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释义 | 类型及发生率 (aldosterone-producingadenoma,APA):65%~85%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idopathichyperaldosteronism,IHA):15%~40%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 (glucocorticoid-remediablealdosteronism,GRA)):<1%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primaryadrenalhyperplasia,PAH):<1% 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癌 (aldosterone-secretingadrenocorticalcarcinoma):<1% 产生醛固酮的异位肿瘤 (aldosterone-secretingectopictumor)):<1% § 病因 1、醛固酮瘤,最多见,约占原症的60%-90%,多见一侧腺瘤,直 肾上腺腺瘤径多在 3cm以下,大多介于1-2cm,包隔完整,切面呈现金黄色,有大量透明细胞组成,电镜下,瘤细胞先粒体呈小板状显示小球带细胞的特征,极少数为双侧瘤子,醛固酮瘤的成因不明,患者血浆固酮浓度与血浆ACTH昼夜节律呈平行。 2、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症),本症为成人原症第二多见的类型,约占10%-40%双侧肾腺小球带增生,有时伴结节,病因还不明确,有以下可能因素,血管紧张素I的作用被加强,在静滴血管紧张素I后,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反对较正常和醛固酮患者为强,于特症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高血压减轻,低血钾上升,而于醛固酮患者,作用不明显,促进固酮分泌的因子,ACTH前体物(POMC)N端肽的一个片断,即人赖氨基r3-MSH(促黑素细胞素),为一糖肽段(50-76位)可兴奋固酮分泌,作为较ACTH为强,特症患者可测得高浓度的免疫活性r—MSH,而固酮瘤患者浓度甚低此外,尿中曾则出兴奋固酮分泌的糖蛋白,分子良介于4100-3600,人尿,血、垂体中皆可侧到,在切除垂体后降低,此于特症患者明显增高,还发现特症患者血中β内肽浓度也升高,以上研究提示特症中垂体释放兴奋固酮的因子,血清素拮抗药赛啶可使特别是症患者固酮分泌减少,提示在本型中存在者经血清素介导的兴奋固酮的分泌的因素。 3、少见内分泌大量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往往还分泌糖皮质类固醇,雄激素肿 肾上腺癌瘤体积大,直径多在3cm以上,切面常显示出血,坏死,肿瘤的恶性性质在细胞学上常难以确定,转移灶的存在得以确诊。 4、异位的分泌固酮的肿瘤,少见,可发生肾内的肾上腺残余或卵巢肿瘤。 5、糖皮质类固醇可抑制性固酮增多症,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可为家族或散发与ACTH昼夜节律平行,用生理代替性的糖皮质固醇数周后可使醛固酮分泌量、血压、血钾恢复正常,近年证实本病的发病机制同源染色体间遗传物质发生不等交换,产生一种11β羟化醛固酮合成酶合体,11β羟化酶端调节区固酮合成酶的编码。序列的相合,已直编码11β羟化酶与固酮合成酶的基因皆位于第8号染色体,二者编码区的DNA有95%相同,正常时醛固酮合成酶在肾上腺小球带表达,11β羟化酶束装代表大,后者受ACTH兴奋性调控。 § 临床表现 高血压 1、高血压:主要的表现,早期可出现,一般不呈恶性经过,血压170/100mmHg左右。 早期表现:高血压、醛固酮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被抑制。 第二期表现:高血压、轻度低钾。 第三期表现:高血压、严重低钾肌麻痹。 2、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1)肌无力(典型者为周期性麻痹):诱因为劳累、久坐、利尿剂、呕吐、腹泻。常见在下肢,可累及四肢,呼吸、吞咽困难,低钾程度重、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大者症状愈重。 (2)肢端麻木、手足搐搦:游离钙和血镁(随尿排出过多)减低。严重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手足搐搦不明显,补钾后加重。 3、心脏表现: 室上性心动过速 (1) 心电图为低血钾表现:QT延长、T波增宽、减低、倒置,U波上升。 (2) 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多见)、室上性心动过速。 4、糖耐量减低:表现为低血钾、B细胞释放胰岛素减少和糖耐量减低。 5、肾脏表现: (1)慢性失钾;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 (2)浓缩功能下降、多尿、夜尿增加;尿蛋白增多(低钾性); (3)常并发尿路感染。 § 实验室检查 1、低血钾:多数为持续性低血钾(2-3mmol/L)。 2、高血钠:一般正常高限或略高于正。 3、碱血症:血pH值和CO2CP为正常高限或略高于正常。 4、24h尿钠排泄量<摄入量或接近平衡。 5、尿液: pH值为中性或偏碱性;少量蛋白质;尿比重较固定(1.010-1.018)而减低。 6、尿钾: 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毫摩尔/升血钾浓度偏低:血钾低于3.5毫摩尔/升时血钾浓度偏高:血钾浓度为(5.5-7毫摩尔/升)血钾浓度高:血钾浓度(大于7-9毫摩尔/升) 。 7、醛固酮测定(注意受体位、钠摄入量和血钾水平影响) 正常人(判断结果时注意按照各个实验室的标准) 尿醛固酮排出量:6.4~86nmol/24h 卧位血浆醛固酮:50~250pmol/L 立位血浆醛固酮:80~970pmol/L § 影像学检查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T表现 B超:显示直径>1.3cm腺瘤 CT:显示直径>1cm腺瘤 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照相 肾上腺血管造影:通过造影可测两侧肾上腺血管内醛固酮含量,对诊断价值较大。 § 诊断标准 高血压及低血钾(肾性失钾)患者,伴有高醛固酮血症、尿醛固酮排量增多,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降低,螺内酯可拮抗纠正低血钾及电解质紊乱,降低高血压。 必备条件: (1)低血钾伴肾性失钾。 (2)血浆以及24h尿醛固酮水平增高且不能被抑制。 (3)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水平减低且不能被兴奋。 § 诊断步骤 1、证实原醛症的存在 2、鉴别原醛症的病因 3、鉴别伴高血压、低血钾的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治疗 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 (1)APA:手术摘除醛固酮瘤。术前低盐饮食,螺内酯准备。血钾在1周内恢复。大多数的血压可以恢复正常;术后血压轻度升高,降压药可控制;无改善者,可能EH或因长期高血压致肾损害以及动脉硬化。术前及后一周,氢化可的松100~300mg/d,一周后停药。 (2)原发性肾上腺增生者,肾上腺大部切除或单侧肾上腺切除术。 2、药物治疗 (1)特发性增生型及不能手术的恶性肿瘤,Amiloride或氨苯蝶啶,阻断远曲小管钠通道,促进钠氯排泄,用法50mg日三次口服。 (2)安体舒通(Antisterene)为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可与肾小管细胞浆以及核内受体结合。用法:120~240mg/24h,血钾于1~2周、血压4~8周内恢复正常,副作用:阻断睾酮合成。 赛庚啶 (3)钙离子阻断剂:调节Ald作用最后环节,抑制Ald分泌以及平滑肌收缩。 (4)糖皮质激素:对GRA有效用法:DXM0.5~2mg/d。3~4周后有效。 (5)赛庚啶:针对IHA。对腺瘤无效。血清素和组织胺对醛固酮分泌有介导作用。用法:20mg日三次口服。 § 相关词条 原发性高血压 皮质醇增多症 糖尿病 药物性肝病 冻伤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上消化道出血 § 参考资料 1、http://www.fx120.net/JBZT/NK-1/NFMK-1/QGT-1/200406181520493684.htm 2、http://disease.39.net/085/18/437028.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