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要主义 |
释义 | § 基要主义 § 正文 近现代基督教新教神学思潮之一。起源于美国。反对现代主义尤其是圣经考证学。基要主义一词始见于1920年美国浸礼会《守望稽刊》,为该刊主编罗斯所创。嗣后,凡反对现代主义并自认坚守圣经权威基要者常被泛称为基要派,但无统一的组织。 基要主义思想渊源可溯自1895年美国尼亚加拉城圣经研讨会所提出的“五点基本要道”:包括恪信耶稣由童贞女所生、由死里复活并具有神性、代人受死完成救赎、最后基督还将“肉身再临”,以及确认圣经的权威及其字句无讹。近年不少学者认为该五点要道与基要主义运动并无直接关系;其起源乃是20世纪初一些英、美保守派学者为反对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和自由主义神学,于1910~1915年陆续出版12本内容与上述五点要道大致相同的小册子,总称《基本要道》,在英、美各地广泛赠发。因而在一些英语系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各派教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在保守派和现代派间发生激烈争论。20年代初基要主义思潮曾在一些美国教会中占优势,一些不接受《基本要道》的人被排挤出教会和神学院。1925年现代派著名神学家富司迪被迫辞去长老会牧师职务。同年田纳西州德通城中学教师施科普斯因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被控违反圣经的创世教义而被法庭判罪。在这场大论战中基要派主要代表为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圣经学者梅村。20年代后期现代派转居优势。1929年梅村被迫退出普林斯顿大学,另创威斯敏斯特学院,成为基要派的学术中心。这期间,美国许多教会和神学院因两派斗争而分裂。30年代以来,美国的重要神学院多由现代派占主导地位,但基要主义在教徒群众中仍有广泛影响。 40年代末,基要主义又有新的发展。许多新保守派神学家改称新福音派。他们仍坚持基要主义的原则,但较重视圣经和神学的学术研究;除强调个人得救外,还对各种社会问题表示关注。现代美国新福音派的中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福勒神学院,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奈尔、亨利和比利·格拉罕姆等。主要刊物为《今日基督教》。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