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释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 内容

eosinophilia

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超过正常值( 正常人不超过450/微升或占白细胞总数的 7%以下 )的病症。 该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由许多原因引起的,因而其临床意义与原发病密切相关,既有杀伤寄生虫和调节变态反应的有利一面,而其某些颗粒成分和脂氧化产物又有损伤正常组织的不利一面。引起本症的常见原因有:①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和血吸虫等感染。②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和荨麻疹等。③皮肤疾病,如银屑病、湿疹和剥脱性皮炎等。④血液病及肿瘤,如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转移癌等。⑤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自身免疫病。⑥某些肺源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⑦某些药物,如青、链霉素,磺胺类;⑧其他,如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和心内膜炎及淋巴肉芽肿等。此外还有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高于1500/微升并持续半年以上,同时伴有多脏器浸润的表现,预后差,常因心脏病变死亡。通过该细胞的直接计数即可确诊。但关键是应通过病史和某些相应的检查做出病因学诊断。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如驱虫等),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可试用皮质激素治疗。

§ 配图

§ 所属分类

血液系统疾病

现代医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