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文学史
释义

§ 简介

中国的天文学史书籍

天文学史是天文学的一个特别的分支,同时又是自然科学史的组成部分,它从整体上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探索天文学发生发展的规律。

天文学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门科学,而且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精密科学。天文学的萌生和发展一是源于先民渔猎和农耕社会关于判断方向、观象授时、制定历法等等的需要,二是源于先人关于星象与人事神秘关系的占星术。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主体的天学体系,在二十四史中有专门的《历志》《律历志》及《天文志》记载这些资料,它们对现代天文学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近现代天文学思想的最早源头是古希腊,古希腊人的演绎推理方法和对事物的追根究底态度使他们对宇宙有了深刻而精密的认识,这种认识被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全盘接受。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天文学与星占学是不分的,像著名的天文学家托勒密、第谷、开普勒等,也是大星占家。占星需要观测、推算天体的位置,这对天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哥白尼建立日心说、伽利略使用望远镜、牛顿创立了微积分解析天体的运动开始,天文学跨入近代,天文科学开始与占星术分道扬镳。赫歇耳把观测视野从太阳系扩展到恒星,分光技术使人类可以了解遥远天体的组成,今天,天文学及其相关技术已经发展到我们可以直探百亿光年外的类星体、可以飞近太阳系行星拍照的水平。

因为天文学史是自然科学史的组成部分,所以它是一门特殊的史学。天文学史研究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二十四史相关志中就有大量天文学发展史的描述,西方到18世纪,已有题为《天文学史》的著作问世。而现代,天文学史早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有分学科、地域、断代等多种研究途径。了解天文学史,对我们认识人类思维发展规律、指导前沿研究、利用古代资料和历史信息、丰富史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 历史沿革

天文学史的研究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志和律历志都有叙述天文学发展史的部分。中国历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都作过许多研究。唐代的《大衍历议》和元代的《授时历议》都从历法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演进作过详细的论述。这一传统到了清代得到更大的发展。清人钱大昕、李锐和顾观光等人在天文史料的整理研究方面都曾作出重要贡献。阮元主编的《畴人传》,搜集了中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不少史料,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朱文鑫等人对天文学史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支专业的天文学史队伍开始形成。许多天文机构都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三十年来,中国天文学史研究已取得很多成就。

近代天文学兴起以后,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两个多世纪中,西欧国家对天文学史作了广泛的研究。法国出版了好些多卷本的天文学史著作。其中较著名的有贝里的《天文学史》两卷,部头最大的是杜恩的《世界体系》,从柏拉图到哥白尼共写成十大卷。二十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对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欧洲的天文学史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近几十年来,一些亚非国家的天文学史,早期美洲的天文学史,现代天文学史和考古天文学等都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现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内设有天文学史组,几乎每年都举行国际性学术会议。苏、英、美等国都出版了天文学史的专门刊物。

§ 对象和分科

在全世界范围,把整个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是世界天文学史。研究各个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天文学发展的则是有关地区、民旋和国家的天文学史。世界天文学史和各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天文学史又可以按时代划分成更细的分支。如:考古天文学(即史前天文学)、古代天文学史、中世纪天文学史、近代天文学史和现代天文学史。当然,各个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各有自己的特点,上述按时代的划分也并不千篇一律。例如,埃及古代天文学、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希腊古代天文学等都有光辉的历史;阿拉伯天文学在中世纪曾大放异彩;在三至九世纪,玛雅人也创造了自己的天文历法(见玛雅天文学);而中国和印度则一直到近代以前都不断有辉煌的创造和发明(见中国天文学史、中国古代历法、印度古代天文学、印度古代历法)。总结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天文学上的贡献,寻找其特点,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天文学史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天文学研究内容的日益丰富,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天文学史的分科也越来越细。射电天文学史、天体演化学史、宇宙论史、月球研究史、海王星发现史等目前都有专著出版。

在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中,人是认识的主体。对天文学家、天文学派和天文机构的研究,是天文学史的基本工作。分析历史上人们发展天文事业的组织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人才的方法,分析有成就的天文学家的实践活动、思维过程、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哲学观点,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科研工作无疑具有借鉴的意义。

人类认识宇宙有赖于观测手段的改进。望远镜的发明、分光仪的使用、射电技术的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都给天文学带来划时代的变革。因此研究天文仪器和技术设备的历史,也是天文学史的重要课题。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天文学知识往往是伴随着占星术而来的。占星术是一种迷信。但是,它需要观测、推算星辰的运动,因此对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曾有过不可忽视的影响。要探明天文学的发展规律,就必须对这种影响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

§ 研究方法

研究天文学史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运用天文学和历史学的知识,对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分析,还要对不断发现的天文学遗物和文献进行实地考察,对有些记载进行模拟、复原、核算和重复观测,并要随时注意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只有这样,才能还历史以本来面貌。

§ 研究意义

①天文学史的研究可以从认识宇宙方面阐明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有助于人们掌握正确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也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宇宙,从而可以丰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②天文学史的研究可以总结经验,探明天文学研究的规律,使当前和今后的天文学研究工作有所借鉴。对于一个具体的天文学研究课题,探讨它的历史也常常可以得到重要的历史信息。有些天文学课题的研究,如超新星爆发、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太阳黑子等活动,十分需要长期的观测资料。在这方面,天文学史的研究可以作出许多贡献。③天文学史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文化史的内容,有助于历史学的研究。尤其是因为时间的量度是由天体的运动决定的,所以,历史上的许多年代问题往往需要用天文方法来考,如中国历史上武王伐纣的时间、屈原的生年的确定和中西历的换算,都需要天文学史工作者的帮助。④天文学史有重要的宣传教育意义,对于天文学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都能提供生动有力的材料。研究各国天文学知识互相交流的历史,可以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⑤研究世界的近代、现代天文学史,总结近代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天文学发展的经验教训,吸取各国成功的经验,对于中国今天发展天文科学事业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 中国天文学史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天文资料,受到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就文献数量来说,天文学仅次于农学和医学,可与数学并列,是构成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萌芽于原始社会,到战国秦汉时期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中心的完整的体系。

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部分。在二十四史中有专门的篇章,记载历代历法的资料,称为“历志”或“律历志”。中国古代的历法相当于印度的悉檀多(Si-ddhanta)或阿拉伯的积尺(Zij),它不单纯是计算朔望、二十四节气和安置闰月等编排日历的工作,还包括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一系列方位天文的课题,类似编算现在的天文年历。跟欧洲不同,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各国的古代天文学都是以历法作为主要内容。在另一方面,中国又跟印度和阿拉伯不同,后者长于行星位置的计算,而中国则长于日月运行的计算。

天象观测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另一项主要内容。二十四史中专门记载这类资料的部分叫作“天文志”。其中包括天象观测的方法、仪器和记录。主要的观测仪器──浑仪(见浑仪和浑象),同希腊用的黄道式装置不同,中国用的一直是赤道式装置。记录观测数据的度数,在明末以前中国一直是分圆周为□度,而受巴比伦影响的各国则用360°。两千多年来,中国保存下来的有关日食、月食、月掩星、太阳黑子、流星、彗星、新星等丰富的记录,是现代天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以元代的《授时历》为标志(见郭守敬),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到最高峰。明代有二百年的停滞。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对天文学产生新的要求。正在这时,欧洲一些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他们为了迎合中国人的这一要求,采取学术传教的策略,把一些不破坏其宗教信条的欧洲科学技术知识介绍给中国。这样,中国天文学就开始同西方天文学融合。1859年,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英国J.F.赫歇耳的《谈天》,中国人得以窥见近代天文学的全貌。但由于当时中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现代化的天文台和观测手段,都不可能建立和创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仪器设备、台站建设、干部培养等工作,才列入国家计划,得到较大的发展。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