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媒介管理 |
释义 | 媒介管理(第三版) § 基本信息 【编著者】支庭荣 媒介管理 第三版 【出版商】暨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 2000年8月第一版 2004年10月第二版 2009年9月第三版 § 学术评价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主要内容 第三版共分15章。从媒介管理职能(起)、媒介经济运作(承)、中国媒介产业化(转),到国内外媒介发展战略手段(合),层次清晰,脉络分明,环环相扣,结构谨严。全书融理论、方法与案例于一炉,内容新鲜、通俗、晓畅、生动。 § 主要目录 第二版目录 1、媒介管理的基本概念 2、媒介组织 3、媒介领导 4、媒介市场分析 5、媒介策划 6、媒介的产品营销 7、媒介的广告营销 8、媒介的生产管理 9、媒介的财务管理 10、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 11、媒介的产业化经营 12、媒介的集团化经营 13、媒介的资本经营 14、媒介的品牌经营 15、媒介的跨国经营 16、媒介的网上经营 第三版目录 1、 媒介管理的基本概念 2、 媒介组织 3、 媒介领导 4、媒介市场分析 5、 媒介策划 6、 媒介的产品营销 7、 媒介的广告营销 8、 媒介的生产管理 9、 媒介的财务管理 10、 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 11、 媒介的战略管理 12、 媒介的集团经营 13、 媒介的品牌经营 14、 媒介的资本经营 15、 媒介的跨国经营 § 理论创新点 1.该书回应了我国传媒产业蓬勃发展的经济现实,突破了传统媒介管理研究或者只重视事业层面(重宣传管理轻运营管理),或者只重视操作层面(重生产技术轻战略发展)的两张皮现象,创造性地将传媒经济活动与企业管理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将报刊管理与广播电视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首次系统地概括并描述了媒介经济的基本规律,构建并论证了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学科体系。 2.该书运用原点思维,解答了我国传媒能不能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的理论问题。本书认为,传媒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根本所在,首要地体现在它作为信息传播工具,具有集意识形态性、公共性和产业属性“三位一体”的特性。具体地说:各种所有制下的媒介,都可以在二元市场乃至多元市场上,通过面向受众和广告主的“两次销售”,以及面向特定消费群体和资本市场的“多次销售”这一“迂回生产方式”,最终实现其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并构成完整的传媒产业价值链。“多次销售”和“迂回生产方式”,构成了媒介管理过程研究的核心。 3.该书针对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趋势,详尽地论述了国内传媒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手段。本书以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视角来考察媒介个体,断定所有的媒介都将经历繁盛与衰退交替的自然进程。本书强调内涵式成长和外延式成长是媒介发展壮大的主要方式,认为当媒介追求跳跃式增长时, 必须采用包括资本经营和跨国经营在内的战略手段,才能做大做强,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这对入世后跨国传媒进入国内市场的紧迫态势下我国媒介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维护和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4.该书提出了制度创新是当前我国传媒业整体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观点。本书将经济体制改革与媒介经营改革的互动看作是我国媒介制度变迁和经济起飞的杠杆,将1978年以来实行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定位为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转型状态,将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化定位为传媒业的改革目标。本书认为,我国媒介产业政策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将有力地促进传媒业更好地担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与功能。 § 应用价值 该书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为媒介经营管理奠定了较严实的理论基础,并较好地描述了媒介管理学的学科框架。 该书为媒介产业政策的制订提供了系统的对策性思考,对媒介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