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然水 |
释义 | § 定义 天然水 天然水对水源的要求相当苛刻。根据国际瓶装水协会(IBWA)的定义,天然水(natural water)是指瓶装的,只需最小限度的处理的地表水或地下形成的泉水、矿泉水、自流井水,不是从市政系统或者公用供水系统引出的,除了有限的处理(例如过滤、臭氧或者等同的处理)外不加改变。 它既去除了原水中极少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又保存了原水中的营养成分和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 概述 指瓶装泉水(spring)、矿泉水(mineral)、自流水或井水(well)。井水应是来自地下结构的,而不是来自市政供水或公共供水系统。 natural water 构成自然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水相的总称。 包括江河、海洋、冰川、湖泊、沼泽等地表水以及土壤、岩石层内的地下水等天然水体。 天然水 天然水总量约13.6亿km,其中海水占97.3%,冰川和冰帽占2.14%,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占0.02%,地下水占0.61%。 天然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的溶液,含可溶性物质(如盐类、有机物和可溶气体等)、胶体物质(如硅胶、腐殖酸等)和悬浮物(如黏土、水生生物等)。 大部分河水和部分湖水为淡水,占天然水总量的2.7%,其中可供人类使用的仅为0.64%。 中国有天然水约27210亿m居世界第6位,但仅占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健康水意味着去掉有害的物质而保留有益的矿物元素。天然水保存原水中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利于保持水的自然生态结构,使之处于离子状态,易被人体吸收。 天然水是小分子团水,是弱碱性水,是有生命活力、符合人体营养生理功能需求的“健康水”。世界普遍流行天然水。世界发达国家大多生产和饮用天然水。美国、西欧、日本等国从来没有把纯净水纳入到饮用水范围。许多欧美国家都规定纯净水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据新华社报道,俄联邦政府卫生部2000年8月初通过一项决议,根据这项决议今后俄生产的瓶装自然饮用水必须含有合理的营养成分。 § 特点 “健康水”意味着去掉有害的物质而保留有益的矿物元素。天然水保存原水中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利于保持水的自然生态结构,使之处于离子状态,易被人体吸收。健康水 天然水是小分子团水,是硬水,是弱碱性水,是有生命活力、符合人体营养生理功能需求的“健康水”。 § 特性 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1、水的形态、冰点、沸点: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水在1个大气压时(105Pa),温度在0℃以下为固体,0℃为水的冰点。从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呈液态),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 2、水的比热: 把单位质量的水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水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水的比热为4.2x103[焦/克.℃]]。 3、水的汽化热: 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水完全变成同温度的气态水(水蒸气)所需的热量,叫做水的汽化热。(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水表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4、冰(固态水)的溶解热: 单位质量的冰在熔点时(0℃)完全溶解为同温度的水所需的热量,叫做冰的溶解热。 5、水的密度: 在一个大气压下(105Pa),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为最大(1g/cm3),当温度低于或高于4℃时,其密度均小于1g/cm3。 6、水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单位面积上受的压力叫做压强)。水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水压强增大;水的密度增大,水压强也增大。 7、水的浮力: 水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水对物体的浮力。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8、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含有的钙、镁、锰离子的数量(一般以碳酸钙来计算)。 硬度单位:mg/L(毫克/升),mmol/L(毫克当量/升),PPM(个/百万),GPG(格令/加仑) 9、pH值: pH值是指水的酸碱度,表示水中H+和OH-的含量比例(范围为0-14)。 人体对pH值的反应非常敏感,身体内大部分物质的pH值为6.8,血液和细胞水的pH值为7.2-7.3。 10、固体溶解物含量(TDS): TDS是指水中溶解的所有固体物的含量,单位为mg/L或PPM。TDS越低,表示水越纯净。 11、电导率(CND): 水的电导率(CND)是指通过水的电流除以水两边的电压差,表示水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其大小间接反应了水中溶解性盐类的总量,也反映了水中矿物质的总量。 12、范德华引力: 对一个水分子来说,它的正电荷中心偏在两个氢原子的一方,而负电荷中心偏在氧原子一方,从而构成极性分子。当水分子相互接近时,异极间的引力大于距离较远的同极间的斥力,这种分子间的相互吸引的静电力称为范德华引力。 13、水的表面张力: 水的表面存在着一种力,使水的表面有收缩的趋势,这种水表面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天然水有哪些特性 水在常温下呈液态存在,具有一般液体的共性。与其它液体相比,又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1)水在0~4℃范围内不是热胀冷缩,而提冷胀热缩,即温度升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2)在所有的液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为4.18焦耳/克度。因此水可作为优质的热交换介质,用于冷却、储热、传热等方面。 (3)常温下(0~100℃),水可以出现固、液、气三相变化,帮利用水的相热转换能量是很方便的。 (4)在液体中,除了汞(Hg)以外,水的表面能最大。 (5)水溶解及反应能力极强。许多物质不但在水中有很大的溶解度,而且有最大的电离度。 (6)水的导电性能是随着水中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1] § 构成与成分 水 天然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的溶液,含可溶性物质(如盐类、有机物和可溶气体等)、胶体物质(如硅胶、腐殖酸等)和悬浮物(如黏土、水生生物等)。 一般情况:地表水的含盐量比较低,但容易受污染;地下水比较洁净,但溶解的矿物质比较多。水中的杂质主要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性物质。如果作为饮用水,有些天然水通过简单处理即可饮用。如某些泉水、井水。而有些必须经过特殊的设备和处理工艺处理后才能饮用,如:河水、湖水、苦咸水等。 § 标准 三种饮用水中,天然水的标准最为苛刻,管理部门对其在水源、水源地保护、加工、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方面都严格的界定。 水源方面,要求是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优质天然水,绝不能使用城市自来水;在水源地保护方面,要求设立防护区,在防护区内设立固定标志,湖泊(水库)取水点外围半径30米范围内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不得放置与取水设备无关的其他物品,半径5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居住区、工厂、厕所、水坑,不得堆放垃圾、废渣和铺设污染管道,并且严禁使用农药、化肥。并且严禁一切有破坏水质的活动;在加工的时候,只能采取高科技的消毒处理,不能添加任何食品/化学添加剂; 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方面,对各类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且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是天然的;pH指标也比其他两种水更为严格,负责的饮用天然水厂家往往会要求pH值在7.3—7.4。 最后,该类饮用水水源不得经过公用城市供水系统或市政供水系统的任何化学处理[2] § 优点 优质饮用天然水和其他饮用水相比的七大优点: 1.不含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 2.硬度适中 3.含有适量的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纯净水的矿物质含量明显偏少; 4.PH值呈弱碱性(PH>7.0),一般纯净水和矿物质水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5.含有新鲜适量的溶解氧,煮沸的自来水里不含有溶解氧; 6.水分子团小,水的生理功能强,其他种类饮用水一般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7.长期饮用能够改善人体的营养健康状况。 § 资源与分布 世界 天然水总量约13.6亿km,其中海水占97.3%,冰川和冰帽占2.14%,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占0.02%,地下水占0.61%。大部分河水和部分湖水为淡水,占天然水总量的2.7%,其中可供人类使用的仅为0.64%。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中国天然水资源 中国有天然水约27210亿m居世界第6位,但仅占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地一百一十位之后。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有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已引起国际社会以及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可供应量呈下降趋势,水危机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 世界普遍流行天然水。世界发达国家大多生产和饮用天然水。美国、西欧、日本等国从来没有把纯净水纳入到饮用水范围。许多欧美国家都规定纯净水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据新华社报道,俄联邦政府卫生部2000年8月初通过一项决议,根据这项决议今后俄生产的瓶装自然饮用水必须含有合理的营养成分。 §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 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位“世界水日”。确定“世界水日”,旨在使全世界都来关心并解决但水资源短缺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并要求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开展相应的活动,提高公众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自1994年以来,“世界水日”的主题如下。 1994年:关心水资源人人有责(caring for our water resources is everyone’s business) 1995年:妇女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为干渴的城市供水(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1997年:水的短缺(water scarce) 1998年:地下水———看不见的资源(ground water——invisible resource) 1999年:我们(人类)永远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2000年:卫生用水(water and health) 2001年:21世纪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2002年:水为发展服务(water for development) 2003年:水——人类的未来(water for the future) 节水标志 2004年:水与灾害(water and disasters) 2005年: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2006年:水与文化(water and culture) 2007年: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water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 and harmons society) 2008年:涉水卫生(water sanitation) 2009年: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transboundray water-the water -sharing,sharing opportunities) 2010年: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communicating water qual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我国水利部就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1993年确定“世界水日”以后,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所以从1994年开始,我国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 节水标志“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节水标志寓意: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 天然水纯净水世纪大战 农夫山泉天然水 2000年4月,养生堂公司总裁钟睒睒宣布了一项石破天惊的决策:农夫山泉不再生产纯净水,全部生产天然水。 为强势推出“天然水”概念,农夫山泉这段时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水仙花生长对比实验”广告:两组水仙花,分别养在农夫山泉纯净水和农夫山泉天然水里——这两杯水看上去毫无差别。但一个星期后,结果大相径庭,养在天然水里的水仙花的根长到了3公分,而养在纯净水里的仅有1公分。“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该喝什么水了吧!”老师说。同时,字幕上出现:养生堂宣布,停止生产纯净水,全部生产天然水。 一个“停止生产纯净水”的决定、一个水仙花对比广告,还有一个“争当小小科学家”活动,就这样点燃了中国纯净水行业里的一个烈性炸药包,引发了21世纪末的一场空前激烈的“水战”。 6月4日,娃哈哈向各地纯净水协会及生产厂家发出了100多封邀请函,即《关于共商反击农夫山泉恶意攻击纯净水、危害纯净水行业健康发展研讨会的邀请函》。6月7日、8日,来自18个省市的69家纯净水生产企业的代表云集娃哈哈与“农夫”两总部所的城市杭州,全国上百家媒体的数百名记者也纷纷赶赴西子湖畔。某些媒体引进武侠小说的叫法,把娃哈哈称为“纯水联盟”的“盟主”,把娃哈哈的邀请称为“遍撒英雄帖”,把全国纯净水联盟的这次行动则称为“屠农大会”。 面对“纯水联盟”乌云压城的“围剿”态势,农夫山泉显示了自己独有的新闻公关智慧。 就在6月8日“屠农大会”开幕的这一天,农夫山泉在杭州当地的《都市快报》头版下方,做了一则引人注目的通栏广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邀请各地来杭参加纯净水厂家“共商反击”研讨会的记者,也来参加农夫山泉在附近举行的新闻恳谈会,并“顺道访问”农夫山泉天然水千岛湖两大水厂。当日晚,养生堂针对娃哈哈等69家企业的“联合声明”说,希望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把这次关于纯净水的争论转化为普及饮用水知识的活动和普及法律知识的活动;同时表示,养生堂公司愿意在任何一个公开的场合,与持不同意见的纯净水企业的代表公开讨论饮用水的发展方向。 6月14日,钟睒睒一行又南下广州,单刀赴会。“农夫”将擂台摆到了广州。 6月26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在北京紧急召开研讨会,讨论“纯净水无益健康”的问题,农夫山泉作为该协会的理事单位同时也作为争议的另一方,却被遗憾地排除在外。养生堂认为,既然是研讨会,就不应该害怕反对意见,无非是多一种声音而已。 养生堂则在各种场合下宣传“另一种声音”,大致观点为: (一)公司此项选择和决定出于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长远考虑。 (二)饮水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是提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应该明明白白喝水。 (四)世界普遍流行天然水(natural water)。世界发达国家大多生产和饮用天然水。 (五)农夫山泉占据得天独厚的天然水源,开发利用天然水源利国利民。 事实上,养生堂的观点也得到了不少专家的回应和认同。 “水战”进一步升级,“口舌战”演变成了“诉讼战”。最后,经当地政府出面调停,“水仗”双方偃旗息鼓,这场诉讼也终于不了了之。 在这场“诉讼战”中,有关专家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并引为借鉴: 面对国内同行的“讨伐”,养生堂非常注意策略,把握分寸,在法律上站稳脚跟。他们一再宣称,他们只不过是“从对消费者健康的角度,重新思考纯净水对人体可能发生的负面作用”,公司认为“有义务对饮用水健康问题负起责任”。养生堂公司的管理人员自始至终坚持,他们只是科学地分析问题,不存在贬低同行的主观意图,更没有提及任何纯净水的品牌,只是告诉人们一些事实,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和决定。在“水仙花”的对比广告中,也只是将农夫山泉“纯净水”与农夫山泉“天然水”自家与自家相比。对手虽一直想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把“农夫”告上法庭,但“农夫”不论是在公开发言中,还是在广告中,都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厂商和产品,并未落下法律上的什么把柄。另外,在后来的反诉讼中,“农夫”自始至终坚持“抓大放小”,集中矛头,只告“老大”娃哈哈,而不告其他纯净水厂家,使得战线大为缩短,这也是很明智的。 直至2000年7月9日,新华社发出的电讯稿报道“专家提醒”:“纯净水”不宜大量地长期饮用。终于,国家权威通讯社在新闻舆论上为这场“纯净水之争”做了结论。 养生堂农夫山泉挑起的“水仗”,就这样成功地将一次“不再生产纯净水”的企业行为策划成了一个具有全国性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被视为“中国新闻策划史上的经典案例”。 《中国经营报》载文分析说,纵观农夫山泉的这一策划,可以归纳出如下特点: 一、 在战略上面对乐百氏和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毅然退出纯净水领域,巧妙地把战略退却和战术的进攻结合起来,化被动的防守为主动的进攻,夺得先机,占据地利,做到了以退求进,以攻为守。 二、 讲究全局的配合与协调,先是根据浙江大学的“水与生命”的实验结果,单方面向媒体宣布自己的选择。并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自己宣布停止生产纯净水的广告,继而在电视上播出新的广告片,诉求自己的产品特色,还同时兴建设备先进的水厂……一切都精心设置,浑如一体。 三、 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借了新闻之势,产生了冲击力强,波及面广的轰动效应。 农夫挑起的“水仗”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纪末的“十大经典”之一。 2001年1月2日,《中国经营报》刊登新世纪特刊,宣布“农夫山泉搅水市狂澜”与“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国企巨无霸海外上市”、“网络泡沫破灭纳市”、“民生银行上市交易”、“三联集团借壳上市”、“彩电企业昏招频出”、“东芝引发日货危机”、“三亚欲炸烂尾楼”、“赛欧下线惹车市风雨”一起,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经营新闻。 而养生堂老总钟睒睒,也因成功策划这场波澜壮阔的“水仗”,被《新快报》评为2000年 “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天然水与纯净水之间的“水仗”,带给农夫山泉的正面效应非常明显。最具深层意义的还是,原先还完全陌生的“天然水”的概念,通过媒体的不断炒作,已基本被消费者接受,使得天然水同其他饮用水的差异性迅速拉开了距离,借此树立了自己倡导“健康”的专业品牌形象。同时,也迫使竞争对手不得不调整产品方向而推出“矿物质水” 或“天然矿泉水”。这可是花多少广告费也买不来的效果。 正如评选“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的新快报所说:“虽然这场水战直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但有定论的是钟睒睒的目的达到了,即农夫山泉再一次成功的进行了差异化营销,就像“农夫山泉有点甜”的策划一样,农夫山泉让人们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