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华夺 |
释义 | § 简介 吴华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北游击总指挥部特务大队队长,红二十五军交通队班长、手枪团分队长,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三营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营长,第九团团长,第二师四旅十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二纵队四师参谋长,纵队副参谋长兼第六师师长,华东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事学院院务部行政管理部部长,队列部副部长、部长,院高级系主任兼函授系主任、速成系主任、参谋系主任,军事学院教育长,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省国防工办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 生平经历 吴华夺,1917年8月出生在河南新县陈店乡细吴村。其父吴文宝曾任光山县红色补充军第二团党代表、红四方面军第十师经理处处长,长征途中牺牲。吴华夺12岁跟随父亲当红军,任光山县红色补充军勤务员,红四方面军军部少先队队员,红二十五军军部通讯员、班长、排长,手枪团分队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1月,随红二十五军长征,经历了独树镇战斗,12月8日进入陕西省洛南县之庾家河(今属丹凤县)宿营,吴华夺遂率领手枪团第一分队130多人出色地完成了一次侦察任务,及时报告敌情,使得正在召开会议的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免遭重大损失。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西进至陕西华阳镇,由于军部某领导执行“左”倾肃反路线,把吴华夺错认为“反革命”欲执行枪决,被徐海东的警卫员发现报告了徐海东才得以幸免。是年8月,任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三营八连连长。9月到达陕北与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编入十五军团,任七十三师二一九团连长、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劳山战役和直罗镇战斗。1936年,东渡黄河,参加石楼、孝义、地九圩战斗,所部被十五军团授予模范连。1937年3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在周恩来、叶剑英、罗炳辉直接领导下工作。 § 重要贡献 吴华夺东征抗日誓师大会 1938年3月,吴华夺随罗炳辉参加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东征抗日誓师大会”。当时,由于八团缺干部,他被任命为三营七连连长,后任团作战参谋、“巢县抗日大队”大队长、九团团长、新四军第二师四旅十一团、十团团长。率部转战于淮南津浦路一线,参加了火烧来安日本兵、半集、定远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吴华夺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第二纵队第四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参谋长、第六师师长,华东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第一纵队教育长。参加了津浦路中段破击战、周营激战、涟水保卫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及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华夺历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一总队教育长,高等军事学院院务部行政管理部部长、队列部副部长、部长,高级系兼函授系、速成系、参谋系主任、教育长等职。1971年调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陕西省国防工办第一副主任、主任。1975年后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著有《我跟父亲当红军》 、《火烧来安鬼子兵》。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参考资料 [1] 中华功勋网 http://www.zhgx.net/view.asp?id=98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