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外村
释义

§ 概要

泰山天外村广场

位于大众桥西侧的天外村,是西路登山之始,路口巨石上书“天外村”。北为黑龙潭水库,1942年建,蓄水36万立方米。又北有建岱桥,1964年建。 建岱桥东南侧是香油湾。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吕洞宾与张果老在此下棋,一卖油郎在旁观棋,后见油挑子已腐烂,香油漂在水湾,回家后村民皆不识,只言油郎进山200多年未归,方知误入仙界。油郎返回后不见仙人,只见西北飞鸦峰上有一对仙人影。

天外村,位于西溪谷口,大众桥西侧,为西路登山之始。这里既是山城结合部,也是环山公路与西溪游览公路的交汇点和游客集散地。

2000年开始对天外村路进行综合治理,首先建成“天圆地方”广场,“天圆地方”是“天人合一”之意,古帝王封禅大典即是在泰山极顶设圆坛以告天,然后在山下设方坛以祭地,以示“天圆地方”。广场占地总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方形广场和圆形广场(方形广场边长为36米,面积1000多平方米;圆形广场直径为108米,面积1万多平方米,全部用泰山花岗石材铺装),在两广场连接通道两侧,安置12根高7.2米、直径0.9米的龙柱,表示从秦始皇至乾隆皇帝曾有12位帝王祭告泰山。

在连接通道中央安置长27米、宽3米的以唐玄宗封泰山为内容的浮雕。 方形广场四周栏板刻制历代名人关于泰山的名言名句,并对广场及其周围实施绿化。 在圆形广场内建六个售票亭、配备建设门禁系统、实行刷卡检票,有序乘车;内圈为行车道,能同时停靠12辆旅游车,每小时发送游客8000多人,可满足旅游高峰期游客乘车需要。

广场建成后,使天外村不仅成为集交通组织、信息展示、售票检票、游客购物和景观效果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景区,而且与周围道路相连,成为景区与城市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 [1]

§ 特点

泰山天外村广场

如今站在桥上,远望飞鸦峰南崖,仍有仙人对拱而立,西方稍白者已被翠柏所掩。 白龙池在建岱桥北,因上有百丈崖之飞流直下,恰似白龙顺峡越涧直泻入池而得名。有巨石若圭卧于池北,上刻“玄圭石”。每当山洪暴发,此石则岿然自若如巨舟行激流中;而届雨霁天晴,此石又伏岩晒背有如巨龟出池,所以此石又名石舟,俗称晒龟石。北边的三元石上刻“白龙池”、“龙潭”等大字。此石与玄圭石上遍布题刻,顾炎武考得宋人题名15首,后人又考得16首,今均存。 白龙池有一个神话故事。《泰山纪事》载,“傲徕峰下潭中,白龙最为灵异。古传龙化美丈夫,为岱南田家佣,复赘为婿。善灌园,每夜浇田,蔬畦皆满,不闻辘轳声。邻人异之,从园隙窥视,乃见白龙长数丈,银鳞万点,寒光夺目。半身入井吸水,吐盈数畦。其人惊仆,遂宣传之。龙知事泄,乃辞去,语其室人曰:‘家在傲徕峰百丈崖下’。今日白龙池是也。” 自汉唐至宋,据志书记载,不少帝王曾遣使至此祈雨。神宗皇帝宋元丰五年(1082年)封白龙为“渊济公”,并在池畔建神龙祠。 白龙池东为招军岭,西则飞鸦峰,前有锣鼓湾,后为黑龙潭。夏暮秋朝,高峡深潭一涧飞泻,散珠溅玉,云雾升腾,古人誉为“龙洞甘霖”,列为泰安八景之一。明代李养正有《白龙池》诗:“传闻池上好,秋水白泠泠。纡曲穿山谷,纵横照日星。雨晴龟曝背,风软鹤梳翎。吾欲寻珠去,白龙醒未醒。”

§ 景点

天外村游园位于泰山西路入口处即奈河上游、天地广场以北,北接黑龙潭水库,南至大众桥,总体建设面积约80亩。该游园设计依据《泰山总体规划》,遵循爱护遗产、享受遗产、传承遗产的原则制定。

园区内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突出该区域河溪、彩石、青松、翠竹的主题,加以河道恢复、园路建设、亭廊建设、水系瀑布、绿化美化。结合曲折的园路配以别致的水榭建筑小品,用自然石作斑岸处理,给游客足够的亲水空间;园区内还建有一条人工瀑布,因山就势引水打造新的水景景观;亭廊周围或以青竹环绕,或以松石相间;用乡土树种为基调,采取简单明快的片植手法,突出茂林修竹、四季常青的特色,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使游客春有花看,夏可观瀑,秋能赏叶,冬则体味岁寒三友的逸趣。同时,景观、绿化灯光照明的合理运用,为游园夜景增添魅力。

§ 传说

泰山天外村广场

关于天外村,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吕洞宾与张果老在此下棋,一卖油郎在旁观棋,后见油挑子已腐烂,香油漂在水湾,回家后村民皆不识,只言油郎进山200多年未归,方知误入仙界。油郎返回后不见仙人,只见西北飞鸦峰上有一对仙人影。如今站在桥上,远望飞鸦峰南崖,仍有仙人对拱而立,西方稍白者已被翠柏所掩。 白龙池在建岱桥北,因上有百丈崖之飞流直下,恰似白龙顺峡越涧直泻入池而得名。有巨石若圭卧于池北,上刻“玄圭石”。每当山洪暴发,此石则岿然自若如巨舟行激流中;而届雨霁天晴,此石又伏岩晒背有如巨龟出池,所以此石又名石舟,俗称晒龟石。北边的三元石上刻“白龙池”、“龙潭”等大字。此石与玄圭石上遍布题刻,顾炎武考得宋人题名15首,后人又考得16首,今均存。 白龙池有一个神话故事。《泰山纪事》载,“傲徕峰下潭中,白龙最为灵异。古传龙化美丈夫,为岱南田家佣,复赘为婿。善灌园,每夜浇田,蔬畦皆满,不闻辘轳声。邻人异之,从园隙窥视,乃见白龙长数丈,银鳞万点,寒光夺目。半身入井吸水,吐盈数畦。其人惊仆,遂宣传之。龙知事泄,乃辞去,语其室人曰:‘家在傲徕峰百丈崖下’。今日白龙池是也。” 自汉唐至宋,据志书记载,不少帝王曾遣使至此祈雨。神宗皇帝宋元丰五年(1082年)封白龙为“渊济公”,并在池畔建神龙祠。 白龙池东为招军岭,西则飞鸦峰,前有锣鼓湾,后为黑龙潭。夏暮秋朝,高峡深潭一涧飞泻,散珠溅玉,云雾升腾,古人誉为“龙洞甘霖”,列为泰安八景之一。明代李养正有《白龙池》诗:“传闻池上好,秋水白泠泠。纡曲穿山谷,纵横照日星。雨晴龟曝背,风软鹤梳翎。吾欲寻珠去,白龙醒未醒。”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5: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