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桥
释义

§ 解释

词目:天桥

天桥(1张) 拼音: tiān qiáo

基本解释

1. [platform bridge]∶火车站里为了旅客横过铁路而在铁路上空架设的桥

2. [overpass;overbridge]∶路口或交通繁忙路线的上跨桥

3. [overline bridge]∶一种高而窄,形状略像独木桥,两端有梯子的体育运动设备

4. [monkey bridge]∶甲板上或机舱中,高悬的狭窄通道

5. [Sky Bridge]∶地名。在我国北京市天坛附近

详细解释

1. 古代军队攻城用的桥形木架。

宋 洪迈 《容斋五笔·李彦仙守陕》:﹝ 金 兵﹞昼夜进攻,鹅车、天桥、火车、冲车丛进。《宋史·陈规传》:李横 围城,造天桥,填壕,鼓噪临城。

2. 火车站里为便利旅客横过铁路而架设的跨越站台间轨道的桥。亦指都市热闹街区为了便于行人穿越马路而在马路上空架设的桥。

郁达夫 《蜃楼》:随着了许多小商人、闲惰阶级的妇女男子下了车,走下天桥。

3. 一种体育运动设备,高而窄,形状略象独木桥,两端有梯子。

4. 地名。在 北京市 永定门 内。

清 末逐渐形成为民间艺人集中演出的地区。

5. 指王良五星。因其形如天上之桥,故名。

《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亦曰梁,为天桥。

§ 北京天桥

简介

天桥天桥地处北京市宣武区内,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南部,前门至永定门的中段,现今天桥南大街北口的十字路口处。元朝时这一带是元大都的南郊。明朝永乐帝皇迁都北京后,兴建了天坛和先农坛,但此处仍属南郊。到明朝嘉靖年间增筑了外城,此地才成为外城的中心。

来源

当时在天坛、先农坛的北墙外,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是皇帝从皇宫出正阳门到两坛祭祀的必经之地。为此,专门在此修建了一座颇为壮观的汉白玉单孔高拱桥,以通“御路”。因为皇帝又称为天子,这是天子所走之桥,所以叫“天桥”。天桥的桥身选用汉白玉石料砌成,两旁的桥栏雕刻精细,远望此桥,洁白如玉,庄重秀丽。天桥平时有木栅栏对挡,百姓过河只能走两侧的木桥。

§ 北京天桥艺人

天桥八大怪天桥是许多民间艺术的发祥地。艺人在天桥卖艺,通常是露天设场,习称“撂地”。相继在这里学艺、卖艺、传艺和生活的民间艺人达五、六百人,可分为杂耍艺人和说唱艺人两大类,杂耍包括杂技、武术等项目,说唱包括戏剧、曲艺等项目。

最著名的有“天桥八大怪”,因身怀绝技和言行怪异而得名。“八大怪”在不同时期各有所指,按时间先后:

早期为穷不怕、醋溺高、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孙丑子、鼻嗡子、常傻子8人,活动于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

中期有耍蛤蟆的老头、老云里飞、花狗熊、耍金钟的、傻王、百鸟张、志真和尚、程傻子8人,活动于民国初年;

晚期有小云里飞、大金牙、焦德海、大兵黄、沈三、蹭油的崔巴儿、曹麻子、赛活驴8人,活动于30~40年代。

名演员如京剧女须生孟小冬、李桂芬,“坤伶三杰”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芬,久在天乐戏院演出的张宝华、梁益鸣及新凤霞(评剧)、侯宝林(相声)、宝善林(摔跤)等,都曾在天桥演出。

天桥曲艺场所分类

天桥的曲艺场所,主要集中在位于西南的公平市场、三角市场一带。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的统计,各类曲艺演出场地有二十余处。

天桥的曲艺演出,最初仅为明地,“画锅”、撂地、大棚三种类型齐全。清代末叶,福海居书茶馆建立,一些技艺高超的说书艺人始入室演出。不久,一批书茶馆及落子馆、大鼓书馆相继建成,与明地一起,为曲艺艺人提供着献艺谋生的场地。 北京天桥的琴书表演

清末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地处天桥的室内曲艺场所有:福海居、五斗居、同合轩、同乐轩、海顺轩、西华轩、雅园、六合茶楼、长美轩、劈柴陈等书茶馆,合意轩、楼外楼、天外天、藕香榭、德意轩、水心花亭、春园、德昌茶社、二友轩、环翠轩、绿香园等坤书馆,爽心园、春华园、天华园等杂耍园子。

天桥著名的艺人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在天桥献艺的有:相声艺人“穷不怕”(朱绍文)、韩麻子、“沙字颜”(一说“粉字颜”)、小范(范瑞亭)、“人人乐”(陈青山)等;单弦牌子曲艺人“随缘乐”(司瑞轩)等;评书艺人黄诚志(说《彭公案》)、张泰然(说《济公传》)、潘青山、“猴儿安”(安太和)、恒永通、“老云里飞”(白庆林)(以上四人皆说《西游记》)、王一魁(说《五虎平西》)等;莲花落艺人“抓髻赵”(赵星垣)、“徐狗子”(徐维亭)、“奎第老”等;时调小曲艺人“醋溺膏”、“盆秃子”等。

活跃于清末民初的艺人有:相声艺人恩绪、数来宝艺人小海,竹板书艺人贾宝山,西河大鼓艺人史振林,单弦牌子曲艺人全月如、曾永元、“随缘时话”(李燕宾)、德寿山、桂兰友、曾振庭、群信臣等;评书艺人单长德、张智兰、(以上二人皆说《聊斋》)、双厚坪(说《水浒》、《隋唐》)、哈辅源、吴辅庭(二人皆说《永庆升平》)、王致廉、王杰魁(二人皆说《包公案》)、田岚云(说《明英烈》、《东汉》)、杨云清(说《水浒》)、群福庆(说《施公案》)等。

民国初年到二十年代初经常在天桥演出的有:相声艺人“万人迷”(李德钖)、“张麻子”(张德泉)、焦德海、刘德智、于俊波、高德光、高德明、高德亮、郭启儒、“瞪眼玉子”(玉德龙)等;双簧艺人“大狗熊”(孙宝才)、锡阔亭、巩成利等;数来宝艺人“曹麻子”(曹德奎),拉大片艺人“大金牙”(焦金池),竹板艺人张顺明,西河大鼓艺人田福玉、张明和等;评书艺人张虚白(说《封神榜》)、小王一魁(说《盗马金枪传》);以及就演于坤书馆的冯凤喜、于瑞凤、良小楼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演出于天桥的艺人有:相声艺人张寿臣、白玉亭、“汤瞎子”(汤金城)等;竹板书艺人王德胜、关顺鹏、关顺贵等;西河大鼓艺人马连登、“大娘儿们”、王云起、焦秀兰、焦秀云等;滑稽大鼓艺人“老倭瓜”(崔子明),山东大鼓艺人李雪芳、李艳芳、李艳楼、段大桂、于宝林、刘大贵等;河南坠子艺人卢永爱、“大老黑”(任永泰)、姚俊英、周玉 百年前北京天桥老艺人

花、赵金兰、赵勤堂、董桂芝、宗玉兰等;梅花大鼓艺人金万昌,评书艺人品正三(说《隋唐》)、高豫祝(说《东汉》)、连阔如(说《西汉》、《东汉》)、陶湘九(说《雍正剑侠图》)、赵豪然(说《清宫秘史》)、陈荣启(说《精忠传》)、陈士和(说《聊斋》)、马华鑫(说《济公传》)、郭品尧(说《粉妆楼》)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献艺于天桥的有:相声艺人侯宝林、罗荣寿等;单弦牌子曲艺人曹宝禄等;铁片大鼓艺人王佩臣、郭筱霞等;数来宝艺人高凤山、拉大片艺人“小金牙”(罗沛霖),竹板书艺人宋相臣,西河大鼓艺人王艳芳、蔡金波、刘田利、金福琴、彭素海、郝林集,北京琴书艺人关学曾,梅花大鼓艺人花莲宝,滑稽大鼓艺人“架冬瓜”(叶德霖),京韵大鼓艺人方红宝、孙书筠等;莲花落艺人关德俊、关金凤、全凤池等,河南坠子艺人马忠翠、李雪芳等,评书艺人陈荫荣(说《隋唐》)、李鑫荃(说《雍正剑侠图》)等。

§ 北京天桥历史

起源

出现应该远溯到七百年前的元代

元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正式将国号改为“大元”,至元九年(1272年)正式将都城命名为“大都”。

“岁在丁卯,以正月丁未之吉,始城大都”。

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开始破土动工。大都城的设计是按照我国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中所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而设计的。《元史·地理志》载:大都“城方六十里,十一门”。城为南北长的矩形状,它的南墙在今西长安街偏南,北墙在今德胜门外土城遗址一线。现在的小月河就是在原大都北护城河旧迹的河道上疏通修成的。城周实测长二万八千六百米。不仅如此,按照中国古代建设都城的规则,除左祖右社外,都城的四郊还要建立祭天、地、日、月的四个坛。天坛在南郊,地坛在北郊,日坛在东郊,月坛在西郊。“古者祈天于圜丘,祭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地;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此古之制也。”(《日下旧闻》卷十六,“城市”七,南城上。)“世祖中统十二年,于丽正门东南七里建祭台,设昊天上帝、皇地祗位,自是国有大典礼皆即南郊告谢。成宗即位,始为坛于都城南七里。自世祖混一六合,至文宗,凡七世,而南郊亲祀之礼始克举焉。”(《元史·祭祀志》)按元史记载,元之郊坛在丽正门东南七里,其地当在今永定门外。也就是说,元帝建坛郊祀之处,当在今天的天桥地区之南。

今天的天桥正是元代帝王郊祭必经过的地方。“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夏四月壬寅,始为坛于城南七里。甲辰,遣司徒兀都带率百官为大行皇帝请谥南郊,为告天请谥之始。大德六年春三月庚戌,合祭昊天上帝、皇地祗,五方帝于南郊,遣左丞相哈喇孙摄事,为摄祀天地之始。”(《元史·志六》)

据史料记载,天桥地区在元、明及清前期是一片水域沼泽地带。清人震钧在其著作《天咫偶闻》中说:“先农坛之西,野水弥漫,荻花萧瑟。四时一致,如在江湖,过之者辄生遐思。”(第157页)“野凫潭,在先农坛西。积水弥然,与东城鱼藻池等。其北为龙泉寺,又称龙树院。有龙爪槐一株,院以此名,久枯,僧人补种一小株。”(第158页)“正阳门外东偏有古三里河一道,东有南泉寺,西有玉泉庵,至今基下俱有泉脉。由三里河绕出慈源寺、八里庄、五箕花园一带,直抵张家湾、烟墩港,地势低下,故道俱存,冬夏水脉不竭。现今天坛北芦苇园、草场九条巷,其地下者俱河身也。”(吴长元《宸垣识略》第165-166页)“野凫潭在祈谷潭西北,积水十余顷,四时不竭,每旦有野凫游泳其间,因名之。查慎行诗:潭潭积潦浸城隈,不长菰蒲长水菭。我梦江湖归未得,野凫何事却飞来?”(吴长元《宸垣识略》第209页)

震钧、吴长元所记的天桥一带野水沼泽乃是清代的情形,可以想见在元、明时期,此地的水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东西相连的茫茫水势,恰恰横穿了帝都的中轴线,不仅妨碍了庶民的南北通行,而且阻隔了封建帝王赴南郊祭天之坛的道路,故此修建一座石桥,为天子祭天必过之桥,故名之曰“天桥”。

公元1368年9月12日,明军攻入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明军攻占元大都后,将城垣和大多数宫殿拆毁。明迁都北京后在元大都的废墟上,重新营建北京城。为了防御北逃的元蒙势力的南侵,拆掉北城垣,向南移五里,另筑新的北城垣。新北城垣西段从新开道街北端起,穿过昔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转向西南,到安民厂西北角止,成一斜角,把积水潭的西端一部分隔在城外。北城墙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高三丈五尺五,宽五丈,是明代北京城的北界。北城墙上仍然只设两门,重新命名,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

东西城是在元代旧土墙的基础上用砖包砌。东城垣长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城垣长一千五百六十四丈三尺二寸,高均为三丈有余,上宽五丈。南城垣是将原大都土垣向南移二华里多(一说向南移一华里许),长一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高三丈五尺,上宽二丈,也用砖包砌。城周长四十华里,四面共设九门。南面三门:正南为正阳门(元丽正门以南),东为崇文门(元文明门以南),西为宣武门(元顺城门以南)。东面二门:由北往南依次是东直门(即元代崇仁门)、朝阳门(即元代齐化门)。西面二门:由北向南依次为西直门(即元代和义门),阜成门(即元代平则门)。

明嘉靖年间,又增修了环抱南郊的外城,后人将早先修筑的城称为内城。所以修筑外城之后,原来处于元大都的天桥地区就被包在城里了。

原计划外城要包围内城四周,周长一百二十多里。因政府当时财力不支,人力不足而减修,只修了环抱南郊,包括东南角和西南角的外城,全长二十八里。外城南墙长二千四百五十四丈四尺四寸,东墙长一千零八十五丈一尺,西墙长一千零九十三丈二尺。城墙高二丈,垛口四尺,基厚二丈,顶收一丈四尺。外城共八门:南面三门:正中为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面一门为广渠门。东北隅一门为东便门。西面一门为广安门,西北隅一门为西便门。整个城市呈现出一个“凸”字形的轮廓。

明代的北京城是四重城,由内到外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自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闰七月,下诏营建北京宫殿城池,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宫阙告成,前后延续达十五年之久。

在修建北京城的同时,还在南郊兴建了天坛和山川坛(先农坛)。天坛和山川坛的建成,使得从正阳门向南有一条笔直大道穿过东西并列的天坛和山川坛之间,天桥即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早在元代,天桥一带就已成为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游玩赏观的地方,这里是大都城南郊外,地僻人稀,但处处野水汪然碧绿,垂柳丝丝摇曳,宛如江南水乡。夏秋之时,每有画舫游人或饮酒赋诗,或品茗赏荷,其站立船头四处观望,临风而立,其意气洋洋,足见各尽其乐。元人所写的《天桥词》中,描绘了当时的天桥景象。

可以肯定,天桥历元、明、清,直至民国年间,数百年来,经过无数次修葺加固,已不会是当初的风貌。天桥一带各朝代也是有变化的。明代,南城因地势洼下而多处积水成塘,水塘多了就顺明沟流入护城河。虎坊桥南部清代叫下洼子的水塘就是这样一个水塘。水塘的水从先农坛北墙外明沟向东流,后在天坛北墙外汇入金鱼池,再由金鱼池向东流,在天坛东北角折向南,注入南护城河,龙须沟就是这条排水沟。下洼子的西南方尚有大、小川淀,所以说天桥地区当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

元、明两代之际,天桥一带是河沟纵横、港汊交错的水乡泽国。河沟两旁,杨柳夹岸,水池相连,颇有江南水乡的风韵。春、夏、秋三季景色宜人。加之会馆、旅店、商业大都在前三门以外,距离这一带风景区最近,所以这里就成了最方便的浏览区。

随着游人的增加,这里逐渐出现了为游人服务的茶肆、酒楼、饭馆等饮食摊点和为游人助兴的打拳、卖艺、说书、唱曲的娱乐场子。这就是天桥市场的雏形。清朝康熙年间又将灯市从内城迁到前门外,天桥西北的灵佑宫成了天桥灯市的一部分。每年上元灯节,这里游人云集,热闹非凡。光绪年间又修建了京汉铁路,在永定门外的马家堡设立车站。往来旅客由永定门出入,多在天桥落脚。市民到马家堡游逛,也都在天桥停留,因而天桥市场日益繁荣。

发展

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天坛的西坛根、北坛根与先农坛的东坛根、北坛根涌现一批流动摊贩,由于朝廷不向他们征收捐税,促进了这一地区商业及游艺业的发展,遂有各门艺人在此辟地献艺,各类曲艺演出场所伴随茶肆、酒楼、饭馆、商摊、武术杂技场地蜂拥而起,成为北京人欣赏民间技艺及曲艺艺术的一个集中场地。

光绪年间(1875—1908)京汉铁路建成,设车站于永定门外,往来客商必经天桥,自此,天桥更加繁荣,先后开辟了公平市场、三角市场、西市场、东市场、先农市场、城南市场、惠元商场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天桥调查》一文(见一九三○年二月十四日《北平日报》)对当时天桥的概况作了介绍:“占地二十亩。共有各行各业的店铺和摊贩七百七十三户,其中正式领有牌照者三百三十四户,计……大小戏园九个,坤书馆七个。临时设摊四百三十九户,计……游艺杂技摊六十二个。”天桥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修建道路,把高拱石桥改为低拱石桥。1927年又因铺设电车路轨,又将低拱石桥改为平桥。1934年拓宽马路时又将桥栏拆除,至此此地桥的踪迹全无,空留了天桥的地名。有戏言称:“天桥有天无桥。”而桥下原有的河道也逐渐变成了后来的“龙须沟”。

解体

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因新即位的皇帝溥仪到天坛祭天,下令拆除天桥以南路旁的摊商,他们被移到东龙须沟北岸金鱼池一带已为共和时期,商户代表与官府协商议,又将商贸集市迁回天桥以南的大路两侧。后因修和平门外的道路,春节的厂甸庙会,也暂时移到天桥的香厂一带,与天桥市场连成一片,于是这个地区又兴旺起来。

著名京剧演员俞振庭集资,搭了个芦苇材料的“振华大戏棚”,成为天桥第一个演出京剧的场所。1917年,位于香厂路西口的仿上海“大世界”的“新世界”游艺场建成开店,在四层的大楼里设有戏剧、曲艺、杂耍等游艺和酒馆、茶馆及小吃。第二年,在先农坛北墙外的西龙须沟南岸,又建起了“城南游艺圈”,内容与“新世界”差不多,但有露天场地,还有一个京剧坤班在此演出。

天桥小吃共和初期,天桥以南的东市场陆续出现了“歌舞台”、“乐舞台”、“燕舞台”三个演出京剧、河北梆子的戏园。西市场的茶园(小剧场)、茶馆、技艺表演场子、酒饭馆、小吃摊点等也逐年增多。1914年前门瓮城和东西荷包巷拆除,那里的六十多家商户被迁往天桥一带,利用旧房料在天桥东、西市场北端建起了七条小巷,继续营业。

1916年一些商人集资,疏浚了先农坛东墙(北段)外一片洼地水面,建成小岛,用芦苇杉篙搭了个“水心亭”,栽柳植莲,夏季绿柳红荷,风光旖旎,吸引了不少游客。天桥南大街路西,原有一片积水的低洼地。1917年,曾任江西督军的陆光远,依仗权势,用极低的价码,买下这里23.5亩地,出租给商贩、艺人,并规定谁租地谁平垫。这块地后来变成热闹的公平市场。这里有座二层楼房,开设当时最大的茶馆“福海居”,被称为评书大王的双厚坪就在此演出。

1926年西龙须沟西段改为暗沟下水道,上面铺成马路,路北建起十四条街巷,为居民住宅区,艺人、摊点移到路南。国民党政府迁都南京后,北平流动人口减少,市面萧条,“新世界”、“城南游艺圈”相继倒闭。北平被日军侵占后,原城南游艺圈旧址已破烂不堪,日伪当局在此建立了屠宰场。天桥市场的范围逐渐缩小。1945年后的天桥,除了露天卖艺场子、小吃摊点、旧货估衣摊之外,已经没有什幺较大的商号。

旧天桥市场建筑原很简陋,席棚、板棚居多。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天桥曾多次失火,最大的两次火灾几乎将东、西市场全部化为灰烬。歌、乐、燕三个舞台,火灾后再也没有修复,废墟成了菜市和棚户民房。四十年代末,天桥市场只剩下了三角市场、西市场、公平市场以及路东的东市场了。

在五十年代初,新中国人民政府治理了龙须沟,修筑了马路。五十年代中期,对娱乐场地做了调整,除天乐戏院演京剧、万盛轩演评戏、丹桂戏院演河北梆子、原吉祥戏院旧址处由北京杂技团演出杂技和中华、天桥两家电影院外,原有的活动场所逐渐成了居民房。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后,天桥市场范围日逐缩小,至四十年代末,只剩下三角市场、公平市场、西市场、东市场几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天桥进行了治理,填平了龙须沟,修筑了马路,翻建、新建了一批剧院、影院及医院、博物馆,组织曲艺、杂技等艺人成立了国营、集体的文艺团体,天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57年,天桥广为活跃的各类演出大部分停歇。

现今

天桥剧场

天桥的商业、饮食业都按行业归口管理,继续营业。估衣行、旧货行归入信托业,设立了信托商店。卖小吃的摊商有的组织了联营,有的归业于小吃店、饭馆。而曲艺、杂技、武术等艺人,有的组织到小剧场联合演出,有的参加了说唱曲艺、杂技的团体,成为国营或集体的文艺工作者。

原来摆地摊镶牙的、看病的、卖药者也有的进了医院工作。原城南游艺园旧址建起了友谊医院。在菜市、粮食市的地方,建起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桥的西南面,建起了可供现代歌舞演出的天桥剧场。至此,旧天桥的面貌已发生很大变化。

§ 山西天桥

山西绵山天桥风景区

在 2600 年前,介之推来绵山隐居时,有一日来到这里,只见崖间祥云缭绕,有一位白发老人在守护炉丹,旁有一条白龙盘在断崖处。介之推便攀登上去,想看个究竟,但白龙早无踪影。原来此处是太上老君的炼丹处,那条白龙是他的护法神龙。不知何时卧龙之处出现了一条天险栈道。人们认为那是神龙所化的。后赵皇帝石勒在此崖依险扎寨时,曾居险而守,屡败敌军。天桥年久失修,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扩建,形成现在局面。 山西绵山天桥风景区

太行山大峡谷中天桥

太行山大峡谷中独特的景观之一,位于猫嵝之南,英英山峰顶。是迄今我国北方发现的最大的天然石拱桥。天桥飞跨于南北两座危崖 之间,跨度50米,高200米,宽5米,厚度8米以上,呈天然石拱桥状。远远望去颇似一座巨大的山门洞开。其形状、构造与古今中外人造砖石拱桥有异曲同工之妙,真乃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世间奇观。据专家考证,天桥墩的形成纯属地壳运动,岩石断裂及长时间的水流冲涮,切割而成。虽说天桥形成时间无从考证,但从其历尽沧桑,经过无数次地震运动和长期的自然风化,仍安然无恙,傲然于世的现实,说明大自然设造的坚固异常。大自然的这一杰作,为我们后人的桥梁设计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和启迪。

§ 山东天桥

山东省济南市有一个区叫做天桥区:

天桥区----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中心城区,位于市区北部,地跨黄河两岸,面积249平方公里,人口47.2万。始建于1911年的天桥,横跨津浦、胶济两条铁路线,连接市区南北,气势雄伟,是泉城济南的一大景观,天桥区由此而得名。

天桥区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晚商古墓群、春秋名医扁鹊墓、唐朝开国名将秦琼故居、元代大散曲家张养浩墓、济南著名景观“齐烟九点”中的凤凰山、标山、北马鞍山、黄抬山、粟山、药山、鹊山以及由24处泉池组成的五龙潭公园、依森林秀蔚的金牛山而建的济南动物园等皆在本区内。

天桥区地理位置优越。区内有济南火车站、济南长途汽车站两大交通枢纽和国际集装箱陆路口岸;有北园大街、堤口路等21条交通干线;距济南国际机场仅25公里,交通极为方便。

天桥区是济南市的工业密集区,辖区内有工业企业800余家,有汽车制造,纺织、造纸、食品、包装等工业;第三产业持续繁荣,有50余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以清河商贸区为中心的北园大街,以成为济南市最繁华的第三产业城;农业以种植小麦、水稻、蔬菜等作物为主,有耕地8000多公顷。

天桥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烟控区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6%,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 现代天桥

城市天桥

现代各式各样的天桥天桥,作为现代都市的象征,迫于交通的压力,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了,你会发现它们的美丽.

北京最大口字型人行天桥

天桥

中关村1号桥过街天桥壳体结构梁工程完工,目前进入装修配套安装阶段。据了解,该桥是目前本市最大的口字型人行天桥,桥面最宽,年内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设3米宽上下行自动扶梯

中关村大街人行天桥工程位于中关村大街与四环相交节点,即中关村1号桥上,平面为“口”字型,南北向横跨北四环路,东西横跨中关村大街,天桥全长327米,主桥宽5—7米,该桥配有自动扶梯和垂直升降电梯,是目前北京桥面最宽的人行过街天桥。

据介绍,桥梁的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了5米人行梯道和3米宽上下行自动扶梯,并在自动扶梯旁设置残疾人垂直升降电梯。

特殊打桩方案保4号线安全

天桥4根主桩位于地铁4号线南北走向双线隧道中间位置,桩基外径距离隧道结构仅175厘米。

打桩前,考虑地铁4号线的运营安全,承建方经专家指导制定了全护筒钻机打桩的方案。据介绍,此次使用的全护筒钻机由云南昆明运输抵北京。

在桩基建设中,全程由第三方对地铁结构进行24小时监测,保证附近地铁4号的运营安全。据了解,在桩径150厘米情况下,采用全护筒钻机施工工艺的为本市首次。

目前,其桥体结构梁工程已经完工。随后,将实施桥梁焊接及上部结构工程,并进行装饰、照明和电梯安装施工,预计年内桥梁具备使用条件[1]。

§ 相关词条

前门 大栅栏 珠市口 杂技 曲艺 京剧 天坛 永定门

§ 参考资料

http://www.izy.cn/travel/73/570.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3: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