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姆河
释义

§ 简介

阿姆河

阿姆(АмуДарья)河是中亚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阿富汗与克什米尔地区交界处兴都库什山脉北坡海拔约4900m的维略夫斯基冰川,源头名瓦赫集尔河。瓦赫集尔河的下游称瓦罕(Вахан)河。瓦罕河与帕米尔(Памир)河会合后叫喷赤(Пяндж)河。喷赤河北流后又大转弯,直抵达答尔瓦查山脉的山脚,又折向南流与瓦赫什(Вахш)河相汇后向西北流,进入土库曼斯坦后始称阿姆河。干流继续向西北流经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最后汇入咸海。[1]

§ 名称由来

阿姆河河名系突厥语,Darya在突厥语里就是海或者大河的意思,Amu则得名于沿岸城市阿姆(Amul),因土著民阿马徳人(Amard)得名,今土库曼纳巴德。阿姆河古代中亚的希腊入侵者称之为乌许斯河(Oxus),来源于粟特语对河神wxwsw的称呼。希腊名字Oxus的汉代音译为妫水,唐代音译为乌浒河。《史记》、《汉书》作妫水;《北史》作乌许水;《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作乌浒水。

§ 流域地理

阿姆河

阿姆河的源头瓦罕河(Wakhan)出自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和兴都库什山脉海拔的4900米的山岳冰川,西流汇合源出帕米尔高原的帕米尔河,称喷赤河(Pyandzh),再曲折西流,汇合瓦赫什河后称阿姆河,向西北流入咸海。流经塔吉克、阿富汗、乌兹别克、土库曼四个国家。阿姆河长1415公里;从源头起算,全长2540公里,流域南北宽960公里,东西长1400公里,面积46.5万平方公里。靠高山冰川和融雪补给,每年有春、夏两次汛期。河水含沙量多,水力资源丰富,有灌溉之利,建有多处水电站和水库。从河口到查尔朱可通航。阿姆河也是文化的分界:3世纪时是嚈哒与伊朗,后来是突厥与伊朗,泾渭分明。

中亚最长的河流之一,习惯上把瓦赫什(Vakhsh)河和喷赤(Pyandzh)河汇合处作为它的起点,到咸海南岸出海长1,415公里(879哩),若从东帕米尔的河源起算,全长2,540公里(1,578哩)。阿姆河流域南北长950公里(600哩),东西宽1,450公里(900哩)。北界锡尔河,东连塔里木盆地,南接印度河和赫尔曼德(Helmand)河流域,面积465,500平方公里(179,700平方哩)。有3条支流,左边是苏尔霍布(Surkhob)河,右边是苏尔汉(Surkhandarya)河和卡菲尔尼甘(Kafirnigan)河。

阿姆河流域山区冬春多雨,年降雨量可达1,000公釐,平原地区年降雨量只有200公釐,而下游地区雨量不到100公釐。春季溶雪,开始涨水,6、7、8月份流量最大。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如在克尔基(Kerki)附近,每立方公尺河水中含泥沙4公斤。从河口至铁尔梅兹(Termez)可通航,但由于多沙洲浅滩,货运量不大。下游已修筑堤坝,可防洪和引水灌溉。阿姆河流域的主要植物有桧、白杨、柳、鼠李等。鱼类最多的是鱘、鲤和鲑。兽类有野猪、野猫、豺和野兔等。鸟类多达200种。居住在阿姆河流域的人民有塔吉克人(Tadzhik)、土库曼人、乌兹别克人、卡拉-卡尔帕克人(Kara-kalpak)、鞑靼人、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

中亚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内陆河。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海拔4900米的高山冰川。上源瓦赫基尔河位于阿富汗境内,自东向西流,汇合帕米尔河后,成为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界河,并改称瓦汉河。此后,先北折再南回,继续西流,自转弯处起称作喷赤河。从右岸接纳了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瓦赫什河后,才始称阿姆河。沿阿、塔两国边境继续西流,又依次经过阿富汗与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两国边境,转向西北入土库曼斯坦境内图兰低地,沿克孜勒库姆沙漠和卡拉库姆沙漠之间的乌、土两国交界地带蜿蜒穿行,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木伊纳克附近入咸海。[2]

§ 流量

阿姆河

阿姆河河口地区年平均流量133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430亿立方米。河水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上游山区冬春降雨补给。每年3~5月春季融雪,河水开始上涨,6~8月夏季冰川融水,水位最高。中上游流经山地,沿岸汇入支流较多,水量大、河谷深,水力资源丰富。

进入平原后,因在沙漠中穿行,无支流汇入,加之降水少、蒸发量大,沿途渗漏和灌溉,使河流水量失掉25%。在努库斯以下,河流分数支入咸海,形成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的广阔的河口三角洲。阿姆河沿岸平原广布绿洲,形成发达的灌溉农业区。河流通航里程长,又是中亚重要的水运航道。自查尔米以下600千米,全年可通大船,捷尔梅兹附近的喷赤河以下1000千米,丰水期内也可通汽船。但下游每年有3个月的冰期。

干流全长1427km,如果由喷赤河河源算起,则全长为2540km,流域面积46.5万km2。1960年以前,克尔基城附近的年平均径流量为630亿m3。

§ 水系组成

阿姆河

阿姆河支流较多,但多集中在上游180km内,中下游河段的河水一部分用于灌溉,一部分被蒸发,径流逐渐减少。阿姆河主要支流有:苏尔哈勃河(即孔杜兹河)、卡菲尔尼干河、苏尔汉河和舍拉巴德河等。

根据水文地理特征,右岸另外两条大支流一泽拉夫尚河与卡什卡达里亚河也应属阿姆河流域,但这两条河的水流均未到达阿姆河,因此,它们又可作为各自独立的河流看待。

喷赤河几乎全程穿流于深山峡谷之中,形成很多石滩与瀑布。河流全长921km,流域面积11.35万km2。在瓦赫什河汇流处以上200km处,喷赤河的河河谷扩展,流速减小。该河在下游分出两条汉流,形成一个50km长、近15km宽、多沼泽的乌尔塔土盖伊岛,岛上满覆芦苇丛。喷赤河主要支流来自右岸,如贡特河、巴尔塘河、亚兹古列姆河、万奇河及基泽尔河等。由左岸注入的支流很少,只有科克恰河。

瓦赫什河是组成阿姆河的第二条河流,河长524km,流域面积3.91万km2。是由克泽尔河与牟克河汇合而成。牟克河源自费德钦珂冰川。克泽尔河与牟克河汇流后,称苏尔霍布河;在唯一的左岸大支流鄂毕兴高河注入后,才叫做瓦赫什河。瓦赫什河上游大多穿流在深山峡谷中,最后150km才流动在满布棉田与土盖的宽阔河谷中。瓦赫什河的河槽分成许多汊流。瓦赫什河总落差835m,多年平均流量645m3/s,年径流量202亿m3,径流主要由融雪和冰川补给,5~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7%。

§ 自然特征

阿姆河

阿姆河流域位于北纬34。30'~43。45'、东经58。15'~75。07'之间。该流域由北至南延伸1230km,由西向东延伸1470km。阿姆河流域46.5万km2的总面积中有22.68万km2是位于帕米尔高原最高的山地部分,山脉平均高度达到了5000—5500m,个别高峰超过了6000m甚至7000m。

阿姆河河谷在由喷赤、瓦赫什两河汇流处到克尔基城一段呈弧形扩展,河漫滩覆盖茂密的芦苇丛,并有许多湖泊与沼泽。从克尔基城到伊尔吉克峡谷,阿姆河河谷的宽度变化在4~25km之间,河谷的缓斜坡无形中与周围的地形连成一片。在伊尔吉克与秋亚木云峡谷间,河流穿流于主要由砂层与第三纪松脆砂岩组成的基岩中。河谷具有高10~20m的陡坡。在秋亚木云峡谷以下,阿姆河谷扩展到几十公里,到珠木尔套与塔希峡谷才变窄。

阿姆河流域的三角洲开始于塔希亚托斯村以下,它是汊流纵横交错的缓斜平原。

阿姆河所在的中亚细亚位于大陆内部,离大平洋很远,其北面的山峦并没有对它起到屏障作用,这些都决定着它的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夏季干燥而酷热,冬季凛冽寒冷;7月的平均气温26—30℃,冬季1月的气温有时会下降到-30℃或-30℃以下。该流域的山脉几乎是由东向西延伸,并顺着这个方向逐渐降低。山脉的这种位置使西面的潮湿气团能深入山区。近于饱和的气团与高的横断山脉相遇,引起水分的凝结和高地上的大量降水,而紧邻的平原和山麓降水却很少。山地的年降水量有的地方超过1000mm甚至达2000mm,而平原降水量却只有100mm。

阿姆河的主要补给来自雪水,雨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作用不大。地下水补给在该流域内占重要地位,常常超过年径流量的30%。另外,流域的高度对径流的年内分配也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山中积雪不是同时在全部集水面积内融化,而是在各个高度地带依次融化:首先在低的地带,然后逐步转移到最高地带。阿姆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是多峰式的,汛水延续很长,约6个月。流域下游由于季节性积雪融化而引起的春汛开始于3月,延续到6月底。这期间的径流一般占20%~30%左右。在7月或8月,亦即在全年最热的时候,有永久积雪与冰川融化而引起的主要洪峰通过。夏季汛水一直延续到10月,直至冬季平水期来临时。克尔基城附近的最大流量通常发生在7月;年最小水流往往在1~2月,偶尔也会在3月。

阿姆河流域的悬移质泥沙含量在中亚细亚河流中均居于前列。阿姆河的年平均含沙量在克尔基城附近大约为3.6kg/m3,瓦赫什河的含沙量大约为4.24k8/m3。5月可见到悬移质泥沙含量的最高值,从6月起其数量减少,在11~12月达到最低值。沿河而下,含沙量通常大大增加。阿姆河在克尔基城附近一年内的输沙量2.17亿t,泥沙顺流而下,沉积在河谷中。阿姆河带到咸海里去的泥沙大约为克尔基城附近输沙量的11%。

阿姆河流域的水资源为679亿m3,其中杜兹河流域有36.5亿m3。[1]

§ 开发利用

阿姆河

阿姆河流域的水利工程施工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全面展开的。主要是通航与灌溉工程,1956年开始修建卡拉库姆运河,1962年修建阿姆一布哈拉运河,1974年修建卡尔希运河等等。就在这一时期,在阿姆河的一些支流上也修建了一系列的季节性调节水库。

在60年代和70年代,在阿姆河流域建成了一些新的技术装备较好的灌溉系统;同时也对老设备进行了改造以增加灌溉土地的供水量和提高灌溉土地的土壤改良状况。

阿姆河流域内最大的水渠是罗哈京斯基干渠、加夫库什渠、下科克塔什渠、大吉萨尔渠、莎阿尔图兹渠、霍莎雷渠等。

为了提高径流的利用率,在苏尔汉河和舍拉巴德河流域修建了乌奇克兹尔水库和南苏尔汉水库。

阿姆河克尔基市以上河段的右岸有乔尔尚加水渠和苏尔希水渠,取水量达16m3/s。在这一段上还有过水能力达到200m3/s的卡尔希干渠。左岸有卡拉库姆水渠,其流量达到350m3/s;在阿富汗境内的岸边还有一些不太大的排水道。

在秋亚木云峡谷至恰特雷村(萨曼巴伊)这一段集中了大量的大型灌溉渠道。左岸有塔什萨卡渠、克雷奇尼亚兹巴伊渠、索维佳勃渠和列宁渠等,右岸有帕赫塔阿尔纳渠、克兹克特肯渠等。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恰特雷(萨曼巴伊)的下游修建了一些浇灌阿姆河三角洲的水渠,其中最大的一条是拉乌尚渠。直接从阿姆河中取水有逐年增加之势。50年代初取水大约为总水量的61%,到70年代初则已达到总量的68%。同时,阿姆河各河段在径流截取总量中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50年代初,83%的取水集中在河的下游;70年代初,下游取水的比重下降为55%左右,而中游和上游的比重则分别由13%和4%,上升至16%和29%。

阿姆河流域修建了许多水渠,目的在于将丰水区的水调到缺水地区。比如,吉萨尔水渠将卡菲尔尼干河流域的水调配至苏尔汉河流域、赞水渠将苏尔汉河下游的水调配至舍拉巴德河流域、伊斯卡一安加拉水渠将泽拉夫尚河的水调配至卡什卡达里亚河、卡拉库姆水渠将阿姆河的水送往杰真河、穆尔加布河流域等西部地区,而阿姆一布哈拉河和阿姆一卡拉库姆河的水则调配至泽拉夫尚河流域。

阿姆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0亿kW·h,且主要集中在瓦赫什河上,该河的梯级开发始于50年代,在该河上兴建了6座水电站及2座渠道水电站。[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