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博山一中
释义

§ 校长寄语

明德止善,博学日新

各位老师、同学: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明德止善,博学日新》,希望以此与大家共勉。

明德止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对我们教育者来说,明德止善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知礼节,明事理,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努力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向善,人格健康的人。

§ 教师要明德

。 “明德”重在“师德”,“德高为师”。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只有爱岗敬业,我们才能积极正确地面对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正确看待学校分配的工作。也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其次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神圣的爱。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最后,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学生要明德。就是要有正确远大的志向,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有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的品质,要有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的意识, 要有艰苦朴素的作风,要有孝敬父母长辈的爱心。

博学:语出《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论语》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是指崇尚知识,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

教师要博学。有人这样说,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不仅是具有演说家的口才和艺术家的风采,让学生从语言到行动上都羡慕他、模仿他,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勇于进取、可持续获得知识的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永不满足的知识富有者。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精深灵活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

学生要博学。首先要有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精神,要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恒心。

其次要爱读书。“读千赋者善赋,观千剑者晓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一个受人羡慕和尊敬的人。

日新:语出《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周易》云:“日新之谓盛德”。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要有新的思想、新的感受、新的气象,每天都要创新。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教师要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这是前提和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产生创造思维,掌握创造方法和获得创造成果。其次,没有创新,教师就不会有风格,更不会有超越,也不会体现自身的价值。

学生要创新。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活力的主观状态,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知识的,是不会有创新的。其次要大胆想象,乐于创新。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想象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最后要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能力,主动进行创新。

老师们、同学们:明德止善,博学日新,做高尚的人、做博学的人、做创新的人是我们的一致追求,让我们以此作为我校的校训,互励互勉,办出学校特色,创出学校品牌,为创造和谐健康洋溢人文色彩的校园文化而努力!

www.bsyz.co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