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代成功的垂帘听政 |
释义 | 宋代是太后称制频露迭出的朝代,先后有八位太后垂帘听政:真宗刘皇后、仁宗鲁皇后、英宗高皇后、神宗向皇后、哲宗孟皇后、高宗吴皇后、宁宗杨皇后、理宗谢皇后等。宋代母后垂帘是做得最成功的朝代,在太后理政期间,基本上无外戚专权和流血政变,且得到大臣们的拥护和合作。 总结宋代后妃垂帘成功的经验,她们所具有的共同点是:一、出台时无可非议,主政时力渡难关。宋代后妃主持朝政,或是受老皇帝的委托;新皇帝的邀请,或是受大臣的再三请求,名正言顺地走上政治舞台,大臣对此不能非难异议。而且,她们上台之际大都是国家危难之时,或者是重臣阴谋废立皇位继承人,或者大敌压境,皇位空缺,国家缺乏精神领袖。她们出面主持工作,具有当时任何大臣都难以取代的权威和号召力。 二、把握实权,杜绝外戚、宦官、权臣擅权。宋代以前称制的后妃往往或者蔽于外戚,或者溺于宦官,或者轻信权臣,致使大权旁落。宋代执政的后妃都把实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她们对外家要求严格,如仁宗鲁皇后 当政时“检木尼曹氏及左右臣仆,毫分不以假借”。宣仁高皇后保佐三朝,但其“外家班秩无显者”。同样,执政的后妃们也不容宦官权臣窥借自己手中的实权。明肃刘皇后权同处分军国大事时,权臣丁谓请太后御别殿,太后以“皇帝视事,当翱夕在侧,何须别御一殿?”为理由予以拒绝,遂与小皇帝一左一右坐承明殿垂帘商事,排除了丁谓左右小皇帝的可能性。 三、自我抑制,不要虚荣;及时归政,以息众议。以男性为本位的政治文化,对后妃政治的容忍是十分有限度的。如果女主不明确自己的代理身分,而自我发展,整个文化就会出现不能容忍的激烈反对。所以,宋代从宣仁高皇后开始,一些垂帘的太后,都拒不接受虚荣虚号,如御正殿、避家讳、立诞节等。在与大臣共事中,对硕臣耆老表现出相当礼敬。并且,一旦她们过渡时期的任务完成,便及时还政,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也维护了政局的稳定。 四、太后主政,政治以守成为基点,表现出惜生重人的女性特征。宋代后妃执政,对变法持保留态度,也不赞成兴兵收复燕蓟等进攻性举措。守成政治比较符合一些因循守旧老臣的心理,故能得到他们的合作。一般说来,后妃的政策重点在宽徭息兵、爱民崇俭上。宣仁高皇后一参政,即下旨遣散修京城的役夫,减皇城觇卒,止禁庭工技,废导洛司,出近侍尤无状者,诫中外毋苛敛,宽民间保户马等,对不同政见的官员,后妃们也力求保全他们的生命。 宋代后妃垂帘听政,受到宋代及后人的称道和推祟。《宋史·后妃传》称,宋三百年间,外无汉王氏之患,内无唐武韦之祸,是“卓然而可尚哉!” 这说明,母后主政的形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校正,至宋代已臻成熟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