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喇嘛教寺庙舞蹈 |
释义 | 喇嘛教寺庙舞蹈 通常人们所能见到的喇嘛教祭祀仪式舞蹈一般为室外表演的查玛,它独特的表演形式、狰狞的面具造型和恐怖的音乐等都带有神秘的感觉。而让人感到更神秘的则是喇嘛教的另一种祭祀仪式的舞蹈,亦即被称为室内查玛的《娜若·卡吉德玛》,娜诺·卡吉德玛是一位具有“伏恶之势、护善之功”的裸体女神,据阿鲁克科尔旗根丕庙转世活佛吉米彦说,娜诺 ·卡吉德玛也称“敖其尔嘎哈额贺”,汉译为“金刚亥母”,亦称“空行母”。她身呈红宝石色,裸体,披骷髅、饰璎珞,左手向上托举盛血的骷髅,作欲饮之状,右手执月牙形利刃,形象威猛,双足踏鬼域,置莲花台上。祭祀由8位喇嘛扮作仙女形象,在“娜”神像前进行。仪式从“顶礼”开始,其后依次为“供献”、“忏悔”、“庆喜”、“转法轮”和“请求涅”。舞蹈部分的主要动作是纷繁多变的密印。多年来,《娜》舞仅在喀喇沁旗善同寺表演。 § 详细介绍 跳神 流传在中国藏族、蒙古族、满族、土族、裕固族地区嘛教寺庙中的一种宗教舞蹈形式。 喇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与当地原始多神教苯教长期相互影响和吸收而产生的。13世纪以后,它陆续传入中国上述少数民族地区,逐渐成为这些民族的主要宗教信仰。每年的重大宗教节日里,寺庙的嘛们在宗教仪式中都要表演舞蹈。这种寺庙舞蹈,不但能够强烈渲染宗教祭祀礼仪的隆重气氛,表达人们祈福禳灾的善良心愿;而且,还通过生动的舞蹈形象,表演各种宗教故事,起到歌颂佛法、宣扬教义,传播宗教的作用。因此,在节日中表演和观看这种舞蹈,就成为嘛教信徒的重要活动。 喇嘛教寺庙舞蹈的表演形式,多以古老的巫舞或民间舞蹈为基础,并部分地吸收中原地区的一些传统舞蹈表演形式,经过历代不断加工、规范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较完整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宗教舞蹈。由于嘛教属于佛教的一支,因此这种寺庙舞蹈,也保留着许多佛教艺术的特色。 喇嘛教寺庙舞蹈 藏族称寺庙舞蹈为“羌姆”,意为“跳神”。每逢藏历除夕,藏族人民欢度“果多节”时,各大寺庙都要举行隆重集会,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跳神”,因此,这个节日也称跳神节。表演跳神,一般在节日的上午开始。首先由全寺僧人列队迎出本寺庙的活佛,施礼参拜后,在鼓乐和诵经的伴奏声中,扮演众护法神的嘛们相继上场。开始,众神绕场一周,表演一段缓慢而刚健的舞蹈,然后分段表演《骷髅》《牛神》《鹿神》《狮子》、《神童》、《寿星》等舞蹈。参加表演的人数,多依据寺庙的大小而定,扮演者均由平日训练有素的嘛们担任。表演时身着与故事内容、人物相符合的服饰,除扮演正神者外,均戴面具。在各段舞蹈之间,有时还穿插有嘛的摔跤、角斗等表演,以娱乐观众。有的还表演佛经故事,如《舍身饲虎》等。伴奏乐器有大鼓、唢呐、铜号、钹、海螺和长达3米的大号等。 蒙古族称寺庙舞蹈为“查玛”(藏语“羌姆”的音译),也叫“跳神”或“打鬼”。据记载,13世纪以前,蒙古族一直信奉原始的萨满教,13世纪后,嘛教开始传入,至16世纪中期,西藏三世达赖嘛锁南嘉错被迎到蒙古草原后,继而在板升城(今呼和浩特市)建立第一所“大乘法轮洲”大寺(明朝廷赐名“弘慈寺”)之后,这种寺庙舞蹈才迅速地在蒙古草原上流传起来。当时,这种舞蹈由藏族嘛传授,带有浓烈的康藏高原特色。至今内蒙古地区伊克昭盟的乌审召嘛寺庙中,还遗有用藏文书写的有关“跳神”舞蹈的说明和舞谱图样。 随着嘛教在蒙古草原的广泛传播,寺庙的跳神又与古老的萨满教巫舞相结合,经蒙古族嘛们的加工、创造,使这种寺庙舞蹈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成为蒙古族舞蹈中风格浓郁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 蒙古族的嘛寺庙,多在每年的1月或7月,由全寺僧众表演“查玛”,方圆数百里的牧民云集观看,常连续表演数日,为蒙古草原上每年不可多得的盛事。“查玛”的内容,与藏族的“羌姆”基本相似,有《骷髅》、《牛神》、《寿星》、《蝴蝶》、《凤凰》、《阎王》等舞蹈,表演时有严格的程式和经规范化的舞蹈动作,如双臂外甩、抬腿跳转等,动作刚健有力。表演的人数少者数人,多者百余人。伴奏乐器亦以大鼓、铜号、钹等为主。 土族和裕固族地区的寺庙舞蹈,主要是沿袭藏族或蒙古族的寺庙规定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藏族和蒙古族地区的嘛教寺庙舞蹈,受到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和保护,舞蹈家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加工工作,蒙古族舞蹈《鄂尔多斯》、藏族舞蹈《扎西德勒》等,就是在其基础上创作的。 藏传佛教及其寺庙舞蹈——“羌姆”和“查玛”——藏传佛教寺庙舞蹈的文化特点 喇嘛教寺庙舞蹈藏传佛教及其寺庙舞蹈——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属于中国佛教的一支。它是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后与当地原始苯教相结合而成的。藏传佛教具备地区特色,为广大西藏群众所接受,形成后又以西藏地区为中心,向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云南滇西地区以及向西藏、内蒙古地区毗邻的国家传播。 苯教是古代盛行于西藏的原始宗教,崇奉天地、山林、水泽等各种神鬼精灵,重祭祀与巫术活动。公元7世纪奴隶制度在吐蕃建立,佛教也于此时传入。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崇佛,曾先后迎娶笃信佛教的尼泊尔公主和文成公主,这对佛教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8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公元742-797年)请来印度僧人莲华生,莲华生把“苯教”的十二地方神、十二丹玛宣布为护法神,将山神、水神、湖神、龙神在佛教护法神里安位,接受了许多苯教仪式,缓和了佛、苯两教的矛盾,使佛教得到迅速发展。为弘扬这种西藏化的佛教教义,又在寺庙内举行宗教舞蹈,或称“喇嘛教寺庙舞蹈”。这种舞蹈以寺庙宗教活动为中心,其表演有完整的程序与严谨的规范,表演者是寺庙中受过训练的喇嘛僧众。这种宗教舞蹈有不同的称谓,藏族称“羌姆”、蒙古族称“查玛”、裕固族称“护法”、北京称“跳布扎”,俗称“打鬼”等。藏传佛教寺庙舞蹈是一个新的舞蹈概念。 公元8世纪中叶以后,莲华生建造了西藏“第一座真正的佛教寺院——桑耶寺(桑鸳鸢寺),剃度了藏族第一批出家人,使喇嘛教有了飞跃的发展,”并使舞蹈与寺庙的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据藏文文献:“八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建筑桑鸢寺(桑耶寺)时,莲华生大师为调伏恶鬼,在所行执仪中曾率先应用了一种舞蹈,这就是藏族傩舞(羌姆)的兆始。”因此,把这种舞蹈形式称为喇嘛教寺庙舞蹈是有历史依据的,也是具有概括意义的。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这种舞蹈形式在土、裕固、纳西族等信奉藏传佛教的地区,在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等邻国以及前苏联的布里亚特等地更为流传。 § 羌姆 喇嘛教寺庙舞蹈产生于8世纪莲华生大师创建桑耶寺时代,后经不同教派大师如萨迦派大师衮嘎宁波(公元1092-1158年)、黄教大师宗喀巴(公元1357-1419年)等修改,逐渐成为颇具规模的宗教仪式舞蹈,并在固定的宗教节日表演。有些地区在表演前还要隆重的迎本寺庙活佛出场,活佛落座才表演。其内容与所扮的神灵因教派、寺庙不同而有差异。羌姆的表演在鼓乐声中进行,舞蹈强调腿部控制和舞姿造型,强调弹跳的稳扎和形态变换的缓慢。伴奏乐器有法螺、唢呐、大鼓、钹、长号、铜号等。羌姆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与流传中,表演形式与技艺日臻完善,从酬神、驱疫鬼或弘扬教义中逐渐扩大世俗娱乐的成分。 黄教寺庙羌姆的内容:先是所扮众神持各种法器、兵器进场绕场一周,然后所扮各神分别表演。表演的舞蹈有:阎王舞(确节),是阎正与阎后的双人舞表演;四季舞(堆西),由十三个人表演,其中一人领舞;骷髅舞(托打),由四人表演;神童舞(阿扎拉),由十六人表演;以及金刚力士舞、鹿神舞、寿星舞、仙鹤舞等。黄教寺庙羌姆最后多以“阎王”为中心,所扮众神全体上场,围成几个向心的圆圈,以表演鹿舞做为结束。红教寺庙舞蹈有黄教寺庙舞蹈中所没有的“牦舞”“乌鸦舞”等。除上述内容外,还常表演佛经故事与传说,如“舍身饲虎”和表现佛教徒夏拉用弓箭杀死灭佛藏王朗达玛的“夏拉”等。喇嘛教寺庙舞蹈 § 查玛 蒙古族喇嘛教寺庙舞蹈的名称,是羌姆一词的蒙古语读音,当地汉语称“跳神”“打鬼”或“跳布扎”。是藏传佛教传入内蒙古后兴起的蒙古化宗教舞蹈。公元16世纪俺答汗(公元1507-1582年)从西藏迎请第三世达赖喇嘛锁南嘉错(公元1543-1588年)到内蒙古板升城(今呼和浩特市)传法,于公元1580年建造弘慈寺(今大召寺)后,藏传佛教才逐渐地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流传开来。查玛也随之广泛传播,并不断吸收融合萨满教的跳神及民间舞蹈形式,形成具有蒙古族特色、融蒙藏舞蹈文化为一体的宗教舞蹈形式。查玛的表演内容、节目形式与伴奏乐器多与羌姆相同,只是所扮演的神灵与舞蹈动作的名称多用蒙语。查玛有一个名为“米拉因.查玛”的带有情节的表演节目。内容是西藏僧人米粒(米拉日巴)劝说猎鹿人白、黑二老人皈依佛教的故事。其中鹿与老人的形象塑造和狩猎等情节的表演,多是蒙古原始狩猎舞蹈与萨满舞鹿神动作的升华。 § 文化特点 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中原佛教、密宗、苯教多种宗教文化融合的产物。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初创时,中原正值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当时随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以及其他僧众先后进入西藏,先进的封建文化与各种技艺随喇嘛教寺庙舞蹈之传入,并和当吐蕃奴隶制文化相融合,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盛行中原的——宫廷内戴面具驱疫鬼的傩祭活动,对吐蕃宫廷也会有所濡染。由于傩祭与苯教的祭鬼神、禳除灾祸的目的是一致的,似可推测出藏传佛教寺庙桑耶寺建造之前,吐蕃己有了面具舞的形式。诚然,羌姆中印度文化成分很明显,莲花生本人就是印度密宗的大师,必然带来印度文化,所以至今羌姆中还保存有印度神灵形象的“阿扎拉”表演,但是不能忽略羌姆所用的面具是来自中原这一重要事实。 在宗教传播中,要使一个新的地区接受它的教义,必须使教义融入当地的文化。流传于各地的藏传佛教寺庙舞蹈,都融入了该民族或当地的文化色彩,适应当地的民族心理与风俗习惯。如云南西部藏族、纳西族居住区丽江五大喇嘛教寺庙之一的文峰寺,所用的跳神面具分为立体和平面两种;清代北京各藏传佛教寺庙都有“跳布扎”,每年农历除夕前一天,雍和宫内中正殿前殿院内要演“跳布扎”念《护法经》,为清帝及宫廷除祟祈福。正月最后一天,雍和宫举行的“跳布扎”最为壮观。活动礼仪隆重,内容丰富,舞蹈达13段。如“跳白鬼”“跳黑鬼”“跳螺神”“跳蝶神”“跳金刚”“跳星神”“跳天王”“跳护法神”“跳白救渡”“跳绿渡”“跳弥勒”“斩鬼”及“送祟”等。 喇嘛教寺庙舞蹈清政府为增强和蒙、藏民族的关系,大力推崇藏传佛教(黄教),连宫廷也演跳布扎。而文人则把它看成是一种善举,是古代傩祭遗风,并以孔子朝服迎乡人傩相比。清代《燕京岁时记》中描述:“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被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诸天神将以驱逐邪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朝廷重佛法,特遣一散秩大臣以临之,亦圣人朝服阼价之命意。”引文印证了羌姆和驱傩古风有关,又有乡人傩的遗意。雍和宫跳布扎的“跳弥勒”中,除“大弥勒”外还有6名“小弥勒”,他们面具虽大小有别,但面部造型都是汉族寺庙的笑面弥勒佛,今天的“大头娃娃”造型一样可爱。经过清代的推崇,跳布扎已融入满汉文化,成为蒙、藏、满、汉多种文化因素的宗教舞蹈 § 相关链接 1. http://www.05005.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7583 2. http://dance.jnu.edu.cn/LESSONS1/CHAPTER03/CHAPTER03_01.htm#06 § 参考资料 民族舞蹈网:http://www.e56.com.cn/minzu/minority_dance/minority_dance_main.asp 红瓦民族舞蹈团:http://honwa.cyberstage.com.tw/ 红河谷艺术中心:http://www.redvalley.cn/index.asp 大地之舞网:http://www.ddzw.cn/ § 相关词条 阿罕白 摆手舞 拉手舞 喇嘛教寺庙舞蹈 芦笙舞 莽式苗族鼓舞 木瑙纵歌萨满舞 丧事舞蹈师公舞 § 所属分类 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