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噪声聋 |
释义 | § 疾病简介 噪声聋 噪声聋(noise deafness)长期接触噪声,引起永久性听力损失的一种职业性耳科疾病。噪声聋的发生是噪声对人体听觉器官长期慢性影响的结果,表现为感音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病变。 临床表现工人长期接触强噪声,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短时间内听力不能恢复,如果在该环境、下再继续下去,就会加速耳蜗由功能性改变发展到器几 质性病变,表现为永久性听团位移。 长期在高分贝噪声污染严重的生产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如果离开噪声后,需要数小时甚至更多的小时才能恢复听力,这就是听觉疲劳。 如果听觉疲劳的劳动者再继续接触噪声,内耳感觉器官便会产生退行性病变,出现再难恢复的听觉疲乏。这就是劳动者在从事生产活动时,长期接触高分贝噪声污染而引发的职业病噪声聋。如果非常严重时,噪声聋有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劳动者的听力完全消失,终成残疾。 噪声引起听力损失特点,初期表现为高频段30。。Hz至60。。Hz听力下降,耳蜗基底部组织细胞受损变性、坏死,随着病情加重,向语言频段500、1000、2000Hz发展,最终导致耳蜗大部或全部,尤其是当顶部受损时就会出现明显语言听力障碍,称为噪声聋。 [1] § 疾病病因 噪声聋----致病原因 在爆炸、火器发射所致的急性声损伤时,噪声强度往往超过140dB,甚至可达170~180dB。 在火炮或炸药爆炸的瞬间,因高温、高压气体的迅速膨胀,炮管的震动和喷火,周围空气的压力产生强烈变化,并从爆炸源向四周传播,致形成爆炸压力波,其中能量较大部分最初以超声速(每秒1200~2100m)传播。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冲击波;其余部分即声波(每秒1100米),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强噪声,冲击波的能量和速度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消耗和衰减,所以冲击波于传播一定距离后,逐渐变为具有声速的声波。冲击波是由超压和负压所组成,其中,超压波起主要作用。冲击波为导致听器损伤的主要因素,它具有巨大的压力。 当人们在暴露的空间受到原发冲击波的作用时,外耳道的气压突然改变,并于瞬间达到最高值,此时机体来不及通过咽鼓管的调节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而造成明显的压力差。当后者超过一定生理限度时,就可导致鼓膜破裂,听骨骨折、脱位和鼓室内出血等中耳损伤。 强大的压力波并可经过穿孔,直接作用于蜗窗而传至外淋巴液。若鼓膜尚未破裂,则压力波作用于鼓膜后经听骨链和前庭窗传至外淋巴液。上述直接或间接压力都可引起外淋巴液的流体压力,并通过前庭膜或基底膜传至蜗管中的内淋巴,使内淋巴液产生剧烈波动,从而造成内耳螺选器、听神经纤维和血管的损伤。[2] § 其他因素 噪声聋---致病因素 1、压力波峰值与超压持续时间压力波峰值是压力波致伤作用中最重要的参数,一般在作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压力峰值愈高,致伤作用愈大。另外,在其他条件相似时,压力波的持续时间愈长,致伤作用亦愈大。 2、压力波频谱的特性 一般如压力波的能量相当集中,即能量分布为狭频带,对听器的损伤较宽频带严重。 3、暴露的次数 在一定的压力波峰值条件下,暴露次数愈多,中耳损伤愈重,即总的听觉损失愈大,但若第一次暴露就使鼓膜穿孔,则再次暴露所造成的内耳损伤,却比第一次的损伤程度轻。此因中耳传声系统破坏后,压力波不能有效地传入内耳。 4、人员所处位置 位于可防冲击波的地势或居于室内者其损伤情况较轻。在非密闭的工事或建筑物内,冲击波压力上升较慢,损伤的严重性一般也较小。人员距爆炸愈近,损伤也愈严重;在无工事防护的情况下,面向爆震一侧的损伤,包括鼓膜穿孔,常比对侧严重。若爆震时,患者邻近墙壁,则面向墙壁一侧的损伤可比对侧为大(pahor,1981)。 5、个体差异 听器被冲击波致伤的个体差异很大。在炸弹和火炮等武器作用下同一地段的人员,听器损伤的程度相差很大,有的很轻,有的极重。核爆炸时同地区内人员听器损伤的情况亦不相同。 6、年龄差异 就鼓膜穿孔来说,年轻人对大气压力突然增高,比年老者有较大的抵抗力。 7、 个体防护情况 戴有耳塞、耳罩、防声帽或采取适当简易防护措施者,可减轻耳部损伤。 8、耳部情况 大多数中耳传导机构的病变,如鼓膜穿孔,听骨链损坏,或耳硬化症等,可减少传入内耳的声能量,从而减轻内耳声损伤。中耳肌麻痹的疾患,当强声刺激时,失掉保护作用,反使内耳更易遭受伤害。多数内耳疾病,尤其是耳蜗性聋,因多有重振现象,对噪声刺激较为敏感,外耳道内积蓄的大量耵聍可能会减弱冲击波的作用。[2] § 疾病症状 噪声聋-----疾病症状 1、听力下降 一般在爆震伤后即可出现听力下降,有的在短时间内听力完全丧失。随后逐渐恢复。但严重的爆震伤可一次致永久性聋。听力下降的程度和性质依损伤的部位不同而异,中耳损伤常为传导性聋,内耳及听神经损伤多为感音神经性聋,两者兼有者引起混合性聋。严重的爆震伤可致永久性聋。巨大声响能引起功能性聋。即突然发生的强噪声并非作为物理因素造成内耳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而是作为心理因素引起听中枢功能抑制,导致耳聋。或是爆震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同时存在。两耳多呈重度聋,听力检查,主观和客观听力检查不相符合。 2、耳鸣 爆震后耳鸣可即刻出现,多呈高调,持续时间较长。 3、耳痛 见于鼓膜穿孔、鼓室粘膜撕裂等。中耳受损伤的情况下,一般数日内可消失。 4、头痛 见于强烈的爆震后,重者可伴有脑震荡,头疼、头晕。 5、眩晕 多为旋转性眩晕,表现为恶心、呕吐及平衡功能失调等症状。 6、其他 爆震除引起听器的损伤外,还可引起全身性损伤,如在爆炸和火器发射时,可伴有肺损伤,如肺泡破裂、肺出血、肺水肿等。也可引起胃肠出血、穿孔,肝脾血肿、破裂,膀胱破裂,心肌挫伤,眼挫伤以及脑震荡。剧烈的爆炸伤可同时引起颅脑外伤,并出现休克、昏迷等严重的全身症状。[2] § 疾病检查 噪声聋------疾病检查 噪声聋鼓膜充血或散在小出血点。鼓膜穿孔,松弛部穿孔很少见。鼓膜破裂时,常有出血。穿孔边缘不齐,常呈三角形、椭圆形或肾形, 听力检查: 听力损失程度依损伤的程度不同而异,但听力损失的范围主要在4000~6000Hz。耳蜗电图和听性脑干反应测听可帮助了解耳聋的部位和客观评价听力损失的程度。严重爆震伤者必要时可行高分辨率CT或磁共振,以了解鼓室、内耳道、颞骨的病变情况。 当一侧耳为混合性聋,若骨导听阈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的特点,可按该耳骨导听阈进行诊断评定。若骨导听阈提高可能与传导性聋有关,应以对侧耳的纯音听阈进行诊断评定。 当双耳为混合性聋,骨导听阈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的特点,可按骨导听阈进行诊断评定。按骨导听阈进行诊断评定时,其骨导纯音听力检查结果也应按GB/T 7582进行年龄性别修正。 分别计算左右耳语频平均听阈后,以较好耳平均听阈进行噪声聋诊断分级。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大于等于高频听力损失,不应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纯音听力测试听力曲线为水平样或近似直线时,应怀疑其听力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语言频率听力损失超过中度噪声聋以上,应进行客观测听检查,排除伪聋和夸大性听力损失。诊断时应排除的其他致聋原因主要包括:伪聋、夸大性听力损失、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中毒性聋、外伤性聋、传染病(流脑、腮腺炎、麻疹等)性聋、家族性聋、美尼尔氏病、突发性聋以及各种中耳疾患等。[2] § 疾病治疗 噪声聋----疾病治疗 1、中耳损伤 主要表现为鼓膜破裂,一般裂伤无组织缺损者,都能在2~3周内自行愈合。据报道,凡穿孔小于鼓膜面积的80%者,均能自愈,自愈率为81.4%。主要采取保持外耳道清洁和干燥,忌用滴耳液;如外耳道有明显污染,则可应用全身性抗生素以防感染。对两周后仍未愈合的小穿孔可用三氯醋酸烧灼其穿孔边缘,促使组织新生,促进愈合;三月后仍未愈合者,应行鼓膜修补术,损伤听骨链,则应考虑作鼓室成型术。中耳已有感染流脓者,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处理。 2、 内耳损伤 对骨导听力下降者应急时治疗,以恢复听力,尽早给予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等;血管扩张药如葛根素,烟酸;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消炎退肿,改善内耳微循环,对耳聋亦有效。伴有恶心、呕吐、平衡障碍者,应卧床休息,适当给予止吐和镇静药物。对功能性耳聋, 应以精神疗法为主,可配合针刺或药物疗法。 3、对噪声性听力损伤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出现症状后应及时脱离噪声环境,停止噪声刺激,促使自然恢复,同时,应强调及早治疗。常见的治疗药物如下:调节神经营养的药物,如维生素B类药物 ;血管扩张剂,如:葛根素、654-2、当归注射液等药物;促进代谢的生物制品,如:辅酶A等。耳鸣、眩晕者可对症治疗。对听力损失达重度以上者可配戴助听器。[2] § 疾病预防 噪声聋----预防与宣传 由于耳蜗损伤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关键还在于预防。 个人防护 对于从事爆震职业者,应加强预防知识的宣教,以便发生急性事故时不至慌乱;平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缺乏防护材料而预知即将遇到爆震时最简单的防护方法是用棉花球塞于耳道内;在紧急情况下,可用两小手指分别塞入两侧外耳道口内,急时卧倒,背向爆炸源,采用张口呼吸可减轻受伤的程度。耳塞隔声效果一般可达20~35dB。耳罩隔声效果高于耳塞,可达30~45dB,但使用不便。棉球塞耳可隔声10~15dB。 慢性声损伤性耳聋。慢性声损伤性耳聋是一种因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觉损伤听力损失,又称噪声性聋。由于长期遭受生产噪声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觉损伤称为职业性噪声聋。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除干扰交谈妨碍听清信号而影响工作效率外,还可能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噪声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工作过程和环境中,噪声聋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它对人体多个系统,如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系统等都可造成危害,但主要的和特异性损伤是在听觉器官。 健康监护 对噪声环境下作业工人均应进行就业体检,在职业档案内建有听力记录,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噪声敏感者和早期听力损伤者。再根据不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处理,如加强个人听力防护措施,对症治疗或调离噪声作业环境等。同时,将各种病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1000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及有各种能引起内耳听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列为职业禁忌征。 个人听力防护措施 在噪声环境下作业的工人必须一进厂就有个人的听力防护,包括配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 [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