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埃德温·霍尔特
释义

§ 简介

埃德温·霍尔特 【Edwin Bissell Holt 1873.08.21-1946.01.25】,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以注重认识的目的性而闻名。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温切斯特,逝于美国缅因州罗克兰。

§ 经历

1896 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师从 W.詹姆斯攻读博士学位,190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在该校教授哲学和心理学至 1918 年。1918-1926 年间,他集中精力从事著述工作。1926-1936 年应邀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特邀教授。

§ 研究领域

他是早期行为主义者之一。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或他所谓的“特定反应关系”。然而,与 J.B.华生的原子论心理学或“肌肉抽搐”心理学不同,他把反应系统看作为一个整体,也即 E.托尔曼后来所称的“克分子行为”。例如,霍尔特不是说一个人沿着街道一步一步地走着,而是说他正在朝食品店走去。这样,行为中就有了某种目的。在看待行为模式的问题上,霍尔特认为遗传在人类行为的形成中只起着次要的作用。人的行为模式是通过两条途径发展起来的:基本途径是学习,其次是通过成年时代对童年时代行为模式的保持。在他看来,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的反应。由于他对内部动因的重视,引起了后来的心理学家对内驱力如何影响学习过程的研究。

霍尔特十分关注心理意义,认为当一个人对某一事件作出适当反应时,这个人就理解了其意义;当一个反应指向某一事件时,它便构成了意义。然而,霍尔特所谓的心理世界或意识,只是人对某一客体的特定感觉运动顺应,意识状态就是把一个客体带到同有机体的一种特定关系中来,这种特定关系就是一种对客体的肌肉顺应。意识的内容就是意识的客体。环境事物片段有多方面性,人们所意识到的就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这样,心理活动和身体过程之间就没有任何区别了。

“特定反应关系”这一概念还成为霍尔特的基本动力原则。他把动力原则称“愿望”。在他 1915 年出版的《弗洛伊德的愿望及其在伦理学中的地位》(一译《愿望与道德》)一书中,他说 S.弗洛伊德使心理学重新获得了其愿望。作为特定反应关系的愿望为心理学提供了原因概念,而且愿望可以被视作目的。人体的某种机制执行着指向某种目的的行动,这就是行为的原因。正因如此,心理学史家R.W.伦丁认为,可以把霍尔特的心理学与 W.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A.阿德勒的目的论和 E.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相联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