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北红军
释义

西北红军西北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西北部和陕西、甘肃边界地区的工农红军。1935年,西北红军在刘志丹的指挥下,使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完全连成一片,为中共中央与各路红军落脚西北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西北红军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策应了南方红军的战略转移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 简介

1931年10月,陕甘边南梁游击队和以晋西游击队为骨干组成的陕北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1932年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李杰夫任政治委员,刘志丹任副总指挥;12月,又改编为中国工农 红军第28军军长刘志丹 红军第26军。1933年6月,红26军南下渭南、华县地区作战,在兰田县境遭受严重损失。11月,组建红26军第42师,在陕甘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1932年3月,陕北地区开始建立游击队,至1934年7月,相继建立了5个游击支队,并成立了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1934年6月和8月,红26军和陕北游击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9月,陕北游击队第1、第2、第3支队改编为陕北红军第1、第2 、第 3团,1935年 1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7军第84师。1935年2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西北地区的红军。5月,红26军一部同红27军在陕北会师后,在西北军委前敌总指挥刘志丹指挥下,经两个多月作战,连克6座县城,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8月,红26、红27军在反对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中,于吴堡县慕家原、定仙墕地区歼国民党军一个多团。这时,西北地区红军发展到约5000人。9月,红26、红27军同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红25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

§ 成立经过

渭华起义失败后,刘志丹化装潜入西安,向中共陕西省委作了汇报。中共陕西省委派他到陕北,担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继续从事“兵运”工作。1929年春,刘志丹回到家乡陕北保安,在当地党组织配合下,利用社会关系激化了保安县民团团总路仰之与政界的矛盾,挤走路仰之,当上了保安县民团团总,并选派了一批党团员进入该民团,将保安县民团改造成为实际上由我党控制和掌握的武装。1930年夏,刘志丹受党组织派遣,到甘肃地方军阀陇东民团军谭世麟部中开展“兵运”工作。谭世麟久闻刘志丹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文韬武略兼备,治 战斗遗址军有方,就请他来为自己整编民团军,训练部队,以便增加与其他军阀抗衡的筹码。于是,刘志丹利用公开的身份做掩护,寻找散落各地的党团员和革命同志,在陕甘边地区秘密开展革命活动,陆续聚集起了一个团的人马,准备暴动。但不幸在“三道川事件”中遭到惯匪张廷芝的袭击,“兵运”工作暂时受到挫折。

1930年8月中旬,刘志丹前往绥德,参加了中共陕北特委第三次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决定,继续开展“兵运”工作,条件成熟时实行兵变,建立独立的革命武装。会上成立了中共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谢子长、刘志丹分别任正副总指挥。会后不久,刘志丹请求辞去陕北特委军委书记职务,仍回到陕甘边界开展“兵运”工作。9月中旬,刘志丹返回保安,向党组织传达了陕北特委第三次扩大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开展“兵运”工作计划。大家正在开会研究“兵运”工作的具体安排时,恰巧在陇东民团军中曾和刘志丹一起搞“兵运”工作的杨树荣回到保安。他向刘志丹汇报说:“谭世麟对三道川事件很恼火,他直骂张廷芝是反复无常的小人,白白使他损失了一团人马。看来咱们在三道川准备起义的事,谭世麟仍然毫无察觉。他还要我把刘志丹找回来,当他的骑兵第6营营长。为此,他把驻合水县太白镇的陇东民团军第24营副营长王凤珠叫来,当面交代,叫王凤珠协办这件事,王凤珠满口答应尽力帮助……”

根据这个情况,刘志丹等同志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出其不意,进攻陇东民团军驻防太白镇的第24营,把武器较好且最反动的太白敌军先搞掉,以铲除祸害,夺取武器骑兵。第6营将开赴太白镇,请他们预先筹集粮草。以此稳住敌人。并派人分头调集人马枪支,赶制陇东民团军服装和旗帜。然后从保安民团中抽出部分人员和枪支、马匹,加上从三道川零星回来的人员,调集了29人,长短枪20多枝,战马20多匹,将队伍带到白沙川的密林中,进行了必要的训练和动员。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9月28日,刘志丹骑着一匹铁青色的高头大马,身着陇东民团军军官的服装,率领打着“陇东民团军骑兵第6营”旗帜的29人的骑兵队伍,从白沙川出发,沿葫芦河前进,当天下午顺利开进太白镇。

西北红军的遗物太白镇地处陕甘交界,位于甘肃合水县境内,是葫芦河与苗村河的交汇处。这座满目苍凉的小镇,其城池相传为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屯军戍边时所筑。这个小镇的周围,子午岭青山环绕,山中涓涓清溪从城边流过,明代嘉靖年间陈霏曾题“碧落霞天”四个大字于此处山岩之上,形容太白山水的雄壮和秀丽。

太白镇东南,有一处烧酒作坊,掌柜的名叫李绪增,为人刚直仗义,刘志丹早就和此人相识。进入太白镇后,刘志丹将队伍安顿在李绪增的烧酒作坊里。当晚,在敌24营中当兵的赵连璧以喝酒为名,来烧酒作坊向刘志丹报告敌营内部情况。赵连璧是保安县人,曾当长工多年,因逃避地主逼债,到太白镇民团军第24营当兵,后任班长。他和刘志丹很早就有交往。刘志丹听了赵连璧的报告,大体上掌握了太白民团军的布防情况:敌24营有三个连,第1连驻守在镇内一个骡马店里,第2连驻守河东岸的黄家砭,第3连驻守在离太白镇几十里外的林锦庙,兵力比较分散,便于各个击破。为了麻痹、迷惑敌人,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了解敌人情况,刘志丹安排队伍连续两天分头与民团军第24营官兵开展官对官、兵对兵的“交朋友”活动。30日晚,刘志丹详细分析了两天来掌握的情报,认为敌众我寡,宜斗智不宜斗力,宜速战不宜持久。他果断决定分头行动,智取强敌:由自己和杨树荣出面,以商筹粮草为由去找黄毓麟、王凤珠,伺机活捉,迫其令部队缴械,如若不成,就打死这两个反动军官;由卢仲祥负责带十余名战士与敌第1连官兵在李绪增烧酒坊“联欢”,伺机收枪,消灭敌人;由刘约三和魏佑民率领骑兵在河边监视驻河东岸黄家砭敌第2连的动向。

西北红军北上渡过渭河10月1日早晨,刘志丹、杨树荣按照作战计划,来到敌副营长王凤珠的住处“商借粮草”,王凤珠即刻派人请来黄毓麟商议此事。结果,两名反动军官当即被刘志丹、杨树荣双双击毙。这时,在李绪增烧酒作坊里,卢仲祥等同志已将敌第1连的官兵用酒灌得东倒西歪。卢仲祥听到枪声,把酒壶一丢,大喊一声:“缴枪不杀!”十余名战士把枪口一齐对准了敌人,除敌连长企图顽抗被击毙外,敌第1连的其余官兵乖乖当了俘虏。黄家砭的敌第2连,听到枪声,都冲出来向山上逃跑,卢仲祥、刘约三、魏佑民立即率领20余名骑兵,勇猛追击,打垮了敌第2连,又缴获了一些马匹、枪支。中午时分,太白战斗胜利结束。刘志丹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了黄毓麟、王凤珠及陇东民团军第24营的罪恶。广大群众听到平时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匪军已被消灭,欣喜万分。当刘志丹率队离开太白镇时,镇里的男女老幼欢天喜地齐来送行。当天夜晚,刘志丹率部奔袭林锦庙,途中又巧妙活捉了林锦庙的敌第3连连长马建有。二更时分,队伍包围了林锦庙之敌,迫令敌第3连交出了全部枪支和马匹。至此,作恶多端的陇东民团军第24营被全部消灭。

太白起义打响了共产党人在陇东地区反抗国民党反动军阀的第一枪,毙伤敌营长黄毓麟以下10余人,歼敌数百人,缴获长短枪50余支、骡马10余匹。这次起义后,刘志丹很快组建起了一支400余人的南梁游击队,在陕甘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活动。从此以后,西北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开创陕甘苏区的斗争。

§ 作用

1935年秋,国民党当局对西北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刘志丹指挥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和游击队奋力抗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先后取得绥德老君殿、吴堡慕家园子、定仙嫣战斗的胜利。9月9日,中共鄂豫陕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从陕南鄂豫陕根据地先期长征到达西北苏区赤安县(原保安县,今志丹县)永宁山,与陕甘边区中共地方组织取得联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军委主席刘景范获悉红二十五军到达西北的消息后,立即报告中共西北工委,并组织动员群众欢迎慰劳红二十五军,还带领保卫分队前往迎接。

西北红军西北工委组织部当即发出《为欢迎红二十五军北上给各级党部的紧急通知》,指出:“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的会合,是争取陕甘、川陕的联系及联系全国各苏区,在苏维埃中央政府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下的一致行动。”我们要“动员全体党员及全苏区的每个劳苦群众,欢迎红二十五军北上陕甘同红军会合,庆祝红二十五军北上的伟大胜利。”同时,命令西北红军主力开赴延川县永坪镇,准备与红二十五军会师。并要求各级党组织举行各种形式的欢迎会庆祝会,散发传单、广贴标语、捐助食品和鞋袜,派代表慰问。

9月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到达永坪镇,受到西北根据地党政军机关和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9月16日,刘志丹率领西北红军主力回到永坪,与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两军会师,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在西北地区会师的前奏。两军会合后,为了互相学习,西北军委前敌总指挥部组织团以上干部到红二十五军慰问和参观。同时,西北军委还将直属的500多人的少共营拨给二十五军以补充部队。当日,为了加强对西北苏区的领导,朱理治、聂洪钧和程子华三人组成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朱理治任书记。在西北代表团的主持下,9月17日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鄂豫陕省委和军队主要领导人于永坪镇召开干部会议,研究了统一领导机构和组织第三次反“围剿”问题。

9月18日,在永坪召开了庆祝两军胜利会师和红十五军团成立大会,同时纪念九一八事变四周年。徐海东、刘志丹等分别代表红二十五军、西北红军讲话,号召两支红军亲密团结,并肩战斗,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坚决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西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壮大红军的力量而英勇奋斗。此时,西北红军得悉中央红军已经北上,有向陕北前进的消息,立即决定组织主力部队向南发展,牵制敌人,迎接中央红军。10月5日,根据地首府迁驻安定县瓦窑堡。此时,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已进至甘肃通渭、静宁地区。国民党“西北剿匪总司令部”一面急调大军阻击,一面令东北军在陕北“聚歼”刘志丹、徐海东部,“不准与毛、周靠拢”,西北根据地反“围剿”斗争进入紧张阶段。在红十五军团反“围剿”作战期间,中央红军已经突破天险腊子口向陕北挺进,红十五军团取得劳山、榆林桥战役的胜利,为配合中央红军的行动,迎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作出了贡献。中共鄂豫陕特委成立后,率领红七十四师,在鄂豫陕苏区的广大区域内,由东向西,由西到东,由北向南,由南到北,同进攻根据地的敌人兜大圈子,打了五个来回,进行了上百次的战斗,打破了敌人对鄂豫陕根据地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围剿”,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与地方反动武装40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3000多支,从而坚持了鄂豫陕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1936年3月下旬,鄂豫陕特委率红七十四师在宁陕县东江口休整。3月23日,原红二十五军手枪团战士程福才由陕北来到东江口。带来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35年8月1日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等文件,以及一封简信。鄂豫陕特委和红七十四师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将近一年,现在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看到中央的文件, 刘志丹将军牺牲地听到中央的声音,全体党员和干部战士欢欣鼓舞,革命斗志更加高昂。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长征到甘南后发动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国民党在陕南东部的军队大部西调,围堵红二方面军北上。为了牵制国民党军队,策应红二方面军长征,鄂豫陕特委将红七十四师三个团集中起来活动,积极转战于镇安、柞水、商南、洛南等地,牵制敌人于外线,有力地策应了红二方面军北上。正当鄂豫陕特委领导根据地军民胜利进行斗争的时候,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共中央全面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性质和发展前途,独立自主地制定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由于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曾在商洛地区活动过,对这一带的情况比较熟悉,因此中共中央代表和张学良、杨虎城协商决定,调由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等部组成的红十五军团南下商洛,协同东北军、第十七路军抵抗国民党亲日派的进攻。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2月5日,红十五军团奉命撤离商县。2月8日,抗日南路军复用红七十四师番号,也撤出商县,移防镇安、柞水一带。4月,红七十四师奉命移驻长安县大峪口进行整训,这时,全师已发展到2100余人。1937年6月,郑位三奉调回延安,中共鄂豫陕特委撤销。毛泽东在延安亲切接见了郑位三,充分肯定和赞扬了鄂豫陕特委和红七十四师坚持鄂豫陕根据地斗争,执行中央决策,为实现战略转变所做出的贡献。

1937年,西北根据地改为陕甘宁边区,从此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毛泽东、中共中央在这里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科学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毛泽东思想和光芒四射的延安精神。

§ 领导人

刘志丹(1903~1936)刘志丹(1903~193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原名景桂,字子丹。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曾在国民革命军中做政治工作。1928年4月参与领导渭( 南)华(县)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书记。起义军失败后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在陕北、陕甘边从事兵运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与谢子长等组织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游击队代理总指挥 ,红二十六军2团参谋长,42师参谋长、师长等职,在陕甘边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1934年任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1935年春任中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率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挫败国民党军的“围剿”,使陕北、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的落脚点。曾在1934年秋陕甘根据地“肃反”中被错误逮捕,由于毛泽东、周恩来等到达陕甘根据地后纠正了陕甘党内的“左”倾错误而获释。1936年4月率部参加东征,4月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并在城北建有刘志丹陵园。

谢子长(1897~1935)谢子长(1897~1935)1897年生,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谢子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毛泽东曾两次为谢子长墓题词 “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写了碑文。1922年考入阎锡山办的太原学兵团学军事。1924年回安定县办民团,任团总。同年赴天津、北京,参加反帝斗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委员、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总指挥,在陕北、宁夏、甘肃等地做兵运工作。1931年10月,和刘志丹等将南梁游击队和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任总指挥,率部转战陕甘边,创建革命根据地。1933年夏被派往察绥抗日同盟军第18师,负责中共组织的工作,协助师长许权中指挥作战。同年11月回到陕西,任中共中央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恢复和建立了陕北红军游击队5个支队,建立了安定、延川根据地。1934年后,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中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围剿”。谢子长在长期征战中,多次负伤。因战伤恶化,1935年2月21日在安定县灯盏湾逝世,时年38岁。同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修建了子长烈士陵园。

§ 评价

1935年,西北红军在刘志丹的指挥下,使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完全连成一片,为中共中央与各路红军落脚西北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在刘志丹的指挥下,西北红军先后在慕家原、定仙嫣、横山等战斗中获胜,给敌以重创,使晋军龟缩在黄河东岸,不敢西犯。此时,首先迎来了红二十五军从鄂豫陕根据地长征到达西北根据地,与 西北红军西北红军胜利会师。西北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西北红军的英勇作战,震动了国民党南京政府,牵制了十万之众的国民党军队,减轻了南方各路红军的压力,策应了红军的长征。同时,拉开了红军会师西北苏区的序幕。西北红军的英勇作战,向中共中央告知了西北根据地存在的信息。陕甘边、陕北两个根据地的存在中共中央早已知晓。根据地创建初期,中共陕西省委、陕北特委向中央就有报告,并不断得到指示。西北红军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策应了南方红军的战略转移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东征战役中,西北红军的创始人之一刘志丹壮烈牺牲。1936年10月,在西北根据地军民的大力支持下,红一、二、四方面军终在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为迎接全民族抗日高潮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北红军创建的西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十多块根据地中唯一仅存的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建立了一个稳固的落脚点。

§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党史文汇》2003年第4期  《贾拓夫》第17、18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的足迹》第163、165页。中共党史出版社。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297页。

《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央党史出版社

http://www.cctv.com/travel/special/hsly/20050617/102278.shtml

http://news.sohu.com/20060919/n245414519.s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5: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