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兽亚纲 |
释义 | 哺乳纲 目前业界对哺乳纲的分类,主要是分为3个亚纲:原兽亚纲,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 后兽亚纲 后兽亚纲,又称有袋亚纲,在进化水平上为介于卵生的单孔类和高级的有胎盘类之间的哺乳动物。其主要特点是:胎生,但大多数无真正的胎盘,母兽具特殊的育儿袋。发育不完全的幼仔生下后还需在母体腹部育儿袋内继续完成发育。乳腺具乳头,乳头就开口在育儿袋内。有袋类的幼仔,前肢发育的较好,和身体的其它部分相比,显得不成比例,幼仔用这粗大的前肢爬行去寻找乳头。有袋类的大脑半球体积小、无沟回、也没有胼胝体。体温接近于恒温,在33°—35℃之间波动。雌性具双子宫、双阴道。与此相应,雄性阴茎的末端也分两个叉,交配时每一分叉进入一个阴道。 后兽亚纲 雄性体外具阴囊。牙齿为异型齿,门齿数目较多且多变化。骨骼已接近于有胎盘哺乳类:不具颈肋,具13块带有肋骨的胸椎,通常是7块腰椎。肩带中乌喙骨和前乌喙骨、间锁骨均已退化,肩胛骨增大且具肩胛冈。腰带上具上耻骨(袋骨),用以支持育儿袋。 本亚纲主要分布于澳洲及其附近的岛屿上,少数种类分布在南美和中美,仅一种分布在北美。现存的只有一个目,即有袋目。根据门齿数目的多少可分为3个亚目:多门齿亚目、新袋鼠亚目和双门齿亚目。 (一)多门齿亚目 包括大多数的有袋目动物,分布在澳洲、南美和北美,有陆栖的、树栖的和水栖的种类。大都为食虫和食肉的类型。其特征是:上颌每侧有4—5枚门齿,下颌每侧有3—4枚门齿,犬齿强大,臼齿具尖锐的突起。例如负鼠科的负鼠,袋鼬科的袋鼬等。 (二)新袋鼠亚目 种类和数量均不多,分布在南美,栖于山地森林中,营夜间生活,以虫为食。已知的有2属,即新袋鼠和Orolestes。 (三)双门齿亚目 分布在澳洲,营陆栖或树栖生活,大多是大型食草的类型。特征是:上颌门齿每侧有1—3枚,下颌每侧有1枚,犬齿形小或退化,臼齿具钝的疣状突,适于研磨草料。后肢的第二趾与第三趾愈合,称并趾。重要的科有:袋貂科、大袋鼠科。后一科的典型代表为:大袋鼠、灰袋鼠、袋熊、袋貂及已灭绝的袋狼、袋狮、双门齿兽等。 后兽亚纲 大袋鼠体型相当大,长达2m以上,为袋鼠类中体型最大者。头、颈均小,前肢短小,不为行走用,仅用于摄食,后肢强大,适于跳跃,一步可跳出5—6m远。前肢具5指,后肢具4趾,第一趾退化,第二、三趾细小,愈合成并趾,第四、五趾发达,特别是第四趾甚为强大。尾长大,基部甚粗壮,休息时以尾和后肢支持身体;跳跃时用尾作为平衡器。雌兽有育儿袋。妊娠期约39天,每胎产一仔。刚生下来的幼仔发育不完全,身体裸露,只有2.5—3cm长,大小象一个核桃,在母兽育儿袋内继续发育。幼仔还不能吸吮乳汁,只能用口紧紧地住乳头,依靠母兽乳腺特殊肌肉的收缩,将乳汁射入幼仔口中。经过7—8个月即可离开育儿袋独立生活。生活在澳洲草原上,以树叶及牧草等植物为食,在农业地区对农作物带来一定危害。 有袋目的分布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它们现代的种类仅分布于澳洲和南美,还有少数在北美,而化石材料证明在新生代初期它们是广泛分布于全球的。解释这个事实必须从地理上的隔离来探索。澳洲在白垩纪已经和其它大陆隔离,后来在其它大陆上发展起来的高级真兽类由于地理隔离而不能传到澳洲,这些原始的有袋类由于没有竞争者就大量发展起来,并且适应各种不同条件而辐射发展为和大陆上真兽类趋同的众多种类:例如食虫的袋鼹和鼹鼠趋同;食肉的袋狼、袋獾和狼、獾趋同;许多小型的有袋类和啮齿类趋同等。至于其它大陆上原来广泛??了。南美洲早在第三纪的初期便与其它的大陆分离,在分离以前进入该处的有胎盘类中没有食肉种类,因此有袋类得以保存并发展。第三纪末南美洲又重新以介于两大陆之间的地峡与北美洲相连,移人南美的有胎盘类在生存竞争中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有袋类,但象负鼠这些体小、树栖的原始有袋类,仍能继续生存下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