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姻缘
释义

§ 双姻缘

本书题“笑花主人编”。编者的真实姓名不详。

《双姻缘》又名“双缘快史”,今有改过轩藏板本存世,共四卷十二回,每卷三回。此书扉页题“双缘快史”、“笑花主人编”。书前有“醒世主人题”的序,卷端题写“新编双姻缘”。正文半页八行,每行二十字。北京大学图书馆现有本书的藏本。

由于资料缺乏,难以断定此书在何时写成,只能推断它大致是清代中叶的作品。

§ 相关条目

小说讲述了明朝正德年间,奸臣高嵩执掌国政,一手遮天。他的儿子高连为人更加凶恶狠毒,比起他父亲,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朝廷大臣们为之侧目。虽然众多大臣对高嵩父子为非作歹私下里深为不满,但大多敢怒不敢言,怕给自己带来杀身大祸。唯有礼部侍郎徐贞,公正梗直,奏本弹劾高嵩父子,朝野为之震动。然而,天子受高嵩蒙蔽日久,非常信任他。天子降旨斥责徐贞诽谤大臣,重杖一百,发去口外为民。

徐贞的长子徐绣,一向居住在原籍。次子徐锦、三子徐绅,随他赴任读书,住在京城。徐贞遭贬后,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前往保安居住。保安城中有一名叫石玉的人,知晓徐贞获罪的原由,认为他是位忠臣义士,于是将徐贞一家人接到家中居住,又将两个女儿月娥、月香分别嫁给徐锦、徐绅为妻。徐贞与家人开始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高嵩见徐贞遭贬,仍不解心头之恨,欲置徐贞于死地。他派遣自己的干儿杨顺担任保安总督,高连向他说出了原由,叮嘱他严加查访徐贞在当地的过失,以便趁机加罪。杨顺到任不久,北方鞑虏入侵大同城。杨顺畏敌如虎,不敢出兵,任凭鞑虏在大同城内抢掠。待鞑虏退兵后,杨顺为隐瞒真相,派兵将避战祸的平民斩首,贪冒战功。徐贞闻知此事,写信给杨顺,严厉斥责他的行为,接着亲笔写下了祭文,祭奠那些屈死在杨顺刀下的平民。此事传至杨顺耳中,他怨恨在心,于是借机诬陷徐贞勾结妖人李飞腿、王半仙,图谋造反,将徐贞押进大牢,问成死罪。李飞腿、王半仙知道被贬到保安的徐贞是忠直之士,此次被捕又是为了伸张正义而蒙受不白之冤。他们敬重徐贞的为人,而且此事也与自己有间接的关系,因此,他们设法逃出了监牢,杀死了杨顺,并解救徐贞逃离了监牢。

御史文成是高嵩的走狗,得知徐贞越狱,下落不明的消息后,立即派人缉拿徐锦、徐绅到京,想以此引出徐贞。徐锦、徐绅的两位新婚妻子月娥、月香,深明大义,甘愿陪伴丈夫进京,在路上照料丈夫。原来,两位公差得到高嵩密令,在押解的路上杀掉徐锦、徐绅。两位公子觉察出公差的阴谋后,决定共同逃离虎口。来至涌州,徐公子告诉公差,他们要到城内的冯主事家讨取数量可观的银子,作为盘缠。两个公差想到杀了两位公子后还能顺手获取银子,欣喜之余便答应他们的请求。徐锦、徐绅来到冯府,意外地发现父亲也在这里。父子相聚,非常高兴。二位公子向父亲和冯主事述说了他们逃归的过程,请求冯主事的帮助。公差见公子久去不归,便到冯府来找。冯主事嘱托老门公进行刁难,公差无功而返。石氏二姐妹也推波助澜,登上公堂喊冤,控告两位公差图谋钱财,害死了自己的丈夫。两位公差急得有口难辩。知州严令差人严加查访,缉拿徐锦和徐绅。石氏二姐妹于是暂时居住在尼姑庵中。

李飞腿等杀了杨顺后,见到杨顺的妻子刘玉姑、妾荷香、芳姿非常漂亮,便带着她们住进野花店寻欢作乐。店主名叫富贵,因为喜欢寻花问柳,人送绰号“贪花”。他也趁机勾引刘玉姑三人,百般淫戏。

后来,奸臣高嵩逐渐失去了天子的信任,御史方德成借机参劾高嵩父子。天子准奏,发下圣旨,罢免高嵩的官职,发往养济院终老,儿子高连被斩首,御史文成被削职为民。朝廷清除了高嵩的死党之后,徐锦、徐绅与月娥、月香相会,陪同徐贞到京城诉说冤情。徐贞得以官复原职并加进一级。

再说长子徐绣为了避祸,只身一人从原籍逃出,一路奔波,躲进了杭州宝塔庵藏身。不久,他跟尼姑翠云暗中偷情。高嵩有一女,名叫桂英,相貌娇美艳丽。由于高府被抄,财物入官,她只好外逃,也来到了宝塔庵中。徐绣在庵中巧遇桂英,二人见面后,都被对方所吸引,心生爱慕之情。徐绣更是借着到西湖游玩的机会勾引桂英。翠云得知此事,十分愿意成全徐绣与桂英的美好姻缘。她跟徐绣合谋,在一天夜里将桂英灌醉,让徐绣跟她成就了好事。然后,徐绣与桂英在宝塔庵正式结拜为夫妇。徐绣为了寻找父亲,将桂英托咐给翠云照料,自己则前往京城。进京后,他找到了父亲,父子四人得以相会。朝廷为了选拔人才,举行了科考,徐绣得中进士,被授与了官职,徐绣这才禀明父亲,接回了妻子桂英和翠云,夫妻得以欢聚。

当初,徐绣进京之时,曾偶遇李飞腿与王半仙,被邀进了山寨。在李飞腿、王半仙的一再推举下,徐绣作了寨主。后来,徐绣、李飞腿、王半仙被官兵捕获。县令许仁见徐绣并非为非作歹之徒,心生怜悯之情,暗中帮助徐绣逃走了。徐绣中进士后,得知许仁已遭人陷害,被罢官为民,于是将许仁的救命之恩告诉了父亲,请求父亲代为伸冤。徐贞立即面奏天子,免去了许仁的罪责,并提升他为常山太守。

《双姻缘》的故事情节是有历史背景的,它源自明代严嵩父子的故事。小说中的高嵩父子,实际指的就是严嵩父子,徐贞的原形则是沈炼。小说中,徐贞奏劾奸相高嵩父子而遭贬的情节正是沈炼与严嵩父子斗争的历史的艺术再现。这一史实,曾有多部书加以记载。如徐学谟的《世庙识余录》记载:锦衣卫经历沈炼,以论严嵩父子发口外为民,编籍保安。炼自负狂直,开书院,招四方游士,议朝政得失。凡遇绅往来,必斥毁严氏父子。或时驰马到居庸关下,南望戟手唾骂,继以恸哭。又传檄京师,欲起义以清君侧之恶。是时赵文华既得罪,嵩父子疑惧,思以自保。会有人以炼状来告者,嵩父子惧,欲杀炼以灭口。乃授指宣大总督杨顺图之。会大同告急,上日夜忧危之,而顺方杀平民奏首功,蒙上升■者屡矣。独畏炼口不靖,则以货遗之,冀密护其短。炼一日遗顺诗曰:“杀生报主意如何?解道功成万骨枯。试听沙场风雨夜,冤魂相唤觅头颅。”顺得诗大惧。事露,乘白莲教起,乃构炼陷之于死。

今人孙楷第的《小说旁证》引《明十六种小传》中的《沈小霞妾》篇,记载了沈炼子巧计脱逃的故事:沈炼子沈襄,号小霞。沈炼上书诋严嵩,编氓保安州,于教场设三箭垛,其一书严嵩名,日射之。严党巡抚杨顺、巡按路楷构其谋逆,斩西市。炼三子,嵩杀其二,一发配烟瘴,挟妾前往。严子世蕃嘱解差于路杀之,襄察其意,途中设计逃其年伯处。妾告官于解差害死沈襄,官勒令差人寻找,而置其妾于尼庵。此事也见于《智囊补》中的《闺智部·沈小霞妾》条。

小说中徐贞参劾高嵩一事,几乎完全抄自冯梦龙的《古今小说·沈小霞相逢出师表》,只不过改换了主人公的姓名,将沈襄与妾合谋逃到冯主事府中避难,妾告解差谋害人命之事移到了沈炼的次子、三子的身上。

小说的结构比较单一,情节发展比较平直,没有什么曲折变化。小说以徐贞被贬、后得平反的过程作为主要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情节。这当中穿插了徐贞被救和徐公子设计逃归的情节,可以算作故事发展中的小波折。但从小说总体上看,叙事的起伏跌宕还很不够。

而且,小说的结构比较松散,情节安排不够一致,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徐贞长子徐绣避难进京的经历与徐贞与次子、三子蒙难脱险的情节是脱节的,二者的联系不够紧密,或者说二者根本是缺乏联系的。从另一方面看,小说的主题比较模糊。另外,小说以徐贞官复原职,父子团聚作为结局,与史实不符,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和主题的深化,令读者感到与其他大团圆、皆大欢喜结局的小说没什么两样,意义不大。

再有,小说在塑造人物上也有失败之处。例如写徐贞长子徐绣,先与尼姑翠云私通,后又勾引桂英。尤其是他与桂英先交配后成婚,跟先奸后娶的性质是相同的。这些令读者难以相信会是忠臣义士之子的所作所为。或许这是作者为迎合低层次读者的口味而杜撰的,毕竟这些内容影响了主人公的形象和小说的主题。小说中有数量较多的淫秽描写,如第八回“贪花郎夜战三女,尼姑庵求情饶命”第九回“徐公子脱身避难、小尼姑夜间偷情”,第十回“借月光尽力死战,假游湖勾引桂英”,第十一回“高小姐酒醉破身,宝塔庵拜结夫妇”。这些淫秽描写对小说的主题实在没有什么作用。小说前的序云:“尝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世人见色迷心,图取一时之欢娱,随积百年之罪孽,以至败身亡家,殃及子孙者,可胜道哉。”这不过是给小说无聊的淫秽描写作遮盖罢了。此书遭禁毁,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