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释义 | § 地理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东南部,距非洲大陆201公里,由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两个大岛及附近的卡罗索、佩德拉斯、蒂尼奥萨什和罗拉斯等14个小岛组成。面积1001平方公里(圣多美岛859平方公里,普林西比岛142平方公里)。圣普东与加蓬、东北与赤道几内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220公里。 圣、普两岛均属火山岛,地势崎岖,多山峰,除沿海平原外,岛上大部分为玄武岩山地。两岛皆是火山岛。最高点圣多美峰,海拔2024米。南近赤道,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30℃左右,1~5月为大雨季,6~9月为旱季,10~12月为小雨季,年降水量1000-3,00毫米。多森林。圣多美峰海拔2024米。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两岛平均气温27℃。 § 历史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地图15世纪70年代葡萄牙人到达圣普,将其作为奴隶贸易的据点。1522年沦为葡属殖民地。17—18世纪为荷兰、法国占领。1878年再度为葡统治。1951年成为葡的海外省。1960年圣普解放委员会成立(1972年易名为圣普解放运动。1990年又改名为圣普解放运动社会民主党,简称解运),要求无条件独立。1974年葡当局同圣普解运达成独立协议。1975年7月12日宣告独立,定国名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曼努埃尔· 平托· 达科斯塔任总统。独立后曾长期由圣普解放运动党执政。 1990年8月实行多党制。1991年1月,民统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成为执政党;同年3月,米格尔·特罗瓦达当选总统。1996年7月特罗瓦达蝉联总统。1998年11月,解运重新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并于1999年1月组成新政府。2001年8月民主独立行动党(简称民独党)候选人弗拉迪克·德梅内泽斯击败解运候选人平托当选总统并于9月3日正式就职。 § 政治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自然景观 弗拉迪克上台后,大力加强政党建设,以巩固执政基础。2001年12月,弗拉迪克总统创建民主运动-变革力量。2002年3月议会选举提前举行,解运、民主运动-变革力量联合民统党和以民独党为首的“五党联盟”分获24、23和8个议席。同月组成联合政府。10月,弗拉迪克总统任命解运成员玛丽亚·达斯内维斯为新总理并改组内阁;同月,弗与议会就有关国家政体的修宪问题发生争执。2003年1月,双方达成谅解,议会同意在2006年议会选举之际就政体问题举行公民投票,总统则收回解散议会的决定,颁布了宪法修正案。7月16日,圣普军事培训中心负责人佩雷拉少校借弗拉迪克总统在尼日利亚访问之机发动政变,扣压了议长、总理等政府要员。在有关方面的调解下,23日弗拉迪克总统与政变军人达成妥协。8月8日,组成以解运为主的“基础广泛的政府”,达斯内维斯继续担任总理。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0年9月颁布,其中规定:圣普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建立在基本人权基础上的民主法治国家。政教分离、司法独立。总统是国家元首、武装力量总司令,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总统有权任免总理、解散议会以及颁布法律、法令和命令等。 议会 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代表和立法机关。每届任期四年。本届议会于2002年4月产生,共有议员55名,其中解运占24席,由民主运动—变革力量和民统党组成的“民民联”以及“五党联盟”分别占23和8席。议长迪奥尼西奥· 托梅·迪亚斯(Dionisio Tomé Dias),2002年4月18日就任。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03年8月8日成立。政府共设12个部,主要成员有:总理玛丽亚·达斯内维斯(Maria das Neves,女),外交、合作和侨民部长马特乌斯·里塔(Mateus Rita),国防和内政部长奥斯卡·索萨(Oscar Sousa),计划和财政部长欧热尼奥·苏亚雷斯(Eugénio Soares),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和领土整治部长安东尼奥·金塔斯·多埃斯皮托·桑托(Ant nio Quintas do Esp rito Santo),自然资源和环境贸易部长托梅·克鲁斯(Tom Cruz),贸易、工业和旅游部长儒利奥·洛佩斯·席尔瓦(J lio lopes silva),司法、国家改革和公共行政部长茹斯蒂诺·塔瓦雷斯·维埃加斯(Justino Tavares Viegas),劳工、就业和救助部长达米昂·瓦斯·德阿尔梅达(Dami?o Vaz de Almeida),教育和文化部长阿尔瓦罗·圣地亚哥(Alvaro Santiago),卫生部长克劳迪娜·奥古斯托·克鲁斯(Claudina Augusto Cruz,女),农业、农村发展和渔业部长若热·阿马多(Jorge Amado),青年、体育和议会事务部长若泽·维埃加斯(José Viegas)等。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负责监督法院对法律的解释和运用,其成员由议会任命;总检察院负责捍卫民主与法制,总检察长由政府提名,总统任命。最高法院院长阿利塞·卡瓦略(Alice Carvalho),总检察长阿德利诺·佩雷拉(Adelino Neto Pereira)。 政党 根据1990年9月颁布的政党法规定,一个政党不得低于250人,且需在国家最高上诉法院登记注册后方为合法。2001年底,登记注册的合法政党共11个。 对外关系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风情奉行和平与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主张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合作资源,为圣普的经济发展服务;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非洲葡语国家以及西方援助国的关系;维护非洲团结,重视区域合作,支持实现非洲一体化,积极加入非洲联盟;强调通过对话解决争端,要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非洲联盟、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葡语国家共同体成员国和法语国家组织成员国。 同中国的关系 1975年7月12日,中、圣普建交。1997年5月6日,圣普宣布同台湾“建交”;7月11日,中国政府宣布自即日起中止同圣普的外交关系,并停止执行两国政府间一切协议。中、圣普保持外交关系期间,访问圣普的中国主要官员有:外交部副部长宫达非(1981年)、外交部部长助理周觉(1986年)、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1991年)及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1997年)等。圣普访华的领导人有:总统平托?达科斯塔(1975年和1983年)、总理米格尔?特罗瓦达(1977年)、外交部长卡洛斯?达格拉萨(1989年)和总统米格尔?特罗瓦达(1993年)。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曾向圣普提供经济援助,建成并移交人民宫、竹草编培训中心等6个项目。1975年两国签署贸易协定。因圣普方外汇短缺,1980年起双方中止现汇贸易。1983年两国签订易货贸易议定书,此后曾进行4次易货贸易, 1991年起中止。2006年中圣普贸易额122万美元,均为中方出口。 同葡萄牙的关系 葡萄牙是圣普最大的援助国,两国签有友好合作、经贸、文化和科技等多项协定。葡向圣普派有医生、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2003年2月,葡劳工部向圣普劳工、就业和救助部赠送一批办公用品。同月,葡空军司令尼可将军到访。5月,葡外交与合作国务秘书安东尼奥·多斯桑托斯到访,与圣普外长里塔签署两国2003-2004合作计划,主要包括教育、卫生和职业培训等合作,总金额为2000万欧元。10月,葡邮电代表团访问圣普。 同法国的关系 两国签有经济文化等合作协定。法国与圣普关系逐渐密切,法国是圣普主要援助国之一。2001年圣普总统选举期间,法国向圣普捐助20多万美元用于大选。2003年2月,法国旅行社协会代表团访问圣普。 同美国的关系 1985年圣普向美国派驻大使。美国每年向圣普提供一定数量的援助。两国有军事合作项目。美国之音在圣多美建有转播站。2003年2月,圣普政府与美国莫比尔、ERHC 公司就调整石油协议展开谈判。4月,美国向圣多美中心医院提供价值10万美元的眼科诊所全套设备。10月,美国贸易与发展署代表团访问圣普。12月,美派遣军事专家帮助圣普整顿军队,训练海岸警卫队。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教堂同尼日利亚的关系 圣普同尼日利亚存在着海上油田的划分问题。自1998年起外国石油公司探明圣普近海有石油开发价值后,两国就海上边界划分一直存在争议。2001年两国正式签署条约关于共同开发海上混合专属经济区的协议并于2002年成立共同发石油的部长级联合委员会。2003年3月,两国联合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主要讨论部分区块的销售问题。4月,圣普公共工程部长布兰科和外长里塔赴尼,双方继续谈判石油问题。同月,两国在阿布贾举行混合专属经济区首批9个区块的销售招标仪式。7月,弗拉迪克总统访尼。8月,两国草签尼向圣普提供500万美元支持圣普应急计划的协定。10月,尼决定将每天向圣普供应3万桶原油用于出售,以解决圣普经济与社会问题。同月,两国联合开发区9个区块第一次石油招标开标仪式在圣普举行。同月,尼参议院副议长曼图访问圣普。11月,两国联合开发当局部长理事会在圣普召开。 同非洲葡语国家的关系 同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等四个葡语国家关系较密切,并签有多项合作协定。与安哥拉政治、经济关系尤为密切,双方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03年5月,安哥拉外长米兰达率团赴圣普出席双边合作混委会会议。10月,达斯内维斯总理率团访问安哥拉,双方签订石油、旅游和外交合作议定书。安允向圣普提供技术援助和咨询,并帮助其培训石油技术人员。5月,弗拉迪克总统访问莫桑比克;佛得角总统皮雷斯访问圣普。同月,葡语国家第六次国防部长会议在圣多美召开。 § 经济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货币——多布拉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是以种植可可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国。独立后曾长期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的经济政策。1985年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1987年实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2000年4月,圣普与国际货币基金签订减债和经济增长三年计划,并出台了《2000~2003年优先行动计划》和《2000~2005年中期发展战略》,采取降低关税、修改投资条例及建立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2003年,圣普继续推行脱贫与增长计划,实施紧缩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通过下调参考利率和向工商界提供贷款等措施鼓励投资;着手启动石油开发进程,完成与尼日利亚混合专属经济区九个区块的招标。由于国际市场可可价格上扬等有利因素,2003年圣普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等外部不利条件,圣普经济总体依然困难。 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由于破坏性采伐,原始热带雨林覆盖率已下降至28%。16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可为圣普每年提供13000吨的渔业资源。1999年美孚石油公司在圣普近海发现油田,蕴藏量约5亿桶。 工业 仅有陶瓷、砖瓦、饮料、木材加工、制衣、印刷、汽车修理等小工厂。此外还有两座水电站和一座热电站。2002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85%,其中制造业和电力占32.34%,建筑业占67.66%。2002年发电3150.38千瓦时,其中火电2544.13千瓦时,水电606.25千瓦时。 农业 全国51%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2002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98%,占出口总额的99.1%。可耕地面积4.8万公顷,已耕地3.8万公顷。1993年开始土地改革,实行包产到户。粮食尚不能自给,粮食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7%。主要经济作物有可可、椰干、咖啡、棕榈仁等,其中可可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现每年出口3500-4000吨可可,其中90%出口到比利时,10%出口法国和瑞士。因缺雨,2003年可可产量3820吨,为13年来最低。 旅游业 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圣普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交通不便及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90年代以来旅游设施有了较大改观,政府希望将圣普建成热带非洲的度假胜地。2002年全国共有旅馆7个,床位约500张,共接待游客约9330人次。 交通运输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风光全国有公路380公里,其中250公里为沥青路。机场和浅水港各两个。圣多美国际机场可供大型客机起降。圣普航空公司由葡萄牙、圣普和法国合资经营。往返世界主要城市的航班主要由葡萄牙航空公司经营,其它航班主要由安哥拉、喀麦隆和加蓬航空公司经营。往返里斯本、利伯维尔、安特卫普和鹿特丹的海上航线主要由葡萄牙、荷兰航运公司经营。2003年,加蓬航空公司因客源不足暂停利伯维尔圣多美航班。 财政金融 2002年财政总收入1696.15万美元,总支出3409.95万美元,赤字1713.8万美元。2003年外债总额3.14亿美元。2000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重债穷国减债计划下原则同意减免圣普2亿美元债务。由于2003年7月圣普发生军事政变,原定于2004年3月执行的减债计划被迫推迟。两组织对圣普经济进行重新评估。 对外贸易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2002年出口额410万美元,进口额2640万美元,逆差2230万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可可,此外还有咖啡、椰干、棕榈仁等。2002年,可可出口额405.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8.83%。主要进口粮食、燃料、工业产品和日用消费品。主要贸易伙伴为葡萄牙、荷兰、安哥拉、德国、法国、南非等。 外国援助 圣普是世界上人均接受外援最多的国家之一,90%的发展资金依靠外援。主要援助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机构为葡萄牙、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及非洲开发银行、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2002年外国援助总额为1406万美元,另有信贷232万美元,赠款1174万美元。联合国儿童基金决定2002~2006年向圣普提供309万美元,用于儿童教育、保护妇女权利和妇幼保健。2002年8月,葡萄牙和圣普签署了《2002~2004年度社会保障合作议定书》,未来三年将向圣普提供600万欧元社会救济和福利方面的援助。2002年12月,欧盟向圣普提供275万欧元援助,用于双方2003-2005年渔业协定。2003年4月,欧盟承诺5年向圣普提供1200万欧元的援助。8月,欧盟同意向圣普提供495万欧元,用于修建80公里乡间道路。10月,世界银行决定向圣普提供1000万美元,资助社会发展项目。人民生活 圣普货币持续贬值,物价不断上涨,市场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从1991年的36%上升至2001年的53.8%。2002年劳动者最低月工资28美元。全国有3所医院,6所产院,3个综合门诊部,1个妇幼保健中心和1个国家卫生教育中心。共有医务人员218名,其中医生76人,病床580张。2002年人口出生率约为35.3‰,死亡率7.4‰,平均寿命63.9岁,为非洲长寿国之一。据圣普卫生部门消息,圣普于1990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估计为2875—5750人,多数是19—44岁的中青年人。截至2002年底,累计艾滋病人115人,56人死亡。 § 军事 武装力量创建于1975年(1991年之后称圣普革命武装力量),由武装部队、警察、总统卫队和民兵组成。2001年由600人精减至300余人,其中陆军2个营、海军1个排、民兵1个营和总统卫队160人。武器装备主要来自葡萄牙、利比亚和南非。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总参谋长安东尼奥· 帕盖特· 德索萨(Antonio Paquete de Sousa)上尉。 § 教育 国家重视教育事业,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全国共有85所学校。2002年在校生共37562人,其中小学生23760人。政府注重师资培训,并聘请葡、英教师在各中学执教。此外,国家每年还选派留学生到国外深造。文盲占总人口的25%。全国有图书馆6个,藏书1.4万册;档案馆和博物馆各1个。 § 文化 新闻出版 社会新闻总局为国家新闻单位的主管机构,直属总理府。主要报刊有《消息报》和《共和国日报》,发行量都在800份左右。此外还有《傻瓜》、《论坛报》、《橱窗报》等。 有国家电台、电视台各一家和圣普通讯社。2000年4月,由葡萄牙援建的普林西比自治区电台正式开播。电台每日语播音17小时。电视台自1982年起每晚播出节目。另外,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和美国之音电台在圣普建有中转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