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半衰期
释义

§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半衰期英文名称:half-life;radioactive half-life定义1:放射性原子核数衰变掉一半所需要的统计期望时间。是放射性核素的固有特性,不会随外部因素而改变。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核电(二级学科)定义2:放射源的强度衰减到它的原来数值的一半所用的时间。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试验机(二级学科);无损检测仪器-射线探伤机(三级学科)

§ 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半衰期 半衰期英文名称:half-life;radioactive half-life

定义1:放射性原子核数衰变掉一半所需要的统计期望时间。是放射性核素的固有特性,不会随外部因素而改变。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核电(二级学科)

定义2:放射源的强度衰减到它的原来数值的一半所用的时间。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试验机(二级学科);无损检测仪器-射线探伤机(三级学科)

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自发地发生衰变的次数,称作该放射性物质的活度。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减少至原有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符号为t1/2。换言之,半衰期是指某个样品中一半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不同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差异很大。短的只有几天、几小时、几分钟,甚至不到1秒钟,长的却可达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是几亿年、几十亿年。例如,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铯-137为30年,碳-14为5730年, 钚-239为24 000年,铀-238则为44.7亿年。[1]

§ 计算公式

m=M(1/2)^(t/T)

其中M为反应前原子核质量,m为反应后原子核质量,t为反应时间,T为半衰期。

§ 物理学

在物理学上,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个样本内,其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半衰期越短,代表其原子越不稳定,每颗原子发生衰变的机会率也越高。 由于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机会率来表示。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同,做实验的时候,会使用千千万万的原子。

§ 爱因斯坦定律

当原子开始发生衰变,其数量会越来越少,衰变的速度也会因而减慢。例如一种原子的半衰期为一小时,一小时后其未衰变的原子会剩下原来的二分一,两小时后会是四分一,三小时后会是八分一。

原子的衰变会产生出另一种元素,并会放出阿尔法、贝塔粒子或中微子,在发生衰变后,该原子也会释出伽傌射线。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公式E = Mc^2,衰变是其中一个把质量转为能量的方式。通常衰变所产生的产物多也是带放射性,因此会有一连串的衰变过程,直至该原子衰变至一稳定的同位素。

§ 化学

只有符合一级动力学的化学反应才具有稳定的半衰期数据,与核衰变不同的是,化学反应的半衰期数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对于一般的反应,当温度上升时,反应速率常数会升高,半衰期会相应缩短,反之则会延长。对于一些反应,确定反应的半衰期与温度的关系,会有助于预测反应机理。

非一级动力学反应的半衰期会随着起始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时检测反应体系浓度的变化可以了解半衰期与起始状态之间的联系,从而了解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和表观速率常数。

§ 一级动力学

所谓一级动力学反应是指反应速率与体系中反应物含量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反应。

其方程为:方程

其中N代表体系中反应物的量,t为时间,数据

便是体系发生反应的速率,λ是这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由上述反应速率方程可以获得体系中反应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公式:N(t) = N0e− λt

其中的N0是初始时刻反应物的量,N(t)是t时刻反应物的量。

实际上,不只一级动力学反应有半衰期,其他动力学性质的反应也有半衰期,但是这些反应的半衰期的数值都与体系的初始状态相关,因而通常不是考查反应动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对于一个n级反应,半衰期的表达式为:表达式

其中的n为反应级数。

§ 经济学

在DICKEY-FULLER TESTS中,真实汇率比率的回归方程为q(t)=a0+a1*t+a2*q(t-1)+e(t),半衰期(HALF-LIFE)常常作为衡量实际汇率受到影响变化后调节到新平衡点的过程时间。

例如a2=0.99,问半衰期多久

计算方法为T=Log 0.990.5 (0.99为底,0.5为指数),可以算出T=69,即实际汇率需要69个月来调节。

§ 部分原子的半衰期

钋(Po)215:0.0018秒

锶(Sr)90:30年

钋(Po)216:0.16秒

铯(Cs)137:30年

铋(Bi)212:1小时

镭(Ra)226:1620年

钠(Na)24:15小时

碳(C)14:5730年

碘(I)131:8天

钚(Pu)239:24000年

磷(P)32:2周

氯(Cl)36:400000年

铁(Fe)59:1.5月

铀(U)235:7.1亿年

钋(Po)210:3月

钾(K)40:13亿年

钴(Co)60:5年

铀(U)238:45亿年

氚(H3):12年

应该注意的是,并非经过两个半衰期,所有辐射都将消失。放射性是一种概率现象,每经过一个半衰期,初始原子会消失50%,即辐射的危险会降低一半,但还能延续很多个半衰期。只要还有最后一个原子没爆炸,放射性就不可能完全消失。不过通常来说,在经过30个半衰期后,辐射已减至原来的十亿分之一,基本无法被探测到,也就没有危害了。半衰期也不是一定的,如碘的半衰期为8天,并不是说碘一过8天,原子数量就会减少50%,半衰期只是一种平均现象。

§ 药理

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例如一个药物的半衰期(一般用t1/2表示)为6小时,那么过了6小时血药物浓度为最高值的一半;再过6小时又减去一半;再过6小时又减去一半,血中浓度仅为最高浓度的1/8。

药物的半衰期反映了药物在体内消除(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等)的速度,表示了药物在体内的时间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它是决定给药剂量、次数的主要依据,半衰期长的药物说明它在体内消除慢,给药的间隔时间就长;反之亦然。消除快的药物,如给药间隔时间太长,血药浓度太低,达不到治疗效果。消除慢的药物,如用药过于频敏,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

每一种药物的半衰期各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药物对于不同的个体其半衰期也不完全一样;成人与儿童、老人、孕妇,健康人与病人,药物半衰期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指的药物半衰期是一个平均数。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药物消除速度慢,半衰期便会相对延长。如仍按原规定给药,有引起中毒的危险,这点必须特别注意。

根据半衰期的长短给药,可以保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适宜的治疗浓度而又不致引起毒性反应。常用的适宜方案是首次给以全负荷剂量,然后根据药物半衰期间隔一定时间,再给以首次剂量的一半。例如磺胺嘧啶1克能在血中产生有效浓度,其半衰期为17小时,因此适宜方案是每日服两次,首剂2克,以后1克一次。

但对一些半衰期过短或过长的药物,如仍按半衰期给药,前者可能给药次数太频;而后者血药浓度波动较大,甚或由于间隔时间太长,易于遗忘给药。鉴于上述情况,对于素性不大的药物,如半衰期过短,可以加大首次剂量,使其在间隔时间末段仍保持有效剂量。倘若药物的治疗指数小,半衰期又短,如去甲肾上腺素,一次注射仅维持几分钟,就必须采用静脉滴注法给药。倘若某药物的半衰期大大超过24小时,则可采用首次剂量和每天服用维持量的方案。维持量的大小可以根据该药首次剂量、每天给药量和该药的半衰期运用公式计算而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6: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