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奥尔特 |
释义 | § 概述 奥尔特 荷兰天文学家。1900年 4月28日生于弗拉内克。青年时代在格罗宁根大学求学。是卡普坦的学生,1926年得博士学位。1924年起在莱顿大学天文台工作,1945年起任台长。1958~1961年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 1927年,奥尔特用观测资料证实银河系自转的假说。他推导出由恒星的自行和视向速度确定银河系自转的公式,称为奥尔特公式,其中有两个常数叫作奥尔特常数。奥尔特公式在恒星天文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938年,奥尔特根据恒星的空间分布,定出银心方向和反银心方向各有一个恒星密集区域,由此认为银河系具有旋涡结构,太阳位于两个旋臂之间。以后的研究,尤其是对中性氢21厘米谱线的观测和分析,证实了奥尔特的看法。1942年,他证认出蟹状星云是中国宋代记录到的1054年超新星爆发所形成的。1944年,范德胡斯特在奥尔特的鼓励下,从理论上预言银河系中存在星际氢原子,可能观测到它的21厘米谱线,1951年获得观测的证实。此后,奥尔特领导的莱顿大学天文台,发展了中性氢21厘米谱线观测技术,大力开展银河系结构的研究,成为国际天文学界的重要中心之一。 在星系动力学方面,奥尔特也作过研究。他还在1950年提出彗星起源新理论,认为太阳系外围有一个原云,彗星即起源于这个云。近年来他致力于银河系和近距星系的星系核活动的研究。 § 职业生涯 奥尔特(Oort,Jan Hendrik)在格罗宁根大学卡普坦的指导下学习,1926年取得博士学位。他在莱顿天文台度过他的职业生涯;1924年到那里,1945年成为台长。 他是卡普坦最后一个学生,所以把卡普坦对大量恒星总体运动的研究继续下去对他是相当合适的。 在这过程中,他得以把卡普坦的双星流假说变得更有条理:1927年他证明我们的星系绕其中心自转。既然我们的星系并非固结为一体,而是由各单独的天体组成的,所以它不是整体地转动的,而是靠近银心的恒星比远离银心的恒星运动得快,正象土星环内圈比外圈转得快一样,也正象太阳系内行星比外行星绕太阳转得更快一样。 由此得出,比我们的太阳更靠近银心的恒星转得比我们快,而我们的太阳则比距离银心比我们更远的恒星转得快。 1927年奥尔特把卡普坦的双星流(一个超前,一个落后)用银河系自转的图像重新加以解释,证实了林得布拉德于前一年得出的这个结论。从我们周围恒星的运动,奥尔特证明了银心的方向在人马座;在这一点上他与卡普坦不一致,而与沙普利是一致的。不过,到了1930年,奥尔特根据特朗普勒发现的星际尘埃云(它们吸收星光体减暗,因而使星体显得比实际上要更远)把银河系的大小按比便缩减了。他计算出银心的距离在三万光年处,而不是沙普利的五万光年;关于银心的距离,现在采纳的就是奥尔特的数据。 还可以证明,太阳大约二亿年绕银心转一周。从这个绕转周期和太阳到银心的距离,还可以证明银河系的质量大约等于太阳这样大小的一千亿颗恒星的总和。 关于银河系一般结构的知识是从奥尔特的上述工作开始才有的。他对银河系结构的各种细节一直在进行专门研究。自从詹斯基发现外层空间的射电波发射以后,射电望远镜成了研究银河系的基本工具。射电波可以穿透普通光线透不过的尘埃云,所以用射电望远镜可以研究银心(用普通光学望远镜永远看不见)。 这种研究最好的办法是在二次大战中荷兰被德国占领的艰难岁月中提出来的。由于国土被占,天文台关闭,仪器封存,剩下的只有不可征服的心。 奥尔特研究组的一名成员范得的斯特1944年作了计算,看来构成氢原子和电子和质子似乎应该每几百万年一次,自发地变换彼此的取向,这时将发出21厘米射电波辐射。普通数量的氢原子发出的这种射电波,其强度当然低得测不出来;但是分散在星际空间的氢原子的总量必定很大,足以辐射出可观的21厘米射电波。 随着战争结束,荷兰重获自由,就有可能去证实这项纯理论的推测。1951年奥尔特和他的研究组正是这样做了。他们探测到了“氢之歌”。用这支“歌”描绘的图像使天文学家们能够追溯银河系旋臂的结构(氢的浓度在旋臂处最高)。因此,本世纪五十年代这十年中,银河系旋涡结构被描绘出了若干细节。 1950年奥尔特提出一个有独创性的彗星起源理论。他认为大量彗星构成一个巨大的小行星云,把太阳裹在硕大一个距离(一光年左右)的小行星带中。由于附近恒星的引力摄动,小量彗星不断被抛进太阳系中来。奥尔特估计,原有的彗星中约有20%,已被这样抛了进来。[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