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吉普赛人
释义

§ 概述

在欧洲流浪的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叫法,英国人称他们为吉卜赛人,法国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弗拉明戈人,俄罗斯人称他们为茨冈人,阿尔巴尼亚人称他们为埃弗吉特人,希腊人称他们为阿金加诺人,伊朗人称他们为罗里人,斯里兰卡人称他们为艾昆塔卡人……而吉卜赛人则自称为罗姆人(Rom),在吉卜赛人的语言中,“多姆”的原意是“人”。

因为部分吉普赛人并不喜欢被称为“吉普赛人”。1971年他们成立了世界罗姆人代表大会,决定自称“罗姆人”,并正式要求国际社会承认“罗姆人”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吉普赛”一词源于欧洲人对罗姆人起源的误解,当时欧洲人误以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Gypsy)是“埃及”(Egypt)的音变。

吉普赛人原是以过游荡生活为特点的一个民族, 原住印度西北部,10世纪前后开始外移,遍布世界各洲,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尔干成为全世界吉普赛人最为集中的地区。在巴尔干各国的大小城市,吉普赛人无所不在,在南斯拉夫,甚至有“没有吉普赛人就不能称作城镇”的谚语。

吉卜赛语属印欧语系 新印度语族。 吉卜赛人现以改说各所在地的语言,信奉当地流行的宗教。擅长歌舞。

§ 民族起源

把罗姆人称作吉普赛人,既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这个民族的起源、历史不了解所致,同时也是因为在对吉普赛人的研究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文字资料。

除英国人认为他们源出于埃及之外,法国人认为他们很可能来自波希米亚,就叫他们波希米亚人(Bohemian),同时也称他们为吉普赛人、吉坦人(Gitan)、金加利人(Zingari);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吉普赛人、波希米亚人的同时,还称他们茨冈人或希腊人,认为他们来自希腊。

总之,吉普赛人有许许多多的名称,但这都是其他民族强加给他们的,而且根据主观臆断确定了他们的族源,编纂了他们的历史。这种情况一直延续直到18世纪末期,各国学者在对吉普赛人的起源进行研究、推测和探讨了几百年之后,终于考证出吉普赛人的发源地既不是埃及,也不是波希米亚、希腊或波斯,而是印度。

作出这一杰出贡献的是18世纪末期的两位德国学者鲁迪格和格雷尔曼,以及英国学者雅各布·布赖恩。他们3人都是语言学家,在18世纪80年代通过对吉普赛人方言的研究,他们各自而几乎又是同时期考证出欧洲吉普赛人的语言来自印度,其中很多词汇与印度的梵文极为相似,也与印度语族的印地语十分相似。

此后又有许多学者对吉普赛人的语言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吉普赛人的语言源出于印度的语言,吉普赛人的发源地应该是在印度。

据最新的考证,吉普赛人的祖先是祖居印度旁遮普一带的部落,大约公元10世纪开始,迫于战乱和饥荒,他们离开印度向外迁徙,经阿富汗、波斯、亚美尼亚、土耳其等地到达欧洲。

14世纪吉普赛人已到达巴尔干半岛,16世纪时已遍布欧洲各地,包括苏格兰、瑞典等地。另外有吉普赛人经叙利亚到达北非,再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班牙。

吉普赛人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是以大篷车为家和交通工具,以卖艺为生,在一个个城市间游荡,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流浪民族。印度北部至今仍有和吉普赛人相似的民族居住。

吉普赛人长途迁徙的原因至今仍是历史界之谜。有学者称,吉普赛人的祖先是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应征进入雇佣兵军队后,升为刹帝利(即战士)种姓,同时被派往西面以抵制伊斯兰教国家的扩张。

另有学者称,穆斯林征服印度北部后,其被俘虏沦为奴隶并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文化,成为吉普赛人的前身。但吉普赛人到达中东后,为何不折返印度,反而继续前进,进入欧洲,则是一个不解之谜。

§ 流浪的民族

吉普赛作为一个天生流浪的民族,内心有着很强的民族性格,他们拒绝其他文化与自身的变化,不与外族通婚,保守着内心关于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向往和天生的特质。这从公元5世纪就开始了。

从5世纪开始,吉普赛人零星离开家乡,朝外迁徙,尤其9、10世纪期间,很多壮丁被阿拉伯人抓去为他们打仗,战争结束以后,他们在欧洲各国就地被当作奴隶卖掉。

德国文献记载,德国国王于1423年特准外来的吉普赛人居住在他管辖的领域里,所有入境的吉普赛人都获得一份相当于居留卡的“保护证”。

15世纪末,奥谷斯堡国会决议取消吉普赛人的“保护证”,下令驱逐所有境内的吉普赛人,违者格杀勿论。不仅德国驱逐吉普赛人,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采取同样的反吉普赛政策,当时反吉普赛的理由大致是:传染黑死病、鼠疫、霍乱,偷窃,行巫术,他们甚至被认为替土耳其人当间谍以及犹太人的亲戚的罪名。

在此期间,吉普赛人又成了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争相招揽的士兵。虽然18世纪欧洲人改用“启发”的方式对待吉普赛人,想以同化政策让吉普赛种族永远消失,但是吉普赛人都没有因此真正被欧洲人真心接纳。

最大的悲剧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吉普赛人的迫害。

事实上,1936年开始,德国已经开始进行消灭吉普赛人的政策,但是,全面性的迫害是从1942年12月16日开始的,这一天纳粹德国内政部长赫姆勒斯亲自签署了一份全面逮捕吉普赛人、混血吉普赛人、非德国的吉普赛人亲戚的快件式命令书,这份命令书延伸下达于当时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大部分被关进集中营的吉普赛人都死于战争期间,据估计,死于纳粹政府种族法之下的吉普赛人可能在50万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现在,吉普赛人依旧受社会歧视,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最先被裁员的总是吉普赛人,因此失业的吉普赛人非常多,本就没有国家归属感的吉普赛人,在失业之后,就从一个国家迁徙到另一个国家,想办法做点小买卖、打点零工维生,而他们所到之处,也总是引起当地居民的侧目鄙视,甚至受到攻击。

大多数吉普赛人的追求和主流社会没什么两样:服务良好的家园、良好的子女教育、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被主流社会所接受。

他们之所以在欧洲不断迁徙,正是因为在家乡受到了可怕的歧视和驱逐。因此,吉普赛人的问题绝非通过将其从一国强制赶到另一国就能解决的短期安全问题。这种粗暴的做法不但有损欧洲价值观和法律原则,而且也未能深入问题的根源。

2009年,欧盟支持了“直接但非专门针对”吉普赛人的原则,欧盟委员会也批准了结构基金用于边缘社区住房改善项目,其中的一大目标就是吉普赛人。[1]

§ 生活方式

从法国作家梅里美歌剧《卡门》中可以总结出吉普赛民族的一些特性: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浪。自11世纪以来,吉普赛人一直维持着终年流浪、不拘于任何其他法律的生活方式。

居住

时至今日,仍有95%的吉普赛人定居在用石头砌的房子里,共同而紧密地生活在以地毡装饰的狭小空间,就如同过去的敞篷马车里生活一样。由于吉普赛人的生活方式(逃避正式人口注册和人口普查是其普遍特点)以及在社会和政治上长期遭受歧视,确切估计他们的人数相当困难。

据估计,全世界一共有大约1200万吉普赛人,其中近1000万分布在欧洲。如今,在东欧许多地区,吉普赛人定居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棚户区,和其他民族居民仍然时有冲突。

职业

几世纪以来,吉卜赛人的传统职业,一直是“弄熊的人”。他们向一些专事偷猎的人购买幼熊,然后拔掉熊的牙齿及锐爪,再加以训练,做各式表演。

但今日,仍操这个旧行业的人所剩无几,大多数人宁可拿“政府庇护”当职业———向社会局领取救济补助。这对他们而言,并不当成行乞一样的羞辱,反而认为这是老天爷赏赐的饭碗。

吉普赛妇女从事卜筮、卖药、行乞和表演等行业。算命占卜是吉普赛妇女的一项传统行业,塔罗牌就是他们其中的一种占卜方法。男人以贩卖家畜、驯兽、补锅(黑白铁匠)和充当乐师为业。

家庭

吉普赛人的家庭由夫妇、儿女和至少一个已婚儿子及其妻小组成。婚后,夫妇与男方父母住在一起,新娘要遵守婆家的规矩。理想的情况是,兄长准备分居时,弟弟已准备结婚,将与新娘住在父母家中。男方父母付给女方父母聘礼,是吉普赛人婚姻的主要特点。

纯净与不洁

在吉普赛人的日常习俗里,有两种重要的观念———纯净与不洁。例如,一个女人的裙角不小心扫过一个男人的饭,那么这碗食物势必要倒掉;在他们终年流浪的敞篷车里,永远备有三桶水,其一为洗食物之用,其二为洗脸用,其三为洗脚用。如果有人不小心搞错,就会受到惩罚。当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有纠葛诉讼,不需要审判和监狱。对他们而言,刑罚可以将一个人赐死,却不能剥夺一个人的自由。严重的被定为“不洁”的罪犯,将会被驱逐于部族之外,剥夺自由。一个被孤立的吉普赛人,生存的价值几乎等于零。

§ 文化冲突

吉普赛人的语言及文化,在欧洲已经超过500年的历史。尽管如此,在法国的大不列颠省,吉普赛人仍然被视为化外之民,随时可能被警察拘留。而相关风俗及耕地的法令,也对他们产生越来越不利的限制。

欧洲人总希望吉普赛人继续在篝火边弹着吉他歌舞,同时却又希望他们定居下来,有正常的职业、定期缴所得税,把小孩子送进学校受教育等。然而,吉普赛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要继续活得像个吉普赛人———到处流浪。

现代吉普赛人仍四处流浪,但他们的生活也反映了外部世界的进步。他们乘坐带有大篷的汽车、卡车和拖车旅行,以出售旧汽车和拖车代替了家畜贩卖。不锈钢炊具的大量生产淘汰了补锅业,一些城市吉普赛人成为汽车技工和修理工。流动马戏团和娱乐场所为现代吉普赛人提供了工作机会,如驯兽师。

欧洲和北美的某些城市有定居的吉普赛居民集团,他们遵守很多吉普赛习俗,从事传统的吉普赛人的职业,讲吉普赛语,但受当地语言很大影响。吉普赛人把这些已经定居的吉普赛人称为“辛特”人,认为他们已放弃了真正的吉普赛生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