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释义 | § 基本介绍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川滇两省交界处,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内分布有目前世界上面积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野生苏铁林,共有攀枝苏铁约23万株。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建立,199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生长的苏铁林,占地1358公顷,有23万余株,是我国乃至亚洲天然苏铁林分布纬度最北、面积最大、最集中、株数最多的苏铁类植物保护区,也是中国苏铁类植物惟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攀枝花苏铁是1971年发现的苏铁新种,1981年才正式定名,1984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属于世界性珍稀濒危残遗物种,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该物种出现在2亿7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是经过第四纪冰川浩劫而在金沙江河谷孑遗至今的最为古老的种子植物之一,因而它同时具有稀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性、珍贵性、古老性三个特点,对研究我国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古生物、古生态、古地质、古地理以及种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攀枝花苏铁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生态环境。攀枝花苏铁是1971年发现的苏铁新种,攀枝花苏铁对于研究我国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古生物、古生态、古气候、古地质、古地理和种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详细介绍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攀枝花苏铁保护区总面积1358.3公顷,区内现有天然生长的攀枝花萝铁234776株,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乃至亚洲苏铁类植物自然分布纬度最北、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天然苏铁林,是全国苏铁类植物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各种植物248种,隶属88科、182属;有鸟类、兽类野生动物10种,分属8目8科。根据区划原则,保护对象集中分布地域,植被状况,人为干扰程度等,保护区区划为核心区和实验区,同时又根据不同的保护管理目的,核心区又分为民政核心区和格里坪核心区,实验区又分为科普区、苏铁人工群落区、自然植被保护恢复区。除攀枝花苏铁外,保护区内还有栌菊木、四川山鹧鸪、穿山甲、小灵猫、红腹角雉、红腹锦鸡、鸢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攀枝花苏铁保护区,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类型,具有南亚热带一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具有夏季长,四季不明显,旱、雨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20.3度,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和总热量最高的地区。一般最热月出现在5月,最冷月出现在12—1月。6月上旬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干季,无霜期300天以上,与同纬度相比,秋季偏暖,夏季偏凉。从河谷到高山具有南亚热带一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全年日照时数2300--2700小时,是四川盆地地区的2--3倍,是中国少见的阳光地带。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攀枝花苏铁保护区地处横断山脉东南前缘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形成境内地形、地貌崎岖复杂,山地辽阔、沟壑纵横、山高谷深的基本特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成为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的河川汇集之地。除金沙江、雅砻江等主要江河外,境内还有大小河流90余条。因受地形地势影响,这些河流主要汇集到巴关河、大河、三源河等较大支流后,分别归入两江,沿河发育出串珠状河滩坝地和沿河阶地。 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川滇两省交界处,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内分布有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野生苏铁林,共有攀枝苏铁约23万株。保护区植被属盆地西南缘山地干性常绿松栎林区与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干热河谷稀树灌木林小区。 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88科、182属、248种,其中种子植物76科、166属、227种,蕨类植物5科、9属、14种,苔藓类植物7科、7属、7种。其中攀枝花苏铁、龙棕、栌菊木、云南梧桐等国家和省级保护物种。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鸢、雀鹰、红隼、游隼、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穿山甲、小灵猫9种,被列入省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中华鹧鸪、鹰鹃、星头啄木鸟、豹猫4种。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把关河西岸的丰家梁子一带,海拔2000米左右。攀枝花的苏铁与省内的大熊猫、恐龙并列为“巴蜀之宝”。苏铁是世界上十分珍贵而稀少的原始裸子植物。苏铁具有稀有、珍贵、古老等特点,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 (CITES)名录,1999年被列入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攀枝花苏铁雌雄异株,花期为每年的3—6月,且年年开花,为植物界一大奇观。其生长方式多姿多彩,一株攀枝花苏铁就是一件珍贵的活艺术品,有的在悬崖峭壁上单株茁壮成长,有的伏地多头生长,有的则在石缝中挤占生存空间,有的则边结实边生长。其形态优美古朴,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生存环境更是给人以古朴的原始美和神秘感。保护区内有天然盆地草坪、山泉瀑布、原始苏铁林等众多极具旅游开发前景的景点。 保护区内除苏铁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栌菊木、四川山鹧鸪、穿山甲、红腹锦鸡、红腹角雉、鸢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处于城乡结合地段,距市区很近,交通方便。相邻景点有:攀枝花城景、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红格温泉等。 § 景观简介 兰尖景观: 在攀枝花兰家火山、尖山,有一座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的天然钒钛磁铁矿采矿场。它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每日成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上万吨矿石从这里运走,因此名闻遐迩。成了人们争相一睹的胜景。 垭口景观: 要俯瞰宏伟的采矿壮景及攀枝花矿山全貌,最佳视点便是登上海拔1620米的兰家火山山顶.在一个叫“垭口”的地方驻足而观。自1964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先后有邓小平、彭真、贺龙、李富春、薄一波、郭沫若、方毅、胡耀邦、李鹏、乔石等数十位登上垭口视察;还有前苏联、日本、澳大利亚等外国人士慕名前来参观。 观景台: 以前的垭口杂草荒乱,炎阳灼人,有顶日冒雨之憾。1982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一行视察攀枝花,曾临垭口观览。其时山上连个坐处都没有,总书记站累了,只好在一根废旧的水泥电杆上落坐,稍事休息。此后,攀矿公司兰关铁矿遂在垭口修建一座观景台。1984年12月,观景台建成。 观景台是一楼一底的砖混结构,坐南朝北,背山临壑,东西北三方视野开阔,可远眺市区和群山。楼底层作兰尖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铁矿采场调度室,上层是接待室和环廊观景台。接待室面积近百平方米,可容60人休息。室内置矿山沙盘模型、环廊是半椭圆形环绕接待室东北两方,离采矿场仅高数十米。凭栏俯瞰,采场尽收眼底: 北面,兰家火山层层梯状采矿台阶呈现眼前。采矿场群山环抱,潜孔钻在台阶上轰鸣穿孔,俄顷一阵平静,接着就是惊天动地的爆破,随即电铲将成吨爆碎的矿石装上自卸载重卡车,运送倒入溜井;东面,是尖山采矿场;远处可望见瓜子坪和密地桥,再往北,金沙江和江南岸的市区中心炳草岗和大部分市貌亦清晰可辨。 溶洞景观: 仁和区多为喀斯特地貌,溶洞众多,现以发现大小溶洞30余个,已有近10个为当地居民初步开发,主要有务本乡的仙人洞、大黑山的无底洞、民政乡老村子的仙人洞、中坝乡无名洞、大龙洞等。其中务本乡桃花山的仙人洞已经大黑山旅游开发公司打通出口,全长800余米,内有石柱、石笋、石葡萄、钟乳石景观。大黑山小石林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为石灰岩长期风化而成的地貌景观。 大黑山森林公园: 日照充足,天空睛明,空气清新。公园具有绿、险、奇、古等特色。由林海、石林、龙洞、桃花园、乌拉天国、舍身崖、观音崖、朱德智结草莽英雄雷云飞的原址等50余个景点组成,最高点海拔2900米,受立体气候和茂密森林的影响,空气清新凉爽,可晨观日出,晚观彩霞,雨天观云海,夜观百里钢城万家灯火,是市民和外来游客避暑、度假、疗养的胜地,现已有投资400余万元的乌拉山庄和电视台招待所及多家农家乐等住宿接待设施,近十年来每年一届的“桃花节”规模都逐年扩大。 § 最佳旅游时间 攀枝花气候独特,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主体气候著称。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年平均日照2754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因此,四季都是旅游的好季节,特别适宜冬季避寒旅游。同时,为发展主体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米易县是我国发展主体农业较早的试点县,也是组织农业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 相关词条 四川省 攀枝花 苏铁 § 参考资料 http://www.mysta.gov.cn/web/t4/main.jsp?go=newsDetail&cid=2858&id=596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