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悲禅院 |
释义 | 大悲禅院位于天津河北区天纬路26号,今为天津市佛教协会会址,是天津市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八方佛寺院,占5946.21平方米,建筑面积1720.02平方米。由西院和东院两部分组成,殿各三进。清顺治十五年(1658),由禅人世高倡议,天津卫守备曹斌捐资兴建。大悲院现为全国重点寺庙,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 大悲禅院又名大悲院,是天津目前唯一的一座十方丛林寺院,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它始建的年代,无确切文献记载,据有关史料考证当为明代创建。清初经天津守备曹斌捐献修建,康熙八年(1669)又重新修建。当时建筑规模较小,只有西院。1940年进行扩建,成今之东西两院。解放以后,经过重新修整,增修了四周山墙,建造了僧寮。十年浩劫,大悲院遭到严重破坏,1980年开始了修复工作。 现在的大悲禅院东院由天王殿、大雄宝殿 、大悲殿、地藏殿、玄奘法师纪念堂 、弘一法师纪念堂以及讲经堂组成。西院为念佛堂、方丈室和天津市佛教协会驻所。 大悲院门前数百米之内,是一条繁华的宗教文化市场。街道两旁售货摊位云集,宗教文化商品琳琅满目。大悲院外墙门前有石狮一对,门额上有赵朴初先生所书“真如觉场”四个大字。进入外墙大门,迎面即是天王殿。殿内中央供着笑面大肚的“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尊佛背后是手执宝杵的护法天尊韦驮菩萨 。殿内左右两侧为“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塑像。 穿过天王殿,便是正殿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供着明代所铸古铜鎏金千佛莲座释迦牟尼像 。铜佛高5.2米,莲花座重6吨,座上有9999个小铜佛。主佛两边站立阿难、迦叶两弟子像。释迦牟尼铜像前 ,是一座1994年开光安放的玉质释迦牟尼佛造像,高1.6米 ,重888公斤,是由新加坡郑国川居士捐赠,经香港转运而来 。殿内两侧有十八罗汉坐像,高2米,神态逼真。左后屋角供“文殊菩萨”,右后屋角供“普贤菩萨” 。释迦牟尼佛祖像背面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和龙女各侍左右。 大雄宝殿后面是大悲殿。殿内供奉泥塑千手观音像,高3.6米,表层贴金,神态庄严,姿容动人 。殿内三面墙壁绘有反映释迦牟尼一生事迹的壁画。 大悲殿西侧是地藏殿,正中供奉的是地藏菩萨,右侧供奉本院圆寂的历代住持和尚及十方僧众觉灵等众莲位,左侧是一些居士信徒众莲位。大悲殿东侧是讲经堂,内供观世音菩萨、南天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海观音石刻像。 大悲殿的两侧设有弘一法师纪念堂和玄奘法师纪念堂。弘一法师纪念堂内悬挂着徐悲鸿早年画的弘一法师油画像的复制品,陈列着李叔同的生平传略、部分著作和手抄经文等。 玄奘法师纪念堂供有复制的明代绝版的玄奘画像,并介绍了他的生平和事迹,也陈列了他的部分经书和著作。玄奘法师的6块灵骨中的一块原在大悲院中供奉 。1956年,作为中印传统友谊的象征,玄奘灵骨移供印度那烂陀寺。现在纪念堂内,还设有一个供奉玄奘顶骨的模拟塔,塔内顶骨以照片代替。 大悲院于1982重新恢复佛事活动。198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1986年正式向社会开放 ,年平均接待10万人次,每天都有国内外善男信女和游客前来朝佛观光。 § 缘由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寻生救苦,此“大悲禅院”之命名也。 § 主旨 大悲禅院的主旨意在使人向善,洗净心灵的尘埃;谈不上弘扬佛法,唯愿世人或有所信仰或无信仰,或有所追求或无追求,皆远离烦恼,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祝愿世界和平!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 药师如来童子观音 文殊菩萨地藏菩萨 金刚萨垛玄奘大师 § 美德八则 不欺:恶臭以慎独 不伪:虔衷以诚意 不贪:戒争以崇义 不妄:正心以格欲 不骄:虚怀以纳善 不怠:奋力以为功 不怨:恕人以消恨 不恶:去憎以通情 § 建筑艺术 大悲禅院大悲禅院始建于明代,当时的建筑规模、样式和风格已不得而知。清康熙八年(1669)经重新修建,建成现存西院的建筑。1940年进行扩建,在东院修建起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讲经堂等新庙建筑群,连同园林,占地8,000平方米 。形成了以东院为寺院主体,西院为寺院附属部分的建筑格局 ,体现出一般佛教寺院的传统形式。 大悲禅院的门外,一对石雕雄狮高踞寺门左右 。进入外墙大门,迎面即是天王殿 。天王殿原为寺院的山门,故按山门与天王殿合一的形式建造。门前立有两只黄绿相间的系铃抓珠的琉璃狮子。门券砖雕是“九狮云珠”图案。砖雕花窗呈现出“八蝠捧寿”图样。殿堂面阔3间,进深2间。由青瓦铺成的殿顶为传统庙堂的“歇山式”。在屋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吻”,图样如鱼似虬,华丽生动,内饰流云游龙,造型庄重静雅。在屋顶四条垂脊上设置灵兽和仙人等饰物,形状各异,数量对等。殿宇山墙两际的屋檐四角均有曲线,亦称“出山”或“挑山”。屋脊高耸陡峻,屋檐趋于平缓,四面设置飞檐,不仅使建筑物轻快舒展,而且将雨水抛得很远,也减少了“大屋顶”对室内采光的遮挡,给人以深邃变幻的审美感受。 穿过天王殿,便是巍然屹立的大雄宝殿,这是寺院内最宏伟的殿堂。宝殿座落在五尺多高的由硕大青砖垒砌的台基上。大殿迎面有六根红柱隔窗分门,面阔5间,进深3间。从建筑外观来看,与天王殿大同小异,但气势更为宏大。大殿屋顶全部以湛绿色的琉璃瓦复盖 ,青碧色的斗拱支撑着巨大屋顶的飞檐,3米多长悬挑而出的殿檐将整体建筑托举得神圣而又舒展 。四方倾斜屋面与两侧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三角形的墙面(亦称 “山花”),正是歇山式殿顶的最为精采的典型形式。运用青绿黄红等浓艳色彩在梁、枋、椽、天花 、斗拱、柱头等部位描绘的各种云蔓图纹(亦称“旋子彩绘”),与大面积的红墙碧瓦构成了强烈的色彩呼应与烘托,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建筑的鲜明特色。 沿着大雄宝殿向前走,即是大悲殿。大殿台基高约3尺,面阔5间,进深3间 。殿顶以青瓦铺成,呈人字形结构,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边际砌以方大薄砖博风板,近屋角处则用砖叠砌作成墀头花饰。沿四面山墙设置垂脊,脊上配有走兽和仙人等装饰。殿前是砌砖走廊。向右穿过题额为“慈航普渡”的门洞,便是玄奘法师纪念堂。向左穿过题额为“悲愿宏深”的门洞,便是弘一法师纪念堂了。庭院西东两侧还分设地藏殿与讲经堂,皆面阔3间;青瓦铺成的硬山屋顶正脊作成圆孤形曲线 ,在建筑学上称为“卷棚硬山”,使整个寺院的殿堂呈现出多样统一的效果。 此外,在殿堂、廊庑、院庭等墙壁上多设有木雕或砖雕的花窗或屏门,东西两院贯穿一气,里内空间玲珑透漏,景观环境幽邃曲折,其款式有方、圆、椭圆、多角形、瓶形、扇形等变化,为古雅庄严的寺院平添许多意趣。总之 ,大悲禅院是以古典殿堂式的建筑集群与封闭式的园林庭院结为一体的寺院 ,寺中有园,园中有寺,动静相合,静中生趣,令人联想翩跹,流连忘返。 § 壁画艺术 大悲禅院大悲禅院壁画主要集中在大悲殿的三面墙壁上,计有275平方米 ,是由天津美术学院的六位专家分工绘制的。壁画内容描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从降生为悉达多一直到以佛身入涅槃的一生重要活动,属于“佛传图”的范畴。其中有不少神话传说,也有许多经过曲折投影的历史事实,往往将宗教史实与神话传说杂揉在一起 。按照壁画题材,可以划分为“诞生” 、“出家”、“降魔”、“成道”、“说法”、“极乐”、“普渡”、“涅槃”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按连环画形式绘成,作为背景式壁画在大悲殿堂中展现在观众面前。 壁画中描绘的八个方面内容,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系统地描绘出释迦牟尼一生的辉煌业绩。其主题极为突出,其风格极为鲜明。在人物刻画上,画家们没有照搬古代传统的壁画形象,也没有因袭当代寺庙佛传壁画的新作,而是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充分发挥了画家本身的主观创造精神。画家们打破了以往佛传壁画千篇一律的造型 ,有意将人物形像画得修长秀美 ,花树禽鸟的形象也极富装饰特色,甚至还巧妙运用了现代艺术惯用的夸张变形手法,使之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这就与传统佛传壁画拉开了距离,成为别开蹊径的崭新创造,从而达到了新时代壁画艺术创作的新层次和新高度,故能给观众以新鲜的艺术感受。同时又严格地承继了唐宋以来佛传壁画的构图方式,并遵循佛门法规的各种原则要求。 在壁画色彩处理上,以暗绿色为总体背景的基调,增添了和谐 、庄重和神秘的佛教气氛 。但在建筑和人物、动物的设色上又以淡赭色为主 ,从而形成了画面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 ,也突现出景观及人物的活力与辉煌。极为可贵的是,画家们没有让整体的色调构思束缚自己,他们在刻画具体物像时,仍然是随类赋彩,丰富多样的,所以才使壁画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典雅中有热烈,在庄重中有灵动,在和谐中有对比,在神妙中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亲切感人的机趣。 此外,画家们没有驾轻就熟地采用传统的壁画颜料,而是大胆选用最新的塑料丙烯颜料,以求使色彩附着力强,经久不变,可以世代相传,因此人们又称其为“大悲殿佛传丙烯壁画”。考虑到现存大悲殿建筑年代较早,虽几经整修,但墙基墙砖基本没动,四壁潮湿,直接在墙面作画,自然难以长久。故而画家们开动脑筋,特意在距离四壁殿墙10公分处另立纤维板壁作为假壁,又在假壁上以油画布罩面。然后在画布上作壁画,既可以防潮解潮,又能使丙烯色彩不易脱落,进而保证了壁画的制作质量和色彩效果的持久牢靠。 § 景点介绍 天王殿大悲禅院 天王殿,步入大悲禅院,迎面便是 。殿外两侧墙壁上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 ,殿前有琉璃石狮一对,门额上为天津文史馆长王襄居士所书篆体“古刹大悲禅院”六个字 。殿内中央供奉的主佛是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弥勒尊佛背后是手执宝杵的护法天尊韦驮菩萨。殿内左右两侧为四大天王塑像。 弥勒尊佛传说是五代时的和尚,名叫“契此”,浙江奉化人。他形体肥胖,面带笑容,常常背着一根木棒,棒上吊着一个口袋,在闹市中行乞并教化群众,人称“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故于浙江奉化岳林寺 。他临终时自称系弥勒化身,后人遂在寺院前殿天王殿内塑造了他的佛像供奉。但据佛经记载:弥勒是南印度人,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后往生兜率天内院。 两旁供奉的四大天王:手持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仗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执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拿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这四大天王的形象是从古印度神话 —— 须弥山腹有“四大天王”的传说变化而成 ,象征“风调雨顺”。 韦驮菩萨是佛教中的天神。其右手托直立宝杵,左手掌向上横胸前,单手合十,面向大雄宝殿,被奉为寺院的守护神。 从天王殿后门出来,回首仰望,门额之上有龚望居士所书“护光明幢”四个大字的匾额。 大雄宝殿大悲禅院 大雄宝殿是大悲禅院的主殿,建于1940年,由倓虚法师筹划兴建。殿门上方悬“大雄宝殿”金色大字匾额,为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书。两侧大红楹柱上悬挂着上海龙华寺高僧明暘所书楹联,上联是:“静听夜半钟声声声唤醒主人梦”;下联是:“试看庭前月色色色全彰古佛心”。 殿内正中供奉明代所铸古铜鎏金千佛莲座释迦牟尼像。系由天津市静海县移来,连同千佛莲花铜座高5.2米 ,重6吨。铜像线条清晰和谐。莲花座上的9999个小佛,都是用玻璃钢雕成,栩栩如生。整尊铜像的塑造用了8两纯金,色泽辉煌,颇有神韵,倍显庄严。主佛两边站立阿难、迦叶两弟子像。 释迦牟尼铜像前,是一座1994年开光安放的玉质佛祖造像,高1.6米,重888公斤,是由新加坡郑国川居士捐赠,经香港转运而来。 殿内两侧分有泥塑彩绘十八罗汉坐像,高2米,每尊罗汉神态各异,性格鲜明 。大殿前面两侧左有大钟,右有法鼓。左后屋角供奉的是有威猛雄狮坐骑的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右后屋角供奉的是乘坐六牙白象王的大行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祖像背面供奉的是南海大悲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和龙女各侍左右。观世音菩萨和善财、龙女均用香樟木雕成。 殿内楹柱有联,上联是:“利物利人少灾少病”;下联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大殿北向门上有天津著名学者吴玉如所书“放大光明”四字门额。殿外两侧壁上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八个大字。 大雄宝殿前面均为雕花门窗,殿顶为单檐歇山屋顶俯扣绿色琉璃瓦,龙纹瓦当,龙头衔吞重檐,四脊各有六个怪兽,飞檐角系铜铎。青砖绿顶,斗拱飞檐,雕梁画栋,两旁松柏苍翠,交相辉映;殿内佛像庄严,形象生动,金碧辉煌;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清雅肃穆。 大悲殿大悲禅院 大悲殿位于大悲禅院的后殿,即大悲观世音菩萨殿。殿内供奉着二十四臂观世音菩萨塑像。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故称大悲殿。 大悲殿的殿门之上除“大悲殿”匾额外,尚有“普渡迷津”四个大字匾额一块。殿门两侧有楹联两副。一副上联是:“行深般若五蕴皆空观自在”,下联是:“普门示现寻声救苦大悲王”,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画家孙其峰所书。另一副是天津著名书法家李鹤年所书,上联是:“慈悲法身三十二应随机普渡”,下联是:“圆通教主百千万行摄化群生”。 殿内供奉的尊观世音菩萨塑像,高3.6米,表层贴金,神态庄严,姿容动人 ;是由天津美术学院雕塑家王家斌教授亲自设计并主持,前后用了两年时间精心雕塑而成的。采用了传统雕塑艺术和现代美学透视法,使塑像具有一双慧眼,双眼的黑眼珠随观者的移动,可以直视和观看左右两面。 大悲殿内正面及两侧墙壁,皆有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彩绘的壁画 。壁画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应化事迹图,分为6幅10图,介绍了佛祖降生、成道、讲经、说法、度众生及涅槃等主要事迹。人物的刻划、构图,吸收了敦煌及唐代壁画的艺术,并依据佛门法规画成。壁画不是直接画在墙壁上,而是另立纤维做假壁,并离开殿内墙壁约十公分,这就解决了防潮问题。整个壁画是用油画布罩面,然后在画布上作画,颜料则使用塑料聚氯丙稀,这样可以保持画面长久不退色、不脱落。 弘一法师纪念堂大悲禅院 弘一法师纪念堂位于大悲禅院内的大悲殿西侧偏室 。堂门前悬挂老居士龚望用鸡毫所书的汉隶“弘一法师纪念堂”金字匾额。纪念堂内正中悬挂中国著名大画家徐悲鸿先生的为弘一法师所作的油画肖像的仿制品。画像前设案,案上供奉弘一法师盘膝端坐的铜像,高约1米,神情安逸 ,满面慈祥,为弘一法师得意高足广洽法师所捐制的。弘一法师像左右悬挂楹联一副,上联是:“发心来正觉”,下联是:“忘己济群生”,两端是影印法师的手书《阿弥陀经》的前后段。 纪念堂两侧悬有玻璃镜,有法师生平简介, 《华严经偈》影印件、翻照的大师玉照以及书法篆刻影印件。有展柜四个,陈列大师手书佛经、著述的影印件,另有今人所作弘一法师年谱、传记、纪念文章等书件,供瞻拜和怀念。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家姓李,名文涛,字叔同。又名成蹊、岸,别号息霜。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李叔同天资颖慧,除善诗文、书法、篆刻之外,尚能精鉴古物,通晓音律、戏剧。曾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是中国现代话剧、绘画、音乐的奠基人之一。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落发出家,法名演音、法号弘一 。同年9月在灵隐寺受具足戒,一心学佛,专研戒律,有南山律宗大师之称,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声播海外的一代高僧,1942年10月13日于中国泉州圆寂。 大悲禅院是天津市区唯一的古刹丛林。法师的故居也临近大悲禅院,法师生于此地,学于此地,在古刹大悲禅院建纪念堂,是很有意义的。许多乡人前来瞻仰参拜,国内外知名人士,也有不少前来晋谒。1990年在天津市河北区弘一法师故居建起了《李叔同书法碑林》 ,并铸有坐像;1992年成立了“李叔同研究会”。 玄奘法师纪念堂大悲禅院 玄奘法师纪念堂位于大悲殿右侧,与左侧的弘一法师纪念堂正好对称 ,是为供奉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的顶骨而设置的专室。纪念堂供奉着高约2米的玄奘法师绣像,供桌上的高约1.2米的莲座金色塔,象征以往供奉玄奘法师灵骨的史实和因缘。 玄奘是唐代的高僧,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二十六岁时,决心去佛教圣地天竺(古印度)寻求真正的佛教经典。至摩揭陀国,入那烂陀寺,从戒贤为师,学《瑜伽论》等。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正月归国,受到长安“空城出观”的盛大欢迎,唐太宗又在东京洛阳亲自接见了他 。他将所获梵本经书657部献于朝廷,太宗命他在弘福寺翻译群经。经过十九年的刻苦努力,共译出佛经75部,1,338卷,1,300多万字。佛教由是渐盛,玄奘法师为中、印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沟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谥“大遍照”,塔于长安北原 。相传黄巢义军攻破长安,玄奘墓塔毁于兵火,后将其部分灵骨辗转至南京立塔供奉。太平天国时,塔圮,后遂堙没无人能识。公元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南京中华门外建神社时修路 ,从地下发现了供奉玄奘法师顶骨的石函 。当时便被日本侵略军拿走一部分,留下来的一部分共分成五份,分别供奉在北京、天津、南京、广州和四川。天津一份于公元1954年供奉在大悲禅院。公元1956年应印度政府的请求,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将天津大悲禅院供奉的这块顶骨送往印度,以加强中、印两国的文化及佛学的交流。 玄奘法师纪念堂还展示着“玄奘法师生平业迹”、“玄奘法师西行求法路线图”、“玄奘法师译经年代表”以及“关于玄奘顶骨”等文字说明资料。同时还陈列着玄奘法师主译的部分经论与典籍,并珍存许多有关玄奘法师生平事略及其墓塔、灵骨等照片文献。 § 图片欣赏 § 参考资料 http://dlibrary.tjl.tj.cn/tjly/jq/jqwz/dby/dby.htm http://www.dbcy.com.cn/ § 相临景点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静园 法国公议大楼 梁启超故居与饮冰室 天津自然博物馆 动物园 玉皇阁 聂士成殉难纪念碑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李纯祠堂 利华大楼 张作相宅 吉鸿昌旧居 西开教堂 大悲禅院 汤玉麟宅 望海楼教堂 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 英国乡谊俱乐部主楼 红桥区烈士陵园 河滨公园 天津历史博物馆 天津三宗宝 北运河水利风景区 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 天津天塔湖风景区 鼓楼 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 天津艺术博物馆馆 李吉甫故居 袁氏宅邸 张勋宅 文庙 四烈士纪念碑 天后宫 天津图书馆 水上公园 庆王府 顾维钧宅 开滦矿务局大楼 章瑞庭宅 李叔同故居 天津海河喷泉游乐场 觉悟社旧址 天津科学技术馆 吕祖堂 三条石纪念馆 平津战役纪念馆 河西公园 中华医圣文化苑 东丽湖风景区 天津劝业场大楼 隽祯博物馆 华蕴博物馆 天津水上乐园 王襄故居 张学良宅 李烛尘故居 国际经济贸易展览中心 古文化街 南开区烈士陵园 广东会馆 天津广播电视塔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天津旧城 孙传芳宅 海河水上运动俱乐部 天津劝业场 中心公园 北宁公园 王占元宅 中山公园 王仲山宅 清真大寺 西沽公园 南市食品街、旅馆街 中环线 宝成奇石园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中华石园 古雅博物馆 南湖游乐园 八仙洞 鲜于璜墓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71054/Ulixh/A336875.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