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释义

§ 医院简介

历史沿革

医院前身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是广州市方便医院,始建于1899年夏季,几经更名,1954年正式命名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毗邻流花湖畔,越秀山下,占地面积62107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达10 万平方米,其中英东门诊大楼面积有32000平方米,新建外科大楼30900平方米,是广州地区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的重要基地。1993年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1995年通过国家爱婴医院评审,2001年底被定为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第一批定点医疗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家有105年历史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该院1993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是广州市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近况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87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24人,正高职称43人,副高职称162人,中级职称336人,编制床位1047张,实际开放为1007张。年门、急诊171万人次,年手术总例数2.6万人次,年出院人数1.7万人次,病床使用率89.8%。位于芳村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鹤洞分院于2002年初开业,分院用房面积为6600平方米(分三层楼),初设床位60张,配置中央空调,实行全面的电脑化管理。该院秉承“仁心仁术,方便为怀”的百年传统,不断引进、创新新技术,成功诊断、治疗、抢救了许多急危重症患者和疑难病例,例如在国内率先开展的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治疗冠心病,首例非清除性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和首例脐血移植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成功,首先建立的急性疼痛服务模式,介入治疗在妇产医学的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开展了广东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和不停跳状态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首例广州市属医院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进行的肝移植手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有电子人工喉、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根治的研究、活骨移植血供监测的新方法等等。目前,该院在职职工有19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19人(高级职称198人),法定床位1047张。设临床科室34个,医技科室8个。其中,心血管内科为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消化内科、血液实验室为市卫生系统科教兴医规划第一批重点专科(实验室)。另设有广州电子喉研究中心,市白内障复明指导中心,市弱智儿童咨询服务中心,市检验中心、市整形中心、市泌尿系结石诊疗中心,市临床医学研究所等。另外,医院属下有7个医疗点。2001年年门(急)诊人数达154万多人次,年住院人数15463人次。[1]医院大楼

§ 医疗设备

新引进设备

医院先后引进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主要有:全身螺旋CT、MRI、DSA、彩色多普勒、脑干诱发电位仪、电视纤维胃肠镜、1250毫安电视胃肠X线机、体外超声碎石机、全自动生化仪、流式细胞仪,在2001年又率先在华南地区安装超声聚能刀、“鹰眼显像系统”(HAWKEYE)ECT.该院医疗业务水平不断发展提高,一些项目处于省市领先水平。

§ 主要成就

1954年姚碧澄院长在内科首创经皮肝穿刺肝内胆道造影获得成功,随后又在脑系科开展经皮穿刺颈总动脉脑血管造影获得成功。心胸外科自1954年开展肺叶切除术,1956年开展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1959年在广州地区率先开展低温下心内直视手术获成功,1962年在省内首次开展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获成功。1955年5月眼科完成华南地区首例角膜移植术。1956年心内科开展右心导管的研究并取得右心导管术的成功,1957年开展的选择性心导管术,为国内首创。1963年内科心血管研究小组成立,开展冠状血管循环血量和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及动脉硬化治疗的研究获卫生部科学大会奖。1962年使用ALWCC座式人工肾,成功抢救一例急性砷化氢中毒尿闭16天的垂危病人,获得全国科学技术研究成 果奖。1964年五官科梁赐芳发明的“气管异物钳”是建国以后第一例由医生完成的医疗器械的发明创造。他所研制的“人工电子喉”至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80年1月心胸外科开展首例“二尖瓣置换手术”获得成功。1987年心外科又进行多例高难度心脏手术并成功,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同年4月脑系科开展“经皮穿刺射频热仪治疗三叉精神痛”成功,为国内领先项目。1984年泌尿外科开展经皮穿刺肾石取出术和超声碎石术成功,为国内领先项目。1987年5月心内科经皮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为省内领先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1996年至1998年间成功施行了我国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中南地区首例“经皮外周动脉腔内旋切吸出术”、广东省首例“异体心脏移植术”等。2001年3月30日,该院还成功实施一例异体肝移植手术,患者至今情况良好。[1]

§ 技术力量

精英人才

会诊

该院一直是广州地区高等医学院和中等卫生学校的重要教学基地,承担了广州医学院、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药学院、中山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广州市护士学校、广州市卫生学校等院校的医疗、检验、影像、口腔、管理、营养、护理、卫生管理、信息等多专业的临床见习及实习带教任务,并承担多间院校的理论大课的授课任务。1997年以来有20位专家被聘为广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1人被聘为中山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多批硕士研究生。

重要项目

1989—1998年,该院承担了上级下达的研究项目共89项,自选项目246项。其中: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中华医学会科研基金项目1项,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项,省卫生厅“九五”期间“五个一科技兴医工程”重点研究项目1项,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9项,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项,广州市重点科技项目22项,广州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4项。该院取得科技成果102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教委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成果奖1项,省科学大会奖6项,省科技进步一至四等奖14项。在2001年,全院共申报科研课题120项,目前已经中标的46项,其中包括卫生部2项、省科技厅3项。今年有7个项目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5个项目获科技成果奖,其中,获市(厅)级4个,省级3个。

与时俱进

面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市一人明确认识到,既要经得起这种严峻考验,又要抓住难得机遇,从而拓展新思路、建立新观念,迈出新的步伐,开展新的工作,创出新的辉煌。该院还实行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有力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两个效益,加强了医院的竞争能力,使医院面临医保制度的改革;面临新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早在1984年该院就建立了电脑室,率先开发了一批卫生系统使用的应用软件,成为广州市计算机应用先进单位。1988年8月中华医学会信息学协会在该院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医学信息交流会”。1994年开始建设全院计算机管理网络。现在已经建成了包括临床(门诊、住院、医嘱、药剂、检验)、行政、后勤(物资管理、就餐)、科教(科研、图书馆)、财务、查询等系统的,共有250个工作站的大型医院信息系统。

业内交流

该院医务人员在“科技兴院,便民为本”的方针指导下,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之风长盛不衰。近10年来,该院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33项,有64项共获得国家教委、省、市等各级科技进步奖成果奖120个,出版专著5部。承担了广州医学院、广州卫生学校的大量临床教学任务,作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广州地区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基地,拥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0余人。承担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任务,每年接受进修生200—250人,承办国家级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15项。  医术交流

§ 科室设置和特长(色)专科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是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现设病床44张(包括CCU病床7张),有教授和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3人,讲师和主治医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心血管介入技术尤其冠心病介入技术(冠脉造影、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冠脉支架术、旋磨术、血栓抽吸术等)是该专科的特长,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开展了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获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颁发“中华之最”奖牌。颈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周围动脉扩张和支架术是该科的常规诊疗技术手段,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具有省内先进水平。

心血管外科

广州市“科教兴医”重点专科,设有病床30张,CCU病床4张,有教授和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4人。擅长于低体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及冠心病的治疗,如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矫治,同种异体主动脉带瓣血管移植重建右室流出道等均获满意效果,成功实施省内首例二尖瓣置换同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998年成功进行了省内首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和不停跳状态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消化内科

广州市“科技兴医”重点专科,附设胃镜室、消化实验室、超声聚焦刀肿瘤治疗中心。现有床位40张,有教授和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4人,讲师和主治医师5人,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硕士学位6人。擅长于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的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胃肠病、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肝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对胃肠道息肉、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胆总管结石、贲门失弛缓症、幽门梗阻、晚期食道癌、胃造瘘等可运用先进的仪器进行内镜下治疗。在中南地区率先引进HIFU超声聚焦刀,开展多种肿瘤的无创性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系列研究和最佳根除方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为2000年卫生部十大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血液内科

现有病床38张,附设血液病学实验室,属广州市“科技兴医”重点实验室;有教授和正、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硕士学位9人。。近年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非清除性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和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成功治疗了多例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顽症,疗效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开展了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定向扩增、PCR-SSP法进行供受体HLA配型、微卫星法DNA指纹图检测、CD34+细胞的分选等研究工作,促进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的开展,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麻醉科

广州市“科技兴医”重点专科,有教授和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9人,其中硕士导师1人、博士、硕士(含研究生)8人。承担广东省“五个一工程”等重点科研项目9项,获各级科技成果进步奖11奖;主编《临床监测学》专著一部,“围术期呼吸力学连续气道的监测”、“急性疼痛治疗PCA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全麻深度监测和调控、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临床应用研究”三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临床麻醉、疼痛治疗(含疼痛专科)和重症监测的整体水平在省内名列前茅,擅长各科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心血管手术和器官移植(心、肝、肾)等病人的麻醉处理。

矫形外科

现有病床45张;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硕士3人。专业项目包括创伤脊柱外科、关节外科、显微修复重建等。其强项为创伤骨科、颈椎病、关节置换、肢体修复与功能重建,在省内率先开展对重症高危颈椎病人的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省内首例半骨盆置换治疗骨盆肿瘤获得成功,首例以踝代膝下肢功能重建术和足死移植再造多指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四肢逆行岛状皮瓣和复合组织瓣移植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活骨移植血供监测新方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医师介绍

潘锦瑶医生简介

广州医学院硕士导师,广州市卫生局局管优秀科技人才,广州市中青年中医骨干,广东省、广州市级中西医结合消化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近年来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共十多篇。承担和参与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市科委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参与的课题获市科委技术进步二等奖。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对中医内科各系统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尤其以慢性胃肠炎症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肿瘤,慢性萎缩性胃炎,脂肪肝、肝胆道感染、溃疡性结肠炎、高血压、中风以及亚健康的中医调理见长。

许瑞琼医生简介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主治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各种疾病。尤其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呼吸、心脑血管、妇科等疾病。如急慢性胃炎、结肠炎、溃疡病、肿瘤、慢支炎、高血压、中风、颈椎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乳腺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吕忠文医生简介

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士,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23年。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四肢骨折、跌打损伤、腰椎间盘脱出、颈椎病及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疼痛疾病。对中医皮肤病、疮疡、结肠炎、脱发、面部座疮等中医杂病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及良好的疗效。

梁绿茵医生简介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针灸临床专业2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中风偏瘫、颈椎病、肩周炎、面神经炎等等常见病;运用中医结合耳穴按压的方法治疗胆石症;运用梅花针结合外擦药的方法治疗斑秃,同时还善用针灸、耳穴按压、埋线等方法进行减肥秀身,并取得满意的疗效。

方建志医生简介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医疗系及西医医疗系,获中西医双学历。毕业后任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病房医师;现任市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三十年。擅长诊治呼吸病、心脑血管病。尤长于诊治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扩、肺炎;高血压、冠心病、中风、中风后遗症。对多种慢性病有自己独特的配方。

曹利平医生简介

广东省中医名医培养对象,医学学士。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擅长内科、肿瘤及妇科疾病的治疗,尤以消化道溃疡、胃炎、结肠炎、高血压、糖尿病、月经不调、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病及各种肿瘤的中医治疗见长,对肿瘤的治疗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减少肿瘤患者术后的副作用和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同时对减少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均有独到之处。

何颖耽医生简介

主治中医师 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运用针刺、埋线、耳穴等多种方法进行针灸美容及减肥。对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中风后遗症以及面瘫等针灸常见病。

李凌汉医生简介

主治中医师 广东省中西结合委员会会员,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对骨科痛症有较深的研究,善于运用正骨手法,结合中西医方法等多种疗法治疗各种骨科痛症。擅长治疗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肩周炎、跌打损伤、骨折、脱位等多种骨科疾病。[1]

§ 所属地区

广东省-广州

【邮政编码】

5101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