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释义

§ 概况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科,创建于上一世纪80年代初,其前身是创立于1980年前后的原华中工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所是原华中工学院为在全国理工科大学率先创办文科而最早设立的研究与教学机构,首任所长即老一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其驹先生。从1980到1994年间,华工哲学研究所曾经积聚一批哲学力量,如涂又光、康宏逵、张华夏、林业夷、张辉碧、黄克剑、陈家琪、许苏民,都是在哲学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学者。1995年,为适应哲学教学与研究的需要,在哲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哲学系,殷正坤、钟书华先后担任系主任。

2004年,人文学院所属系所功能重心下移,原哲学系担任本科及硕士生层次的“两课”教师重组到政教系,哲学系则成为专业哲学系。

哲学系现任系主任为张廷国教授(兼系支部书记),副系主任为董尚文副教授与雷瑞鹏副教授。

§ 学科建设

经过20余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扎实细致和开拓性的学科建设,我校哲学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有着鲜明办学与科研特色的哲学学科,华中科大哲学学科以其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以及开放兼容、充满活力的学术风格在国内外同行中获得广泛好评,目前拥有一个博士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五个硕士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以及伦理学),一个哲学本科专业,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哲学系设有哲学研究所(校直属研究所)、校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当代哲学研究基地,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校直属研究中心)、生存哲学研究所、价值哲学研究所、武汉过程思想研究中心、同时兼有校跨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与校民族精神研究院。

学科力量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华工科大哲学学科,经过同仁们的努力,原已积累起一定的学科基础,但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引进人才,同时培植现有力量。早在若干年前,我校哲学学科的同仁在学科建设上就形成了一个共识,大力引进人才,同时把人才的引进与现有人才的培养提高及合理使用结合起来。借助于学校大发展与国内外学科力量重组的契机,近年来,哲学学科先后引进了张曙光、欧阳康等重量级人才,借助他们在国内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科较快地进入了国内哲学界的主流评价行列,与此同时,引进并培植起一批青年俊杰,为学科的长足的和可持续的发展积累起一批生力军。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社会认识论、生存论哲学、人学、现象学、价值论、道家哲学、科学哲学、生命伦理学、科技史、管理哲学、科技政策与管理等研究领域与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

——哲学基础理论方面,欧阳康教授等的社会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研究,在国内处于前沿;张曙光、邹诗鹏教授等的生存哲学研究,已渐渐成为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并受到普遍好评;马天俊博士在知识论及真理论研究方面也颇有特色。

——科技哲学方面,殷正坤教授、李思孟教授等致力于科学思想史与科学哲学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钟书华教授等在科技技术与社会发展与科技政策研究领域做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特色,成果丰硕,影响广泛。著名科学哲学和生命伦理学家邱仁宗教授作为我校特聘教授,招收生命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加强了我校科技哲学专业的力量。万小龙博士在范弗拉森及量子力学哲学领域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并在法国巴黎从事为期1年的博士后研究,目前,他的研究已开始引起学界重视。

——外国哲学方面,以张廷国、高秉江为代表的现象学研究,显示出国内40岁左右现象学研究的优势与特色。陈刚留学英国剑桥及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十余年,2003年回国,到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任教,目前他在英美分析哲学、心智哲学以及科技哲学领域已开始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其成果正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董尚文副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宗教哲学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目前从事托马斯全集的翻译工作,另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其研究领域都是根植于西方哲学,并在相应的研究中形成特色。

——中国哲学方面,李耀南博士的魏晋玄学及美学研究,已显示出相当的功底与后发优势,其严谨的学术研究作风已受到越来越多同仁的肯定与支持,此外,赵建功博士在道家哲学、唐琳博士在周易研究方面都显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伦理学方面,韩东屏教授的伦理学基础理论与价值论研究,一直处于国内学科前列.雷瑞鹏副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访学一年,程新宇副教授最近加入我校,二人分别致力于生命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上述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将是华工哲学系若干年内实现学科建设目标的基本保证。

近10年、特别是近5年来,华中科大哲学学科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哲学研究》、《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哲学》、《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学术月刊》、《社会主义与民主》(美)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上发表了600余篇有影响的成果,出版了100余部学术著名。

哲学系目前承担各类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留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8项,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另与学校文科本校兄弟院系共同承担1项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近些年来,获得教育部优秀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图书奖4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近10年来,哲学系先后主办了10余次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其中,较著名的有:1998年主办的全国科学哲学年会,2001年主办的全国“生存与发展”哲学学术研讨会,2002年参与学校主办的“创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高层学术论坛,2002年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年主办的中国现象学学术年会。2003年,时值华中科技大学50周年校庆,哲学系设立“慧源哲学茶座”,李铁映同志莅临,参与讨论,并为茶座题写“哲学是一把圣火”。

哲学系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起着沟通学术成果、扩大学术影响的作用,同时也对学科建设和发展、对哲学的教学活动起着一种内在的营养作用。哲学系自2001年起,创立学术讲座制度,主讲人既可以是国内外著名学者,也可以是系内教师,讲题既可以是学科与学术的前沿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具有较高示范效应的讲课,听讲者既包括哲学系的师生,也有来自其他院系的师生,乃至社会上对哲学问题感兴趣的人士,讲座开放包容,融学术与思想、深刻与简约、专业性与综合性于一体。现在,每周一次的学术报告制度已经成为哲学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积极扩大国内影响的同时,哲学系积极加强与国外学术界的联系,近10年来,哲学系先后派出老师到美、英、法、德、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著名大学或研究院(所)从事短期学术访问研究20余次,特别是近年来,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加,如2002年,哲学系有2位学者赴外访学,2003年,有3位学者赴外访学。目前,哲学系一半老师有在国外从事长期或短期学术访问与学习交流的经历。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为建立哲学系与海外的学术交流带来了实质性的作用,对于推动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本学科带头人、著名学者欧阳康教授通过自己的学术影响向海外积极介绍中国大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现状,不仅扩大了自己学术的国际影响,对于推进哲学系以及中国哲学界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对于扩大华中科技大学在国际上的影响,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学科建设上,哲学学科在学校的支持下,利用国内外的各种资源,先后建立了当代哲学研究基地、生存哲学研究所、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武汉过程思想研究中心、价值哲学研究所,跨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也是以哲学学科的力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哲学系利用学校投入(包括重点研究基地投入和985项目投入)与自筹的近100万经费,大力改善了学科的软硬件条件,建立起专业级图书资料室、学术报告室、学生电脑工作室、为学科带头人配备笔记本电脑,帮助部分学者出国进修学习,投入资金配合人文学院实施“青年人才工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