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1382年 |
释义 | 锦衣卫 公元1382年,壬戌,洪武十五年。 § 历史纪事 军法定律的颁行 洪武十五年(1382)三月十六日,颁布施行军法定律:凡管军指挥、千户到任,务必先知卫所官旗军马之数。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三次阅视。违一次的,指挥罚俸两月、千户一月,百户半月;违三次的,俱停俸三月;违六次的,俱停俸半年。同时颁行兵卫队伍老幼优给与宫禁守御之令共二十九条,皆参酌律意制定,遵守实施。 僧录司、道录司的设立 洪武元年(1368)立善世、玄教二院,洪武四年革除。洪武五年给僧道度牒。洪武十一年建神乐观于效祀坛之西,设提点、知观。十五年四月初二日,设僧录、道录二司,掌天下僧道。在外府州县设僧纲、道纪等司,分掌其事。僧录司设左、右善世二人(正六品),左、右阐教二人(从六品),左、右讲经二人(正八品),左、右觉义二人(从八品)。道录司设左、右正一二人(正八品),左、右演法二人(从六品),左、右至灵二人(正八品),左、右玄义二人(从八品)。府称僧纲司,设都纲一人(从九品),副纲一人(未入流);州称僧正司,设僧正一人;道正司设道正一人;县称僧会司,设僧会一人;道会司设道会一人,俱未入流。僧道官俱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充任。天下府州县寺观僧道名数,由僧录、道录二司核实而书于册。其官亦依守制,不支俸给,吏牍以僧道充任,仍以佃户充从者。各寺观住持有缺,从僧道官荐举有戒行、通经典的,送僧录、道录司考中,具申礼部奏闻方许。州县僧道未有度牒的,亦从本司官申送如前,礼部考试类奏出给。凡内外僧、道二司专一检束天下僧道,恪守戒律清规,违者从本司审理,有司不得干预;若犯与军民相干的,方许有司惩治。 锦衣卫的改立 朱元璋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不久,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1370)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其下。洪武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洪武十五年四月十六日,罢仪鸾司,改立锦衣卫,秩从三品。亲军指挥使司,设指挥使一人,统将军、力士、校尉等官卒一千五百余人。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其属有御椅、扇手、擎盖、幡幢、斧钺、鸾舆、驯马七司,秩皆正六品。设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洪武十七年改锦衣卫指挥使为正三品。洪武二十年正月,因有罪官民,多不尽由三法司,其重者辄令收系锦衣卫狱。治狱之人多非法凌虐,朱元璋令焚刑具,出系囚,送刑部审理,诏内外狱皆归三法司,罢锦衣狱。成祖时复置,增北镇抚司,专治诏狱。成化年间,刻狱印赐给,狱成得以专门送达。不关白锦衣卫,锦衣卫官亦不得干预。而以旧设为南镇抚司,专理军匠。 明军平定云南全境,置云南布政司。置贵州都指挥使司,又置云南都指挥使司。置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镇抚司划归锦衣卫管辖。太祖有所诛戮,常交镇抚司审讯,不由三法司。置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监察御史。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秩正五品。在国子监颁学规,又颁禁例十二条于天下,镌立卧碑,置明伦堂旁。诏令恢复科举取士之制。 § 文化纪事 《华夷译语》的编成《华夷译语》 朱元璋以元代素无文字,发号施令,但借高昌之书制为蒙古字,以通天下之言。而译语未有成书,难以通晓。便于洪武十五年 (1382)正月初六日命翰林院侍讲火原杰、编修马沙亦黑等,以华言译其语。凡天文、地理、人事、物类、服食、器用,无不包括,并取《元秘史》参考,纽切其字,以谐其声音。书成,朱元璋下诏刊行。自此以后,使臣往复朔漠,皆能通达其情。 《云南志》编成 朱元璋派兵遣将平定云南,即置都指挥使司及布政使司,改所属诸路为府,州、县仍其旧名,授任官吏,安抚其民。同时命儒臣考按图籍及前代所有志书,编《云南志》。经过更定、删正,于洪武十五年(1382)六月初三日编成,共六十一卷。 俞和逝世 俞和(1307-1382), 桐江(今浙江桐庐)人。寓居钱塘(今杭州)。能诗,喜书翰,早年得赵孟頫运笔之法,行、草逼真赵孟頫,喜临晋、唐诸名家法帖,又兼擅篆、隶、章、草诸体。 刘仲质立学规 刘仲质,生卒不详,字文质,江西分宜人。洪武初,以宜春训导荐入京师,擢翰林典籍,奉命校正《春秋本末》。十五年(1382)二月二十五日,超拜礼部尚书,与儒臣定释奠礼,颁天下学校。立学规十二条,合钦定九条,颁赐师法。又奉命颁刘向《说苑》、《新序》于学校,令生员讲读。十一月十三日朱元璋设殿阁学士,改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仲质为人厚重笃实,博通经史,文体典雅,常当帝意。后坐事贬为监察御史,以老致仕,后无考。 § 杂谭逸事 诸司半印勘合制制定 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初四日,始置诸司勘合。其制:以簿册合空纸之半而编写字号,用内府关防印钤识。右之半在册,左之半在纸。册付天下布政司、都司、按察司及直隶府州、卫所收存,半印纸藏于内府。凡五年都督府、六部、都察院有文移,则于内府领纸,填书所行之事,以下所司。所司以册合其字号、印文相同则执行。称作半印勘合,目的在于防止欺弊。洪武二十年八月十五日,朱元璋对唐铎、秦逵、詹徽说:“初于文籍设关防印记,目的在于绝欺弊、防奸伪,出于一时权宜,对于正人君子,岂能如此。自今以后,六科有关防印记,全部销毁,仍移文诸司,使其知悉我意。” 诸司文移式的制定 朱元璋以六部辖各布政司、察院辖各按察司、五军都督府分辖各都司、卫所,而金吾等十二卫指挥使司系亲军、王府长史司及护卫俱无统属,文移未定其式。因此于洪武十五年 (1382)闰二月初四日命礼部定诸司文移式:六部及亲军诸卫欲移文护卫,皆由都督府行于本国境内都指挥使司转达;若五军都督府及亲军并在京各卫,欲移文长史司,皆由六部行于本国境内布政司转达;其护卫及长史司回文,亦沿此系统。其六部及京卫文移在外都司及直隶卫所,由五军都督府行之;五军都督府于各布政司及直隶府州,由六部行之;其于按察司,皆由察院行之。著为令。 国子学改名国子监 元至正二十五年 (1365),朱元璋置国子学,以旧集庆路儒学为学址。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书、典膳等官。吴元年(1367)定国子学官制,增祭酒、司业、典簿。洪武八年(1375)置中都国子学。洪武十三年改典膳为掌馔。洪武十四年四月改建国学于鸡鸣山下。洪武十五年三月初七日,改名国子监,秩从四品;设祭酒一人 (从四品),司业一人(正六品),监丞、典簿各一人(正从八品),博士三人(从八品),学正、学录各三人(正、从九品),掌馔一人(未入流)。中都国子监相同。洪武二十四年正月更定国子监品秩、员数: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一人(正六品)。其属:绳衍厅,监丞一人 (正八品);博士厅,五经博士五人(从八品),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助教十五人(从八品),学正十人(正九品),学录七人(从九品);典簿厅,典簿一人(从八品);典籍厅,典籍一人(从九品);掌馔厅,掌馔二人(未入流)。中都国子监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博士、学正、学录、掌馔各一人,助教二人,品秩与京同。洪武二十六年月罢中都国子监。永乐元年(1403)在北京置国子监,员额增减无常。国子监祭酒、司业,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令,监丞参领监务,主以管理,博士掌讲授,助教掌辅导,典簿掌文移及金银出纳支受,典籍掌书籍,掌馔掌饮馔。 李仕鲁掷笏痛死 李仕鲁(?-1382),字宗孔,濮县人。少好朱子之学。洪武初召入京,授黄州同知,政绩颇著。洪武十四年迁大理寺卿。时元璋颇好释教,立职官,高其品秩,一时度牒僧尼道士至迹数万。仕鲁上书言道;“陛下方创业,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孙万世法程,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呢!”凡奏章十上,亦不听。洪武十五年四月,仕鲁见其言不被采纳,即请于帝前说:“陛下沉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还陛下笏,乞赐归故乡。”遂置笏于地。朱元璋大怒,命武士痛打,立死阶下。 § 参考资料 [1] 中华博物 http://www.gg-art.com/history/hcontent.php?dynastydetailid=234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