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
释义

§ 自然环境

保护区主峰大盘山地势东高西低,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主峰大盘顶海拔1274米,自古以来,在当地就一直流传着“大盘山脉连九州(指杭州、苏州、湖州、婺州等),水系通天台、仙居、缙云、永康、东阳等五县(市)”之说。山顶有昭明院寺,寺庙侧西湖是史前的地质运动所形成的火山湖泊。古人留下了《磐山》诗:“巍巍数万仞,中凹似仰磐,足蹑浮云上,天风六月寒”。大盘山是浙江省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大盘山自然保护区,2002年5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4558公顷,2002年7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盘山特定的地貌特征与地质活动还形成了火山湖和平板溪两大地质奇观。

大盘山保护区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和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及其原生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是目前中国唯一以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为重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分布着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和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是中国东部药用植物野生种或近缘种的最重要的种质资源库;区内动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物种种类繁多。

§ 植物资源

2005年至2006年,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开展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与研究,发现了1个新变种(大盘山蔷薇)、3个浙江分布新纪录(毛冻绿、羽叶蛇葡萄、长瓣短柱茶),完善了浙江植物区系内容。

通过对植物种质资源、药用植物资源、珍稀植物资源、森林植被类型、昆虫、鱼类、两栖爬行动物、鸟类、兽类等分专题进行综合考察与研究,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定性、定量地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内在规律,提出了重点保护对象的保护策略,为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科研、宣教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本项目研究方法科学,重点突出,对加强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资源基因库的保护和建设,拯救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展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人工扩繁,对于中国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中医药研究的需要和人们对植物药的需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中,科研人员编制了动植物名录,制作了1000多份动植物标本。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本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永续利用研究及开发,更为编制“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浙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张方钢等调查表明,大盘山共有珍稀植物33科47属64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28科40属54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10种,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有12种;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44种,其它珍稀濒危植物13种;具有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中国特有属种多的特点。并提出了强化植被保护和恢复、人工林改造和恢复、建立珍稀植物园、搬迁保护区内村庄的保护对策。保护区内有野生药用植物1219种,其中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有258种。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93科827属162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等,二级保护植物有七子花、香果树等17种。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彭少麟等在大盘山自然保护区设置了4个有代表性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对香果树种群进行统计,绘制径级结构图和高度结构图、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香果树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其更新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种群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但在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有所差异:幼树阶段一般为集群分布,中树和大树向随机分布发展,这种分布格局变化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其格局规模在介于8S和32S之间。分析认为,香果树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群落区域小生境、香果树生物学特征以及人为干扰外等,在以上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该种群形成典型的小种群。

七子花:七子花是单种属植物,为中国特有。是忍冬科落叶小乔木,高达7米;树皮灰褐色,片状剥落,细略呈四棱形,红褐色。叶对生,厚纸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呈心形,近基三出脉,3脉近平行,全缘或微波状,下面脉上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由多数密集呈头状的穗状花序组成;花冠白色,稍芳香。花期5~10月。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 动物资源

区内有脊椎动物73科230种,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等,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穿山甲等32种。区内还有一大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5年,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景观地貌确定一定数量的样线,在每样线上根据不同的生境和海拔高度有针对性地选取一定数量固定半径的调查样点,调查每一样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鸟类群落的组成、种类、集群指数和优势种等特征,比较不同季节、生境、海拔与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量的关系,对不同生境和海拔高度鸟类群落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夏季和冬季2次对大盘山鸟类的调查,共目击记录到鸟类64种,其中夏季鸟类51种,冬季鸟类40种。大盘山鸟类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群落分布在不同的生境呈现出明显差异,但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差异不明显。夏季繁殖鸟类和作为鸟类重要栖息地的森林植被是大盘山今后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点。

黑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麂类中体型较大的种类。体长100-110厘米,肩高60厘米左右,体重21-26千克。雄性具角,角柄较长,头顶部和两角之间有一簇长达5-7厘米的棕色冠毛。冬毛上体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尾较长,一般超过20厘米,背面黑色,尾腹及尾侧毛色纯白,白尾十分醒目。

黑麂栖息在山地丛林中。胆小怯懦,恐惧感强,大多营独居生活。有游走觅食的习性,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觅食,直到吃饱为止;以乔、灌木嫩枝叶、花果或草本植物为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6个月,每胎1仔。黑麂是中国特产动物,有较高的研究、经济价值。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

白颈长尾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鸟全长约80厘米,雌鸟约50厘米。雄鸟头部暗褐色;后颈和侧颈灰白色;颏、喉及前颈黑色。上背和胸栗色,散有黑斑。下背和腰黑而闪蓝,具白色横斑和羽缘。飞羽棕色或浅栗色,杂有细纹。尾羽长,橄榄灰色,具多数栗色宽横斑,腹部为白色。嘴黄褐色,脚暗灰色。雌鸟体羽大都棕褐色。上体满缀以黑斑纹,背部具白色矢状斑。

白颈长尾雉栖息于海拔300~1000米的崎岖山地及山谷间的丛林中,多见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也见于茂密的竹丛及下木间。以荚果、浆果、嫩叶为主要食物。3月中旬开始繁殖。筑巢于较隐蔽的林间或林缘的岩石下,也见于树木底部或灌丛的地面。每窝产卵5-8枚,乳白至玫瑰白色或黄色,无斑点。雌鸟孵卵,孵卵期24天。

§ 旅游资源

大盘山在磐安县城和大盘镇之间, 大盘山了望塔海拔1245米。.磐安大盘山由市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大盘山上的丰富资源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盘山地处磐安县中部,总面积4558公顷,方圆10公里,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天台山、会稽山、仙霞岭和括苍山的发脉处,也是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和天然分水岭。大盘山上的宝很多,不但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且有独特的远古地质遗迹,但大盘山的最大特色却是满山珍稀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大盘镇旅游资源丰富,景点颇具观赏价值,有老县政府旧址、昭明院、千米隧道、千年古松及大盘山风景区等景点,风景秀丽的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有百丈岩、石水壶、龙子戏水、龙女沐浴、乌龟出水、火山湖、始丰源、盘山飞峰等30多个景点,山内栈道蜿蜒、森林对峙、奇峰连天、竹苞松茂、清流潺潺、鱼翔浅底、美不胜收,具有清、秀、奇、险、野、幽、特之特色,是一处集野营探险、旅游避暑、森林保健的理想场所,是休闲、养生的绝好去处。

大盘山地势东高西低,主峰大盘顶海拔1274米,自古以来,在当地就一直流传着“大盘山脉连九州(指杭州、苏州、湖州、婺州等),水系通天台、仙居、缙云、永康、东阳等五县(市)”之说。山顶有昭明院寺,寺庙侧西湖是史前的地质运动所形成的火山湖泊。古人留下了《磐山》诗:“巍巍数万仞,中凹似仰磐,足蹑浮云上,天风六月寒”。

花溪村位于大盘山脚,天下一绝“火山平板长溪”流转整个村庄。乘车从龙头岩水库坝顶进入景区,缘溪而下,路、溪在悬崖峡谷间绕山而转,梅花瀑布直泻玉梭桥头。经深不可测的斤丝潭,龙王古庙,在田里壁村一带进入千米平砥长溪。出发。公路徒步5公里至市口村,权当热身到达市口村。沿溪边小路上山。无名山庙,午餐、修整,继续出发。经光明(昭明寺)抵达山顶。扎营火山湖畔草地,不远处是大盘水库。[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