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塞缪尔·贝克特 |
释义 | § 生平经历 塞缪尔·贝克特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法国作家。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测量员,母亲是虔诚的教徒。1927年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硕士学位。1928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结识了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尹斯。精通数国语言的贝克特分被派作失明的乔伊斯的助 手,负责整理《芬内根的觉醒》手稿。1931年,他返回都柏林,在三一学院教法语,同时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获哲学硕士学位。1932年漫游欧洲, 1938年定居巴黎。德国占领法国期间,他曾因参加抵抗运动,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隐居乡下当农业工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短朗回爱尔兰为红十字会工作,不久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 贝克特在创作上深受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影响,主要作品诗作《婊于镜》(1930);评论集《普鲁斯特》(1931);短篇小说集《贝拉夸的一生》(1934)和《第一次爱情》(1974);中篇四部曲《初恋》、《被逐者》、《结局》、《镇静剂》(1946);长篇小说《莫菲》(1938)、《瓦特》(1942)、三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1951—1953)及《如此情况》(1961)、《恶语来自偏见》(1982)等。这些小说以惊人的诙谐和幽默表现了人生的荒诞、无意义和难以捉摸,其中的《马洛伊》三部曲最受评论界重视,被称为2O世纪的杰作。 贝克特戏剧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主要剧本有《等待戈多》、《剧终》(1957)、《哑剧I》(1957)、《最后一局》(1957)、 《最后一盘磁带》(1958)、《尸骸》(1959)、《哑剧II》(1959)、 《呵,美好的日于》(1961)、《歌饲和乐谱》(1962)、《卡斯康多》(1963)、《喜剧》(1964)、电视剧《迪斯·乔》(1968)等, 这些剧作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因此被称为 “反戏剧”。 其中成名作《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演出时引起轰动,连演了三百多场,成为战后法国舞台上最叫座的一出戏。 贝克特为此名噪一时,成为法国文坛上的风云人物。由于“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1969年贝克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 作品创作 塞缪尔·贝克特贝克特一生的创作经历,以1952年话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为标志而被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创作小说,而后期则主要写剧本。尽管如此,贝克特的文学风格却始终没有很大变化,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远离现实主义传统的道路。 小说:语言与结构实验 早年的贝克特深受意识流文学的影响。他对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恶痛绝。他曾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不费劲地”阅读“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而不愿意接受像乔伊斯小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1937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对我来说,用标准的英语写作已经变得很困难,甚至无意义了。语法与形式!它们在我看来像维多利亚时代的浴衣和绅士风度一样落后。”,并声称:“为了美的缘故,向词语发起进攻。” 因此,在贝克特早期的小说创作中,他绝少涉及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致力于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惑、焦虑、孤独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丧失自主意识后的悲哀。他喜欢用一些生活的碎片和幻象来负载哲学思想。他的小说没有连贯的情节和动人的故事,其晦涩程度和当时勃兴的意识流小说并无差别。 贝克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莫菲》出版于1938年,在小说中他构画了一个“精神衰弱的唯我主义者”,第一次较全面的展示了贝克特对文学创作的思索。 贝克特早期的小说作品中,最重要的三部曲系列《莫洛瓦》(1951年)、《马龙之死》(1951年)和《无名氏》(1953年)。贝克特作为一流小说家的地位由这三部连贯的作品奠定。这三部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莫菲》是基本类似的,却在形式上做出了很多革新。贝克特吸取了法国诸多文学流派的元素,包括象征主义和意识流技法。在内容上,故事和情节已经被彻底淡化,主人公被限定在极小的空间内,甚至形体本人也已经非人化,如同是一些在寻找替身的符号系统。这种特质已经远远超出了现代主义的范畴,而是已经具有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气质了。 贝克特的小说在结构上独树一帜。他的小说大多采用一种环形封闭的结构,情节不断繁衍而又不断消解。主要情节被不断打结和扯断,直至被叙事彻底解构。 总体来看,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是由于语言和结构实验走得过于极端,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很难解读的私人写作。进入50年代后,贝克特意识到自己的小说实验已经没有继续前行的可能了,于是开始转向戏剧创作。 戏剧:荒诞派的高峰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之一和集大成者,贝克特一生共创作了30多个舞台剧本,其中有20多个被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其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是《等待戈多》、《剧终》和《啊,美好的日子!》。 《等待戈多》(1952年)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它于1953年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在比较不宽容的伦敦上演后,倍受嘲弄,甚至引发评论家群起而攻。1956年在纽约百老汇上演,被美国评论界讥称为“来路不明的戏剧”。直到70年代才开始被评论界接受并赞誉,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剧本之一。 《等待戈多》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只有5个。全剧的主题就是两个百无聊赖的人在等待“戈多”,而戈多却始终没有出现。剧情上没有任何发展,结尾是开端的重复,没有冲突,只有一些乱无头绪的对话。舞台的背景也显得简陋、压抑,令人窒息。 西方评论界对《等待戈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贝克特始终拒绝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做出解释。比较通行的看法是:戈多是一种象征,可能是“虚无”、“死亡”也可能是某种被追求的超验。戈多代表了生活在惶恐不安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未来若有若无的期盼。英国评论家马丁·艾林斯认为:“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是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 贝克特后期的剧作,如《剧终》等,基本也都延续了《等待戈多》所奠定的风格基调。从某种程度上看,贝克特的创作思路深受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的影响。而由他和尤奈斯库所开创的荒诞派戏剧的传统,也可以看作是存在主义小说在戏剧舞台上的延伸。 § 写作特色 塞缪尔·贝克特漫画像贝克特世界观的焦点在于两种不同的悲观,一种是轻易的、不在乎思索一切的悲观;另一种是在无法避免的悲惨境遇中,痛苦地面对现实而产生的悲观。前者的悲观由于认为一切事物皆没有价值,因此有其极限;而后者则试图从相反的观点去解释,认为既然没有价值可言,也就谈不上再降低其价值。我们曾目睹了前所未有的人的堕落,如果我们否定了一切价值,堕落的证明就不存在了;但如果我们认识到人的堕落会加深我们的痛苦,则我们更能了解人的真正价值。这就是内在的净化及来自贝克特的黑色悲观主义的生命力量。而且,这种悲观主义以其博大丰富的同情,拥抱了对全人类的爱。因为这种达到痛苦顶峰的绝望已达到变化的极限,从而深知如果没有了同情,所有的境界都将消失。贝克特的作品发自近乎绝灭的心境,似乎已承担了全人类的不幸。而他凄如挽歌的语调中,浸满着对受苦者的救赎和遇难灵魂的安慰。 在《等待戈多》和《啊,美好的日子》这两部堪称《圣经》注释的杰作中,贝克特的上述思想表现得更为明显。在《等待戈多》中有这样的话:“你是那将要降临的,还是我们要再等待的另一个呢?”剧中两个流浪汉必须忍受的境遇,是以野蛮的方式残忍地生存。在这部比较富有人性的剧本中,贝克特向我们说明了,没有什么法律比造物本身更为残忍。而人在创造中惟一的位置,仅仅是出自他故意恶意地将其他法律加之于其上的这一事实。但如果我们设想有个神,有一个创造了人类所能忍受的无尽痛苦的神,那么,正如剧中两个流浪汉一样,我们与他将何地何时、怎样相见呢?对这个问题,贝克特用剧本的名字做了回答。到剧终时我们仍然不知道戈多是什么人,就像我们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幕仍不会知道命运一样。在大幕徐徐落下的时候,我们深切体会到一切残酷的力量,但我们也明白了这一点:无论经过怎样的痛苦与折磨,有一种东西是永远磨灭不了的,那就是希望。《等待戈多》清晰地描绘了人类面对永远的、不可预料的等待,所作的形而上的抉择。[1] § 作品列表 诗作评论集短篇小说集中篇四部曲长篇小说剧本电视剧 《婊于镜》《普鲁斯特》《贝拉夸的一生》《初恋》《莫菲》《等待戈多》《迪斯·乔》 《第一次爱情》《被逐者》《瓦特》《剧终》 《结局》三部曲《马洛伊》《哑剧I》 《镇静剂》《马洛伊之死》《最后一局》 《无名的人》《最后一盘磁带》 《如此情况》《尸骸》 《恶语来自偏见》《哑剧II》 《呵,美好的日子》 《歌饲和乐谱》 《卡斯康多》 《喜剧》 § 相关词条 特奥多尔·蒙森 比昂斯滕·比昂松 何塞·埃切加赖 乔祖埃·卡尔杜齐 鲁道尔夫·欧肯 西尔玛·拉格洛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