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味温胆汤
释义

§ 简介

拼音:shí wèi wēn dǎn tāng

§ 来源

《世医得效方》卷八。

§ 处方

半夏(汤洗七次)枳实(去瓤,切,麸炒)陈皮(去白)各90克 ,白茯苓(去皮)45克,酸枣仁(微炒)大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北五味子 熟地黄(切,酒炒)条参各30克 粉草15克。

§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枳实(去瓤,切,麸炒)陈皮(去白)各90克 白茯苓(去皮)45克 酸枣仁(微炒) 大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 北五味子 熟地黄(切,酒炒) 条参各30克 粉草15克

§ 用法

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不拘时服。

§ 主治

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1]

§ 临床应用

1.失眠:吕某,女,49岁。患精神分裂症反复发作20余年,经常失眠,伴头昏,乏力耳鸣,心烦不安,手足心热,表情呆滞,口干不欲饮,喉中似有物梗阻,吞咽不利,舌红,苔薄黄而腻,脉象细弦。证属阴血不足,兼挟痰湿,心神不宁所致,治当滋阴安神,兼化痰湿,拟十味温胆汤加淮山、黄连,水煎服,每日二次。内服5剂,寤寐正常,续服5剂,诸症悉减。

2.精神痴呆症:郑某,室女,18岁,学生。其母代诉:患者平日善思多感,去年因受惊恐,常显胆怯不宁,夜寐不安,常发梦吃。近感风邪,发热,神志失常,而语无伦次,忽悲忽喜,失眠厌食,月信四月未至,带下甚多。此乃思虑伤脾,湿热下注,以涤痰清热兼散风邪为治。方用十味温胆汤加减,连诊三次,进方6剂,诸病尽除,精神恢复正常,继以逍遥散、天王补心丹数剂调治,食欲渐振,月信亦至,情况良好。

§ 文献

1.《成方便读》:温胆汤加人参、远志、枣仁、熟地。治惊悸不寐因虚而得,以致梦遗惊惕,虚多邪少之象,恐一于除痰,则虚者益虚,其病益盛。故以人参、熟地之大补气血,协同枣仁以入于肝胆之地:用远志者,取其辛散宣泄之品,一则可行补药之滞,一则可交通心肾,心肾交则魂亦可赖以安身。

2.《天津中医》(1968;3:44):运用本方时,党参、半夏、茯苓、枳实应重用,并以半夏、茯苓为主药,意在渗燥结合,湿化痰消;取党参益气健脾以治生痰之源;枳实调气行痰,诚如丹溪所云“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