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寒窑
释义

§ 景点简介

寒窑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附近曲江池东面的一条沟内,两树耸立,房屋整洁,景色只能算是一般,但是因为这里曾经演绎过一曲动人的爱情故事,所以这里的树、房子、桌椅板凳就跟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了。

§ 爱情传说

王宝钏的故事,数百年来不但在我国的民间广为流传,而且还传到了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各国。传说在后唐时期,长安城中有位名叫王宝钏的姑娘,聪明伶俐,才貌双全。其父王允是当朝宰相,要给她挑选个王孙公子作女婿,但她不顾当时的等级世俗观念,不惜与家庭决裂,而同她所爱的行乞青年薛平贵结了婚。不久,边疆告急,薛平贵降服了“红鬃烈马,赴西凉参战去了。王宝钏只身居住在长安南郊五典坡的一个小土窑洞内,不要家里斗米升面的补贴,靠挖野菜度过了18年孤苦伶仃的日子,等待丈夫凯旋,重过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尽管史料上并无记载,但王宝钏忠于爱情,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含辛茹苦十八载而冰心不变,在她身上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勤劳、勇敢、正直、忠贞的高尚情操,因而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喜爱,并代代传颂。人们将相传她居住过的窑洞称为“寒窑“(意为贫困、清寒之窑)。今天曲江池附近的农田里荠菜(一种野菜)很少,人们说这是王宝钏当年吃糠咽菜时挖光了。尤其是戏剧《五典坡》从明朝起久演不衰,更使寒窑名闻遐迩。那时,这儿殿堂林立,树木繁茂,西安周围各县民众前去祭拜的甚多。[1]

§ 景区概况

游览寒窑,行至沟口,首先映入人眼际的是一座玲珑精巧的小角亭,名叫“思夫亭”,是王宝钏登高远眺、盼夫早归的象征。经思夫亭,依南坡前行,便是屹立在崖脚的五间大殿,名为“贞烈殿”,蓝砖青瓦,雕梁画栋,甚是富丽堂皇。殿内塑有王宝钏与薛平贵的彩色塑像和薛平贵降服红鬃烈马的出征像。顺此继行,进一圆形砖门,便是寒窑古院。上下有两层彩楼依崖而建,飞檐翘角,廊亭飒然。下边两窑为“别窑”和“探窑”,分别塑有王宝钏斟酒别夫,其母前来探女的塑像。这是根据戏剧《五典坡》中的两节剧情而塑。从“别窑”沿楼梯而上,越过成仙洞,便是“茹苦洞”。相传,这里就是王宝钏当年生活起居的寒舍。洞内仅有一个小土炕,炕前洞壁上只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小窗户,窗框是几根歪斜的树枝,洞内幽暗无光,炕下仅有两人转身之地。 出了窗院向东,即是“妖马洞”,相传此刻薛平贵所降妖马的藏身洞穴,洞长100多米,窄狭曲折,漆黑清冷,游客需摸索着才能前行。出了另一洞口,始入后沟。这里是秦汉时代宜春苑的所在地,山林悄静,悠然自美。

传说唐朝末年,西安北门里的位财热显赫人家的千金,在绣楼上抛绣球择婿,结果打中了位气丐叫薛平贵,她不嫌贫爱富,坚持自己理想的选择,遂与家人吵翻,只身出走到城南曲江池畔的寒窑居住。后来,薛平贵征西一十八年,她就一人在寒窑内守等,没有粮吃,就把附近田野地内的荠菜挖吃尽光,充分表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薛平贵以为王宝钏已死,就当了皇帝的附马爷,日子过得风光显赫。

戏剧《武家坡》就唱的是这个故事,博得了好多人的涟涟泪水,而最终盼到薛王二人重聚,又重绽笑颜。

§ 相临景点

三阳寺塔

城隍庙

秦陵蜡像馆

曲江旅游度假区

碑林

大雁塔

沣西车马坑

鸿门宴遗址

嘉午台

蓝田猿人遗址

楼观台森林公园

青龙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