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镇化 |
释义 | § 定义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 城镇聚集 城镇化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别。 § 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 辉煌历程 不断崛起的城市群落,日益繁荣的城市经济,加速改善的城市生活……变化,缘于一个巨大的跨越:中国城镇化60年间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向前。它所蕴涵的是,中国经济规模扩张、工业化步伐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迅速提高的辉煌历程。 § 中国国情 60年城镇化发展,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 在一个农业分量很重、正在加速工业化的大国,如何发展城镇化,是一个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全新事业。60年间,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了一条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60年前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面对贫弱的局面,首先升腾起的是工业化的梦想。正是工业化的发展,带动着城镇化的进程。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大项目带动了城镇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了5个百分点。而在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速,关于城镇化路径的选择也成为议论的焦点。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石楠如今依然清晰记得20多年前的那场争论:“当时到成都参加一次城市发展的研讨会,有的人坚持要大力发展大城市,有的人坚持小城镇优先发展。” 从“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到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我们在不断摸索,直至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不能只搞集中型的大城市化,也不能只实行分散型的小城镇化,只能选择集中型与分散型相结合、据点式与网络式相结合、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化,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说:“这既是对以往中国城镇化发展经验的总结,又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60年间,一座座新城迅速崛起,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一个个城市群形成,就像一条条玉带,镶嵌在中华锦绣大地上。城镇化率从解放初期的10.64%增至45.68%。 60年前,从工业化起步带动城镇化,而现在,城镇化在与工业、农村发展的互动中实现着更高水平的跨越。 § 经济繁荣 60年城镇化发展,铺就了一条通向经济繁荣之路 100多年前恩格斯说过,250万人集中于伦敦,使每个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城镇化发展,无疑是经济繁荣的象征,也是其强大的动力。 60年来,作为政治、经济和人民精神生活中心的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是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GDP占全国的比重为63%。 如今,以特大城市为依托、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已经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及辽中南、中原、武汉、长株潭、成渝、闽东南、山东半岛、关中天水、北部湾等城市群,以不到全国1/1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国1/3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2以上的GDP。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这三大城市密集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60%以上,2008年上半年三大城市密集区共完成进出口额9359.1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额的75.9%。 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小城镇在吸纳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109个镇的调研,小城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1985年的62%下降为2005年的38%,二三产业分别从26%和12%增加到38%和24%,有58%的农村劳动力在镇域范围内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全国政协常委陈凌孚说:“从长远看,小城镇处于农村之头、城市之尾,在城乡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对于广大农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 美好生活 60年城镇化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凸显了城镇化的核心——人的发展。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收音机大喇叭……”曾经是城镇化生活的代名词,而现在的现实已远远超过这个曾有的梦想。 68岁的郑州居民曾先梅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不知道啥是暖气。后来有了土暖气,就是在客厅生个煤火炉,然后接上一根烟囱,通到窗户外面,非常简陋,还担心煤气中毒。现在有了集中供暖,真是又方便又舒适。” 曾先梅讲述的取暖的变化,只是城市生活变化的一个细节。一些数据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城镇化带来的生活变化。 交通更便捷。城市道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万1千公里发展到25万公里,43亿平方米的道路面积较新中国成立时增长了58倍。越来越多的自行车“骑手”变成了私家车“车手”,公交、地铁、城铁、出租车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缩小了生活半径。 住房变宽敞。解放前城镇居民每间瓦房或土房住3至5人的家庭占总户数70%以上。解放后逐年有所改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从面积小、条件差、无产权逐步走向住房设施齐全、拥有产权。目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49年的4.5平方米上升到人均建筑面积28平方米。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也得到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沿海到内陆,各级各类学校、医院、文化场馆如雨后春笋,不断满足着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更加追求居住环境的优化。60年来,城市不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积,而是天蓝水碧、空气清新、环境整洁。 统计显示,中国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从1959年底的12.8212万公顷增至2008年底的174.7493万公顷。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都经历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历程。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致力于打造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宜居城市。 综观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再次印证一条颠扑不破的道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来谋划发展方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小到一座城市的发展大到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 四个坚持 45.68%的城镇化率,表明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我们的国情却是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劳动力素质偏低,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因此,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我国区域差异大,不同地区城镇化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东部地区要重点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生态环保工程建设,着重提高城镇化质量;中部地区要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提高县城、中心城镇的综合服务水平,促进人口有序转移和聚集,重点建设粮食、能源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要围绕大中城市,进一步增强人口聚集能力,扶持为旅游、内陆边贸服务的特色小城镇发展,加大对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镇发展的扶持力度;东北地区要加强区域性交通设施、能源电力、节水节能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注重资源枯竭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森林工业城市和国有农场地区城镇的建设,促进城镇发展转型。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城乡统筹,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统筹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加强对闲置的乡村建设用地的整理,促进城乡建设用地总体集约节约。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加强乡村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使广大乡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同时,还要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要加强住房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提升居住品质,使“居者有其屋”。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改造,降低中心城区过高的人口密度,增加公共绿地。积极发展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改善路网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简介 一、中心简况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成立于1999年10月,为校级独立实体性研究机构,2004年12月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近年来,在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大学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心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在形成研究特色、培育核心团队、扩大对外交流、探索运行模式等方面不断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组织机构 中心主任由博士生导师陈忠教授担任,行政副主任由林萍博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由宋林飞教授担任。中心下设区域经济研究所、区域公共治理研究所、区域法制研究所、文化与社会研究所、教育与心理援助研究所、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研究所,以及办公室、信息中心、编辑部、资料室等。 三、研究特色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充分发挥苏州大学综合性的优势,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的高水平专家及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授、博士为研究主力军,长期致力于中国城镇化相关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努力打造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的优秀“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 四、研究成果 中心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研究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与城镇化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努力打造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城市研究的优秀研究中心。该中心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200多篇,出版高水平专著10余部。 中心不断扩大国际、国内高端学术交流,努力打造中国特色城镇化与中国城市研究的优秀学术交流中心。该中心主办了“走向可持续城市化”、“全球化时代的资本批判”等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了“中国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低碳城市与生态型政府”专家论坛等重要国内会议。 中心发挥自身特色,努力为有关部门做好咨询服务,努力打造中国特色城镇化与中国城市研究的优秀信息与咨询服务中心。该中心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3项、重点项目近10项,承担地方委托项目20余项,向国务院等部门提交高水平调研报告20多篇。 中心不断摸索研究基地建设、运行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探索、形成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与运行的标志性经验。进一步完善了专兼职人员聘任、考核、奖励办法,与各相关学院共建相关研究所的办法,课题及经费管理办法,与地方共建设调研基地的办法等,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为研究基地的规范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相关条目 人口老龄化 社会 政治经济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