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宜丰县
释义

宜丰县

宜丰县,因“气候适宜,物阜民丰”而得名

邮编:336300。代码:360924。区号:0795。拼音:Yifeng Xian

宜丰,素有“ 中国竹子之乡”、“ 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绿色食品大县”等殊荣,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和国家森林生态效益建设试点县,中国首批绿色农业示范区重点县之一和07年入选中国10家安全优质农产品基地县之一。09年入选“江西省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

§ 基本概况

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已有1780多年的历史。全县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东西长71公里,南北宽51公里,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在45米至1480米之间,全境状似一个东西向的“棱形”。全县常态地貌构成 宜丰县大致是“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总人口28万,辖16个乡镇(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炎凉适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为17.2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800毫米,1998年降水量2370毫米,为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平均无霜期260天,年总积温6255摄氏度,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特色。年平均气温17.1℃,年降雨量1720.6毫米。介于东经114º30¹至115º08¹,北纬28º17¹至28º40¹之间,东临高安、上高,西与铜鼓接壤,南连万载,北毗奉新、修水。县城新昌镇距省会南昌136公里,距宜春94公里,离最近铁路道口13公里。

全县林地面积202万亩,竹林面积84万亩,活立竹蓄积量1.2亿株,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第一位,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全县耕地面积30.74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1.7亩,其中水田29.82万亩,旱地0.92万亩,是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县和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省油茶、红薯、蚕桑、蜜蜂、山羊基地县。全县有40多种可食野果,尤其以被誉为“仙果”的野生猕猴桃闻名全国。

§ 自然资源

宜丰县宜丰县境内十分之七是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山川明秀,林木茂密,地表与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2004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2%,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活立木蓄积量604.75万立方米,活立竹蓄积量7060万根。树木里有许多珍贵树种,列为国家保护的有27种,省重点保护的有48种。珍禽异兽列为国家一、二类保护有的29种,列为省重点保护的有13种,官山198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省7个自然保护区之一。水资源总量为2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7.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达4.3万千瓦,是最早列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近10年加大了开发力度,至2005年末水电装机能力达3.47万千瓦。地下矿产资源较丰富,据勘探,全县矿产有20多种,尤以煤炭、高岭土和花岗石最为丰富,且开采便利。

§ 旅游资源

宜丰县宜丰山川秀丽,名胜古迹很多。著名的有洞山禅林、黄檗禅林、五峰山禅林、太子塔、陶渊明故里、鲁班坊、李大銮起义聚义处、古南园、崇文塔等。革命胜迹有熊雄故居、潭山的苏维埃政府旧址、黄沙会战遗址。近年来着力开辟新的风景点,有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南屛公园;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来抓,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不断地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 人口状况

宜丰县2005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746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308人。男女性别比例108.8: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2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县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34.63%、42.2%、9.56%、3.5%、2、0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14岁。

§ 行政区划

宜丰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沿革。早在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就设立县治,嘉名宜丰。 宜丰县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即公元981年更名新昌,直至元明清三朝沿袭。1914年因与浙江省新昌县同名,故复名宜丰至今。1949年7月15日宜丰解放,成立人民政府,属袁州分区,1952年属南昌分区,1958年属宜春专区,1968年属宜春地区,1999年属宜春市管辖至今。2007年全县有7个镇(新昌镇棠浦镇澄塘镇新庄镇潭山镇芳溪镇石市镇),5个乡(花桥乡天宝乡同安乡桥西乡黄岗乡),2个林场(车上林场双峰林场),2个垦殖场(石花尖垦殖场黄岗山垦殖场),166个行政村,县政府所在地新昌镇。

§ 经济实力

宜丰县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为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是近十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人均GDP8031元。产业结构调整继2003年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2005年二产比重再次上升,一产比重稍有下降。三次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构成,由上年的33.28:40.68:26.04调整为31.93:42.04:26.03。财政收入1561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450万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71亿元。

§ 农业生产

宜丰县宜丰传统农业以粮食种植、养猪为主。近年来,在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在抓好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壮大猕猴桃、工业原料林、优质米、蛋鸭、蚕桑五大产业,做强龙头,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推进标准化绿色大米建设。200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123120万元,比上年增长9.0%。粮食产量达225011吨,水果产量8253吨,肉类产量25009吨,生猪出栏278329头,禽蛋产量8973吨,蔬菜产量33062吨,水产品产量11300吨。

§ 工业生产

宜丰县宜丰工业领域实行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连续几年来生产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资源优势、产业态势和发展趋势,县委、县政府将木竹建材、食品加工、陶瓷制造、医药化工、机械制造五大产业作为全县工业的支柱产业。积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以“五大产业”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扶优扶强扶特,壮大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优势产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产业支撑。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本地个体经营户把资本投向工业领域,促进个私经济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5700万元,同比增长2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773万元,同比增长28.75%。

§ 工业园区

宜丰县宜丰工业园整体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由城东工业区、良岗工业区、清水桥工业区三个部分组成;城东工业区以食品工业为主导,良岗工业区以建材工业为主导,清水桥工业区以机械工业为主导,通过建设50米宽的工业大道,使三个工业区融为一体。良岗工业园区位于宜丰县城城郊,这里交通便利,省道宜丰至上高公路穿境而过,园区东与上高县接壤,离320国道仅14公里,距省城南昌市120公里,离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宜春80公里。良岗工业园区采取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划,科学化布局园区以50米宽工业大道为主线,呈三纵多横状,以亮化、绿化、美化为重点,通过开发建设,园区将成为集银信、商贸、保险、教、卫、研为一体的花园式、生态型的招商引资的载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载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科技与体制创新的示范区和县城建设的新区。目前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达6千多万元,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讯,基本完成了5000亩的土方平整及部分道路,下水管道的建设。

县委、县政府为工业园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从土地、水电等费用,从财政扶持到配套服务,有一整套的优惠政策和承诺,真正体现了“只要来宜丰,一切都宽松”的开放理念,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良投资环境。宜丰县工业园是投资者理想的选择!

§ 交通运输

宜丰县至2005年末,全县有公路307条,公路通车里程1365.1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17.58公里,三级公路20公里,四级公路313.12公里,水泥、沥青路面449.09公里。320国道在我县石市镇穿境而过。2007年建成通车的内蒙古至深圳(内深)高速公路武吉段(武宁至吉安)经过宜丰县路段达45公里。全县除3个偏远行政村(分场)外,其余行政村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加强。全县营运载客汽车100辆1854座,营运载货汽车1489辆8913吨,全年完成货运量1156万吨,货运周转量80850万吨公里;客运量262万人,旅客周转量13080万人公里。全县有客运公司一家,车辆100辆;货运公司13家,其中拥有100辆车的公司3家;汽车维修企业224家,其中一类企业1家,二类企业13家。

§ 邮电通信

宜丰县宜丰的邮电通信在近十年间取得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2005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46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96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050万元。邮政业务加快发展,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9个邮政营业点,多个邮政综合服务亭,构筑起便捷的邮政服务网。全年发送信函36.1万件;发行报纸416.1万件;发行杂志11.4万件;特快专递17572份。通信业务快速发展。至2005年年底,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总数112432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5000户;固定电话用户和小灵通用户47432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33992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0.93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752户。

§ 社会事业

大力推进科教兴县战略,科技队伍壮大,科研取得新成果。2005年末全县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89人,其中1215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全年取得科研成果33项,专利申请1项。巩固“两基”教育成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全县有普通中学19所,其中高中3所;小学61所;职业中学1所。学前教育稳步推进,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全县共有幼儿园75所。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4个,各乡镇均建有文化站,各行政村均建立了文化室,城乡文化经营户54户。2005年县图书馆总藏书量7.96万册。博物馆藏体5449件,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5处。

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共开通有线电视频道32个,全县各行政村(分场)可通过光纤网收看丰富的电视节目。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9.5%,2005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40134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得到加强,合理配套卫生资源,不断完善卫生基础建设和乡镇中心卫生院配套建设,各种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1个(不含诊所),床位669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52人,其中,执业医师257人,执业助理医师52人,护师、护士242人。

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2005年举办县以上综合性运动会20次,参加运动会人数8750人。 宜丰县

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5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406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508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6188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5.8平方米和28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2005年全县共有16175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7000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累计发放社保资金4122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5年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机构17个,福利院床位数1042张,收养人数825人,全年在院总人天数300605人天。

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服务网络持续发展。全年社会救济总人数16781人。其中,8890名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低保资金648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各类享受优抚对象的人数为477人,优待优抚对象户数707户。

§ 参考资料

1.http://www.jxyf.gov.cn/

2.http://www.yfw.cc/viewnews-11.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