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海波 |
释义 | § 简介 史上最牛乞丐 夏海波来自湖北省天门市梅河村,1998年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入著名的天门中学,被老师看作是北大、清华的“预备兵”。但高二时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了给他治病,他的父母先后借了六万多元外债,四处寻求偏方良药,但病情还是没能得到控制,大学梦也因此彻底破灭。夏海波称不愿成为家人的沉重包袱,2006年7月24日悄悄离家,在胸前挂起乞讨的牌子,目前已到过武汉、北京、广州、昆明、成都等近十座城市。一年多来,通过行乞挣得了15000元钱。 “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之所以“牛”,因为他不同于一般乞丐,是“学习型”乞丐。据悉,他每天选择最繁华的地段行乞,身前挂一张纸牌,上面写着“要饭”并用英文“BEGLIFE”注解,站烦了就会掏出一本英语书读;睡觉前也要读一段泰戈尔的诗才能睡去;而且坚持写博客,白天乞讨,晚上将乞讨经历和自己的文学作品写在博客里,宣传效果良好,网友跟贴无数,感动、同情之声不断。 夏海波是一个有文化有理想的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乞丐!行乞只是人生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就像一个出远门的人丢了钱包,为了回家,他只有放下一次面子! § 经历 夏海波博客 想当初:“没那病我就考上北大” 夏海波的同学白君林证实,他的成绩在学校里名列前茅,“考个重点大学应该没问题”。自从读高二那年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后,就再也没回过学校。 在现场:有人问他是不是骗子 有人前来打听他的遭遇,还有人问他是不是骗子。他都一一作答,并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写着自己的QQ号码和博客地址。夏海波身后的报纸上有媒体关于他的报道,不像个骗子,我就给了他5块钱,一位老奶奶说。 辛酸史: 乞讨时钱都抓不稳 他的双手指关节已肿大、变形,双腿膝关节无法弯曲,对他来说,握拳、高抬腿和下蹲等是不可能完成的动作。为了不拖累家人,不想靠家人养活。乞讨是很辛酸的,别人将钱递到我手上时,常因手抓不稳而被风吹走。由于我跑不动,又弯不下腰,只能慢慢挪到纸币前,用脚踩住它后,再用棍子把钱拨进鞋里。 夏海波 说感悟:是工作也是行为艺术 乞讨是一种工作也是行为艺术。花钱上网、买手机和印名片,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我,从而给我帮助。夏海波坦称,他平均每天能赚50元,这种“效率”在乞丐里算低的。 忆博客门:点击过万有人疑黑手操控 按名片上的网址,打开这个名为“海波一生情”的博客,其大多是抒情式散文和自传体小说,记载了他的乞讨经历和心路历程。这个刚开通一年的博客,点击率已上万,每篇文章都有不少网友留言。批评和质疑他的网友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人怀疑他被幕后黑手操控,欺骗他人钱财。对于质疑,夏海波都会以留言方式澄清。 § 改行卖报 夏海波 2008年,戴着帽子、墨镜,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成都市高升桥附近一人行道上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位卖报人。尽管并没有高声吆喝,但这身卖报的“行头”却吸引着过往路人的眼球。他,就是被喻为“史上最牛行乞者”的网络红人夏海波。据说这次夏海波到成都,是为了发表小说《爱在人间》。在等待出版社审稿的数个月里,他将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卖报。 重现成都 最牛乞丐街头卖报 夏海波第一次在高升桥附近卖报纸,来成都已经有1个多月的他,之前一直在春熙路附近卖报。 不够光彩 不想再靠乞讨为生 南京、杭州、厦门、郑州……一年多来,夏海波辗转乞讨了10多个省市。用他自己的话说,对于无一技之长的他而言,乞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方式。就这样,每个月千把块钱的节余,让夏海波坚持过了一年多的乞讨生涯,并且还有了一万多块钱的存款。他称要今年7月才结束乞讨生活,对提前“退休”的原因,虽然自己的乞讨方式和别人有所不同,但乞讨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当他的小说完成得差不多,并且有了一万元的存款后,就决定结束自己的乞讨生活,改行卖起了报纸。 生意冷清 半天没卖出几份报 整整一个上午,夏海波都在高升桥工商银行的对面轻声吆喝着卖报纸,但效果并不理想。夏海波卖报的着装虽然能吸引大家的眼球,但真正停下来买报纸的人却很少。除了几位以为是戴着墨镜的盲人在卖报的市民同情他,花5毛钱买了份报纸以外,夏海波几乎没什么生意。 牛!行头有人买 卖报有车送 这是夏海波第二次来成都,主要是想在这里完成并发表他18万字的小说。虽然夏海波并不认同 “最牛乞丐”的头衔,但事实上,他的确够牛。 他是从杭州到成都的,虽然有着40多个小时的火车车程,但他还是退掉了当地媒体给他买的卧铺车票,选择更为便宜的硬座车票。选择成都作为他的小说创作的最后一站,是因为成都是他十分喜爱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这里不仅有众多同情和支持他的网友,还有一位经常在物质和经济上帮助他的“知心姐姐”。 但是如今转到高升桥卖报,离春熙路比较远,夏海波在高升桥“上班”头一天,就由这位“知心姐姐”开车接送,不仅如此,连早上从发行站批发报纸,都被“知心姐姐”一手包办了。“今后我不会再乞讨,我的目标就是用文字养活自己。”夏海波信心十足地表示。 § 长沙出书 夏海波长沙出书 2008年6月17日上午,夏海波出现在长沙市黄兴南路步行街,手中举着一块写有“想出书”字样的牌子。 行乞中,他喜欢用文字记录心情,写成心灵日记《沉沦》 。夏海波希望自己的书能获发表,并表示不论结果如何,都会将文学理想进行到底。 说英文发名片、名噪一时的“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在出版社和书商的帮助下,出版了以自己乞讨经历为原形的15万字小说《乞讨日记》。忙于新书发行的夏海波主动给记者发来短信,透露了他离开重庆后的经历和变化。 26岁的夏说,行乞这两年,他遇到了很多热心人,也遭遇了不少人的冷嘲热讽,这段经历成为他最大的财富。他萌发出以亲身经历为原形写书的念头,并开始形成文字。熬了数个通宵的夏,最终在好心人赠送的笔记本电脑上写成了15万字小说《乞》。 § 评价 夏海波 书写最牛乞讨历程 夏海波称在武汉出版社和一位书商的帮助下,其新书《乞讨日记》(下称《乞》)已正式出版。 抱病乞讨只为出书 夏海波已经宣布金盆洗手的他,在成都一边卖报纸一边写作,为了筹集出书费用,夏决定继续乞讨并寻找新的出版社。夏带着书稿一路乞讨回到湖北老家,并找到武汉出版社的编辑。编辑廖国放表示社里愿意帮其优惠出书。得知此事后,长春书商吕岩毅然出资3万元帮助夏。2008年9月,《乞》顺利出版,首印5000册。 同学: 西安见他我好辛酸 西安交大在读博士黄林黎(化名)说第一眼看到他觉得特别辛酸!2008年12月3日,当他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夏来到西安时,专程到街上寻找这位八年未见的老同学。黄不久前自己因为交通意外头部受伤,现在,他时常用夏的精神来鼓励自己。夏表示将寄书激励同学。 编辑: 最牛乞丐文笔流畅 武汉出版社编辑廖国放告诉记者,《乞》是夏以日记方式写成的小说,里面包含着夏的真实经历,透视了社会小阴暗,但书中人物形象和主题是上进的。该书行文流畅、文字简洁、用词个性,以夏的年龄、学历、创作条件,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相当不容易。 书商: 有志气我才会帮他 书商吕岩,他对夏只是一种同情,便通过QQ信息给夏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称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在亲眼见到夏以后,夏的坚强和志气让他折服。知道夏要出书的事情后,他毅然决定出资帮助他。吕说,夏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希望夏把攒下的1.1万元钱拿去治病。 § 身体瘫痪 夏海波 2011年5月,襄阳人民广场前有一对老夫妻正在低声吆喝,向行人推销小说《乞讨日记》。这对老夫妻就是夏海波的父母。 在售书现场,夏海波的母亲贺腊英讲述了夏海波的近况:他现在病情恶化了,已经因双侧股骨头坏死导致瘫痪。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帮助他,因为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了。 夏海波当初出版小说《乞讨日记》时,经济非常困难,不过他的人个经历也获得了许多人的理解和支持,2008年9月,在长春市一位书商资助下完成了出版工作。 这本《乞讨日记》出书以后每本定价20元,每卖出一本,夏海波就能拿到7%的版税,即1.4元。而如果他自己从出版社拿书卖,一本可以赚13元。从2008年9月出版到现在,《乞讨日记》共印发1.2万册。 夏海波父母的行为得到了许多市民的支持。截止到5月9日,《乞讨日记》已在襄阳市销售了六十多本,襄阳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如果夏海波的父母有需要,他们将号召广大的团员青年共同参与认购,支持夏海波走进困境。[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