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寄蝇科 |
释义 | § 简介 寄蝇科 寄蝇科外形像家蝇,身体多毛,体色一般较灰暗。幼虫蛆形,寄生于其它昆虫或节肢动物体内。多数寄蝇的成虫活跃,繁殖能力强,如粘虫寄蝇一雌能产50~5000粒卵或幼虫。 成虫把卵产在有害昆虫或动物的体表,或将卵产在这些昆虫活动和取食的地方,让幼虫孵化出来以后侵入其体内,取食寄主的体液作为营养物质。寄蝇科中的不少种类寄生在鳞翅目幼虫和蛹上。 其次寄生于鞘翅目、直翅目和其它昆虫,对保护农田、森林,防治害虫等起着很大的作用,因而又被称为天敌昆虫,是人类保护和利用的对象。 寄蝇科是天敌昆虫中寄生能力最强、活动能力最大、寄主种类多、分布十分广泛的类群。 § 物种特征 属双翅目,体小至中形,体粗壮而多毛,多为暗灰色,并带褐色斑纹,少数种类有金属光泽。头部大,且能活动。雄虫复眼为接眼。触角芒光裸或少数具微毛。胸部具发达的后盾片,露在小盾片外成一圆形突起,从侧面看特别明显;下侧片和翅侧片各有1列长鬃,为本科的显著特点。M1+2脉急剧向前弯曲。腹部除细毛外,具成列的缘鬃、背鬃和端鬃。 幼虫前气门有或无,前气门具指状突2—15个,后气门缝周围被气门片所包围。成虫活泼,多白天活动,雌虫产卵于寄主体上、体内或生活场所,幼虫多寄生于鳞翅目幼虫和蛹,也寄生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 § 寄生方式 寄蝇科 大卵生型、将尚未开始或刚刚开始胚胎发育的卵产于寄主体表,经数日幼虫孵化后立即钻入寄主体腔。此类寄蝇的卵很大,白色,如追寄蝇、温寄蝇等。此类寄蝇适于寄生高龄初期的鳞翅目幼虫。 卵胎生型、这类寄蝇的卵亦为大型、白色,所不同的只是卵内胚胎已发育成熟,产于寄主体表后立即孵化,如怯寄蝇、狭颊寄蝇等。 微卵生型、将已经完成胚胎发育的卵产于寄主的食料植物上,被寄主吞食后借胃液的作用而孵化,幼蛆孵化后再穿过消化道进入寄主体腔。这类卵很小,肉眼不易察觉。 根据产卵习性,这一类型又分两个类群:一是寄蝇产卵只在寄主的食料植物上,无论有无寄主正在取食或在附近活动,都同样将卵产下,产卵部位多在叶背靠近边缘处,如有寄主前来取食将卵吞下,即可达到寄生的目的。 这类寄蝇多寄生昼伏夜出的害虫,如夜蛾科的幼虫和金龟子类的成虫。它们的产卵量很大,如黑腹膝芒寄蝇抱卵量可达8000多粒。它们所产的卵十分分散,除少数被寄主吞食外,大部分白白消耗。 寄蝇科 第二个类群是雌蝇的产卵要在寄主取食正盛时,将卵产于寄主正在取食植物的紧前方,使寄主随即将卵吞下。这类寄蝇对寄主的寄生率往往很高,如柞蚕饰腹寄蝇、天幕毛虫抱寄蝇。 蚴生型 幼蛆被产于寄主的食料植物上或寄主活动、隐蔽的场所,待寄主与之相遇发生接触时,蝇蛆便附着在寄主的体壁上,穿透表皮钻入体腔,以尾端的倒刺吊挂于寄主的伤口处。 这一类型又分四个类群:一是幼蛆被产出后平趴在植物上,以等待寄主的到来,如缺须寄蝇、茸毛寄蝇等;二是幼蛆被产出后以其尾端竖立在植物上,以等待寄主的到来,如短须寄蝇;三是幼蛆被产出后十分活跃,钻入寄主隐蔽的隧道、缝隙等场所,积极主动地寻找寄主,直接侵入其体腔,如玉米螟厉寄蝇;四是雌蝇第 6腹节特化为尖锐而弯曲如钩的几丁质突起,称穿刺器,穿刺器外侧有沟,产子时,产卵管沿此沟滑动,首先穿刺寄主体壁,随即将产卵管插入伤口,将幼虫注入其体腔,如刺腹寄蝇、髭寄蝇等。 § 进化研究 寄蝇科 研究主要采自中国华南,东北地区的寄蝇27族,130属,308种 ,通过总DNA提取,PCR扩增,电泳产物纯化回收,质粒提取,连接,转化,单克隆,酶切鉴定,测序;首次提取并克隆38种寄蝇28S rDNA基因;根据核酸序列遗传分析,排序比对东亚和北美寄蝇28S rDNA基因组成,分析推测系统发育过程,构建重组分子进化树。 综合比较PAUP4软件100次自展检验和MEGA3软件1000次自展检验,计算可信度形态学特征(可动的外生殖器关节)提示长足寄蝇亚科应为一单系,分子数据虽支持Dexiinae聚为一支,为一单系,但可信度较低;特化的Prosena与其它属群关系较远。 突颜寄蝇亚科属级以上高级阶元,虽均寄生于异翅亚目昆虫,但形态差异大,其单系性没有得到分子数据支持;Gymnosoma sp.与有瓣蝇类的丽蝇科,麻蝇科种类聚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Hermya beelzebul,Eopphllophila filipes 不与其它类群聚合。 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有待于分子系统学,形态学和发育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佐证。 本研究寄蝇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为:突颜寄蝇亚科Phasiinae+(追寄蝇亚科Exoristinae+(寄蝇亚科Tachininae+长足寄蝇亚科Dexiinae))。但寄蝇科可能不为—单系,其系统发育关系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 § 科属分类 寄蝇科 1.角刺寄蝇 2.尤角刺寄蝇属 3.腊寄蝇属 4.科格寄蝇属 5.粗芒寄蝇属 6.毛颜寄蝇属 7.裸背寄蝇属 8.突额寄蝇属 9.灾寄蝇属 10.美根寄蝇属 11.柄尾寄蝇属 12.纤芒寄蝇属 13.柄脉寄蝇属 14.鹞寄蝇属 15.三角寄蝇属 16.单寄蝇属 17.麦寄蝇属 18.利索寄蝇属 19.拟刺腹寄蝇属 20.刺腹寄蝇属 21.髭寄蝇属 22.卷蛾寄蝇属 23.赘诺寄蝇属 24.奥斯渥寄蝇属 § 危害性 寄蝇是农、林、果、菜害虫的寄生性天敌之一,凡鳞翅目和叶蜂类昆虫的幼虫大都能被寄蝇寄生。在植物的茎干内生活的天牛、木蠢蛾幼虫生活在土壤中的金龟子幼虫,亦寄蝇寄生,水生的大蚊幼虫,有冠毛长喙寄蝇寄生;毛翅目昆虫幼虫有沼石蛾水寄蝇寄生。 寄蝇尚可寄生于甲虫、蝽象等成虫体内。因而是影响多种害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但在另一方面;有些寄蝇同时又是益虫的天敌,例如有些寄蝇寄生于柞蚕和家蚕,曾经给中国蚕丝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寄蝇科的卵或幼虫寄生于其他昆虫,是农林业害虫的重要天敌,长足寄蝇属主要寄生于土壤中生活的鞘翅目金龟子总科幼虫体内,分布于古北区,东洋区和非洲区,已知约40余种,本属在东亚和东洋区。 § 物种防治 寄蝇科 寄蝇科饰腹寄蝇属的新种,虽然主要寄主为柞蚕,但也是天幕毛虫、舞毒蛾等害虫的天敌。对这一新种寄蝇科的防治,过去研究甚少,缺乏可供借鉴的资料和经验,在防治策略上必须重新全面考虑。 理想办法是:既要杀除这一新种寄蝇科生在柞蚕体内的幼虫,消除其对柞蚕的危害,又不要损害它作为天敌昆虫控制林业害虫作用。在黄瑞纶领导的化学防治小组的努力下,反复试验,仅2年时间,就研制出有效药剂灭蚕蝇1号,采用喷叶添食方法杀死寄蝇。 1964—1966年,北京农业大学师生在辽宁省蚕业研究所大力配合下,又研制成功灭蚕蝇3号。这一新药剂有更强的渗透性和选择毒力,巧妙利用养蚕过程中的“剪移”步骤,在柞蚕集中时期,以0.05%药液浸蚕10秒钟,药效可稳定保持95%以上,而且不需喷雾器械,施药方法简便,省工省药。 试验证明,灭蚕蝇3号对当代及子代的蚕蛹、茧、卵、丝质等均无不良影响,因而很快在蚕农中普遍推广,被誉为“神药”。由于解除了寄蝇科饰腹寄蝇的危害,柞蚕生产迅速恢复并得到发展,到1966年蚕茧产量已达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直至今日灭蚕蝇3号仍然是柞蚕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之一。利用选择性杀虫剂防治益虫体内寄生的害虫,在此以前国内外均无报道。此后,该方法在桑蚕上也得到了推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