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南农业大学 |
释义 | § 基本概况 华南农业大学校区华南农业大学坐落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所农、工、文、理、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九五”、“十五”期间列入广东省与农业部省部共建“211工程”建设行列。华南农业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华南农业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己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多学科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热带、亚热带区域特点,具备研究生、本专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共设有农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乡镇企业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兽医学院、园艺学院、食品学院、林学院、人文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珠江学院等18个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4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华南农业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广东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中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华南农业大学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华南农业大学现任党委书记为邢苗教授,校长为陈晓阳教授。在校国家任务本科生、研究生共3.6万多人,其中有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 § 师资力量 华南农业大学——学术交流华南农业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坚持以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加师资队伍数量为基础,以补充新办专业师资数量、引进和培养学术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为重点,以提高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为核心,以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为目的,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师资队伍的数量、专业结构和质量(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素质和水平等),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通过几年的建设华南农业大学已形成一支思想政治过硬、学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数量较为充足的师资队伍。 截止到2006年8月,华南农业大学有教师科研人员1587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人员(教授、研究员)227人,副高职称人员(副教授、副研究员)382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教师科研人员总数的38.3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128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27人,分别占教师科研人员总数的80.72%占26.91%;45岁以下的有1413人,其中35岁以下有862人,分别占教师科研人员总数的89.04%和54.32%。中科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博士生导师136人,硕士生导师50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简称“珠江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在职);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53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9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7人;农业部“神农计划”4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3人、省级培养对象22人,校级77人;第二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中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中国模范教师2人,广东省劳动模范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师德标兵1人,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2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0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华南农业大学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大力提倡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生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作物学、农业工程、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药化学生物学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虫学、养禽与禽病防治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果蔬保鲜、植物分子育种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及1个广东省教学型重点实验室——“现代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有各类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室共计89个。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广州)、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广东省木材及木材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均设在华南农业大学。 § 学校设施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华南农业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有82个本科专业,有 8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3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14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华南农业大学具备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良好条件。 校园网可与互联网千兆高速互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视听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可为师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条件的各种手段;有直接为大学生服务的校内外语教学广播电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藏书343万册;有25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和207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有三个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各类运动场地。华南农业大学为学生创造了健康、舒适、幽雅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浓厚的学习氛围,领略独特的南国风光,品味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 学术交流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理事会(WFC)先后在华南农业大学建立了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和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先后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13个国家26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与港澳台地区一些大学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加强。每年都有大批国(境)外学者来校交流和讲学。华南农业大学先后派出大批骨干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攻读学位或进行科研合作。华南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地缘优势和毗邻港澳的特点,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先后与欧、美、亚、大洋洲13个国家的2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与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增多。在开展国际多边技术交流中,得到中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和支持。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与和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在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建立的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和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已为40多个国家培训了500多名农业管理官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质量得到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 § 校园风光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