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卓阿基诺·罗西尼
释义

§ 人物生平

卓阿基诺·罗西尼 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年2月29日 --- 1868年11月13日。

罗西尼的父母也都是音乐家,他父亲是一个小号手,他的母亲是一个歌手。他很早就受到音乐训练。六岁时他就在父亲的乐队中演奏三角铁。

罗西尼的父亲拥护法国,当拿破仑的军队进入意大利北部时,他欢迎他们的来到。但当奥地利军队重新占领这里时,他被关入监狱。罗西尼随他母亲移居博洛尼亚,以她母亲的演唱为生。

罗西尼学会演奏小提琴和古钢琴。他的演唱声音也很好,从十岁起在一个教堂合唱队中唱独唱,十三岁时参加了一个歌剧的演出,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以歌手登台。他的舅舅建议将他阉割,以保存他的声调,但他母亲对此坚决反对。罗西尼为此对母亲非常感激。后来他还跟父亲学会了演奏小号。

1807年罗西尼开始学作曲,此后不久他考入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学大提琴。他学大提琴非常快,但对作曲却没有多少进展。他在这方面的知识主要不是从学校里学来的,而是在演奏约瑟夫·海顿和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四重奏中自己琢磨出来的。

罗西尼十八岁时他的第一部歌剧《婚姻契约》(La Cambiale di Matrimonio)在威尼斯演出。

从1810年到1813年他还写了其他一些不很出名的歌剧。他的第一部成名的歌剧是《坦克雷迪》。

1815年罗西尼成为博洛尼亚两个歌剧院的领导人,按他的合同他必须每年为这两个歌剧院各写一部新歌剧,虽然如此他还有时间为其他歌剧院写歌剧。

从1815年至1823年罗西尼创作了20部歌剧。并非他的所有歌剧一开始都很成功。比如《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一开始并不十分成功。

1823年罗西尼与他的第一个妻子结婚。他们后来于1836年离婚。

1824年罗西尼在伦敦待了五个月,此后他移居巴黎。

1829年在法国大革命气氛感染下,根据席勒同名诗剧写成歌剧《威廉·退尔》,反映意大利人民要求摆脱外族压迫的愿望,同时对大歌剧体裁的形成,起了推进作用,这也是他的最后一部歌剧。

从1836年到1848年罗西尼回到博洛尼亚,虽然他继续创作,但主要精力在于宗教音乐和室内乐。

1846年罗西尼再婚。1848年博洛尼亚的动乱迫使他移居佛罗伦萨。1855年他再次移居巴黎。

在罗西尼的后半生中他经常患抑郁症,这可能与他年轻时就已得的淋病有关。

1868年他死于一次肠手术的后遗症。

§ 代表作品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贼雀》

《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

《奥赛罗》

《坦克雷迪》

《威廉·退尔》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8:22