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孔庆东
释义

§ 个人概述

孔庆东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64年9月22日生。笔名孔醉、醉婴、周三、丛剑、孤岛独一郎等。祖籍鲁国沂蒙山区。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6年获博士。现在北大中文系教授20世纪中国文学。著有《超越雅俗》、《谁主沉浮》、《47楼207》等专著。近年在多家电视台和多所大专院校讲授金庸小说,广受欢迎。江湖人称“北大醉侠”。

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精选集《47楼万岁》等。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学术思想

孔庆东

孔庆东,据称是孔子的后代。如果说孔子后代中牛比的大有人在,孔庆东可以说是继孔融、孔尚任之后第三牛比的了。正如他的姓氏给他带来的,这个人跟传统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不过,这种难以割舍,除了继承之外,更多地是有着解构的意义。

解构传统

中国人解构传统,并非始于二十世纪。早在元明时代,纵然理学盛行,由于知识分子受到理学的打压,人欲在天理面前居于弱势,就不得不对传统进行解构了。元杂剧那种来自底层的声音已经是一个信号。

到了明朝,这种声音已经从底层走向高岗,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和《金瓶梅》这四大名著的出现。《三国》尚兵家,《西游》以佛为底子三教合一,《封神》尚道家,《金瓶》尚世俗。尽管这四大名著中仍然存在着道德的意义,但已经跟理学、道学相去甚远。有明一代,处于中国文艺复兴的前夜。这股潮流,延伸到清代,仍然有《红楼梦》、《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杂书”产生。

而清代甚至对戏曲特别入迷,元明的《西厢记》《牡丹亭》在清代大受欢迎不说,《桃花扇》也在这个时代正式登场。到清末,慈禧对京戏的发展也起到了长足的作用。慈禧那句有名的“戴上行头,就是帝王将相,不用向老佛爷下跪”更是表现了对戏曲的尊重。

但这一时期的解构,纵然有破,也有立。传统被解构之后,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中国人就有这样的能力,在逻辑搞通之前,先进行揉和,直到最后跟逻辑契合为止。这也是中医存在的意义,这里就不多说了。

§ 解构孔子

孔庆东

二十世纪早期,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人解构传统的步子明显加快了。孔子在二十世纪遭遇了两次最严重的挑战,一是“打倒孔家店”,二是“打倒孔老二”。西学逻辑鲜明,思维清晰,原本以为打倒孔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幸一百年过去,孔子还是那个孔子,打倒的人自己被打倒了,解构继续进行,传统依然坚挺。回头看这一百年,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二十世纪不过是中世纪以降中国人解构传统的历史长河中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段历史除了打上西学的标签看的格外醒目之外,跟先前的解构其实是不能分离的。从而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一种端倪,尽管西学来势汹汹,但对于中国传统的解构仍然会走上从前解构的老路,那就是解构之后,传统更加加强了。破的是传统,立的还是传统。

在这种解构传统的历史中,孔庆东走上了历史的潮头。“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坏事不难,但要一辈子都做坏事,就非常不容易了。”这一句改编自老毛的话被孔庆东用来说欧阳锋,一改先辈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拳拳之心,而是用一种戏谑的口气,从人性的最深处正视一个人。孔子的后代在这里已经采用了西方人学的立场。人是大写的,人不是道德条条框框可以框死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不是符号,人是活生生的。

选择金庸

孔庆东选择了金庸,在王朔看来,这是给金庸抬轿子。但王朔不明白,一个人之所以被人抬轿子,是因为这个人有轿子可抬。一个人之所以给别人抬轿子,除了阿谀的原因,另外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利益,一个是给对方抬轿子已经到了一种历史的需要了。我找不到孔庆东阿谀金庸的动机,也看不出孔庆东给金庸抬轿子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诗》三百篇,不得不发。孔子的后代在这里又继承了先辈纯正的诗情,我读书,我感动,于是轿子就抬起来了。

孔庆东这一轿子,实际上是解构了一种新的传统。也就是在几十年的文学世界里,评价文学的某种标准。学者们不是去深刻体察文学的内在意义,津津乐道于文学的外部形式,只要看着不顺眼的,一概不接受。天啦,以这种文学标准,如果从古以来就是这样,人们就只能读到祭司的祝辞,真正的文学从冒头的时候起,就会被迎头打死。文学一旦有了章法,文学也就死了。因为文学从一开始就是破除章法而不是建立章法的。谁能让人耳目一新,谁的文学才是好文学。谁的文学跟别人一个样子,谁的文学也就没有生命了。

§ 语录

孔庆东

于丹被称"女孔子" 是日本人无畏无知?

28日,受邀参加本月31日全球通VIP大讲堂的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有“北大醉侠”之称的孔庆东,在《课堂内外》杂志社接受了记者采访。尽管此次来渝论道的主题是《从金庸、古龙看东亚武侠情结》,但认为“重庆记者还不坏”的孔庆东,对于记者们提到的《百家讲坛》、语文教育等相关问题都一一作答,并语出惊人。

“从此再也不上《百家讲坛》”      ――太娱乐

自诩为《百家讲坛》“开国元勋”的孔庆东,在谈到如今《百家讲坛》的高收视率、高人气时,却并不感冒。他当场表态:“《百家讲坛》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重,我再也不会上了。”

暗讽观众思维模式落后

孔庆东曾在《百家讲坛》用一种侦探小说的模式剖析了“祥林嫂到底是谁杀死的”,获得轰动效应。对于此举是否是对鲁迅作品过度阐释的问题,孔庆东表示:“不是对作品阐释过度,而是对作品阐释不够。”

孔庆东认为许多中国读者在思维模式上存在问题,“人们总是无法从课本中退出来,一看没武打就觉得无趣,而许多外国留学生反而能被文章所感动”,“‘祥林嫂到底是谁杀死的’其实就是把人们从课本中带出来了,但这只是我1991年的讲法,观众听了却觉得很新鲜,太奇怪了”。

《百家讲坛》不是《幸运52》

孔庆东曾把《百家讲坛》作为自己的学术阵地,但他昨日接受采访时,却表示将来不会再去了,“现在的《百家讲坛》越来越娱乐化,过度注重收视率,它又不是《幸运52》和《开心辞典》,这样发展下去不行”。

孔庆东非常得意自己的一个预言,“我曾预言《百家讲坛》会变成评书场,没想到最近就收到消息说单田芳要上了”。但孔庆东并不认为《百家讲坛》是易中天“带坏”的,“易中天《品三国》依然还是以学术为依托。”孔庆东

“孔子就是2000年前的于丹” ――太缺少

虽然对现在的《百家讲坛》不满,但对于《百家讲坛》培养出的“学术超女”于丹,孔庆东却赞赏有加,作为孔子直系传人的他,还拿自己的老祖宗打起了比方,称“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他认为,现在这种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讲论语谁都会出错

于丹讲“论语”被诸多学者诟病,但孔子的这位传人却对于丹非常宽容。孔庆东认为,这么多观众喜欢于丹,是因为她弥补了知识普及上的一个重大欠缺,“有人觉得自己水平高,出来指出错误也是正常的,但不应该就此否定于丹的价值。孔子以前讲周文王,还天天被人骂呢,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但是你看看现在骂孔子的人都在哪里?事实上,孔子的话也不一定每句都对。”

孔子也是心灵鸡汤

孔庆东认为孔子的高明之处,其实在于他思想层次丰富,他既有高深的思想,也有让人倍感亲切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孔子和于丹都是起着心灵鸡汤的作用,励志只是孔子思想精髓的一部分”。“现在的大学生只配当高中生” 孔庆东

传言由孔庆东参与编辑的北京高中语文课本将《阿Q正传》撤掉,用金庸的《雪山飞狐》选段代替,对此,孔庆东昨日明确告诉记者,这是一则假新闻,他从来不主张金庸的书进中学课本。但他也认为,《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确实已经不适合现在的高中生。

学完“阿Q”只知道“困觉”

孔庆东对如今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像《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这样的文章,许多学生理解起来已经有些吃力,“年代太久远,许多学生已经无法体会旧社会如何‘吃人’,这样的课文只适合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中生。现在许多高中生在看完《阿Q正传》后,只记住了一句话,‘吴妈,我要跟你困觉!’”

孔庆东建议在高中课本中多选取《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这样通俗易懂的文章,“没办法,现在的大学生只能当高中生教,高中生只能当初中生教”。

金庸不适合进中学课本孔庆东强调,学生学不好是一方面的问题,但同时老师讲课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有老师居然能把《荷塘月色》这样的文章讲得很无趣,原因是这些老师每谈《荷塘月色》,总要和政治扯上关系,言必称朱自清以散文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这很容易就把学生吓跑了”。

而他认为金庸不适合进中学课本的原因是篇幅太长,选择难度太大,“有些地方教材,居然把练就九阴白骨爪的梅超风的恐怖打斗场面编进教材,我看是连武侠小说的精神都没搞懂”。

§ 轶事

孔庆东

现场,有活动主办方征集的小读者向孔庆东请教关于写作的问题,没想到孔庆东居然充当起了“坏叔叔”的角色,他说:“写作就是要不断地删减,就像你以后长大了找老婆一样,喜欢的很多,但不能都娶为老婆啊,要学会‘割爱’”。

孔庆东称因为自己是来自哈尔滨小地方的人,所以在北大读书时很自卑,“不小心说了几句话,却发现很多人喜欢听,还有些人居然听不懂,所以一下就建立信心了”。

孔庆东对成名感到很烦恼,“以前可以两只手放开在大街上一边骑车,一边唱歌,现在必须得装得道貌岸然;以前老爱坐公交观察人,现在老是在车上被人观察”。

对于金庸不断改写小说,孔庆东认为他并不是想赚钱,“金庸身体好,没事做,香港也回归了,没这么多《基本法》让他起草啊”。

不管是对于“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还是武侠小说家步非烟,孔庆东只说同样一句话“我对他们是很看好的”。

§ 观点

“醉侠”孔庆东自曝不胜酒力

有北大“醉侠”之称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昨天来沈签售新作《孔庆东评点鲁迅小说》受到了广大武侠迷的追捧。

“醉侠”只能喝半瓶

孔庆东说:“有很多人知道我的祖籍是山东,是孔子的后人,我又是来自东北,听见‘醉侠’这一称呼就以为我很能喝酒,但事实上我本人是不胜酒力的,最多也就喝半瓶,醉侠是我个人希望达到的某种境界。”

金庸不是自己最爱

有报道称,金庸的《雪山飞狐》是在“金庸迷”孔庆东的倡导下进入北京中学教材的,昨日孔庆东一听这个问题就来了精神:“今年的语文课本里一篇金庸的小说都没有。为什么孔庆东编的语文课本就一定要有金庸?金庸在我的喜好里还排不到前五呢。”“金庸好不好?是好。但金庸的作品很多都是长篇小说,怎么节选就是一个大问题。”鲁迅的地位不可动摇

孔庆东最欣赏的作家是鲁迅。尽管孔庆东醉心武侠,不过当提到鲁迅和金庸时,他的反应依然很大。“祥林嫂讲了80年了,但从来不会从课本里退出去,因为这部作品很让人感动。就连来中国的留学生读鲁迅的作品也会感动。不过《狂人日记》、《阿Q正传》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讲的确太深了。”

《百家讲坛》很危险

成名于《百家讲坛》的孔庆东,目前却对《百家讲坛》似乎有点意见了。“《百家讲坛》越来越娱乐化,这点比较危险,它现在表现出的趋向性就很危险。因为学术的东西只能是更让人爱听但不能娱乐,如果那样就偏离了它原有的轨迹。不过现在的电视节目越来越追求收视率,这也许是《百家讲坛》最应该警惕的。”

§ 力挺郭德纲

孔庆东

2010年8月17日,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孔庆东做客某网站,就郭德纲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进行点评,孔庆东立场鲜明地力挺郭德纲,并在节目中指出“反三俗”对象不该是郭德纲。

郭德纲不是“反三俗”对象

在节目中,面对一系列郭德纲事件的新闻链接,以及最近刚发生的郭德纲邻居殴打记者,孔庆东首先给事件定性:“就在今年7月,国家提出要反对‘庸俗、低俗、媚俗’。反三俗应该反谁?是反郭德纲吗?我们大量的媒体,天天在搞三俗!平时干什么去了?这些人就怕三俗打到自己头上,所以倒打一耙!”

打人对不对,该由司法机关定

节目中也链接了最近郭德纲邻居殴打记者的视频,孔庆东认为媒体已经无权管谁家乱搭乱建或者谁打人不对,这都是公安部门负责的区域,媒体这么做是越权:“谁圈占绿地,是否违法,是你媒体说了算吗?媒体只能质疑。另外你现在已经不是干涉郭德纲一家的事情。你要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干扰到什么程度?!”对于记者被殴打,孔庆东也表示打记者可能是不对,不过不是由记者来说的:“‘不对’也需要公安机关来说。不是说打人就不对。八路军打鬼子,天经地义!警察打流氓,天经地义!所以说,打人对不对,要由司法机关来说。”

每一种媒体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新闻联播》是干什么的,人家很清楚。你狗仔队是干什么的,自己也要清楚。既然做了狗,就要接受狗的待遇!

老百姓喜欢郭德纲

紧接着做客的网站又播出了网友对于郭德纲的支持“郭德纲你是够三俗的,你在天津的演出居然返场24场,你凭什么为了普通老百姓返那么多场?!”根据网友的发言,孔庆东又说:“这个网友其实是在正话反说。这个网友就代表了人民的心声。人民是多么喜欢郭德纲!郭德纲就是只演一场,也可以拿那么多钱。但是他为了老百姓对他的喜爱,返场24次。你说他的艺术是多么伟大!可是我们很多人,不但不理解老百姓正义的要求,不理解郭德纲,反而给他加上一个三俗的罪名。”

郭德纲是民族英雄

孔庆东更是猛夸郭德纲是民族英雄:“郭德纲是我们国家相声界唯一的,敢于讽刺权贵、敢于讽刺不正之风、敢于反对潜规则的,这样一个民族英雄!郭德纲说他徒弟是民族英雄,这话不对!郭德纲自己是民族英雄!”郭德纲曾在相声专场里说自己藏秘排油那会真想到过移民,孔庆东说那后果可严重了:“假如郭德纲真移民了,假如有一天郭德纲在境外演出出言不逊,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谁要为此而辞职!我很快也要去《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我就要指出‘谁是真正的三俗’、‘哪些部门要为这个事情承担责任!’”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