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小莉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吴小莉 主持栏目:《小莉看世界》《问答神州》《时事直通车》《时事快报》等 著作/自传:《足音》 工作地点:香港 栏目所属电(视)台:凤凰卫视 首播时间:《小莉看世界》每周一晚9:50 首播频道:中文台 最喜欢的颜色:粉绿、粉蓝、粉紫色 最喜欢的衣服:简单大方能表现高挑的身材 最喜欢的事:旅行、看电影、看书、听音乐 最讨厌的事:早起 难忘的事情:九七香港回归凤凰卫视六十小时播不停 最喜欢的运动:开车 最喜欢的动物:翠茜 现任: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中文台主持人,节目统筹经理。 吴小莉在台湾华视担任新闻主播、记者兼主持人至今,已从事电视行业10个年头了。 小莉在1993年加盟卫视中文台,先后主持了多个风格迥异的节目,在东南亚华人观众中名气甚响。1996年卫视中文台摇身变为凤凰卫视中文台后,吴小莉更见忙碌,综艺和经济节目都由她主持,并专访了后任香港行政长官的董建华。1997年,香港回归的重头节目《柯受良飞越黄河》和《香港回归世纪报道--60小时播不停》的主持工作都是小莉负责。 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大革新,吴小莉当然要负担重任,逢星期日晚的《小莉看时事》中,她凭着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以敏锐的触角、灵巧的头脑以及对两岸三地社会情态的深入认识,诚意为观众奉上一个全新风格的时事追击、深入报导的专题节目。节目选题以一周重大新闻和社会焦点为对象,挑选一个或两个主题深入追踪解密式报导,配以各方面有关的片断资料,从多角度去剖析事件真相,让大众对事件来龙去脉一目了然。 § 个人概述 喜好: 喜欢的颜色:粉绿、粉蓝、粉紫色 喜欢的衣服:简单大方能表现高挑的身材 喜欢的事:旅行、看电影、看书、听音乐 学历: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 讨厌的事:早起 § 成长经历 吴小莉 吴小莉曾在朱镕基当选为总理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崭露风采,此后这位凤凰卫视当家花旦的举手投足备受关注。在她的自述中我们看到了她鲜为人知的童年故事。 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一位中等身材、相貌英武的男士在台北和平医院的产房外来回踱步,口中喃喃地念着:“母女平安,母女平安!”忽然,“哇!”的一声,娃娃落地。如他所愿是个女孩,更重要的是母女平安。这个企求母女平安的男士就是我的父亲。我是父亲的第五个女儿,我的姊姊的名字都是“莉”字辈,所以父母给我取名叫小莉。因为一直希望生个男孩的父亲终于认命,决定不再努力。谁知道5年后,他们不小心又为我添了个妹妹,只好取名莉莉。自此,家中再加上母亲一人,正好是“七仙女”,父亲美其名为女生宿舍“舍监”,实际上他却是家中的绝对少数。 至于,为什么说我是父亲唯一一次期待的女婴还有一段故事。在母亲怀我的时候,一向“重男轻女”的父亲,兴致勃勃地跑到台北著名的金龙寺抽签。第一签上面写着:“六甲生女”,父亲不服气,心想我已经有四个女儿了,怎么还是女儿呀。于是当下决定再试试手气,结果第二签上写着:“六甲生女,吉”,不会吧!父亲想再试试,可是第三签上清清楚楚地写明:“六甲生女,吉,生男,凶。”这一看,把父亲吓坏了,他立刻改变了生个男孩的愿望,从此每天祈祷着只要生个健康的女孩、母女平安就好。 这段故事是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带着一家大小到寺中还愿时才告诉我的。从此,我的头上像戴上了光环一般骄傲无比。再长大一些,我知道父亲想要男孩,不是因为不喜欢我们这群娘子军,而是因为他只身到台湾,艰苦奋斗了一辈子,希望能在台湾传宗接代。我当时立刻拍胸脯说:“不怕,爹地,长大后,我也找个姓吴的老公,这样,我的小孩也姓吴啦,别人分不清楚是他的吴还是我的吴!”虽然是童言童语,但却使父亲乐了半晌 父亲与女儿们 尽管父亲期盼着有个儿子,可是他从来没有对女儿成群抱怨过。相反,父亲在工作中严谨、古板,不轻易流露感情的个性,则在我们这群没大没小的女孩子们的捣蛋下被破坏无遗。父亲眉宇间流露出的英武之气总是给人威严的第一印象。记得小时候,来家中作客的小朋友总被父亲粗眉大眼、似乎不苟言笑的外貌给震住,毕恭毕敬地听父亲训话后,再转头偷偷问我们:“你爸爸是不是说……”哈,其实父亲难改的浙江话,不是人人听得懂的,再加上父亲威严的外表,不使初访者更加紧张,才怪。吴小莉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父亲根本不可怕。“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这是父亲儿时最常拿来教训我们的话。原因是家中女孩多,一群女孩子在家中,就不甚“规矩”了。夏天,台北天气热,姊妹们常是一件长衫套头穿下后,就别无“长物”,我们轻松自若地在家中走来走去,倒是保守的父亲,坐立难安,看着“衣冠不全”的女儿们直呼:“没有规矩!没有规矩!”夏天到我家拜访,只要父亲在,应声开门的一定是他,因为门铃一响,但见家中一群女孩子往房间里逃窜,穿外裤,披外套,整装去也,只有永远穿戴整齐的父亲可以从容地立即会见客人。原本对父亲的“大惊小怪”并不在意,因为从小如此。一直到我长大后,和初中老师聊天时,才知道在我的儿时,父亲受了多大的“委屈”。初中老师家中几乎都是男孩,他向我抱怨说,新嫂子入门后,在家中极不自由,因为一向在家中袒胸露背惯了的兄弟们,即使天气再热,都不能再“坦诚相见”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当家中姊妹个个贪图舒服,不肯穿着整齐时,父亲为什么永远衣冠端正。 § 婚姻家庭 关于孩子:天使的笑容让我沉醉 给孩子取名字是一件大事。小莉和先生格外慎重,已经拜托了好朋友余秋雨老师帮忙。目前他已经提供了几个预备方案,几个名字都很有诗情画意。但在名字还没有最后定下来之前,家人一直亲昵地称呼孩子为“小朋友”,或者“宝贝”。 吴小莉母女 小莉和女儿最大的沟通就是她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因为要行使母亲的天职,也因为很多朋友忠告,孩子生下来15天用母乳喂养,将来孩子的免疫能力会很强,于是小莉坚持用母乳喂养孩子。因为这样,小朋友现在最爱追逐的是妈妈的身影。每次孩子哭闹,所有人都安抚不了她的时候,妈妈出现了,当抱起女儿准备给她喂奶的时候,小朋友立刻就不哭了。那一刻的小莉,作为妈妈是很有成就感的。小莉坦言,孩子给她最大的惊喜就是每次哺乳完了以后,孩子会冲着她笑,让她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天使的笑容。而每当这个时候,周秉均会在一边醋劲大发:“唉,我现在才明白什么叫‘有奶便是娘’啊。” 孩子多半时间在睡觉,只要她一醒来,小莉和周秉均会抓紧时间给她念《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有时候小莉念到忘了的时候,先生就会接着她念下去。夫妻俩跟孩子说这些,主要是想让她明白两个道理:第一就是“养不教,父之过”,第二就是“幼不学,老何为”。 孩子好像很小就表现出了遇事不慌。有一次,周秉均要把她从摇篮里抱出来,谁知一下没注意,孩子从手里滑出去,身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忙成一团。原以为孩子会哭,没想到她始终一声不发,就是睁着大眼睛看忙乱的大人。 小莉自打怀孕以后,始终如常工作。孩子出生后,她老老实实在家听月婆(香港有专门科学指导女性坐月子的老妈妈)指挥了一个月,鲫鱼燕窝,补得她现在看见磅秤还条件反射:“我第一次做妈妈,不知道坐月子对一个女性杀伤力有这么大,整天就是吃了喝,喝了吃,养得我很胖,现在身上还有很多赘肉。早知道是这样,我在坐月子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保养了。”已经返回工作状态的小莉,现在正听从专业瘦身教练的指导,努力减肥。和她在一起的一天时间里,我看见了她随身携带的食物中除了苹果还是苹果。 小莉是个快乐的人,她希望女儿能有她这位母亲的风范,做一个独立、快乐、健康的人:“我是个喜欢在工作中充分享受快乐的人,工作的妈妈是快乐的妈妈,我笃信这一点,所以在怀孕期和孩子出生后不久,我始终在工作。国外已经有科研成果表明,工作状态中的妈妈能带给孩子健康快乐的心理。我相信女儿能感受到我这个妈妈的良苦用心。” 往年的母亲节,小莉都会送给她妈妈一大束康乃馨,然后寄一张写满殷殷感谢之词的贺卡。去年的贺卡上,小莉承诺今年给母亲的礼物是一个大胖娃娃,如今她果然实现了承诺。两代人共度母亲节,小莉很感慨,她说:“孩子的出生对我来说意味着生命中又多了一份牵挂,意味着我的人生终于迎来了个人的母亲时代,我很期待在我的生命里演绎母亲这一神圣的角色。作为母亲,我将和孩子一样从0岁开始成长。” 关于婚姻:我是小鸟,先生是小狗,我们换着做主人吴小莉夫妇 小莉的先生周秉均,工程师,来自台湾的中产家庭。1995年,在一次外地在港的杰出人士聚会上,周秉均认识了吴小莉,和很多对小莉一见倾心的男士一样,周秉均觉得自己一生要找的人出现了。小莉说:“他是和我交换名片想约我出去吃饭的众多男士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但也的确是最坚持的一个。”在苦追小莉4年之后,周秉均终成正果。为图清静,两人在欧洲悄然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后来,关于小莉傍上大款的流言满天飞,她不得不出面澄清:“吴小莉不是嫁入豪门。” 如今,从周年的纸婚到木婚,4年过去,小莉的所有朋友都知道,她的事业、婚姻赚了个满堂彩,是个掉进蜜罐里的幸福女人。 小莉喜欢称她的先生为她的另一半,老公在她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周秉均是个善良、温和、绅士、细心、体贴的新好男人。小莉婚后才发现先生居然还有那么多的优点,让她这辈子都爱不够。她说:“对朋友,他永远彬彬有礼;对家人,他给人父亲般感觉,总想保护大家;对我嘛,三个字――心疼我。” 小莉生产,先生全程陪同,只要有机会就会握着她的手,亲她的额头。小莉说,这样做对先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不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表示对她的亲密,但他那样做了,一切发乎情,止于礼,自然而然。 她先生骨子里是个很有幽默细胞的人,从小就是个乐天派,高中时玩音乐,弹吉他,作曲,样样精通,是女生的大众情人。后来因为从事工程专业的缘故,他的许多才情被不自觉地收起来,直到小莉进入他的生活。 “生活中我是个特别爱开玩笑的人,我的这种性格很自然就影响到他;我也被他的木讷迷惑了,相处时间长了,才知道,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地矿,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魅力和才能。”说起老公,小莉一脸的幸福状。 其实幸福的何止是她一人,她老公更甚,经常一觉醒来,发现小莉不在身边,会立刻唤她的小名,直到早起给先生准备早点的小莉来到跟前,他会很陶醉地说一句:“我真的很高兴,我现在有老婆了。”每每这个时候,他们都认为对方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小莉说:“工作时,我们都需要在外面打拼,可是回到家里,我会伺候他,帮他捶捶腿,按摩按摩。我们之间已经很默契,每次他渴就说渴了,而不会吆喝我给他倒水,我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我就说我也渴了,顺便也帮你倒一杯。这些事,我们会互相帮着做。” 周秉均喜欢把自己比喻成小狗,每次出差回家,他会和小莉拥抱一下,然后亲热地说一句“小狗终于回到主人身边了。”逗得小莉大笑不止。小莉则认为自己像只鸟,由于工作的关系,她成天飞来飞去,最渴望的是倦鸟夕归的时候。 “我们经常换着做主人。”甜蜜在小莉话音落定时弥漫开来。[1] § 与奥运同行 2008年3月24日,当北京奥运圣火在希腊雅典成功採集时, 我正和300多位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少年朋友, 在京参加 “心繫奥运青少年交流直通专列” 的活动。 或许因為新闻人的天性, 在这代表希望、 热情、 梦想的火种, 飘洋越海进行五大洲传递时, 我和所有人一样, 时刻关注著 “它”的消息, 感受著它的 “喜怒哀乐”。 4月29日, 距离北京奥运A天, 香港公佈120位火炬手名单, 我恰好是101号。当天近三分之二火炬手齐集简报会, 在近两小时的简报时间, 这些体育界、 商界、 政界、 专业界、文化界、演艺界的 “头面人物”, 个个像是认真的小学生, 仔细学习火炬手要如何著装、 持火炬, 如何交棒, 展现风采。在这个时刻, 大家的共同身分祇有一个: 代表香港的火炬手。这是奥委会付予的荣耀, 也是责任。 也是在这一刻, 曾经歷、见证无数大事发生, 参与无数大型直播活动的我却感到些许紧张: 要如何传递承载著亿万人梦想的火炬? 尤其是在它完成海外旅程 “回家” 的第一站的时候!吴小莉 4月30日北京奥运圣火运抵香江这一天, 奥运进入倒数100天。「Welcome home!」香港政务司长唐英年说得好: 「欢迎回家!」欢迎仪式当天, 做為火炬手, 我第一次不是透过电视镜头看到了跋涉 10多万公里而来的圣来的圣火, 三尺之遥的 “它”, 在微晕的夕阳中闪烁著不灭的光亮, 我突然有种神奇的连接感, 连接到了3月24日, 它在希腊奥林匹克遗址採集的那一天, 连接到几千年来, 它曾经点燃过的无数奥运竞技场。薪火相传, 我知道5月2日, 这分连结将经过我手中小小的火炬, 继续它百年不灭的梦想。 5月2日, 做為 “F”段, 也是香港最后一段:中环码头到终点站湾仔金紫荆广场的24名火炬手之一, 下午三点, 大家準时抵达上环集合点, F段跑手, 首先来个大合影, 接著分配火炬, 登上火炬手 “收集车”。 所谓收集车, 就是个旅游大巴, 每个人按自己接棒的顺序坐位, 拿著手中 沉甸甸? 约有两磅重 (约莫一公升水重)的火炬, 我心中不无忐忑: 平时练跑得多, 但练举重就没试过, 过去两天也不敢多练, 怕反而造成臂酸, 不利举火炬, 於是祇好一面抚摸自己手中的火炬, 一面默默地给 “它” (其实不如说是对自己)打气。「Good boy!」(指火炬)「Good show!」(在香港做大型节目前, 参与者通常会击掌说 临下车前,北京奥组委人员上车,再次做要点说明, 并对所有火炬手说: 「我们在做全球转播, You are the best!」未几, 号次就叫到101号, 我转身对我的火炬手同伴们说 :「You are the best!」全车鼓动, 我们知道我们在参与一场全香港的嘉年华会。 下了车, 看到中环码头到IFC(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两旁满满的都是人, 旗海飘扬, 我甚麼都来不及多想, 100号何超琼已在转弯处出现, 我祗能气定神閒地等待。交棒时我甚至没有抬头看, 但在手中的火炬, 似乎已经告诉我, 火焰已经点燃 「We are ready!」我突然觉得应该让身旁苦候多时的市民能看到圣火, 於是我不由自主的高举手中火炬, 才开始这一百多米的旅程, 这一刻我明白了, 做為火炬手, Torch-bearer, 我们要好好展示的不是自己, 而是手中的祥云之火, 做為一个承载者, 让最多市民也能拥有圣火带来的终身记忆。於是我们会不断地和身旁热情的市民挥手, 让彼此有更多亲近圣火的机会。 「火炬传递非常成功, 健康如常。」扬州苏北人民医院的王院长发来短讯。吴小莉 就在火炬传递前两週, 我在扬州因急性阑尾炎开刀住院, 手术前, 我问医生的第一句话是「5月2日前能恢复吗?」王院长於是以医生立场收看了火炬跑的直播。 「奥运圣火会带来寿光无量!」一位佛教界朋友发来短讯。 我相信, 奥运圣火的神奇力量, 在F段火炬手车经过的中环、 湾仔一带, 人山人海的群眾, 男女老少、老中、 老外,、内地游客、香港市民、发现了火炬手, 火炬手车, 都尽情挥手, 所有和圣火有关的事, 都想一亲芳泽 5月2日的香港, 凝成了一股气: 团结, 齐心, 以最大的热情, 欢迎奥运圣火 “回家”。唐英年在庆祝奥运圣火顺利传递的晚会上说得好: 「因為有你, 每位香港市民; 因為有你, 每位参与迎接圣火的中外朋友, 使今天的香港成為欢乐的海洋。」 而我在跑完之后接受第一访问时的感受是 「太棒了!」真的, 因為有你, 热情参与的你, 使每个火炬手能光荣地完成承载者, 传递者的使命, 也相信祥云圣火会為热情包围它的香港, 带来吉祥和不灭的梦想。 § 情系汶川 5.12大地震发生后, 我一直希望能有上前线的机会。鳯凰的记者已奔赴各个现场, 我唯有暂时坚守岗位, 在主播台上把救援线上的最新消息告诉世界。 这场地震意外地将两岸兄弟情激发。5月18日, 我赴台主持赈灾演出, 当晚马英九和夫人周美青都是捐款热线的接线生, 那场义演为四川灾区筹得五千万港元。5月28日, 灾区已进入灾后重建和心理复建时期, 我终于有机会在不打扰当地救灾的情况下, 到达四川。这是灾后听到最好的消息。」一位成都朋友知道我要来后说。因为外地朋友对他们的看望, 仿佛让他们觉得生活和以前一样: 「Life is still going on!」和几位灾后不断短信报平安的成都朋友见面, 每个人都热情拥抱, 彼此有种劫后余生﹑再见晃如隔世的不易, 席间, 听他们诉说着5.12下午2:28那一刻: 「我穿过客厅冲到浴室躲避, 走路都由东跌到西, 完全站不住!」一位朋友说。「我妹妹当时在高楼, 她基本上是摔到左边的墙再弹回右面的墙,后来死命抓了一个细长物定住身子, 但手都抓出血了。」另一位朋友说。吴小莉 5.12后近20天, 灾后症候群不散。「我现在晚上不敢洗澡!」朋友说: 「怕洗到一半要逃地震。」连我入住的酒店, 我因为坐在风口位, 换了个位子, 服务员都敏感地安慰我 :「那是风; 感觉有 “动静”, 不是地震!」这些日子, 许多成都人都放下工作, 成了志愿者, 一来灾区真需要大量援助, 二来, 在摇晃中走过来的四川, 许多人对何时能过上正常生活, 有些茫然。有些即使仍坚守岗位, 却产生自我怀疑: 「我现在做的事, 还会不会有人关心?」一位学心理, 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专家朋友说: 「那我还做来干甚么?」 灾后的 “非”常态, 让经历过的人害怕 “它”, 会成为未来的常态。成都虽非重灾区, 但城巿人比灾区村里人想得复杂。和朋友相处的这些天, 我尽可能地倾听, 帮助他们走出震后的集体情绪, 让生活能正常起来。在四川的几天, 于宝成寺主持了两岸三地佛教界为灾区民众举行的祈福法会, 又到了鹤鸣山主持道界的祈福赈灾法会。这两场是地震后首次在灾区举行的法会。一些朋友一路陪伴我, 他们很多人在灾后一直做着志愿者的工作。初期, 每天组织车队拉衣物﹑粮食﹑物资进灾区。 5.12后我一直思考着如何为灾区做些力所能及又实实在在的事, 由于之前没机会上灾区, 祇好先在香港红十字会捐款, 由他们统筹统办, 尽速支授灾区。主持完法会回到成都巿区, 我立刻到银行提领现金, 交给了朋友。我想灾区民众的需要是有变化的, 我们这些探访者来来去去, 不如由当地信得过的朋友统筹会更及时有效。于是30日,我在完成鳯凰卫视在灾区赠送家电用品给受灾民众的仪式和报导后, 向刘老板请了假。我离开了摄影机和镁光灯, 和来自成都﹑北京﹑广东的志愿者带着一些物资进入了汉旺镇。在那儿看到了著名的「把时间永远留在2点28分」的大钟前。虽然在前线记者发回的新闻中已经历过无数次灾区的影象, 但亲眼所见是另一种震撼: 半倒, 全倒的房, 和被 “地牛”震得全是X型裂缝的外墙, 诉说着5.12当天曾经历过天摇地动的几分钟。车队突然停下, 前方汉旺巿曾有的商业街已被瓦砾掩埋, 无法前行。能够想象它曾有的繁华: 民众下了班, 在不宽的街道两旁购物, 饮食。现在, 在断坦残壁下, 却静得了无生机。吴小莉 朋友熟练地往山路里开去: 「巿区附近的民众物资比较充裕, 越往里, 越难送东西!」朋友说。车队在已有明显崩泥的山边停下。「前方没路了, 半山上的房子大多垮了。」朋友说。山上居民已转移到废弃的铁道旁, 沿路的两边筑起了临时窝棚。最外缘的帐篷是物资集中地, 我们看到了有水, 有米。朋友问他们还缺甚么? 他们据实说, 对不缺的, 绝不多拿。他们知道这些志愿者还要去好些地方, 其他民众也有他们的需要。沟通完毕, 大黟开始在卡车上搬物资, 我征得同意往其他民众的帐篷方向深入。 这里仍断水, 断电, 一个从家里抢救出的收音机挂在公众处, 成了大家知道外界消息的唯一来源。当地民众看到我们激动万分 :「我们这里太偏僻了, 通常探望的人, 到了下面就不会再上来这儿了。」一位女士认出了我, 抓住了我的手说: 「太谢谢你们了!」 「我们这里太远, 我妈妈地震时压在下面, 我一直听她在喊救命, 但是我们没有工具, 没有办法救她!」说着说着, 她红了眼眶 :「我没有办法救她, 她一直喊到第二天早上七点钟没有了声息!」「救援队第三天把她的尸体挖出来!」她说毕, 我拥抱了她, 两人相泣无言。「这场灾难, 竟然让我有机会遇到你, 我的名字里也有个莉字, 可能有缘吧!」她说:「我们一定会重建家园, 把原来有的农家乐恢复起来!」我默默记住了她的名字, 告诉她将来我们会来光顾她的农家乐。吴小莉 这时一位男士掏出手机, 展示了一段地震发生时, 他在汉旺小学拍摄的片段, 那是最真实的师生逃命和天摇地动。灾难中, 汉旺小学楼梯间倒塌, 那里就埋葬了几十条人命。「我知道这个片段很珍贵, 可以卖钱的, 但是我谁都没给, 就免费给你。」他用四川话说着: 「小莉看世界嘛!」说得我们感动莫名。在靠河边的民众聚居点上, 我们看到几个孩子, 五年级的小女孩手上绑着绷带, 地震后是自己爬出瓦砾堆; 她和三年级的小伙伴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上学。也在汉旺的凌法小学六月一日能复课了, 但他们原就读的汉旺小学还没有。我们留下他们的名字和联络方法, 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尽快到已复课的学校上学在四川, 需要做的和可以做的事太多, 我至今记得, 我们在离开一个民众聚居点时, 乡亲们举起双手, 排成一排, 用乡音向我们挥别 :「谢谢你们啰!」黝黑的脸上满是感激的笑脸。而我们只送来了一些生活用品而已。我想他们感激的, 是因为我们记得﹑ 记得他们﹑他们的忧和喜!在回成都的路上 :「四川人民知恩感谢!」「什邡人感谢您!」的路牌, 此起彼落。因为不相忘 , 因为感恩, 这条重建的路我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