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埃德蒙德·胡塞尔
释义 埃德蒙德•胡塞尔 Edmund Husserl(1859年4月8日-1938年4月27日),德国哲学家,犹太人。西方现象学的奠基人。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的普罗斯涅兹城(Prossnitz)的一个犹太家庭,因肺炎逝于德国弗赖堡。

§ 成长经历

埃德蒙德•胡塞尔他父亲是服装商人,他 1876 年毕业于奥尔缪兹的德国公学,1876-1878 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间或也去听冯特的哲学讲座。接着他去柏林,在弗利得利希•维尔海姆大学继续学习。1881 年他去维也纳大学,1882 年以有关微积分的变分的论文得数学博士学位。在1884-1886 年间他专心倾听 F.布伦塔诺的有关心理学和哲学的讲课。在布伦但诺的影响下,他决心献身于哲学。1886 年布伦塔诺推荐他去德国哈雷大学参与他弟弟斯图姆夫的研究,此后数年间,胡塞尔在思想上孕育了他的现象学思想。1887 年他以《论数的概念;心理学分析》一文完成教授资格论文答辩,同年他和夏洛特(Malvine Charlotte Steinschneider)结婚,他们共有三个孩子。

胡塞尔的学术生涯始于 1887 年的哈雷大学,他在那里讲学,执教哲学课程达 14 年之久。他后来回顾说,哈雷时期是他一生学术活动中最艰难的岁月。由于苦于在“意识的心理分析和数学与逻辑的哲学基础”之间调和的困难,而使他几度打算放弃哲学职业。1891 年他发表的第一部著作《算术哲学:心理与逻辑研究》就反映出了这种内心的矛盾。1900-1901 年他发表两卷本的巨著《逻辑研究》 ,首次提出了现象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现象学描述分析方法的基础。1901 年经数学家希尔伯特推荐,胡塞尔到哥廷根大学执教,1906 年当他 47 岁时被提升为正教授。哥廷根时期既是胡塞尔现象学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早期悬想学运动形成和活跃的时期。这时,在他周围聚集着一批年轻的学者,他们具有共同的生活和工作风格,热衷于现象学研究,逐渐形成了并没有正式组织起来的早期现象学活动。期间,胡塞尔于 1910 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作为现象学宣言的长文《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

从 1916 年起直到 1928 年他退休,他在德国的弗赖堡大学教授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是他在该大学的哲学教职的继承人。从弗赖堡大学开始,他的学术研究作风有了改变,不再热心于建立学派和广招弟子,而是倾向于独思默想了。1922 年他应邀赴伦敦大学作了四次著名的讲演,这份讲稿经过整理于 1929 年发表,题名为《形式逻辑与超验逻辑》,后来他把这部著作称作是自己全部著作中最重要的。

§ 生平年份

埃德蒙德•胡塞尔1859年4月8日胡塞尔生于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罗斯涅兹城,系犹太族后裔。

1876年冬-1978冬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哲学。首次阅读哲学著作:贝克莱。首次与托马斯•马塞瑞克接触。

1878年-18881年进入柏林大学。学习数学(随L.克罗耐克和C.魏尔斯特拉斯等人学习)。

1883年夏季学期,胡塞尔成为魏尔斯特拉斯的私人助手并且“从他那里获得了科学追求的伦理思想”)以及学习哲学(随F.保尔森学习)。

1881年-1882年:维也纳大学,学习数学。

1886/87冬季学期-1887夏季学期,萨尔河畔的哈勒大学。听施顿普夫讲座。布伦塔诺推荐胡塞尔到施顿普夫处做教授资格论文。

1887-1901年期间在哈勒任私人讲师。

1901-1916格丁根时期。

1901年秋季被任命为编外教授。

1916-1928年期间在弗莱堡任正教授。

1928年退休。

1928年4月:由于要到10月1日才有可能聘请海德格尔作为胡塞尔的教席继续人,因此文化部请胡塞尔在此期间继续管理哲学教席。

1936 1月15日胡塞尔教学许可被取消(自1935年底起生效)。

1936年1月25日:帝国科学,教育和国民教育部强迫胡塞尔退出由利伯特在贝尔格莱德组建的哲学组织。

1937年6月8日:胡塞尔申请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哲学大会,未得到帝国总理府的允许。

1938年4月27日:胡塞尔逝世,享年79岁。

§ 社会贡献

《逻辑研究》1.首创现象学 在心理学史上,现象学研究始于胡塞尔。现象学(phenomenogogy)一词的简单解释是指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心理现象是指个人面对某一事件所获得的立即经验,包括感觉、感情、知识、幻觉、意向、意识等。至于现象研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则主要指内省法(当事人自己的陈述)。胡塞尔的现象学,旨在采用科学方法将传统哲学建构成一门哲学科学。他虽主张内省法研究意识,但他并不同意当时冯特研究意识时用内省法去分析意识构成元素的做法。他采取的是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取向,用以研究意识经验。

胡塞尔的现象学强调心理学研究的意识,是个人面对事件时产生的立即经验。人的意识不是抽象概念,也非记忆中的旧经验。他所指的意识,是指对某事件(人事物)所产生的意识。他特别强调个人的立即的、主观的经验,也就是直觉(或直观,intuition),直觉是不需靠意识判断即可获得的知识。因此他主张心理学家研究受试者心理现象时,应遵守“观察先于分析”的原则,惟因此方能真正了解对方的心理现象。

例如深山中见到一株从未见过的花(直接经验),不能靠植物分类的知识了解它的性质,只有一看再看,不同时间的继续研究,才会真正了解这株花的本质。又如月亮错觉(高空的月亮看起来比接近地平面时小)时观察者的直接经验,也是其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对此月亮错觉不能武断地拿物理科学的知识加以否定,而必须观察多数人的心理现象后,再试图找出合理解释。

埃德蒙德•胡塞尔胡塞尔的现象学对以后心理学的诸多发现,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20 世纪初的存在主义、完形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理论上都受到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

2.将心理学定位为中间科学 他将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对外在世界所累积的经验,这类知识就是自然科学;另一类是人类对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所累积的经验,这类知识就是哲学。胡塞尔称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外在导向”经验,哲学知识为“内在导向”经验。如此分类旨在为心理学定位。他将心理学定位为“中间科学”,意指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内在导向经验与外在导向经验之间的科学。

胡塞尔生前出版过 7 本著述,死后留下大量的遗稿。这包括还没交付出版的著作的手稿、在大学讲课的讲稿、和各种有关哲学问题的随笔和札记。从 1890 年至 1938 年他共写下 45000 页有关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和用现象学的观点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速记稿。

§ 重要著作

《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学》《逻辑研究》(1900~1901)

《内时间意识的现象学》(1905-1910年)

《现象学的观念》 (1907年)

《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1910年)

《纯粹现象学通论》(1913年)

《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学》 (1927年)

《笛卡尔沉思》(1929年)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1935)

《经验与判断》(1938年)

§ 相关词条

马塞尔•普鲁斯特安德烈•马尔罗米歇尔•图尼

西蒙•波娃杜拉斯巴比塞

§ 参考资料

[1] 新浪读书 http://iclub.book.sina.com.cn/

[2] 译文论坛 http://www.stph.com.cn/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