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京瞻园
释义

§ 概况

南京瞻园瞻园作为江南名园,风景优美,布局合理。整座园林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景观,游人到此,定会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瞻园分为两大游赏区,东面为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共分五个馆,分别是序馆和一至四馆,1958年开始在此举办太平大国革命历史展览。南、北、西三面为假山,主体建筑静妙堂把园林分成南面小北面大的两个空间,各成环游路线,成功地弥补了南北空间狭长的缺陷。下面就请大家进内参观。

§ 历史沿革

南京瞻园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题书“瞻园”二字。

清初改为江宁布政使司衙门,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两度到瞻园游览,并亲笔题写了“瞻园”匾额。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这里曾为东王杨秀清的王府。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该园毁于兵燹。同治、光绪年间两次重修,但园景远不及旧观。1960年,中国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教授主持瞻园的恢复整建工作,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格局特点,而且还充分地运用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的造园艺术。南京瞻园

解放前瞻园又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占用,沦为杂院,荒芜不堪。

1960年修复后的瞻园分东部和西部两景区,园内还有两块宋代奇石-仙人峰、倚云峰,相传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

俗有金陵第一园之称的瞻园是朱元璋赐中山王徐达府邸的一部份,原为明代开国功臣徐达七世孙太子太保徐鹏举府第的西花园。清初改为江宁布政使司衙门,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两度到瞻园游览,并亲笔题写了“瞻园”匾额。

进入园子,有一个很大的露天院子,院子摆有太平天国时期打仗用过的炮,早已腐朽,只有草坪的小草正在延续着历史的生命。

§ 景点集萃

南京瞻园瞻园位于南京市瞻园路208号,又称大明王府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始建于明朝初年,是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现仍留存的石矶及紫藤,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瞻园分东西两个部分,大门在东半部,大门对面有照壁,照壁前是一块太平天国起义浮雕。大门上悬一大匾书“金陵第一园”,字系赵朴初所题。进门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铜像,院中两边排列着当年太平天国用过的大炮20门。二进大厅上有郭沫若题写的“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匾额,主要陈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玺、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宝剑、石槽等300多件,总陈列面积约1200平方米。该馆现已收集到太平天国文物1600余件,其中有42件一级文物。南京瞻园西半部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园内古建筑有一览阁、花篮厅、致爽轩、迎翠轩及曲折环绕的回廊,这些建筑和回廊把整个瞻园分成5个小庭院和一个主园。静妙堂位于主园中部,三面环水,一面依陆,堂之南北各有一座假山,水是相通的,西边假山上还有岁寒亭一座。园虽不大,却颇具特色,是江南名园之一。

瞻园素以假山著称,全园面积仅八亩,假山就占了3.7亩。回廊也颇具特色,串连南北,蜿蜒曲折。进园门后,透过漏窗便隐约可见一座奇秀的石峰“仙人峰”,传说是宋徽宗时“花石纲”的遗物。

瞻园始建于明朝初年,是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这里曾为东王杨秀清的王府。

§ 景点特色

南京瞻园园内的主题建筑是静妙堂,它一面建在水上,宛如水榭。该堂把全园分成两部分,南小而北大,北寂而南喧,南北各建一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连,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瞻园又以石取胜,造景效果与实用功能巧妙结合,“妙境静观殊有味,良游重继又何年”。

瞻园是秦淮风光带上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在刘敦桢所著《中国园林》巨幅集锦画册中,将瞻园作为古金陵园林唯一的代表作,载入中国园林史册。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以石胜”,成为瞻园的主要特色,现今园中北假山即为明代遗物。1958年后,南京市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设在园中。

而今瞻园,旧院妩媚,新容俏丽,深厚的基础更添时代的活力。正是:瞻前顾后皆妙景,怀古赏新两相宜。

§ 相关景点

南京瞻园进入太平天国的历史博物馆,才发现里面摆放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如洪秀全的铜像、当时打仗用的各种武器、器物、服饰、墓碑、旗帜、阵法图、钱币、字画、以及战地、天京王府等模拟建筑真切、详尽而全面地反映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的始末。

里面的布置主要是以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鼎盛以及没落、失败的发展顺序来摆放的,让你深深的体会到中国历史上许多封建王朝建立及农民运动的共同发展轨迹。

让人印象最深的要属孙中山、毛泽东、郭沫若等领导人,在对太平天国研究后,作出的提词。孙中山先生说到太平天国“不懂外交”;其中毛泽东同志提到:“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正因为毛泽东深刻领悟到这一点,避免发生了类似的重大内讧。

出了太平天国博物馆是一些小院子,院子的耳门联接隔壁的大园林。其中有个院子旁门有朱元璋写的“虎”字,说什么在明代的“虎”和“福”同音,朱元璋亲赐的虎字是“福甲天下”之意。

跨出院门是串连南北,蜿蜒曲折的回廊。据说,有不少的电视剧都在这里取过景,其中电视剧红楼梦的部分景就取于这里。因此,瞻园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格局特点,且园中有园,景中取景,连房屋转折处的三角地带都与太极北斗的设计有关。

走出回廊,穿过一扇小门来到一个占地约8亩的园林。园林中三座假山,假山旁伴有池塘。整体设计以溪水相连,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突出以石取胜,造景效果与实用功能巧妙结合。整个园子的规模不大,但布局典雅,曲折幽深;只见那怪石假山玲珑峭拔,藤树遒干,称得上是江南园林中的玲珑佳品,就象藏在闹市中的世外桃源。据说,园子里面有个秘密通道可以通到秦淮河,是乾隆为便于到秦淮河里吟风弄月修的。

园林讲究“水榭亭楼台”的搭配,池塘,水榭,假山,亭台融为一体。住屋旁总有水,水边有舫;园内有两块宋代奇石——仙人峰、倚云峰,相传是宋代花石岗的遗物,可以供游人亲近石山青水,触摸那青竹绿树。

仙人蜂:山、水、石是瞻园的主景。进入园内,首先看到这南门后的庭园中置立着一块玉立多姿的太湖石,这就是仙人峰。此处前有落地漏窗作框景,从暗窥明,恰似一幅山水条幅画卷,用以作为人口的对景和障景,十分恰当。仙人峰是瞻园名石的代表,瞻园的奇石还有缔云峰、友松石、步石、炸石等,为江南园林山石之珍品,有些还是宋徽宗花石纲遗物。

绮云峰:步入回廊,曲折前行,经海棠院,只见在花篮厅东南角的桂花丛中一块突兀灵秀的太湖石,这便是和仙人峰齐名的绮云峰。南京瞻园

南石山:瞻园分为南石山和北石山两组,全系假山堆叠而成,但堆造之精,面积之大,确是巧夺天工。有人说瞻园是著名的假山园,全园面积仅8亩,假山就占3.7亩。

假山上伸下缩,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钳住水面。进人假山内还可看到暗处有仿自然石灰岩的溶蚀景观,悬坠了几块钟乳石,造成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的山水景观。山上的植物让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机,水池东北各有古树两株,栽种于明代,已饱经600年风霜,紫藤盘根错节,女贞翠绿丰满。另有牡丹、樱花、红枫等点缀其间,衬托了南石山秀丽多姿的特色。

静妙堂:是全园的中心,系一座面临水池的鸳鸯厅,它将全园分成南北两大空间,并置有南北两大水池。我们先来看一下南水池,它紧接静妙堂南沿,略呈葫芦形,靠近建筑一面大而南端收小。北水池,空间比较开阔,曲折而富变化。东临边廊,北濒石矶,西连石壁,南接草坪。在静妙堂西侧,有一泓清溪沟通了南北两大水池,使南北两个格调鲜明的空间有聚有分,相互联系。

北石山:坐落在北部空间的西面和北端。西为土山,北为石山。两面环山,东抱曲廊,夹水池于山前。山中还有著名的普静泉,水面清澈澄静,宛若明镜。在水池的北部,有一座紧贴水面的石平桥,沟通了东西游览路线。石山体积虽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游客们:北石山顶是全园的制高点,有兴趣的朋友还可登高一望,体会风光旖旎的山前景色,让瞻园全景尽收眼底。

§ 东延北扩工程开工

南京瞻园“江南五大名园”之一的瞻园东延北扩工程日前动工。据了解,扩建后的瞻园将恢复原有文献所提及的若干景致,重现瞻园十八景。

位于夫子庙瞻园路128号的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与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等并称为“江南五大名园”。瞻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明代开国功臣徐达七世孙徐鹏举的西花园。清初改为江宁布政使司衙门,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亲笔题写了“瞻园”匾额。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先后作为东王杨秀清与夏宫副丞相赖汉英的府第。

南京市秦淮区政府有关人士介绍,整个扩建工程包括园林、博物馆扩建;瞻园西面建筑降层、立面改造等。扩建部分总体轴线沿东西向水面布置亭台建筑若干,轴线在主体建筑钟埠来青堂处分为南北二道。北路以建筑为主,恢复抱石轩,竹深处二景;南路以廊道和植物布置为主,并以少量建筑点景,通过廊桥和原有园林部分取得视觉联系,恢复钓台、梅花坞二景。

作为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政使衙署”建筑也将复建。复建时将改造老瞻园建筑主轴线上的第五进院,恢复原有延安殿形式,并将轴线继续向前延伸。

原有的太平天国历史展馆也将增容。按照计划,扩建工程将为其设置若干庭院,将原有封闭的展厅向室外扩展,形成新型的自然式展览环境。

据了解,扩建后的新瞻园将于今年底与参观者见面。

§ 参考资料

1、http://www.lvyou114.com/Guider/0_word/106.html

2、http://www.njcct.com/place_view.php?id=1038

3、http://www.tourunion.com/spot/jd/2614.htm

4、http://www.xici.net/b927012/d68296114.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