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平鸟[鸟种]
释义

§ 信息

鸟 种:太平鸟 太平鸟

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us)又称十二黄,是因其十二根尾羽的尖端都为黄色而得名,在中国迁徙季节见于各地,为冬候鸟,在冬季于中国华北地区常可以见到,它筑巢在树上,巢成碗状,以细松树枝、苔藓、掺杂枯草为原料,巢里铺垫着柔软的兽毛、鸟羽。每天产一枚卵,连产四至六个,随即开始抱卵,幼雏经过十四天的哺育,就离巢营独立生活。

亚种分化

(3种) 1.太平鸟指名亚种(学名:Bombycilla garrulus garrulus) 2.太平鸟普通亚种(学名:Bombycilla garrulus centralasiae) 3.太平鸟北美亚种(学名:Bombycilla garrulus pallidiceps)

§ 体态特征

雄性成鸟

:额及头顶前部栗色,愈向后色愈淡,头顶后部及羽完灰栗褐色;上嘴基部、眼先、围眼至眼后形成黑 太平鸟色纹带,并与枕部的宽黑带相连构成一环带(枕部的宽黑带被羽冠扰盖);背、肩羽灰褐色;腰及尾上覆羽褐灰至灰色,愈向后灰色愈浓;翅覆羽灰褐色;初级覆羽黑色雎鲜明白端,形成翅班;初级飞羽黑色,自第2枚以内的外端部以及内端缘有明显的黄色狭斑;次级飞羽外黑色具白羰斑,内黑褐色;次级飞羽的羽轴延伸出羽端2~8mm,形成扁片红色蜡质突起;尾羽黑褐色,近端部渐变为黑色,羽端有5~7mm宽的黄端斑;中央2对尾羽羽轴的端部红色,并向外伸出红色的细针状蜡质突起(在旧羽常因磨损而不显)。颏、喉黑色;颊与黑喉交汇处为淡栗色,其前下缘近白,形成不清晰的颊纹;胸羽与背羽同色,腹以下褐灰;尾下覆羽栗色。

雌性成鸟

:羽色似雄但颏、喉的黑色斑较小,并微杂有褐色;初级飞羽羽端的黄色缘较雄鸟小,有的标本呈淡黄或近白色;次级飞羽端的红色蜡突极小;尾端黄色较淡。虹蟆暗红色;嘴黑;脚、爪黑色。

§ 分布范围

太平鸟广布于古北界,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及北美洲西北部,越冬南迁。繁殖区西起欧洲北部延亚欧大陆经土耳其、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阿富汗、蒙古、堪察加半岛、日本和朝鲜也有本物种;在中国见于东部,北起黑龙江南直长江流域均有本物种,东南沿海的江苏、福建都有本物种分布,本物种为冬候鸟,在中国东部本物种的分布最西限达到陕西、青海一线,另外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沿岸也有一块分布区域可见本物种。太平鸟

§ 分布状况

不常见。越冬于中国东北及中北部,偶至长江流域、新疆极西部的喀什地区。迷鸟至台湾、福建及四川。

§ 生活习性

群栖性。栖息地多为高大的针叶和阔叶林带,它们常常结成大群活动于这些高大乔木的顶端。太平鸟系以植物性食物太平鸟

为主的杂食性鸟类,喜取食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繁殖期的太平鸟会较多的取食昆虫,而冬春季节它们则以各种植物的果实为食物,它们的食谱上有松柏的种子、槐树的果荚等,在冬天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还常常会以残留枝端的忍冬或柿子为食,干枯的枝条,鲜红的忍冬果和外形俊俏的太平鸟常常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太平鸟有2个亚种,中国有1个亚种(普通亚种) 。太平鸟为中国的旅鸟及冬候鸟,集结成大群在辽宁以南西至新疆、南至福建、台湾的广大地区越冬。秋季迁来的时间较晚,为各种旅鸟的后队;一般最早为11月初,迟来者可在次年1月,个别年份可在9月中旬出现。种群数量在不同年份之间有显著波动,每年4月下旬离开越冬地北上。

§ 越冬与繁殖

越冬栖息地以针叶林及高大阔叶树为主。主要集聚均为槐林和针叶林,显然与食物的吸引有关。太平鸟在繁殖期主要太平鸟

以昆虫为食,秋后则以浆果为主食,也吃花揪、酸果蔓、野蔷薇、山楂、鼠李的果实以及落叶松的球果。太平鸟的越冬种群每年在严冬时节(1月)数量达于高峰,2月以后逐渐下降,4月下旬全部北迁,这表明在中国大多数越冬区内都有相当数量的种群在移动,即有旅鸟又有冬候鸟。

太平鸟在繁殖期栖息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内,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可发现尚未孵化的卵。满窝卵5~7枚,淡紫灰色具褐黑色条纹和灰、紫灰色斑点。孵卵主要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天。太平鸟数量众多,体态优美、鸣声清柔,为冬季园林内的观赏鸟类。据野外和饲养中对粪便的检查,此鸟的食物有许多未经消化而排出,特别是植物种子,所以对森林的传布有特殊贡献。

§ 饲养技巧

太平鸟饲养不难。它的食性较杂,尤其喜欢吃浆果和多汁性的果实。刚入笼的生鸟常常焦躁不安,在笼中乱飞乱撞,太平鸟

需要养在画眉的暗板笼中,放在安静处,多喂一些水果,如苹果、葡萄、香蕉、熟山芋等,笼上应备食插,可把水果小片插在食插上,便于自由啄取。主食为黄豆粉10%、绿豆粉20%、苞米粉40%、鸡蛋20%、肉浆10%搓合成的粉料和蛋米。

经过一星期左右驯化,就可放进画眉的明笼中饲养,开始也须半罩笼衣,让它逐步适应。日常饲喂以绿豆或玉米的粉料,加熟蛋黄研磨混合后加水调湿喂养,同时要常喂给甜食,如南爪、苹果、柿饼、柿子,红薯等,也可用鸡花料(小鸡饲料)加糖和玉米面混合蒸成窝窝头喂养。食缸、水缸部选大号的。此外,笼内应备沙盆,以供鸟啄食细沙,有助食物消化。在换羽季节加适量钙质(骨粉、蛋壳粉),为保持鸟的羽毛鲜艳光泽,可喂一些甜红辣椒、胡萝卜片拌几滴花生油而成的色素饲料。平时要搞好清洁卫生,因为它的排粪量大,通常消化不完全,而且该鸟有从粪便中找食的习性,这对它的健康有害,饲养时要注意。可直接放入大笼饲养,3米高,4米长,3米宽的笼可饲养20只左右。笼顶有1/3遮雨,夏季要有良好的遮荫。

太平鸟爱清洁,要常供给水浴,保持体羽和趾的清洁。夏季每天洗一次,春秋每三天一次,冬季每星期一次。先把鸟放入澡笼中,然后,浸入水盆内,水的深度以淹没鸟腿弯或正好腹羽接触水面为度。冬季的水温应保持20℃~22℃。浴后把鸟笼挂在向阳避风处,使羽毛尽快干燥。太平鸟并不需每天带出去遛鸟,有时间时可以带它到野外或公园的林间散步,让鸟尽情鸣叫,使鸟享受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太平鸟耐寒能力强,但夏天怕热,尤是在南方,应特别注意夏季的护理,注意卫生,笼具要保持清洁,饲料新鲜,饮水卫生。要注意防暑、通风,把笼挂在通风阴凉处,而不能让太阳晒。最好改用绿豆粉与鸭蛋配制的混合饲料,以帮助消暑。

§ 贸易状况

太平鸟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它们形象俊美,虽然没有动听的叫声,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完成叼纸牌、取硬太平鸟

币、打水等难度不一的杂耍节目,因而颇受养鸟玩鸟者的喜爱。但是本物种至今没有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因而出现在市场上的太平鸟均是直接捕捉自野外。这种非法鸟类贸易直接造成了本物种种群数量的下降,以北京为例,太平鸟曾经是当地冬季优势鸟种之一,但最近几年,除了在非法鸟市尚可见到本物种外,在野外已经难觅他们的身影了。另外城市树种单一,外来种入侵挤占也是造成太平鸟在城市中数量减少的原因。

§ 保护情况

本物种未被列入中国的保护动物目录,但已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威胁。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皮书中为近危物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太平鸟的飞行

§ 大小太平鸟之分

大太平鸟

大太平鸟

分布于欧洲、亚洲中部、俄罗斯、蒙古、日本、朝鲜等地和我国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及长江以南地区。

太平鸟体长17-21厘米,体重45-71克。头顶上有美丽的羽冠,可向上前方坚起。额及头顶前部栗色,头顶、冠羽灰栗褐色。上嘴基部、眼先及眼上形成黑色细纹带,后方与黑枕带相连接。背、肩羽灰褐色,腰褐灰色。翼黑色,两翅斜贯一道白纹。颏、喉黑色,颊的下部与黑喉交界处为淡栗色;下体主要为褐灰色。尾羽12枚,黑褐色,具黄色的尾端。虹膜暗红色;嘴黑色;脚、爪黑色。 [1]

太平鸟栖息于针叶林、阔叶林中。常在松树和落叶树的枝上跳跃,忽上忽下,非常活跃。停息时迎风而立,竖起羽冠如折扇微启,很少下地,只饮水时飞落地面。在地上不奔走,只跳跃,飞行时鼓翼急速。常数十只至上百只聚集成群活动。善于鸣叫,鸣声柔和。在树上群鸟互鸣,节奏分明,别有情趣。以植物果实、种子等为食,也吃少量昆虫。繁殖期为5-6月。营巢于针叶树枝间,以树枝、苔藓、枯草等为巢材。巢内铺垫羽毛、草茎等,巢呈碗状。每窝产卵5-7枚。卵呈灰色或灰青色,有黑褐色斑。孵化期为14天。育雏期为15天左右。[2]小太平鸟

小太平鸟

属雀形目,太平鸟种。体长16厘米左右。通体灰色,有明显羽冠。与大太平鸟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尾端显绯红色。以浆果为主食,也啄食双翅昆虫。

小太平鸟常见于西伯利亚东部及我国东北部,内蒙古、河北一带。在东北繁殖,有时在湖北、山东越冬。

小太平鸟性惰温和,不太怕人。春季秦皇岛市城乡都可见小太平鸟群。[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8: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