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吠陀经
释义

§ 吠陀经

There are four Vedas, the Rig Veda, Sama Veda, Yajur Veda and Atharva Veda. The Vedas are the primary texts of Hinduism. They also had a vast influence on Buddhism, Jainism, and Sikhism. The Rig Veda, the oldest of the four Vedas, was composed about 1500 B.C., and codified about 600 B.C. It is unknown when it was finally comitted to writing, but this probably was at some point after 300 B.C.

http://www.sacred-texts.com/hin/index.htm

The Rig Veda

http://www.sacred-texts.com/hin/rigveda/index.htm

HYMNS OF THE SAMAVEDA

http://www.sacred-texts.com/hin/sv.htm

The Yajur Veda

http://www.sacred-texts.com/hin/yv/index.htm

The Hymns of the Atharvaveda

http://www.sacred-texts.com/hin/av/index.htm

§ 正文

印度古代流传下来的婆罗门教典籍,称作神圣的知识或神的启示。吠陀经(梵语:वेद;拉丁转译为Veda,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吠陀”又译为“韦达”,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 按内容性质和编定年代分为 4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

印度是个古老的宗教国家,贯穿印度文化的各方面,遍及家庭和社会,对于生活在印度的一般人来说,宗教既是的一种体现,也是灵魂具有的深奥、复杂的体现。印度10亿人口中超过80%的人是印度教徒,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印度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神秘主义的国家之一。

著作吠陀经的时代被称为印度的吠陀时期。它使用比印度梵语更为古老的语言,称为吠陀梵语。

《吠陀经》也被称为《天启经》,因为印度教传统认为:《吠陀经》是至尊主本人发出的,它是永恒的存在。吠陀知识先是由至传授给这个宇宙中负责创造的,然后通过古代的先知将永恒的真理传递给世人,再以师徒相传的方式小心谨慎地留传下来。所以它是一种人类直接听闻上天启示的经验,而不是由任何凡人的思想所完成。

《吠陀经》原本是部极长的,为了使人们容易接受,在传承过程中渐渐被分成《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等四部,这四种《吠陀》文献合称“本集”,由祭祀仪式中奉献给众神的颂歌构成。本集又进一步分类,形成了三种经典:《梵书》、《森林书》、《奥义书》,这三种文献可以理解为指导解释宗教仪式、蕴含丰富的神学思索的。《吠陀经》还有许多补充性的书籍,辅助吠陀研究中包括了语音、语法、词源、韵律、天文、、医学、音乐舞蹈、军事、建筑等科学论著,和超过108部以上的奥义书,以及等十八部著名的往世书等等。

成千上万部吠陀经典的内容都是用诗记载的。这些诗严格遵守诗歌的结构及、格律的规则,而且包含各种主题的信息:从医疗、农业到对高等星球和低等星球上的时间概念;从瑜伽和冥想的技巧,到居士的注意事项,以及素食佳肴的;从对政府组织结构的详细解释,到对兴建和装修庙宇或住房给予一流的指导。 《奥义书》是吠陀经的最后部分,启示出精神上极为深奥的真理。《吠陀经》中的108种均为非常重要的文献,因为它们为几个世纪里所涌现的众多印度教哲学流派的灵感源泉。是被印度教徒尊奉为表达了恒定不变的自我,依其业行而在肉体之间转移思想的第一批文献籍. 成千上万部吠陀经典的内容都是用诗记载的。这些诗严格遵守诗歌的结构及、格律的规则,而且包含各种主题的信息:从医疗、农业到对高等星球和低等星球上的时间概念;从瑜伽和冥想的技巧,到居士的注意事项,以及素食佳肴的;从对政府组织结构的详细解释,到对兴建和装修庙宇或住房给予一流的指导。 《奥义书》是吠陀经的最后部分,启示出精神上极为深奥的真理。《吠陀经》中的108种均为非常重要的文献,因为它们为几个世纪里所涌现的众多印度教哲学流派的灵感源泉。是被印度教徒尊奉为表达了恒定不变的自我,依其业行而在肉体之间转移思想的第一批文献典籍。

《奥义书》即“密传经书”,此辞意指:坐在老师的近侧,遵守着秘密的至上命令,以获得秘密的奥义。其教义严格要求必须秘密地传授给那些热切的求道者,并且他们必须具备至上的道德自律及高洁的心灵,以达成解脱的目的。

《奥义书》的思想特征是遁世思想及苦修实践。它教导人们生命就是痛苦,要解脱就必须真正地弃绝凡俗尘世。要认识或了解自我的绝对本质,就要弃绝一切行为及后果。书中认为:惟有学习知识才能获得解脱,而且只有通过学习《奥义书》所传授的弃绝与凝神的方法才能得到这些知识。书中还认为:遁世是人一生当中的最后阶段,它是获得明智并领悟更高真理的理想条件。通过修行,“支配”或控制心神、呼吸和肉体,遁世者就会化为一个定点,并能凝神于自我的本质。《奥义书》文献讲述了很多种不同的瑜伽修行方式,通过修习瑜伽,培育个人意识的内在境界,瑜伽修行者就可以认识到自我的真正本质,也即“”。

《奥义书》中的“奥义”是“梵 ”和“我”以及二者合一(梵我合一)的道理。“梵”(Brahman)——宇宙生起之因;终极的真实。“我”(atman)——灵性、真我、自性。(在其它地方或指)。“梵我合一”——作为个人生命基处的atman和作为宇宙万有基础的Brahman其本质是相同的,永恒、无形相、不变灭、如虚空般弥纶一切,超越一切经验意识所能构想,任何知他之人即可脱离生死,、时间及因果都不能限制他,因为它们由他构成。“梵我合一”即人透过内在对真我的认识,触及超验普遍的终极真实(梵),并与其合一,而使个别的灵魂从经验世界中解脱出来,成为真实、光明、喜悦。

《奥义书》文体美丽、自由,书中每个寓言都洋溢着清新的智慧,“如黎明的曙光,如高山中纯净的空气”。全部的奥义书有一百多部以上,其中主要的古《奥义书》有十一部,都被所有印度思想体系视为所有神圣智识的宝库。

吠陀本集  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吠陀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分别被称作《赞诵明论》、《歌咏明论》、《祭祀明论》和《禳灾明论》。四吠陀多与宗教和祭祀仪式有关。各集由谚语、诗颂(每颂两句)和信条组成,系婆罗门祭司一代代口头传诵下来,久之便有了不同的版本,后来用梵文刻写在棕榈叶或树皮上。

《梨俱吠陀》(歌咏明论,ऋग्वेद ,Ṛigveda) 成书最早,最初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时代,居住在印度河两岸雅利安人的时期。因此,这一段时期通称为梨俱吠陀时代或早期吠陀时代。梨俱吠陀是一部在祭祀过程中劝请、赞颂吠陀诸神的诗歌总集,有赞歌1028颂,分为10篇,其中第10篇《原心篇》编定最晚。《梨俱吠陀》的早期部分,既不知道种姓区别,也不蔑视体力劳动,其经常性的主题之一是渴望增加粮食和物质财富。甚至天神也常被描写为协同人类完成这一任务。《梨俱吠陀》反映了印度-雅利安人由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的历史进程。

《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大体形成于公元前第1千纪上半叶,这段时期通称为后期吠陀时代。《娑摩吠陀》共有1549首诗颂,凡20篇,除75首外,余皆可在《梨俱吠陀》中找到原型,是祭司们在祭典中按一定曲调咏唱的歌咏集,也是印度最古老的圣歌集。《耶柔吠陀》分为两种不同的文本:《黑耶柔吠陀本集》和《白耶柔吠陀本集》,包括诗颂近2000首。凡40篇,多取自《梨俱吠陀》中的诗篇,也有些是祭司们独创的散文信条,是祭司所用咒语和守则的集合。《阿闼婆吠陀》含有诗颂(或神咒)731首,凡20篇,编定年代较前三者为晚,但其中有些内容可能与《梨俱吠陀》中最古老的部分年代相仿,其中某些内容来自民间而非出自祭司之手。《阿闼婆吠陀》主要集录了用于治疗疾病、驱除灾害、恢复和睦、战胜诅咒的诗歌、符箓、咒语等,常被巫师们用于世俗的祈祷仪式,如诞生、婚丧、任职典礼等。

吠陀本集中含有某些朴素的哲学思想,吠陀本集,特别是《梨俱吠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吠陀本集注疏本  每种吠陀本集都含括一整套内容庞杂、丰富的注疏性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它们和本集一起成为研究印度上古史的重要资料。学术界通常称印度-雅利安人入据印度最初的一段历史为“吠陀时代”。

《梵书》旧译《净行书》,用梵文的散文形式写成,是有关婆罗门教祭祀礼仪及其起源的论文,有些则是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古代传奇和故事,另一些则是颂扬那些在祭祀司们的传说中享有盛誉的帝王们的祷词。最主要的《梵书》有《百道梵书》、《世界梵书》、《泰帝利耶梵书》、《二十六梵书》、《牛道梵书》、《他氏梵书》和《娑摩术梵书》等。在这些《梵书》的注疏里,例如《梵经简述》,包含有许多神话故事,反映了后期吠陀时代的社会情况。《梵书》也是语言学上的重要文献。

《森林书》旧译《阿兰若书》或《阿兰若迦》。是《梵书》的附录,在语言、体裁、乃至内容上都与《梵书》相仿。相传是供隐居在森林中的长者使用的婆罗门教经典。主要涉及婆罗门教神秘的祭祀仪礼和某些哲学论题,但它们侧重讨论各种仪式的喻义和各种吠陀本集原文中所包含的意义,而不注意研究仪礼中的具体而浩繁的细节。

《奥义书》旧译《优婆尼沙昙》,是《森林书》的组成部分之一,有些包括在《森林书》中,有些是《森林书》的补遗,也有些是独立的著作。《奥义书》意为“神秘而玄奥的教理”或“秘密传授的教理”。《奥义书》数量很大,是当时各种秘传知识的集大成者。一般认为最早的《奥义书》产生在佛教出现之前。当时的重要者有《他氏奥义书》、《歌者奥义书》、《广林奥义书》、《白骡奥义书》和《蛙氏奥义书》等13部。此外,还有较次要的《奥义书》数百部。《奥义书》含有若干唯心主义的哲学思索,意味着同以前的传统观念的决裂。这些思索主要在于强调最高宇宙精神“梵”为万物之主宰和个人精神“我”与“梵”之沟通──“梵我如一”,古代印度唯心主义哲学各派系由此引出。

上述 4种作品统称为吠陀经,归于天启书类。另外尚有 6种吠陀分集,意为“吠陀的枝节”。它们是:式叉论、劫波论、毗耶羯罗那论、尼禄多论、阐陀论和竖底沙论。吠陀分集不包含在天启书之内,但是作为辅助性论文与天启书密切相关,因而被称作传承经,主要探讨语音学、仪礼学、文法学、语源学、音韵学和天文学方面的内容。

在吠陀时代,婆罗门教开始形成。婆罗门教以吠陀为经典。在吠陀经中反映了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

吠陀经和吠陀分集对印度近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奉吠陀为“最高权威”,很多印度教徒认为现代科学和一切真理都源于吠陀。

§ 《吠陀经》对神话的影响

《吠陀经》记录了各式圣歌、、宗教、礼仪、风俗、思想、和哲学,在这里,印度神话初次较为系统地组合起来。其中最为古老的吠陀集《梨俱吠陀》,内容大多是对自然神明的颂歌,目前所知的吠陀神话体系基本就建立在《梨俱吠陀》的记载上。雷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水神、死神阎摩、太阳神苏利耶、月神苏摩和风神伐由那都是这一时期被人吟咏、歌颂的神。

吠陀文化后期,印度产生了,种姓制度的出现是权利更为集中的一个体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经济发展、战争频繁、思辨深邃,是这个时代的三大特征。这一时期,旧的神话不断被编辑,新的神话又不断产生。宗教方面,出现了佛教与耆那教,而这两大教派又各自繁衍着不同的神话。公元前四世纪,印度最大的两部史诗——《罗摩衍那》和出现,在这里,因陀罗等神的地位被削减,印度神话转折进入大史诗时期。

因陀罗(Sakra-devanamlndra),梵文音译为“释迦提桓因陀罗”。其中“”的意思是“能”,为姓;“提桓”意为“天”;“因陀罗”意为“帝”;合起来即是“能天帝”或“天帝释”。在佛教的经典里,为了和其他诸天的称谓统一,就把天字挪到了最后,称为“帝释天”。是印度教和婆罗门教中的雷帝,是佛教里的天帝(天龙八部之首)。

因陀罗在吠陀神话时期可算是最受崇拜的,在最古老的吠陀经典文献《梨俱吠陀》里,有许多歌颂他的,他被看成是唯一的主神,统治一切,被尊为“世界大王”。而此时梵天等三大主神还没有出现。这也反映了古印度人对雷电的崇拜和敬畏。吠陀神话中的因陀罗,是和大地神的儿子(真正的“”),出生于还处在混沌的世界中。他自降生起就嗜饮苏摩酒,并因此而获得了强大无匹的力量。同时他的身体骤长,连天、地而神都因为惧怕这种力量而向不同的方向逃离。天与地因此被分开,永无再会之日(与盘古“开天辟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成长起来的因陀罗,正赶上众神与巨蛇争斗时期,众神不是弗栗多的对手,只好请力大无穷的因陀罗帮忙。因陀罗乘机开出条件:要承认他为众神之王,并把众神一半的力量借给他。众神无奈,只得答应。于是因陀罗获得了众神的力量和“万神之王”的称号。他连饮三大觞苏摩酒,拿上,英勇出战。

经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恶战,因陀罗终于消灭了弗栗多,并且劈开山崖引来了“”,从水中诞生了太阳。于是,因陀罗辟天地、分三界、引水创日,完成了创世的功业。而对于众神那里借来的力量,因陀罗开始耍无赖——“欠债的是大爷,老子就不还了!”众神也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此后,因陀罗把世界分为四个部分:自己统治东方的天国、弟弟太阳神的大儿子阎摩统治南方的冥府、其兄长海神婆楼那统治西方的大海、财神俱毗罗统治北方的夜叉国。因陀罗“万神之王”的地位从此完全稳固。直到婆罗门时期的来临。

印度神话的历史进入婆罗门时期,以其他三部吠陀经(《裟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为中心的和宗教系统诞生了。随着三大主神的相继出现,因陀罗的地位每况愈下。再后来,吠陀神祗被佛教吸收,身份和神性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多都成了佛教护法神。因陀罗“万神之王”的名号虽然保留了下来但其地位和影响力已低了许多。作为佛教二十四天之一,他居住在“欲界六天”的第二重——忉利天的须弥山顶善见城内.是一座巨大无比的,是宇宙的中心,也是日月星辰赖以转动的轴心.其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四面山腰分住着四大天王,周围又有、七金山,再外环绕着咸海,咸海四周即四大部洲。

因陀罗当上佛教的天帝后,成为天上和人间的道德维护者。平时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佛主、佛法和僧侣,并负有勘察善恶的职责。如果天神违犯天规他便予以惩罚;要是人间出现暴君,就会除暴安良。在中国寺庙里,其形象多为少年帝王,但男身女相,头戴宝冠,身上装饰种种璎珞,手持权仗或宝杵。此时的因陀罗虽然名义上还是老大,但实际上已沦为佛陀手下的打工仔了。

§ 配图

吠陀经

§ 相关连接

http://www.sacred-texts.com/hin/index.htm

http://www.sacred-texts.com/hin/rigveda/index.htm

http://www.sacred-texts.com/hin/sv.htm

http://www.sacred-texts.com/hin/yv/index.htm

http://www.sacred-texts.com/hin/av/index.htm

世界十大宗教的创始人及经典 http://www.god8.org/content.asp?id=152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