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军区 |
释义 | § 概述 中国1985年以来设置 的七大军区 军区[military region] 亦称大军区,是在本国领土按战略区域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一般以领导机关所在地、辖区、地理方位或序数命名。负责辖区内诸兵种部队合同作战的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保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这是《当代军官知识词典》对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概念的解释。 大军区隶属于统帅部或国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区,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军区设有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等领导指挥机关,下辖有若干陆军集团军和省军区(卫戍区、 警备区),并指挥军区空军和海军舰队在本区的联合作战行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区具有战区性质。平时的军区指挥机构,就是战时战区指挥机构。既是连接总部和部队的重要的中间指挥层次,又是战区的最高领导机关。军区地域划分通常与国家的行政区域一致,一般以领导机关所在地或序数命名。 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隶属于军区建制,同时是中国共产党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的军事工作部门和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受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 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等领导机关。下辖若干个军分区,有的还辖有一定数量的部队。主要负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主要城市的警备工作。有的还担负边防、海防守备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的设置进行过多次调整,1985 年以来,设置有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广州 7 个军区。 § 职责 老七大军区臂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区:是根据国家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作战任务等设置的军队一级组织,是战略区域内合成军队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亦称战区、大军区。 其主要职能是:在中央军委、总部的领导指挥下,根据总的战略意图,负责组织本区内陆军、海军、空军三军部队的联合作战行动和演习,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行政管理、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等;领导本区的民兵、兵役、动员、人民防空和战场建设等工作。 大军区主要负责制定战区部队建设的规划计划,组织指挥战区内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实施联勤保障等,军区设有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分别领导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和装备工作。主要负责辖区内诸军兵种部队协同作战的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保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 § 历史 解放军四总部直属单位肩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体制,基本上按照原苏联军队的体制实行的。历史上我军军区的概念与现在大军区的概念有相同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军区体制在新中国创建中,曾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如今在维护国家政权、社会稳定和抵御外来侵略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1] 红军时期的军区体制 我军红军时期的军区体制,带有明显的武装起义和根据地色彩,农民起义在哪里,革命根据地建在哪里,军区也大都设在哪里。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市举行闻名于世的南昌起义后,湘、鄂、粤、赣、洪湖、海南等地也纷纷举行了农民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队伍先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此后,各地工农红军又在鄂豫边、湘鄂边、赣南、闽西等地相继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为我军建立军区体制奠定了基础。 1931年11月上旬,中华苏维埃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中央苏区瑞金召开,选举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共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告成立,由它负责统一领导各根据地红军的作战和建设。 按照中共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决定,1932年起红军开始建立军区,以加强各革命根据地地方武装、群众武装的统一指挥和建设。 1932年1月,中共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建立江西军区总指挥部,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个军区,从此,揭开了我军军区体制的序幕。陈毅任总指挥兼政委,江西军区下辖若干军分区和独立第2、3、4、5、6、师。 同月,闽西军区总指挥部成立,罗炳辉任总指挥,谭震林任政委。军区下辖独立第7师。 同月,湘赣省军区成立,张启龙任总指挥,甘泗骐任政委。下辖第1、2、3、4军分区和独立第1师、独立第3师。 同月,湘鄂赣省军区成立,孔荷宠(后叛变投敌)任总指挥,黄志竞任政委。下辖红军第16军,独立第1师、独立第2师、独立第3师和东路、南路、北路3个指挥部(相当于军分区)。 1932年12月,闽浙赣军区总指挥部成立,唐在刚任总指挥,曾洪任政委。下辖红军第10军、赤色警卫师。 1933年4月,粤赣军区成立,杨岳彬(后叛变投敌)任总指挥,陈漫远任政委。下辖第1、2、3军分区。 1933年5月,闽赣军区成立,肖劲光任司令员兼政委。 1933年8月,川陕省军区指挥部成立,张广才任指挥长。 1934年5月,赣南军区成立,龚楚(后叛变投敌)任司令员,钟循仁任政委。 1934年11月,湘鄂川黔边省军区成立,红军第2军团总指挥贺龙兼军区司令员。 红军时期的军区体制是依托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往往是选择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和群众基层好的边界地区和山区。 红军时期的军区体制与建国后的军区体制有很大区别。红军时期的军区只领导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负责保卫根据地和配合红军正规军作战,并为红军正规军补充兵员。红军正规部队统一归中共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而建国后的大军区既领导野战部队,也领导地方部队。 红军长征后,原有的军区基本上不存在,按照游击区又先后成立了闽浙赣军区、闽浙军区、湘赣省军区、湘鄂赣省军区、闽赣军区、赣南军区、江西军区、福建军区、赣粤军区等,军区机关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都是随着游击队行动。这些军区在红军长征后,领导了南方的游击战争,为保留南方的红军火种、牵制国民党军队的力量,保证红军主力北上抗日作出了艰苦卓绝的伟大贡献。 抗战时期的军区体制 1936年“西安事变”,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解放军中央军委及四总部臂章 这一时期我军的军区体制出现了三个特点:以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管辖范围分别成立军区;各军区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根据地,团结和组织军民抗击日寇;主力部队兼地方军区,不仅领导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还领导主力部队,军区成为当地我军全部军事力量的领导机构。 在北方八路军管辖范围的各根据地成立了四大军区: 1、山东军区。1942年秋,八路军山东军区建立,黎玉任政委,王建安任副司令员。1943年4月,随着斗争形势的需要,山东军区进行改组,由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和政委。下辖胶东军区、鲁中军区、鲁南军区、清河军区、冀鲁边军区、滨海军区。八年抗战,山东军区领导军民歼灭日伪军50余万人,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群众武装发展到27万余人,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晋绥军区。1940年11月7日,成立了八路军晋西北军区,120师师长贺龙任军区司令员,120师政委关向应任军区政委。1942年9月,晋西北根据地和大青山根据地联成一片,故将晋西北军区改为晋绥军区。八年抗战,晋绥军区歼灭日伪军13.8万,各种抗日武装力量发展到60余万人,根据地面积16.5万平方公里,人口322万。 3、晋冀鲁豫军区。1938年4月,八路军129师组建了晋冀豫军区,倪志亮任司令员,黄镇任政委;1938年4月,成立了冀南军区,陈再道任司令员,宋任穷任政委;1939年秋,成立鲁西军区,杨勇任司令员兼政委;1940年6月,成立太行军区,129师师长刘伯承任军区司令员,129政委邓小平任军区政委;1940年5月,成立太岳军区,陈庚任司令员,王新亭任政委;1940年4月,成立了冀鲁豫军区,黄克成任军区司令员,崔田民任政委。1940年4月,成立了鲁西军区,肖华任司令员兼政委。 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以上各军区进行调整,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下辖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八年抗战,晋冀鲁豫军区共歼灭日伪军42万余人,军区部队发展到30万人,民兵发展到40万人。根据地发展到15万平方公里,2500多万人口。 4、晋察冀军区。1937年底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4个分区和冀中军区、冀晋军区、冀察军区、冀热辽军区。八年抗战,晋察冀军区共歼灭日伪军33万多人,根据地面积75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是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1941年前后,新四军在南方也成立了苏中军区、苏北军区、淮北军区、淮南军区、皖江军区、鄂豫皖军区、苏浙军区。八年抗战,共歼灭日伪军471964人,使我党在南方有了立足之地。 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区体制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我军的发展壮大,人民解放军最后形成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五大主力部队,并随之建立起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中南六大军区。 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及驻港澳部队臂章 这一时期大军区的特点是:六大军区基本上是随着五大野战军的建立、发展而建立、发展起来的,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军区与野战军既有融合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虽然野战军一般都兼属大军区,但运动战和大的战役,野战军和大军区指挥机构一般都分开,野战军独立承担指挥任务;大军区一般都有二、三十万的部队,也能独立进行一些战役和大规模的战斗;大军区管辖的范围一般都有数省,便于在较大的区域进行流动作战。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军区与我军建国后的大军区体制已经基本接近了。 1、西北军区。1948年11月,西北军区成立,贺龙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委,下辖晋绥军区、晋南军区、西北军事政治大学和8个直属军分区,有部队15万人。 1949年11月30日,在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率军区机关一部和第18兵团进军四川后,中央军委决定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彭德怀任野战军兼军区司令员,习仲勋任政委,下辖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十九兵团;陕西军区、甘肃军区、宁夏军区、新疆军区、西北军事政治大学。 2、中原军区。1945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委,下辖河南军区、江汉军区、鄂东军区和第一纵队、第二纵队。后来,又成立了第六、第七纵队、豫鄂陕军区、鄂西北军区。 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重建中原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下辖皖西军区、豫皖苏军区、豫西军区、陕南军区、江汉军区、桐柏军区、鄂豫军区。刘伯承和邓小平同时任中原野战军(后来的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 3、华东军区。1947年1月21日,华东军区成立,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委,下辖胶东军区、渤海军区、鲁中军区、鲁南军区、苏中军区、苏北军区。后来,又成立了鲁中南军区、江淮军区、苏南军区、浙江军区、皖南军区、皖北军区。 4、东北军区。1945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委,罗荣桓任第二政委,年底成立了北满军区、辽东军区、西满军区、吉林军区;后来又成立了锦热军区、辽西军区、辽宁军区、辽北军区、嫩江军区、松江军区、三江军区、龙江军区。 1946年1月16日,将以上军区合并为4个大军区:东满军区下辖吉东、通化、辽北3个军区和第7纵队;西满军区下辖嫩南、辽西军区和第3师;南满军区下辖安东军区、辽南军分区和第3、4纵队;北满军区下辖松江、合江、北安、牡丹江、嫩江军区和第6师、359旅。 1948年1月1日,东北军区成立,林彪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辽东、吉林、冀察热辽、松江、合江、牡丹江、龙江、嫩江、辽吉军区和蒙古人民自卫军(后改为内蒙军区)。 5、华北军区。1948年5月9日,华北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委,下辖第1、2兵团和两个纵队,北岳、太行、太岳、冀中、冀南、冀鲁豫军区,后又成立晋中军区。解放军各大军区臂章 1949年初,华北军区改编后,下辖18、19、20兵团、铁道兵团和晋绥军区、雁门军区、吕梁军区、绥蒙军区。 6、中南军区。1949年5月,中原军区同南下的第四野战军共同组成华中军区,12月又改称中南军区,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委,邓子恢任第二政委,下辖河南军区、湖北军区、湖南军区、江西军区、广东军区、广西军区和第12、13、15、21兵团。 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军区体制终于走向完善,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的三级军区体制正式形成,三级军区都有了固定的管辖范围、办公地点和办公设施,实现了安居乐业。 195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决定,对人民解放军进行整编,将陆军整编成国防军和公安军,撤销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和兵团的番号。各野战军和兵团的领导机构,分别与所兼的大军区、省军区合并。在全国设立了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北、东北六大军区;野战军划归大军区领导;全国统一成立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市)武装部。同时,按照中共中央分局的设置和国家的行政区划,又在大军区与省军区之间建立了18个二级军区,1954年改为5个。 中央军委规定大军区和二级军区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和保障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邓工作,代管辖区内军兵种部队、总部直属单位的党政和后勤保障等工作,组织国防工程和后方基地建设,领导本地区的动员、兵役和民兵工作,保障本战区主要方向的战役、战斗。 1、华北军区。1948年5月成立,继续保留。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委,下辖察哈尔、河北、平原、山西、内蒙古、绥远5个省军区和若干军。华北军区机关设在北京。 2、东北军区。1948年1月成立,继续保留。高岗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辽东、辽西2个省军区和热河、吉林、松江、龙江4个省委军事部。东北军区机关设在沈阳。 3、华东军区。1947年1月成立,继续保留。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委,下辖山东、浙江、福建、皖北、皖南、苏北、苏南7个军区,以及淞沪警备区、南京警备区、华东海军、特种兵司令部、空军和第7、9、10兵团等。华东军区机关设在南京。 4、中南军区。1949年12月26日成立,继续保留。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委,邓子恢任第二政委,下辖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6个省军区和第13、15、21兵团,以及炮兵、工兵、铁道兵司令部。中南军区机关先设在武汉,后迁到广州。 5、西南军区。1950年2月22日成立,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下辖云南、贵州、川东、川西、川北、川南、西康7个军区,以及炮兵、工兵司令部。西南军区机关先设在重庆,后迁到成都。 6、西北军区。1948年11月成立,继续保留。彭德怀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委,下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个军区和第1、2、19、22兵团,以及直属部队2个军另3个师。西北军区机关设在西安。 五十年代的十三大军区 1955年2月初,中央军委对全国的大军区划分进行了重大调整,2月1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重新划分军区的决定。 中央军委决定将原来的西北、西南、华东、中南、东北、华北6个大军区,扩编为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昆明、武汉、成都、兰州、新疆、西藏、内蒙古12个大军区,除内蒙古、西藏、新疆3个军区名称不变外,其它军区都以所在城市命名。 级别资历章 1956年初,中央军委又增设了福州军区,1956年4月22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将南京军区下辖的福建、江西两个省军区划出,组成福州军区,直属国防部领导。13大军区是建国后,我军大军区最多的时期。 1、沈阳军区。军区司令员邓华,政委周桓。军区机关设在沈阳。下辖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军区和若干军。 2、北京军区。军区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朱良才。军区机关设在北京市。下辖京津卫戍区,河北、山西省军区和若干军。 3、济南军区。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委舒同。军区机关设在济南市。下辖山东军区、若干军,并指挥新淮河以北连云港、徐州地区设防事宜。 4、南京军区。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委唐亮。军区机关设在南京市。下辖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省军区、上海警备区和若干军。 5、广州军区。军区司令员黄永胜,政委陶铸。军区机关设在广州市。下辖湖南、广东、广西省军区和海南军区、广州警备区及若干军。 6、武汉军区。军区司令员陈再道,第一政委王任重,政委谭甫仁。军区机关设在武汉市。下辖河南、湖北省军区和若干军。 7、昆明军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谢富治。军区机关设在昆明市。下辖云南、贵州省军区和若干军。 8、兰州军区。军区司令员张达志,政委洗桓汉。军区机关设在兰州市。下辖甘肃、陕西、青海省军区和若干军。1958年成立宁夏军区,归兰州军区领导。 9、成都军区。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李井泉。军区机关设在成都市。下辖四川省军区、四川省的16个军分区、公安总队、西康省军区和若干军。 10、西藏军区。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政委谭冠三。军区机关设在拉萨市。下辖军分区和若干边防部队。 11、新疆军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王恩茂。军区机关设在乌鲁木齐市。下辖若干边防部队。 12、内蒙古军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乌兰夫。军区机关设在呼和浩特市。下辖军分区和若干边防部队。 13、福州军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飞。军区机关设在福州市。下辖福建、江西省军区和若干军。 这一时期大军区的特色是: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领导、指挥和管理本战区内野战军、省军区和地方部队的同时,与海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共同领导本战区内的海、空军部队;北京、南京、沈阳、广州、武汉等大军区开始设有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空军、公安军、等兵种司令部,初步形成体制编制上的诸兵种合成部队;针对边境管理和巩固边防的需要,将西藏、内蒙古、新疆3个省军区扩编成大军区;针对对台斗争的需要,组建了福州军区。 六十年代,中央军委又对大军区进行了两次微型调整:1967年5月,将内蒙古军区调整为省军区,归属北京军区领导;1969年12月,将西藏军区调整为省军区,归属成都军区领导。此外,1979年5月,将新疆军区改称为乌鲁木齐军区。 各大军区特种部队肩牌 文革期间的8大军区司令对调,曾在大军区的历史上,留下了令人回味的一幕。 1973年12月12日,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主席的书房中,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 “政治局要议政,军委要议军。不仅要议军,还要议政。”毛泽东在会上说。 “我提议,议一个军事问题,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毛泽东转向叶剑英说:“你是赞成的,我赞成你的意见。我代表你说话。” 毛泽东接着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 后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军委召开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工作会议。 12月20日,毛泽东在书房中接见了我军46位高级将领。毛泽东带领大家唱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再强调了“一切行动听指挥。”跟随毛主席打天下的我军高级将领,表示坚决服从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命令。 于是,经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北京军区与沈阳军区、南京军区与广州军区、济南军区与武汉军区、福州军区与兰州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 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与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与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后来因投靠“四人帮”集团,被撤消职务,开除党籍);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与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与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对调。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开创了大规模军区军事主官交流的先例,对高级干部的培养、锻炼,搞五湖四海有着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八十年代的七大军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设有北京、沈阳、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福州8个军区。经多次调整,1985年起设有北京、沈阳、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7个军区,并设立所属各省军分区。 将兰州军区与乌鲁木齐军区合并,统一编为兰州军区,军区机关设在兰州,军区司令员赵先顺,政委李宣化,下辖甘肃省军区、宁夏省军区、青海省军区、新疆军区(新疆军区为兵团级)和若干集团军。 将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统一编为成都军区,军区机关设在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政委万海峰,下辖四川、西藏、云南、贵州省军区和若干集团军。 将福州军区与南京军区合并,统一编为南京军区,军区机关设在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政委傅奎清,下辖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省军区、上海警备区和若干集团军。 将武汉军区与济南军区和广州军区合并,统一编为济南军区和广州军区。 济南军区机关设在济南,军区司令员李九龙,政委迟浩田,下辖山东省军区、河南省军区、青岛警备区和若干集团军。 广州军区机关设在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政委张仲先,下辖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省军区和若干集团军。 北京军区未做合并调整。军区机关仍设在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政委杨白冰。下辖河北、山西、内蒙古省军区、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和若干集团军。 沈阳军区未做合并调整。军区机关仍设在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政委刘振华,下辖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军区、旅大警备区和若干集团军。 这次大军区调整的特点是: ——精兵合成。军队员额减少一百万,大军区减少4个,陆军军减少若干个,组建了多兵种合成的集团军。 ——精简机关。军区机关减少了若干二级部。在此前撤消了各大军区炮兵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缩编成军区司令部下属的二级部。后来,又撤消了军区司令部下属的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防化兵部,统一合并成兵种部。 ——精简省军区。基本取消地方部队,以往省军区配属独立师、守备师,军分区配属独立团、独立营,武装部配属县中队等地方部队。1985年精简整编后,省军区不再领导地方部队,除边防省军区保留边防部队外,内地省军区全部取消或向野战军移交独立师、守备师、独立团、独立营。在此前的八十年代初,省军区已将大部分独立师、独立团、独立营和县中队,移交给武装警察部队。武装部全部移交地方,后又收回。 ——成立预备役部队。各省市成立了大量预备役师、旅、团,隶属省军区领导。 “党指挥枪”是我军不变的原则,尽管我军在各个革命时期都实行了军区和大军区体制,但绝对服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的原则始终未变,“众星捧月,各震一方”,正是我军大军区体制有史以来的真实写照。 § 七大军区辖区 人民解放军现设有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个军区,下辖陆军集团军、兵种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沈阳军区:领导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一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河北、山西两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天津两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兰州军区:领导和指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济南军区:领导和指挥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广州军区:领导和指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成都军区:领导和指挥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和重庆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 七大军区司令员的资料 各大军区司令员政 委 沈阳军区张又侠黄献中 北京军区房峰辉刘福连 兰州军区王国生李长才 济南军区范长龙刘冬冬 南京军区赵克石陈国令 广州军区徐粉林张 阳 成都军区李世明田修思 § 各军区详尽的介绍 北京军区 北京军区下辖5个集团军(24、27、38、63、65集团军),3个卫戍师(卫戍1师、卫戍2师、卫戍3师),3个武警机动师(武警81师、武警114师、武警187师),总兵力愈40万。 北京军区防区为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四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27军集团军 集团军下属第79机械化师(河北邢台),第80(河北鹿泉)、81摩托步兵师,炮兵旅、工兵团、防化团等,属于甲类集团军,第27集团军军部驻石家庄,军长邱金凯,属北京军区。有消息称,在96年的台海危机中,该军军的主力曾南下防属南京战区的两淮地区。由此推断第27集团军可能是北京军区的预备集团军。 第38军集团军 编制为五个师(坦克师、机械化师、摩步师、步兵师、炮兵师),三旅(导弹旅、高炮旅、工兵旅)和直升机大队,以及防化团、工兵团、通讯团、电子对抗分队等保障部队,编员8.6万人,属重装集团军,是全军战备值班部队中配备在主要方向的快速反应部队,2-7昼夜可抵达中国任何地方。 第24集团军 属于简编乙类集团军。军长为范长龙少将。第23军下属三个师,两个旅。即第70、71步兵师和第1装甲师,第72摩步旅和炮兵旅(河北万全)。军部驻河北承德。 第63集团军 属于乙类集团军,下属的第189师改制为山西省武警总队,军以下只有第187、188两个步兵师,其中只有187步兵师实现了摩托化。此集团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等战斗力部队,师部设在(山西太原)。 第65集团军 属于乙类集团军,下属第193摩步师(河北宣化),第194摩步师(河北怀安),第205摩步旅(内蒙古集宁) 和装甲旅 。师部设在河北张家口。该集团军前身是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第一师。 沈阳军区 沈阳军区下辖4个集团军(16、23、39、40集团军),辽宁省军区191旅,2个武警机动师(武警117师、武警120师),总兵力愈43万。 沈阳军区防区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39集团军 属满编军,武器配备优良,下辖四个师,即115摩步师,116混成师,117机械化师和第3装甲师(四平),以及装备“小羚羊”的陆军航空兵大队、特种兵大队、防空旅、工兵团、防化团等技术兵种,全军现有7万5千人。第39集团军现属沈阳军区,军部驻辽宁省营口市。 第16集团军 辖下原有三个师,其中一个师在八十年代被改为武警师维持国内稳定,主力第32师原属第11军,第11军撤编后并入第16军。八十年代大裁军时,第16集团军被列为简编军,属于乙类集团军,主要防务是中朝方向,防区内还有两个属于二炮的专门对付日本的东风战略导弹发射基地。第16集团军现属于沈阳军区,军部驻吉林省长春市。 第23集团军 第23集团军属沈阳军区,军部驻黑龙江省会哈尔滨。该军属于乙类集团军,主要任务是中俄方向的防御作战,下属第65、66、67步兵师,和独立防空炮兵旅、地炮旅,与其他乙类集团军不同的是,第23军有一个陆航直升机团,但该团直属总参陆航局。现任军长是粟裕之子粟戎生。 第40集团军 40军被编为简编集团军,只有下属的第118师保留甲类师编制。在新一轮裁军整编中,第40集团军将要进行大的改编,第119师将精编为第119机械化旅,第120师将被撤销番号,骨干编入武警编制,技术兵种在第4坦克师、地炮团、工兵团、防化团以外,还要组建防空导弹旅。第40集团军现属沈阳军区,军部驻锦州,担负扼守东北咽喉的重任。 济南军区 济南军区下辖3个集团军(20、26、54集团军),1个武警机动师(武警128师),总兵力愈25万。 济南军区防区为山东、河南两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54集团军 该军下瞎四个师,为七个重点集团军之一,是担任中央预备队的三个重点集团军之一。其中第162机械化师是"拳头师",属于第一批"快速反应部队"。54军还有中国军队规模最大的陆航大队。第54集团军现属济南军区,军部在河南新乡。 第20集团军 第20集团军现属乙类集团军。下属第58步兵师,第60机械化师,第11坦克师,独立高炮旅(第59师改制),独立地炮旅。在新一轮的旅团化整编精简中,主力第60师被整编为第60机械化旅,据说还要组建一个地空导弹旅。从编成看,属全装集团军,第20集团军属济南军区,军部驻河南省开封市。 第26集团军 第26集团军现属济南军区,军部驻山东莱阳,在编成上属于乙类集团军。第26集团军的主力,是原第46军撤编后并入第26军的第137师。在新一轮的裁军撤编中,同属济南军区的第67集团军撤销,67军的主力第199摩托步兵师将并入第26集团军。这样第26集团军的主力全是由其他军撤编后并入的师组成。 南京军区 南京军区下辖3个集团军(1、12、31集团军),3个武警机动师(武警2师、93师、181师),总兵力愈32万。 南京军区防区为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六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1集团军 是解放军陆军七个甲类军之一。在解放军的七个甲类集团军中,第1军是硕果仅存的原一野的部队。第1军现属下第1、3、7三个师和军属高炮旅、电子对抗部队等技术兵种。第1师是重装机械化部队,现在高炮旅正在改组为负责前沿防空的高炮导弹旅。该军还拥有解放军第一个蓝军团(外军模拟部队)。现该军属南京军区,负责长江以南浙东沿海一带防区,是离台海前沿最近的快速反应部队。该军可能被用来进攻台湾北翼。 第12集团军 第12集团军属南京军区,军部现驻江苏徐州。现在12集团下有装备85III型主战坦克第2坦克师,第36师是九十年代初改装的全军六个快速反应师之一,随着解放军战略中心的南移,军属的电子对抗分队、防空高炮导弹旅等技术兵种接近组建完成。武器装备虽还比不上甲类军,但也已升了一个档次,战斗力并不弱。特别是在台海战争中,该军担当的角色值得关注,比之第1军、第42军等一线部队,第12军的地理位置处于攻台的第二梯次 第31集团军 第31集团军属南京军区,军部驻位于厦门附近的同安县,第31集团军原辖有第91、92、93三个步兵师。1997年驻莆田的第93师改制成武警,而第29军撤销后,主力第86师则编入第31军。所以该军现在仍有三个满装师,这在乙类简编集团军中是不多见的。 广州军区 广州军区下辖2个集团军(41、42集团军),海南军区132师,1个武警机动师(武警126师),总兵力愈19万。 广州军区防区为广州、广西、海南、湖南、湖北五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41集团军 现第41集团军辖三个师:121摩托步兵师(“塔山守备英雄团”在这个师),123师(“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在这个师),第164师(第55军撤编后专入)以及军直属高炮旅、舟桥团。第41军军部曾驻汕头,现已调防至柳州,而且主力也基本布防在广西境内,第41集团军的主要指向是越南。 第42集团军 第42集团军属于广州军区,军部驻广东惠州,属于简编乙类军。但1996年台海形势紧张后,中国军方从战略上考虑,重新按甲类军装备第42集团军,实行一军四师制。现第42集团军下属:广州军区战备值班师第124机械化师(驻罗浮山飞云顶下的长宁镇),第125(驻惠州)、126步兵师(驻汕头),以及军属炮兵师(驻韶关市曲江县城马坝镇,将改制成导炮旅)、坦克旅(驻花县)、舟桥团(驻湖南)、高炮团、特种兵大队、电子对抗分队等,还有一个在第42集团军编成内直属总参陆军航空兵局的陆军航空兵团,配有武装直升机和攻击直升机。从第42集团军所处地理位置看,很可能担当登陆台湾南翼的主攻部队,其与第15空降军、第1集团军(北翼主攻)构成第一波次进攻的主力。 兰州军区 兰州军区下辖2个集团军(21、47集团军),新疆军区4、6、8、11摩步师、2个武警机动师(武警38师、武警41师),总兵力愈28万。 兰州军区防区为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新疆、西藏阿里五省一区。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21集团军 第21军被荣编为甲类集团军,被赋予镇守大西北的重任,是驻守西北的主力军团。??事件时,中国多数集团军都有调动,而21军却原地待命,由此可见第21军在大西北的重要地位。第21集团军下有装备直-九的直升机大队和第4坦克师,所属的三个步兵师——第61、62、63师中,第63师已换装为机械化师,属中央军委重装的全军六个快速反应师之一。该军现属兰州军区,军部驻陕西宝鸡。 第47集团军 第47军被列为简编集团军,军属139、140、141三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师,第47集团军属兰州军区,军部驻陕西临潼。 成都军区 成都军区下辖2个集团军(13、14集团军),西藏军区52、53山地旅、2个武警机动师(武警38师、武警41师),总兵力愈28万。 成都军区防区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五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13集团军 第13集团军八十年代末的裁军整编中,被编甲类集团军,属下的第37、第38师参加过朝鲜战争。第13集团军的第149师原为第18军的52师,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9年第50军149师与由张国华和谭冠三指挥的西藏军区第18军52师对调防务并互换番号,52师改称149师调入50军。1985年第50军撤销番号后,属下的主力第149师编入第13军,进驻四川乐山。第13集团军现属成都军区,军部驻重庆江津。 第14集团军 第14军被列入乙类集团军,下辖三个师,第14集团军现属成都军区,军部驻春城昆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