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
释义 |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是中国专业性博物馆。位于北京北三环西路北侧大钟寺。寺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敕建,是清帝祈雨场所之一。 1980年 3月,成立大钟寺文物保管所,1985年10月建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 概况 西周甬钟中国是瓷之国、丝绸之国,也是钟之国。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的古钟遗产不分朝代地并存于今世,中华大地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钟林。从新石器时代的陶钟到商代铜铙,从先秦时的执钟悬钟到今已不存的秦始皇朝钟,从周代“钟鸣鼎食”的等级森严之钟,到明代象征皇权君威的永乐大钟,还有佛钟、朝钟、道钟、战钟、功德钟、庙堂钟、会馆钟……繁衍成一个漫长而独特的中华古钟庞然家族。钟集政治、历史、民族、宗教等各种文化内涵于一身,是正宗礼器。纵观世界,没有哪一个民族曾像中华民族这样,在一种礼乐器上付诸如此巨大的智慧和精力。 1985年10月4日,我国第一座独具特色的古钟博物馆,在北京大钟寺举行了建馆典礼。大钟寺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清朝雍正11年敕建。它的原名叫觉生寺,因寺内悬有我国最大的一口古钟而得名大钟寺。 该馆馆藏古钟类文物品种比较齐全,有乐钟、朝钟、佛钟、道钟、金刚铃等古钟类文物 4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古钟222口、铃192只中,大的近7米高,小的可放在手掌之中;年代最远的为西周编钟,近的为民国道钟。其中最珍贵的是永乐大钟,约1420年铸成,高6.75米,直径 3.3米,重约46.5吨,有“钟王五绝”的美誉。钟身内外整齐地铸有汉文、梵文书写的佛教经咒 100多种,总计23万多字,是铭文字数最多的大钟。其钟声悠扬悦耳,能传40~50公里远。大钟仅靠一根小穿钉悬挂,其声学特性与力学结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大钟形体宏伟,铸造精丽,青铜合金比率科学合理,用中国传统工艺一铸而成。“钟林”中的另一珍品幽冥钟,铸于明正德三年(1508)。 § 历史沿革 编钟位于京城名刹大钟寺内。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总占地3万平方米,寺庙格局严谨,气势雄伟,曾是皇家祈雨、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因寺内珍藏一口明永乐年间所铸巨大佛钟,故又俗称为“大钟寺”。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1985年10月创立。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以收藏、展览、研究、开发利用古钟和古钟资料、传播古钟文化知识为宗旨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珍藏各型各类古钟数百件,搜集古钟资料数千份,常年举办各种古钟展览,开展各项有关古钟文化的咨询、研究与交流活动。独特的展览和优美的环境吸引着大量中外游人。现在每逢新年、春节或重大庆典时刻、馆内的永乐大钟都要鸣响。 1985年,国家拨专款重修大钟寺.1996年,国家再拨专款进行扩建,并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进行全面更新,使展览面积扩大到3000平方米,陈列展品达到400余件。雕梁画栋的殿宇、苍松翠柏的庭院、内格迥异的展厅和古朴凝重的古钟是海内外的人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灿烂辉煌古钟文化的重要景点。 § 特点 海水龙珠纹错银铜钟大钟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本名觉生寺,乾隆年间将“永乐大钟”迁入该寺,因而俗称“大钟寺”。大钟寺坐北朝南,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大钟楼依次排开,布局严谨,大钟楼是全寺建筑的主体,上圆下方,意喻“天圆地方”,国宝“永乐大钟”便悬挂于此。 1975年被公布为北京文物保护单位。“永乐大钟”铸造于明永乐年间,高6.75米,底径3.3米,重46.5吨,钟内外共铸经文100多种,23万余字。经鉴定,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为世界之最。永乐大钟,钟高6.75米,直径3.3米,重约46.5吨,具有五绝: 一绝:铸造年代最久; 二绝:铸成经种最多; 三绝:钟声传播最远; 四绝:力学结构最佳; 五绝:铸造工艺最高。 纪念票卡该馆展览由“大钟寺历史沿革”、“曾侯乙编钟”、“外国钟”、“古钟精品”等十一项组成,以收藏展示古钟和研究普及钟文化为宗旨,展示各种古钟文物480余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知识的殿堂、休闲的场所。“钟铃大观”和“九朝古钟”是该馆两个主要展览,荟萃了古今中外代表性古钟400余口,堪称钟的海洋。“古钟简史”、“古代铸钟工艺”展览则提供了有关钟的基本知识。“九亭钟园”是一组新修复的建筑,悬挂着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古钟,别有情趣。 § 馆藏陈列 该馆陈列面积2500平方米。现有《大钟寺历史沿革陈列》、《古钟简史陈列》、《铸钟工艺陈列》、《钟王铭文陈列》等基本陈列。还设置了供观众敲击和娱乐的编钟、佛钟和龙洗。该馆出版有《古钟文化》丛书。 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这口大钟就是铸于永乐年间的永乐大钟,距今已有580年历史,是世界大钟中的元老,素有古代钟王之称。大钟重46.5吨,高6.75米,外径3.3米,钟唇厚0.18米,造型宏伟而精美。钟身内外铸有整齐的汉、梵文经咒,共计23万多楷书字,相传为明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字体工整,排列合理、准确、巧妙,是宗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优美结合。 永乐大钟的钟声纯厚绵长,圆润宏亮,振动频率极为丰富,与音乐的标准音率相差无几,钟乐声可传播数十里。大钟只用一根铜穿钉将沉重的钟体与钟楼相连结,具有精巧卓绝的力学结构。此外,这口大钟采用我国古代传统的地坑造型表面陶范的泥型法一次铸成,是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瑰宝。 永乐大钟虽是中外举世无双的“钟王”,但他多年来一直是“光杆司令”。由于大钟寺多年以来得不到科学的保护,寺内文物散失,有的殿堂已濒临坍塌的边缘,永乐大钟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大钟寺的珍贵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北京市政府作出了把大钟寺建成古钟博物馆的决定。这个博物馆以钟为主体,收集陈列各种类型的古钟130多口,全面展示了我国古代冶金铸造技术的发展史,成为对人民群众普及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场所。 中华戒烟钟中华戒烟钟 中华戒烟钟为铜质钟,具有双龙头蒲牢钟钮,钟肩铸有5朵祥云、6朵如意云,寓意56个民族和睦团结;奥运五环2008和“北京==山西(阳泉)”的铸字意为倡议铸钟发起地区山西阳泉与首都借奥运机缘,开启绿色环保无烟奥运的交流窗口。钟体铭文区内铸有“和谐永年”“中华戒烟钟”九个大字,意为鸣钟戒烟,祈和谐永年。 钟两侧大面上铸有两幅图案,一幅取自第17个世界无烟日主题稿《烟草与贫困》:烟草导致死亡的恶性循环图触目惊心;另一幅为在中国地图的衬托下,手执戒烟标志的儿童跑步向前,象征戒绝烟害要从少儿抓起 § 大记事 纪念门票中华戒烟钟落户北京 2008年5月31日是第21个世界无烟日。30日上午,通高128厘米、重365千克的中华戒烟钟落户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据悉,中华戒烟钟为铜质钟,具有双龙头蒲牢钟钮,钟肩铸有5朵祥云、6朵如意云,寓意56个民族和睦团结;奥运五环2008和“北京==山西(阳泉)”的铸字意为倡议铸钟发起地区山西阳泉与首都借奥运机缘,开启绿色环保无烟奥运的交流窗口。钟体铭文区内铸有“和谐永年”“中华戒烟钟”九个大字,意为鸣钟戒烟,祈和谐永年。 钟两侧大面上铸有两幅图案,一幅取自第17个世界无烟日主题稿《烟草与贫困》:烟草导致死亡的恶性循环图触目惊心;另一幅为在中国地图的衬托下,手执戒烟标志的儿童跑步向前,象征戒绝烟害要从少儿抓起。 据了解,铸造并捐献中华戒烟钟是由山西省阳泉市控烟志愿者田文秀首倡,该项文明公益活动得到阳泉市政府和各界广泛参与。此钟历时8年在南京铸造完成,现已捐献国家,从30日起悬挂于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 发展 鎏金铜钟走进大钟寺,都市的喧嚣与浮躁便立刻被隔在门外,感受到的是一种幽静古朴的氛围。这里没有炎炎夏日引起的烦躁不安,只有苍松翠柏带来的清凉惬意。沿着主路由南向北逐一参观各个展厅,战国编钟的壮观、佛道钟铃的别致、明清铜钟的大气、永乐大钟的宏伟便一一呈现眼前,令人在目不暇接、大开眼界之余,免不了惊奇和赞叹。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月,落成于十二年冬,是清帝祈雨场所之一。因寺内悬有一口明永乐年间所铸大钟,故又俗称“大钟寺”。1985年10月,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创立于此,它是目前全国唯一以收藏、展览、研究、开发利用古钟和古钟资料、传播古钟文化知识为宗旨的专题性博物馆。 走进古朴凝重的历史沿革展厅,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照片和一行行整齐详实的文字讲述着古钟鲜活的历史及发展进程,使人们了解到古钟文化的源远流长。踏入战国编钟展厅,映入眼帘的一整套编钟是著名的曾侯乙编钟的仿制品。虽说是仿制品,但造型之精美,气势之壮观,仍然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以音域宽广、音调准确著称。展厅工作人员拿起木槌敲击编钟,清脆悦耳的钟声随即传出并久久不息,令人心旷神怡,不由自主陶醉其中。 北宋铜钟九亭钟园是一组新修复的建筑,由9座钟亭、32间钟廊组成,悬挂着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古钟,大小不一,风格各异,别有一番情趣。 在大钟寺的最北边,有一座极具特色的建筑,大门之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华严觉海”4个大字,为乾隆皇帝御笔亲书,这便是大钟楼了,国宝级文物“永乐大钟”便珍藏于此。早听说它是古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今日得见庐山真面目,果然要叹一声“名不虚传”。永乐大钟形体宏伟,通高6.75米,口径3.3米,重46.5吨,造型精美,钟身遍铸佛教经咒铭文,有汉梵两种文字,总计达23万多字,使人禁不住啧啧称奇。 听工作人员介绍,在清代,大钟寺作为皇家寺庙,凡遇国家庆典和释门大事,这口大钟便会被敲响,皇帝多次亲临大钟寺,并敕令在此祈雨。如今,永乐大钟虽历时近600年之久,音响仍圆润宏亮,穿透性极强,钟声可传四五十公里,余音达2分钟之久,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铸造工艺的精湛。在观赏大钟的人群中,有两名外国年轻小伙子特别显眼,他们绕着大钟转了一圈又一圈,目光是那样地专注投入,迟迟不肯把眼神从永乐大钟上移去,仿佛要把大钟的每一处细节都看个清楚明白。笔者好奇心大增,上前与他们交谈。原来,他们是从英国来北京旅游的,听说大钟寺内有这样一口著名的大钟便立刻赶来参观,想把永乐大钟与他们伦敦的大本钟作个比较。我问他们亲眼目睹后感觉如何,只见他俩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响亮地说:“Wonderful!”话音未落,我们3人禁不住一起哈哈大笑。 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行走在雕梁画栋的殿宇中,徜徉于精美别致的古钟之间,就如同来到了一个钟的海洋、钟的王国。而人的思绪,仿佛也会在不由自主间跟随着钟声回到那已经远去的、曾经辉煌的时代。 § 交通咨询 地理位置行车路线 乘302、300、367、718、运通101路车到大钟寺站下车,路北 所在区县 海淀区 景点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1号 联系电话 62550819 62550843 开放时间 8:00-16:00 票价(元) 6元,学生免费 更新时间 2004-04-26 § 相关资料 http://culture.qianlong.com/6931/2006/07/27/2501@3332260_2.htm http://www.17xie.com/read-240777.html § 相关词条 鲁迅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校史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画研究院展览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馆;北京大学地质陈列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