嗡地围着花丛歌唱,绕着花朵起舞,把无尽的情思吐露给花儿。就连洒满阳光的花径也淹没在花海里。真是:“浩态犯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龙。觉来独对情惊恐,如在仙宫第几重。”

蓦然抬首,只见迎面一座楼台,正中七间,两翼各有一座八角形陪楼,中间各以三间穿廊连接。飞檐挑角,凌空而立。周围回廊环绕,恰似一只硕大的蝴蝶,把一座芍药园拥抱在怀里,像在低吟“零落若教随暮雨,又应愁煞别离人。”使人不知是花偎着楼,还是楼恋着花?楼前玉兰早已开过,牡丹也已阑珊,那些桃呀、杏呀,也已自青果累累了,只留得芍药红红火火地开放,如一片锦绣。

时光容易流逝,花信风按四时八节一阵一阵地吹过,花儿也一茬一茬的次第开放,花事一季比一季绚丽夺目。

忽然,扑楞楞一声,飞起两只杜鹃,落在楼前玉兰树上,凄厉地亮了几声歌喉。看来这对杜鹃是蝴蝶楼的旧客,年年芍药开时,便在这里消夏。我禁不住良辰美景的诱惑,便朗诵起唐人雍陶的诗:

蜀回春城闲蜀鸟。思归声引来归心。

却知夜夜愁相似,尔正啼时我正吟。

独具特色的保安腰刀 独具特色的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与藏刀,蒙古刀齐名,是保安族人民的传统工艺品。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境内的积石山县大河家。现有人口11000多人,信仰伊斯兰教。这里水草肥美、林木葱郁,泉水潺潺。据说是大禹治水的源头。

生产保安腰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腰刀是没有鞘的木头把子,后来发展成牛角把子,但是。造型、刀口、式样仍然不够理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工巧匠们带着各自的“绝招”,在一起不断切磋打刀技艺,对于造腰刀的复杂工艺过程,像设汁、锻打、粹火、锒嵌、砸铆等等,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场开放,给保安腰刀打开了销路,商业、外贸部门不断订货,把保安人忙得更是应接不暇。

保安腰刀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比较著名的腰刀有:“什样锦”、“什样锦双刀”、“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双落”、“满把”、“扁鞘”、“蒙古刀”、“哈萨克刀”、“鱼刀”等等。刀面上,分别镌刻着手、龙、梅花等各种图案,这是区别腰刀的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主要标志。其中,最漂亮的还数“什样锦”。

这种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璜考究,工艺精湛。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刀的把子。五光十色的把子,多彩瑰丽,用鲜艳的什样锦镶嵌而成。金黄、翠绿、湛蓝、澄紫、黛黑、银白、桃红……五彩缤纷,并夹有朵朵梅花。银白色的刀鞘,包着三道枣红色的铜箍,分外璀璨夺目。刀鞘上端,有个小孔,插着一把铮亮别致的紫铜环子,拔刀出鞘,刀锋闪闪发亮,寒光逼人。

刷、刷、刷几下子,可把铁棒削得火星闪烁,铁屑飞溅。而刀口不缺,刀刃不卷,仍旧锋利无比,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削铁如泥”吧!保安腰刀还有一个特点,如果试刀锋,可从头上锊下几根头发来,把其中一根头发横放在刀刃上,只要轻轻一吹,头发立刻断了;接着又吹第二根、第三根……每根都是瞬即断为两截。这种腰刀还可以用作宰牲和餐具,削吃羊肉,更是方便、卫生。

§ 节庆活动

“古尔邦”节在临夏 “古尔邦”节

—抹霞光穿过清烟似的晨霭,最后—颗星隐没了,随即大片的彩霞喷涌而出,映红了东方的天空,映照着造型精美,有四五层楼高的“木纳乃”(唤醒阁),随即从楼顶传出宏亮的“索俩”声,悠扬顿挫,划破了清晨的寂静。

此时,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居住在大小村庄和城市的穆斯林已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主妇们听见“索俩”声就在明洁幽雅的屋子里燃起了卫生香,清烟袅袅,馨香飘溢。身着节日盛装的孩子们高兴地跑出家门,一时大街小巷飞扬着喜气洋洋的欢笑声,盼望已久的“古尔邦”节来临了。

“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尔德,艾祖哈”的意译,亦称“忠孝节”或“古尔巴尼”节,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是伊斯兰教的盛大节日之一。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据伊斯兰经典记述,先知伊卜拉欣有天夜里梦见安拉命他亲自宰他唯一的爱子伊斯玛仪勒献祭,以此考验他是否忠诚。第二天早晨,伊卜拉欣领着伊斯玛仪勒来到麦加城郊的“弥那”山谷,献祭以执行主命。当伊卜拉欣向儿子讲明原委后,伊斯玛仪勒说:“爸爸,你执行主命吧,我会忍受一切的!”就在伊卜拉欣执刀宰子的一刹那,手起刀落,身旁一块大石头被削下一半,他没有丝毫动摇,毅然重新执刀,就在这时,安拉派遣天使把一只黑头白身子的绵羊飘然下降,传安拉之命以宰羊代替献子。安拉默示:“伊卜拉欣啊!你已忠实地按梦里指示做了,我就这样慈悯一切行善的人。”为了纪念这一动人的事迹和感谢安拉,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十二月十日为宰牲献祭日,宰牲可延续二天,是在聚礼之后进行的。

这天,所有穆斯林成年男女都要换新鲜大小净(有顺序地洗涤全身或部分指定器官)。而且无论男女老幼从黎明起封斋至聚礼结束;穿新衣服,修整面容。第一次“索俩”之后不久,随着第二次“索俩”男子们拿上拜毡到各自的清真寺院里集中,当第三次“索俩”响起时,聚集在各寺中的穆斯林在伊玛目带领下,打着绣有阿拉伯文、标有一弯新月的绿色教旗,前往郊外聚会,称之为出“荒郊”。也有的穆斯林在清真寺内作“尔吉”。

从各个寺院、大街小巷走出的队伍在横幅教旗后面,自觉排成整齐的队伍;年长者头缠“太斯达尔”(头巾)走在前,年轻人头载黑色或白色号帽随后,浩浩荡荡,走上大街,没有人维持秩序,各寺穆斯林的队伍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千上万,井然有序;没有一丝喧哗谈笑声,聆听阿訇、满拉们浑厚的赞颂词,人人表情庄重,步履平稳,整个河州穆斯林居住区笼罩在虔诚、庄严的神圣气氛之中。

会礼人数十分众多,有些平日很少到清真寺做礼拜的穆斯林这天都赶去参加,所以会礼一般选在宽广的场地,如河滩,荒野空闲平坦地。到了选定地点,各人把自带的拜毡按顺序铺好,无论天阴下雨或烈日当空,照常不误。默默跪在拜毡上,听阿訇放声高诵“古兰经”章节。那悠扬顿挫的念诵声萦绕回荡,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圣感。接着听伊玛目向大家用当地通用语言讲“瓦尔兹”(教义),内容十分广泛,宣传教义,劝导穆斯林尊教爱国守法,行善干好,涉及为人处世,社会、家庭、敬老抚幼,生活及习俗方面的劝戒,指导,要求做信教、尊教、虔诚、爱国的穆斯林。然后站立,随同伊玛目做礼拜,排列整齐,神情专注,目不斜视,随伊玛目的颂念声,万人同一鞠躬,磕头下拜,是那样的整体划一。此时此刻,彼此间的隔阂,成见顿时云散,不复存在。每个人仿佛进入了忘我的超脱境界。在精神的神圣殿堂内灵魂被净化、升华。礼拜完备后,垂首默跪聆听阿訇用阿拉伯语念颂《乎图白》一般穆斯林听不懂,但每个人聚精会神的听着,期望以此诚心得到真主的回赐。最后—起接“杜瓦”。

会礼结束,众人—边互致“赛俩目”,一边兴高采烈的回家。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男子们开始磨刀霍霍向牛羊”。宰牲只用驼、牛、羊三种,依家庭经济情况而定,也可以几户台宰一头牛,宰牲期限为三天。凡宰牲节的牛羊于时要育肥完美,如被骟或身体有伤,缺、病、瘦皆不合用。宰牲时还有别具—格的讲究。要把牲畜捆绑轻轻推倒、态度温和不宜粗暴,然后用汤瓶浇水洗羊四蹄上的粪等赃物,再旧—块洁白的毛巾覆盖到羊头上。据说当时伊卜拉欣宰子时,儿子请求用毛巾遮住他的脸,以免父亲看见他的脸时心疼而难以下手,故此有这—风俗习惯。宰牲时还要挖上一小坑,将血盛到坑里掩埋,并要求用锋利的刀割断气管、血管、食管不能少断一管。

宰牲后主要清阿訇到家里诵经赞主、赞圣。祈祷平安,纪念亡人。宰牲还含有分牲肉济贫的意义。慷慨大方的河州穆斯林一般把牲肉分作三份,一份施舍给终年不得肉食的穷苦教胞,一份赠给亲友、隔壁邻舍,一份留作自食。古尔邦节这天除了宰牲,一般家里还要炸油香、蒸酥盘,也有的人家炸馓子、果果等,特别是馓子、果果十分著名,形状精巧别致、花草树木图案生动优美、而且香、甜、脆、酥风味独特,久放不腐。家庭主妇操持家务,热情招待前来祝贺的亲友;汉族朋友也带着礼品到穆斯林人家庆贺,回汉之间—派亲密无间的动人景象。孩子、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去转亲戚,年轻新媳妇跟丈夫带着礼品走娘家,一时,街头巷尾,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大街上,崭新的自行车、摩托车载着对对新人,川流不息,洒下一路欢笑声,虽说不放鞭炮,但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喜庆气氛。

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 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

保安族也是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解放以前,也没有被当作一个民族,而是被称为“保安回”。1952年才正式定为单一民族。

关于保安族的族源,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源自东乡或新疆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二说源自新疆或四川或临夏大河家的回回人;三说源于东乡扬妥家人与藏族妇女结合的后裔;四说源于陕、甘等地派去青海吃粮当兵的人。现在看来,应与东乡族的形成类似,是以回族和蒙古人为主,加上藏族、土族、汉族的成分,融合而成的,即由蒙古汗国西征带回来的中亚回回人,与驻扎在青海的蒙古军人及其眷属以及与他们杂居的藏、汉、土族人融合而成的。其民族正式形成大约在明代时期。保安族原来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为加强边防,在同仁隆务河畔筑起保安堡,下辖十二族(部)。清咸丰、同治前后,由于官吏挑拨民族关系、宗教关系(保安人信仰伊斯兰教,藏、土族信佛教),矛盾斗争激烈,部分保安人先逃往青海循化,后逃到甘肃积石山大河家定居,形成现在保安族的主要聚居区。

保安族信奉伊斯兰教。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语言约有41.5%的词汇与蒙古语相同。有些词汇则与东乡语相同,多通晓汉语,通用汉文。(引自陈炳应等著《甘肃考古文化丛书·古代民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