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莎社
释义

§ 安莎社概述

意大利全国报业联合社的简称。意大利报业合办的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占领意大利后,原受法西斯政府控制的斯蒂法尼电讯社被解散,意大利12家重要日报于1945年 1月13日联合创办了安莎社。股东为出版50家日报的46家出版公司。总社设在罗马。1988年在意大利各地设有18个分社,国外有89个分社和记者站。有记者、编辑 471人。每天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英 5种文字播发国内、国际新闻2000多条,约75万字。国内订户上千家,国外订户包括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共 329家。[1]

§ 发展历程

安莎社成立于1945年1月13日,15日开始发稿。当时股东只有12家报社。

1946年,记者、编辑和其他工作人员总共214人,只在纽约有一名驻外记者。当时的国际新闻主要采用路透社(从1945年起)和法新社(从1947年起)的,同时还同南通社、塔斯社等交换新闻。如今的安莎社在国内共有18个分社,设在18个大区首府:安科纳、波洛尼亚、卡利亚里、卡坦扎罗、佛罗伦萨、热那亚、阿奎拉、米兰、那不勒斯、巴勒莫佩鲁贾、波坦察、罗马(兼管拉齐奥和莫利塞两个大区)、都灵、特兰提诺——阿尔托——阿迪杰(主管波尔萨诺和特兰托两省)、的里亚斯特和威尼斯。

§ 设备

安莎社采用先进的电脑设备后,财政更加困难,1981年财政赤字从上一年的18亿里拉猛增到30亿里拉(这一年的财政决算达400亿里拉)。从七十年代后期,安莎社进行体制改革,加强了经营管理,增设行政社长、总会计师、业务室主任、人事处长等职务,同时加强新闻推销工作,以保证财政的收支平衡。据那塔里介绍,安莎社今天的状况已经大为好转,不再为经济问题所困扰。但与其它西方著名通讯社相比,外派记者仍是最少的。北京分社只有那塔里一名记者,让人多少感到意外。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也凸显了其工作的高效安莎社。

§ 同中国关系

安莎社同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中国多家媒体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1963年他们同新华社签订了互相提供新闻图片的合同,1971年互派常驻记者,1978年又签订了新闻合作协定。安莎社前社长塞尔焦·莱普里和前董事长格朗佐托曾先后数次访问新华社。新华社几任社长穆青、郭超人和田聪明也不止一次访问过安莎社。

早在1968年,安莎社就建立了驻北京分社,据说第一位驻京记者是一位年逾花甲且十分能干的老头,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建社初期千头万绪的工作都被轻易化解。那时,现任社长那塔里刚刚进入安莎社,开始了报道国际新闻的第一步。  安莎社大楼

那塔里,是那种典型的亚平宁汉子——身材高大,胡子拉碴,还带有招牌式的神秘的微笑。那塔里1951年出生在罗马。他出生的年代正是安莎社建立并迅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长期财政困难,该社的壮大受到很大的制约。直到1980年,它才开始使用电子设备。而采用电脑储存资料则到1982年5月才实现,这不仅大大落后于路透社(1969年采用),合众国际社(1971年采用)、美联社(1972年采用)和法新社(1973-1976年采用),甚至比埃菲社(西班牙)和德新社都要晚。 [2]

§ 报道态度

安莎社对中国的报道是比较客观的。前社长莱普里在访华后曾说:“中国小孩的脸蛋是圆圆的,表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否则,小孩的脸蛋应该像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穷孩子那样消瘦或干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安莎社将有关中国的报道和文章汇编成书,取名为《六个月改变了中国》,充分体现了该社对中国的友好感情。

上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曾联手制裁中国。当时的意大利总理安德列奥蒂以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务实的态度,率先打破僵局访问中国,成为制裁以来西方大国中首位访华的政府首脑。他的这一举动在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它国家遂纷纷效仿,争相派员访华,制裁堡垒从此打破。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安莎社也作了积极的详尽的报道。 [3]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