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市空心化 |
释义 | § 简介 城市空心化 城市空心化指在一些大都市由于都心地带(相当于中国的特大城市建成区)经济承载量过大而造成的人均基础设施费用过高、人均生活费用过高、商务费用过高、闲暇时间损失过高等弊端,使一部分都心居民、机构和企业逃离都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个痛苦的过程,并伴随着大量经济资源的浪费。[1] 城市空心化是与城市化相对的概念,指城市中的富裕人群和中产阶层中的大量城市居民选择到城市的近郊或远郊居住,从而出现住宅郊区化和城市空心化的现象。随着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城郊接合部住宅建设的兴起,进入21世纪城市空心化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正如杭州的城西、城北、城东都将发展成为大型居住区,而城中的居民都在慢慢向外围迁徙。[2] § 原因 人口规模增长 随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对其经济发展有有力因素: (1)城市规模越大、能够被配置的需求机会种类越能向这个序列的低端延伸; (2)城市规模越大、各种需求机会的规模也会越大,也就越能引起(经营该种类机会的)规模效益、进一步分工和技术进步等促进经营利润增长的因素,从而资源配置机会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规模递增的;新城开发使得城市老城区空心化 (3)资源配置机会的增加还为各种资源进行优选配置提供了条件,使资源配置得更有效,既资源配置机会越多对经济发展越有力。 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上涨是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越大土地价格越高,如果权衡土地成本和增加建筑物楼层的得失,无异增加楼层可出现获利空间,增加楼层无异会增加单位面积的建筑成本。用实证分析来研究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人均基础设施费用的增减可能会更有效,而实证分析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均基础设施费用是规模递增的。当然城市规模的扩大其弊端不仅仅限于土地价格的增加和人均基础设施费用的增加。[1] § 经济影响 商业影响 城市空心化打击老商业中心 城市空心化成为每个城市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是对大型商厦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来说,人流量减少,必然会影响到投资回报率或者经营的盈利水平,“城市空心化”趋势对传统商业中心的打击是不可忽视的。 在北京,由于城区不断扩大,人口迁居,原本王府井商业区由最高峰的日客流达80万的人次,下降至目前日均客流量只有8万人次;西单商业街现在的客流量日均只有13万人次,与往日高峰客流量60万人次的鼎盛时代无法相提并论;前门商业区也由最高峰的日均客流30万人次,下降至不足10万人次。三大商业区的人流量60%都是外地游客。而在上海,已迁居到新居民区的市民更钟情于市郊接合部的大型超市或者SHOPPING MALL,而传统的南京路商业步行街客流构成已由本地人为主,改变为以外地游客为主。 “城市空心化”对老城区商业的发展是重大挑战,但是对新开发区的商业来说将是发展的推动力,对商业物业的发展商、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竞争要求。[2] 地产隐患 城市中心区会出现空心化,这已经成为中国很多地区的一个地产隐患,因为土地开发过快,导致房价倍增,但在人口未稳定前,城市新型的社区无法形成,人口结构极不稳定,而产业的培育时间与社区的培育时间是同步的,如何留住人口,如何打造新产业,这对城市政府的智慧是一种挑战,也是新城的出路所在。[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