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山古寺
释义

§ 简介

北山古寺北山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之后历代屡经增修。寺原为四楹大院,首楹右为郑仙翁祠,左为韩大仙祠,中为大门,横眉上刻“北山古寺”四字,一双石狮雄居山门左右。门内设放生池,清撤的九曲水,从寺后“古洞韵泉”处徐徐而注;池上筑金水桥,过桥即为二楹的元帝殿,殿右为三元祠,左为七贤祠,祠内墙嵌有宋书法家米蒂草书:“且看山斋”等唐宋明清的八件碑刻,笔意精劲,世所罕见。三楹 右为文昌祠,中为观音阁,左为读书松桂林,墙壁上嵌有清阳山令萧炳 韩愈真迹:“鸢飞鱼跃”等碑刻,并存放着宋文天祥手书:“忠孝廉节”。清阳山令符翕手书《谒韩文公祠》和清简朝亮《登贤令山诗》等碑刻,这些碑刻,书法精妙,件件珠玑,令人叹为观止。四楹为大雄宝殿,内列三宝佛象及十八罗汉,雕工细腻,各具其姿,神态逼真,可惜后人折宝殿建礼堂,佛象罗汉被埋。登临寺门,放眼远眺,山峦披绿锦,湟川穿银带;城郊田块整然,城区楼房矗立,勃勃生机,一览无遗。

§ 历史沿革

北山古寺史料记载北山古寺重建有五次:第一次是明万历年间知县郑梓(1582~1586年任);第二次是明崇祯年间知县王明选(1628~1632年任);第三次是清雍正年间知县黄道泰(1733~1735年任);第四次是清嘉庆年间知县周家俊(1817~1819年任)。他还于嘉庆戊寅年(1818年)亲笔题写北山古寺名;第五次是清同治八年至光绪元年间知县孙福清、褚瑛、姚颐寿、肖丙堃(1869~1875年任)。肖丙堃于光绪元年(1875)撰写《重修北山寺碑记》。北山古寺至清雍正年间,便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佛寺了。从明嘉靖中始建至清同治、光绪年间最后一次重修,北山古寺始终保持四合院式、砖木结构瓦房的独特建筑风貌。

§ 寺庙景观

北山古寺北山古寺不仅为佛门胜寺,更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昔时登临大悲阁远眺,寺之四周烟岚苍郁,树影寥渺,上接西竺佛庵、双髻山峰;下揽塔溪流月、矶石风清;寺左之禹门桥,桥下清泉四时流注不竭;俯瞰湟流,樯帆往来,历历在目;山门前两株桂树相传是唐桂,树龄已逾千年,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花开时节,香飘四溢,沁人心扉。登临斯刹,犹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图。寺后沿小路漫步千余米,有南宋绍熙年间时为阳山县令的张本中撰之《圣传颂诗并序》(此诗为宋词浣溪沙二首,乃张行体书法真迹临摹,1962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县令潘元音(四川华阳人,举人,1789~1794年任)募刻的两祯摩崖石刻。临崖浏览,可给人以古代书法艺术之美的享受。

§ 莲花喷池建成

北山古寺作为贤令山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山古寺扩建二期主体工程9月竣工,其中莲花音乐喷池规模宏大,是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景观。北山古寺始建于公元1540年前后,2004年开始第六次扩建工作,旨在建设成为具有旅游、休闲和凭吊等特色的佛教宗教活动场所,助推贤令山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扩建由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释宏满筹集善资,分三期投1亿元建设,前两期工程已投入4000万元。二期工程占地150亩,增加了三圣殿、藏经阁、方丈室、观音殿、佛教文化回廊等景点,其中莲花音乐喷池规模宏大,呈双重莲花宝座设计,大莲池直径达15米,可喷射出20种水型。

§ 大雄宝殿落成

北山古寺2005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北山古寺隆重举行大雄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阳山旅游从此又增添一个新热点和新亮点,北山古寺将成为广东又一佛教圣地和粤北旅游名胜景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佛教协会会长明生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佛教协会会长戒忍大和尚,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罗木生等贵宾亲临庆典并致词。圣辉大和尚主持了开光仪式。北山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60多年,座落于县城北面风光优美的贤令山,依山傍水,四周绿树浓荫,清静幽雅,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清远市连阳地区唯一的佛教寺院。由于各方面原因,北山古寺自清末以来年久失修,一直以来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03年,经县委统战部穿针引线,邀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顺德宝林寺方丈释宏满大师任北山古寺住持,并筹善资扩建古寺。到目前为止,释宏满大师已筹资一千余万元,县政府划给的400亩山地,有关部门减免各项规费,无偿为北山古寺改造供电线路,架设有线电视电缆、修建停车场、铺设道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期工程在2005年10月全面完成。如今的北山古寺,按仿宋风格、十方丛林建筑规划建造,宝相庄严,风格独特,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罗汉广场气势雄伟,钟鼓楼错落有致。而二期工程主要建筑西方极乐世界、藏经阁、莲花池、佛塔等全部落成后,北山古寺将成为广东又一佛教圣地和粤北旅游名胜景区。

§ 入寺须知

入寺须知佛教最讲规矩,出家人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讲究行住坐卧不离法度。那么居士与游人香客进入道场,又该遵循一些什么规矩呢?下面罗列几条以供参考:1、入寺:入寺之后,不宜中间行,进退俱当顺着左臂行走,入得殿堂,帽及手杖等物,不可向香案或佛桌上安放;2、礼拜: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所用,外人不可在上礼拜,宜在两旁拜垫上礼拜。凡有人在礼拜,不可从他的前头经过;3、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书,宜从容翻阅。须先净手,北山古寺端身正坐放案上阅读,不可放置膝上,更不得亵渎;4、见僧人:凡见僧人,宜合掌称法师或师傅,向他礼拜时,他若说一拜,不必强行多拜。在殿堂见僧人,宜先礼佛,然后再说顶礼师傅,作礼时亦当面向佛像顶礼;5、法器:寺中磬、木鱼、钟鼓等法器为龙天眼目,不可擅自嬉戏敲打,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6、听经:殿堂若有法师讲经,宜随众礼拜入座,以恭敬心听闻。不得向熟人打招呼,不得起坐不定,闲谈嬉笑,影响他人。如有事不能听完,但向法师合掌问讯,肃静而退;7、用斋:如在寺院用斋,经客堂同意后,闻前椎随众徐徐进入斋堂,宜坐于僧众之下坐或后排,不得语笑喧哗,不得翘腿而坐;8、会客:若需会见在寺院中熟悉的师傅或居士,宜去客堂向知客师秉白,待知客通知后方可与熟人会见交谈,不可自作主张进入僧人寮房或客房。

§ 相关词条

普乐寺善化寺法兴寺觉山寺天台庵

§ 参考资料

1.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75793/75797/5169036.html

2. http://tw.netsh.com/bbs/708207/html/tree_21132213.html

3. http://www.ysfg.net/ysfg/umfddpn0.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