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吕富华
释义

§ 人物简历

1907年7月31日 生于山东省龙口市黄县北马镇。

1925一1932年 上海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学习。

1933—1936年 留学德国佛莱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6—1940年 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兼药理馆主任。

1940—1952年 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顾问、教授、兼药理馆主任。1950—

1951年 兼任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

1952年 任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名同济医科大学)教授。

1955—1966年 任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

1956—1986年 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

1979年 任中国药理学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1984年任该学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0年 任中国心血管药理学研究会第一任主任委员,1987年受聘为名誉主任委员。

1980年 任湖北省及武汉市药理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1987年受聘为湖北省药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 生平概况

龙口市吕富华,1907年7月31日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黄县北马镇一个贫寒家庭,9岁才读小学。1921一1925年,先后在黄县中学,烟台益文中学、先志中学和上海东华大学附中学习,由于成绩优异,提前两年完成中学学业。1925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当时正值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怀着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热情,于1925年加入国民党。1926年,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籍。在北伐战争和上海工人武装斗争中,他曾多次冒险散发传单。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吕富华继续与进步学生殷夫等交往,曾为殷夫主编的《漠花》报撰稿。因不满国民党背叛革命,1927年,在国民党进行党员登记时,他拒绝登记,从此脱离国民党。1932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留校任微生物学助教,并在(Finkeldey)教授指导下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工作,次年前往德国学习。

1933—1936年,吕富华留学德国期间,先在佛莱堡大学Aschof教授的研究室从事实验病理学工作,首次以实验证明烟草焦油对家兔的致癌性。继在大学Schuler教授和Jena大学Labes教授处研究药物的构效关系。后又在Berlin大学药理研究室Heubner教授和Lendle教授指导下,从事理论药理和强心甙的研究工作,发表了有关洋地黄毒甙蓄积作用等论文。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德国药理学会,并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

1936年,同济大学医学院药理馆主任Kuschinsky教授病休,校长电邀吕富华回国代理他的工作。“七七”事变爆发后,同济大学医学院由上海西迁。吕富华取道越南,辗转数千里,于1939年,到达昆明。

1941年,昆明成了日本帝国主义飞机轰炸的目标,同济大学医学院师生常要远离市区,翻山躲避空袭。过度的劳累,使吕富华的肺结核病复发。当他身患重病,独居异乡,处境艰难的时候,学校迁川,校长更换,重庆国民政府竟将他解聘停薪。幸得校友帮助,他才得以顾问身份留在昆华医院继续治病,直到1947年康复出院回到上海。1949年,吕富华重新担任同济大学医学院药理馆主任。文化大革命1952年,到汉口参加中南同济医学院(后改名武汉医学院即现在的同济医科大学)的初建工作。吕富华在当时教学、科研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仍非常重视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为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中草药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受到压制和摧残,但仍然关心药理学科的进展,关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粉碎“四人帮”后,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吕富华虽已是69岁高龄,但他精神焕发,积极工作,主动为学校师生作学术报告,为杂志撰稿,介绍70年代的国际学术进展,来活跃国内的学术空气,并辅导本科室中青年教师学习外文。他还承担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重任,热情培养药理事业人才。

吕富华热心社会工作,积极致力于学术团体的建设和发展。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国生理科学会武汉分会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此外,他还曾担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理学报》 、 《药学学报》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及《生理科学进展》等杂志的编委。

§ 中草药药理研究

吕富华对中草药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在30年代,他就在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草药的药效方面作过成功的尝试,证实了“百里香的解痉作用”,并在德国刊物上正式发表。1955年,吕富华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题为《从个人工作的角度里看学习中医的重要性》的论文,阐述了他对研究中医中药的态度与体会。文中列举了麻黄、杜仲、五味子、常山等中药研究的历史状况,指出中医中药是中国的宝贵遗产,并强调研究中药要向中医学习的重要性。

中草药从1955年起,吕富华即把精力集中于寻找中国产的有强心作用的植物药,以期找到治疗宽度较大的国产强心甙,以取代进口强心药——毒毛旋花子甙K。为此,他领导教研室的同志对羊角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朱任宏、有机化学研究所黄鸣龙、黄维垣及陈毓群等及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医科大学)等的密切配合下,对羊角拗有效成分羊角拗甙进行了实验研究,肯定了羊角拗甙的强心作用在于其含有强心甙而非皂甙,并进一步对羊角拗甙的生物效价、吸收、蓄积、消除及其毒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为临床用于静脉注射治疗心力衰竭打下了实验基础,并为羊角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实验资料。羊角拗甙的临床应用证明,该药疗效好,毒性较毒毛旋花子甙K低,完全可取代进口的毒毛旋花子甙K。该药是中国植物资源中第一个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强心甙,被1963年版《中国药典》所收载。此项成果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与奖励。此后,药理教研室的同志在吕富华的领导下,又对北五加皮(杠柳)、黄麻、七里黄、葶苈子、桂竹香、马利筋、海芒果、夹竹桃、铁筷子等有强心作用的植物或强心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有关强心药的科研论文20余篇。近年来,他又在扩大强心药的治疗宽度及寻找比强心甙更好的强心药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发表了《强心甙研究的重要目的和途径》、《强心甙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心甙研究的近况与展望》等论文。

从50年代中期起,吕富华还领导教研室同志对另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粉防己中的有效成分粉防己碱不仅具有消炎、镇痛作用,而且是良好的降压药,可用于治疗高血压。近年来的研究还证明,粉防己碱有钙拮抗作用。有关粉防己碱的科研成果也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和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 药物药理研究

血吸虫病吕富华对血吸虫病的药物治疗研究工作很重视,他积极指导中青年教师从事此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酒石酸锑钾(吐酒石)是治疗血吸虫病的唯一有效药物。该药的毒性大,而一般都只注意研究其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在吕富华的指导下发现:(1)用猫心乳头状肌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锑剂对心肌的兴奋性和不应性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认为在锑剂的毒性机制中,不能排除其对心脏本身的直接作用,指出临床应用锑剂,应注意其对心脏的毒性。(2)在用抗甲状腺药或切除甲状腺而降低甲状腺机能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可以显著降低锑剂的毒性,说明锑剂的毒性也受体液情况的影响。因此,需要大量锑剂治疗时,必须创造条件,保护病人。(3)在检测锑剂注射液的毒性中,发现夏天气温甚高时所测得的毒性,远大于冬天气温较低时的毒性。另外,锑钠的局部刺激性并不小于锑钾。以上研究结果,为锑剂的制剂及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实验资料。

§ 人才培养

吕富华是50年代由张昌绍教授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全国药理学教材的主要作者,也是《医用药理学》第一、第二版的主要审稿人和作者。近年来,他积极筹划与支持多种药理专业书籍的拟定与出版工作,担任《心血管药理学》 、 《临床药理学》等专著的审阅工作。他审稿认真,强调取材要严谨,重视论据,反对人云亦云。同时,他非常注意发现新理论、新观点,并强调百家争鸣。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使编写者受到深刻的教益。

吕富华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工作中,对列入药典的药物名称,进行了反复推敲,力求完美无误。益母草是民间广泛用于产后调理的要药,公元659年唐代苏恭的《新修本草》首先记载此项用途。益母草应于花正开时采集青草,方有疗效,但药材公司常收购已全脱叶的枯茎,由此枯茎制成的益母膏,疗效可疑。药理实验证明,益母草叶有较强的收缩子宫的效应,而茎则无效。吕富华提议,医用的益母草必须是开花时采集的叶片丰富的青草,药典委员会采纳了他提出的意见。

中国药理学会在师资培养工作方面,他善于和敢于放手培养人才。他常用德国著名科学家Straub说过的一句话:“当一青年向我报到,我就把他像青蛙一样,丢到水里去,他必须自己游泳”,鼓励中青年教师深入到实践中去,培养和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他还指出,先进的仪器设备不等于先进的研究成果,只有加上创造性的科研设计,才能得出先进的成果。他举出Otto Loewi巧妙地设计用两个蛙心灌流发现了胆碱能神经递质、Claude Bernaud创造性地用一个青蛙确定筒箭毒碱的作用部位等例子,鼓励中国年轻药理工作者打破陈规,勇于创新,奋力攀登科学高峰。

1989年11月,中国药理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在总结大会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王振纲和丁光生、宋振玉、徐叔云等,代表与会全体代表和全国3000名会员,祝贺吕富华82岁高寿,表彰了他50余年从事药理学教学和科研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 主要论著

1 吕富华,吴熙瑞,洪山海.益母草的药理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54(9):699703.

2 吕富华.从个人工作角度里看学习中医的重要性.中华医学杂志,1955(7):603—605.

3 吕富华,吴熙瑞,李章文.莽草实中枢神经兴奋作用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55(10):936—941.

4 吕富华,吴熙瑞,李章文.毒毛旋花子式K对子宫的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55(11):1004—1006.

5 吕富华,方达超,张覃沐.延胡索的止痛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55(10):928930.

6 吴熙瑞,李章文,吕富华.国产毒毛旋花——羊角拗的药理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56(7):643—650.

7 吕富华.对于改编中国药典的一些意见.武汉医学院学报,1957,1(1):193—196.

8 吕富华,吴熙瑞,张世芳.肾上腺素对于蟾蜍离体心脏的差位作用.武汉医学院学报,1957(2):241—245.

9 吴熙瑞,李章文,吕富华.关于五加皮和五加皮酒.武汉医学院学报,1957(1):152—155.

10 张覃沐,吕富华.关于镇痛药的几个问题.生理科学进展,1958,2(2):159—173.

11 张覃沐,江明性,吕富华.滁州白头翁以外的几种白头翁的抗阿米巴作用.武汉医学院学报1958(1):79.

12 张覃沐,赵国举,吕富华.汉防己甲素及乙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药学学报,1958,6(3):147153.

13 钱家庆,吕富华.国产黄麻的强心作用.武汉医学院学报,1963,1(1):1—4.

14 曾繁典,江明性,吕富华.国产长蒴黄麻的药理作用与狗血灌流猫心肺装置的结果.药学学报,1964,11(7):444—449.

17 吕富华.洋地黄类强心药(强黄甙)的治疗宽度、体内转运和生物转化(1、2).武汉医学杂志.1964(1):75—77;1964(2):144—147.

15 郭兆贵,方达超,吕富华.酒石酸锑钾对猫心乳头肌的影响.生理学报,1966,26(1):43—56.

16 吕富华.强心式研究的重要目的和途径.药学学报,1979,14(10):632—640.

17 吕富华.强心式与充血性心力衰竭.见:周金黄、金荫昌主编.药理学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91—106.

18 查力,钱家庆,吕富华.粉防已碱和苦参碱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中国药理学报,1981,2(1):26—28.

29 陈一岳,方达超,吕富华.粉防己碱对强心式肌力作用和毒性作用的影响.中国药理学报,1982,3(3):175—176.

20 吕富华,江明性.强心式.见:杨藻宸主编.医用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14一336.

21 夏国瑾,刘玉芬,吕富华.甲基莲心碱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86,3:200202.

22 程绍瑜,钱家庆,吕富华.铁筷子式的强心作用.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86,3:204—207.

23 吕富华.药理科研和培养人才的经验和体会.生理科学进展,1986,17(2):97112.

24 李贵荣,钱家庆,吕富华.甲基莲心碱对离体兔心肌的影响.中国药理学报,1988,9(2):139—142.

25 吕富华.抗心衰药的一些新观点.心血管药理研究与新药开发新思路研讨会专辑.中国心血管药理通讯,1989,1—3.[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